Ⅰ 養老產業有哪些
養老產業鏈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
4、養老地產,包括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遊等。
7、老年餐飲。
投資模式
1、全資自籌模式。
全資自籌模式主要指一些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公司通過自身現有資金或通過其他途徑融資擴大自有資金後進行養老地產投資開發。
2、合作投資模式。
合作模式指投資商與其他機構合作共同開發養老地產項目,如壽險公司、房地產公司、醫療護理機構等。
3、REITs模式。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也稱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投資者將資金匯集到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公司處並得到其發行的收益憑證作為證明,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公司利用專業投資技能進行經營,投資方向集中於帶來穩定租金收入的房地產項目、房地產貸款、購買抵押貸款或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所得收益將按投資比例分配。
Ⅱ 養老產業有哪些
養來產業有哪些?養老產業的涵蓋面很多,可以分為服務、產品、培訓、衍生品四大板塊等。
一、服務板塊
服務板塊可以細分為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等。
(一)機構養老
(二)社區養老
以社區為中心,為社區高齡老人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的支持,包括助醫、助浴、助餐、助行等服務。
(三)居家養老
政府部門與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共同開展的上門照護,社區簽約家庭醫生,智能居家養老系統。
二、產品板塊
適老化產品、智慧養老產品線等;
三、培訓板塊
(一)養老服務人才培養
針對養老服務人員開展的相關技能、理論培訓等;
(二)養老管理人才培養
針對養老中、高層管理者提供的理論與實踐內容的培訓等;
(三)養老專業人才培養等
針對養老行業中的一些特殊崗位進行的培訓,比如:評估師、培訓師、相談員等。
四、衍生品
圍繞養老而衍生的服務與產品等。諸如:旅居養老、報團養老、養老金融、養老理財、以房養老、養老時間銀行等等。
關於養老產業,做了如上簡單介紹。如想更加深入了解養老產業,請點擊關注。我是北京呂海東,願意結識所有養老人,一起學習、探討大國養老。
Ⅲ 養老產業有哪些項目
養老產業有: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
4、養老地產,包括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遊等。
7、老年餐飲。
8、保潔服務。為居家老人定期打掃清潔衛生。
9、購買食材服務。為居家老人定期購買食材。
10、烹調服務。為居家老人一日三餐之烹調做食物。
11、陪聊服務。陪居家老人一起聊天,排解寂寞。
12、陪游服務。陪老人旅遊觀光。
老年人最需要的有:
一、需要身體的健康和心情的愉悅,老人要幸福地生活,一切的前提的健康的身體的心情的愉悅。
二、需要子女的陪伴和關愛,老年人需要子女們的陪伴和關愛。
三、需要老伴的相守,少年夫妻老來伴,老了有個老伴在身邊才是幸福。
四、需要子女成家,老年人了,那些子女們未成家成了老人最大的心病。
Ⅳ 養老產業鏈包括哪些內容
養老產業鏈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
4、養老地產,包括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遊等。
7、老年餐飲。
如何利用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助力健康老齡化
應對老齡化不僅需要加強醫療衛生和生活照料制度體系建設,也需要技術進步和產業支撐,這是解決老齡化背景下服務人力資源不足,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是已經進入老齡化國家普遍的努力方向。健康養老產業涉及很多內容,本研究主要關注醫葯產品、健康保險、智慧醫養、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康輔器具等產業,這是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關鍵領域。中國相關產業已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但相比老齡化需求並對照先進國家的水平,差距仍然很大。未來一個時期,需要借鑒國際經驗,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加速推進發展。
一、提升供給和保障水平,滿足日益增大的老年醫葯產品和服務需求
1.老年疾病用葯及治療手段不足問題十分突出
基於既有的疾病譜及其變化規律,中國老年人群腫瘤患病率仍會繼續走高,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會維持高位,阿爾茨海默病、罕見病等新的疾病負擔上升,新的感染風險和問題不容忽視,導致傷殘影響自主生活能力的疾病也需關注。從這些臨床需求看,老年人的葯物及治療手段的可及性仍然不足。主要問題表現為:
●對於阿爾茨海默病、部分罕見病等,迄今為止國際上尚未研發出有效的葯物和治療手段;
●針對部分惡性腫瘤,雖已有葯物和治療手段,但有效性不足;
●針對部分疾病,國際上已開發出較為有效的葯物,但價格高昂,患者負擔較重,如針對部分腫瘤的靶向葯物和生物製品;
●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葯物給葯途徑、作用機制有待優化,便利性、安全性有待提升;
●由於疾病譜差異,部分中國特有高發疾病如肝癌、食管癌、胃癌等葯物和治療手段研發不足。
●預防性產品如針對各類感染的疫苗、早期診斷性產品如各類試劑、功能恢復性產品如人工髖關節等耗材、生活質量提升葯品如疼痛管理等,存在短缺、質量不高及價格高昂等問題。
圖1 中國疾病臨床需求滿足情況及葯物貢獻度
2.提升老年用葯及治療手段可及性需重點解決的若干問題
●鼓勵創新,加強重點領域新葯和技術手段的研發。綜合運用稅收和金融支持措施,強化對企業創新激勵;強化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加大對侵權行為的處罰;結合老年人疾病需求變化,確定重點領域,制定更加明確的醫葯產業發展戰略。推進醫葯領域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成果轉化。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體系,鼓勵中外企業及研究機構在醫葯研發領域深度合作。
●進一步完善審評審批制度,加快創新葯物及新的治療手段的引進。在葯物審批特殊通道建設中更多考慮老年人急需的葯品和治療手段。積極總結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有關經驗,並適時加以推廣。
●完善仿製葯政策。在進一步強化對專利葯保護的同時,完善對仿製葯研發的支持政策,加快仿製葯對專利過期的原研葯的替代速度;提高仿製葯企業產業集中度,規范市場競爭秩序,進一步加強監管和一致性評價,確保仿製葯質量。
Ⅳ 最適合中國老人的養老模式有哪些
什麼是「單位養老」?高傑介紹,這個單位是廣義性的,可以自由選擇。比如同一個單位、熟悉的這些人都逐漸變老了,但是他們老了還能住在一塊。因為養老本身最痛苦的就是離開親人,沒有親人的陪伴,孤獨的生活。進了養老院,還是孤獨的生活,就談不上養老了。他需要一個熟悉的人一塊老去,需要一個熟悉的環境一塊老去。養老最重要的是解決心理孤獨問題。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我國首個「抱團養老」案例:浙江省杭州市13位老人在一個屋檐下共同生活近半年。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成為了老年人羨慕的養老方式。而何為抱團養老?為何成為老年人喜歡的養老方式?抱團養老是一種會員制養老模式,幫助全國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年人是抱團養老平台的主體,共同分享樂趣與人生閱歷,並自主自導地組織與形成聚樂團和老年學堂 ,更大程度地豐富晚年精神生活。而「抱團養老」這種新模式融合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勢。但「抱團養老」協議缺乏法律層面的保護和約束。
關於如何更好的提升養老服務產業,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制定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智慧健康養老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體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能夠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水平。而在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調研宣傳部副主任崔煒的一篇文章指出,智慧健康養老從地方實踐來看,各地都非常重視智慧養老產業發展,在模式設計、資金投入和服務提供方面進行先行先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普遍存在三個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一是數據資源共享難,二是需求供給對接難,三是服務模式運營難。
Ⅵ 在浙江,你知道有哪些養老機構嗎
根據養老天地數據顯示,浙江養老院的機構數量在7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寧波市,有166家。杭州市有94家,溫州市有71家,嘉興市有60家,湖州市有16家,紹興市有49家,金華市有29家,衢州市有19家,台州市有45家,麗水市有18家,舟山市最少,只有13家。
Ⅶ 有關養老產業
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規模的快速膨脹,養老問題是事關公平與穩定的重大社會問題。如不立即著手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將無法集中高效使用有限的社會優質勞動力資源,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會給政府帶來沉重的負擔,嚴重影響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是我國目前三種基本的養老模式。家庭養老是傳統的養老模式;養老院養老是社會化的養老模式;社區居家養老是一種兼顧家庭和社會的養老模式。
家庭養老
中國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國家,長期以來形成了「家庭養老」的傳統模式,養兒防老、家長的主導地位、幾代同堂等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選擇家庭養老的人們,他們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經濟上也比較劃算,從社會的角度考慮,家庭養老的社會硬體設施成本幾乎為零。 但家庭養老在新形勢下的脆弱性顯示出其歷史的局限性。現代社會的人際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工作負擔加重,致使家庭養老的人力成本劇增,一般家庭難以承受,贍養者疲憊不堪;加上「421型」家庭的增多、空巢家庭等等問題的出現,家庭養老這一傳統養老方式必將隨家庭結構的變化而逐步向社會養老過渡。
機構養老
機構養老是指由專門的養老機構(包括福利院、養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臨終關懷醫院等等)將老人集中起來,進行全方位的照顧。正規的養老機構,其日常管理均要嚴格。機構養老是我國重要的養老模式之一,但不能滿足眾多其他需求的老年人群需要。 以北京為例,北京目前共有養老機構340家左右,其中民辦的養老機構約有100家。這些養老機構可以分為三類:國家創辦的國營養老機構,鄉鎮、社區、村、街道辦的集體所有養老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或個人所創辦的民辦養老機構。在這些機構中,進入公立養老院的難度也是人所共知,北京市第一、第四、第五養老院的入住率常年為100%,目前有1600多人在排隊等候入住,城八區的公立養老院入住率也都在98%左右。而民辦養老院的床位已有近12000張,但平均入住率只有2/3。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更多老人趨向於公立養老院,是出於對「國字頭」的傳統信任感,但在其他城市,狀況有所不同,各方面條件優越的養老機構,入住率較高。
社區居家養老
社區居家養老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個社區建立養老護理服務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裡,享受服務中心提供的營養和醫療護理以及心理咨詢,並由服務中心派出經過訓練的養老護理員按約定定時到老人家中為老人提供做飯、清掃、整理房間等家務服務和陪護老人、傾聽老人訴說的親情服務。所以,有人說:社區居家養老是一個無圍牆的養老院。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相對於機構養老,更為適應我國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特徵、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於他們安度晚年,也更為符合中國實際,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區發展的社區為老服務的新路子。
Ⅷ 養老產業鏈包括有哪些
養老產業來鏈主要包括以自下七個方面: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
4、養老地產,包括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遊等。
7、老年餐飲。
Ⅸ 養老產業鏈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根據悠然版圖總結,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
(4)養老地產,包括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