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共有產權住房
共有產權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組織建設單位建設,銷售價格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商品住房價格水平,並限制使用范圍和處分權利,實行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⑵ 北京養老院的產權式養老公寓是什麼情況
國內外16種最新現代養老模式
隨著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我國從2005年就進入了老齡化國家,引發了一個我們今天必須要關注的問題,那就是我們該怎麼養老?本期我們綜合養老問題專家的一些研究,為您提供16種養老模式,可供您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需求,對這些養老模式進行比較、分析,以便做出合適的選擇:
居家養老
居家養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國民族生活習慣,選擇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人住在養老機構內,安度晚年生活的傳統養老方式。
適合人群: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更多的中國老人還是選擇在家頤養天年,特別是高齡老人和對到養老院和護理院養老存在著一定的偏見或顧慮的老人。
居家式社區養老
老年人在家庭居住與社會化上門服務相結合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這種模式可以確保老人、子女、養老服務人員、政府各取所需,促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社區居家養老彌補了家庭養老的不足,是目前政府大力倡導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
適合人群:子女工作太忙照顧不到,又不想離開家的空巢老人。
機構養老
包括養老院、養老公寓等多種情形。喜歡過群體生活的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居住於養老院,或組建大型的老年社區,組織大量的老年人自願前來人住,社區內為老年人提供所需要的各方面專門化服務。機構養老將是未來養老的一大主體方式。
適合人群:喜歡熱鬧的單身老人。
以房養老
老人將自己的產權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數額養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通過一定的金融機制或非金融機制.將住房蘊含的價值尤其是自己身故後住房仍然會保留的巨大價值,在自己生前變現套現用來養老:以房養老目前已經受到社會的極大關注。
適合人群:對於手頭有房,無子女或者不願意將房產留給子女的老人。
鄉村養老
鄉下的空氣新鮮,生態環境優越,生活成本三低廉吸引子眾多的退休老人前來養老。有的城市老人來家鄉就在農村,退休後是葉落歸根;有的老人、是收入低,居住城市感覺生活成本昂貴.故希望在農村養老可生活得輕鬆些;有的老人喜歡貼近大自然,終日種草養花,爬山嬉水,整日與大自然作伴也是人生一大樂趣,所以催生鄉村養老這一養老模式。
適合人群:「樹挪死,人挪活」,這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口頭禪。一些老年人雖入晚境,但生命的韌度不減,常想換個地方換個活法。無疑,鄉村養老的多種新型模式,對這樣的老年人誘惑多多。
異地養老
鑒於不同地域的房價、生活成本和生態環境的巨大差異,從那些生活成本高,而居住環境惡劣的大城市移出,遷移到生態環境優越,生活成本較低的城鎮養老居住。
適合人群:經濟條件不太好但喜歡旅遊的老人,旅遊養老兩不誤。
售房入院養老
老年人將自己的住房對外出售,用這筆錢財居住到較好的養老院養老,既可以節約社會資源,又使得養老生活增添了眾多的樂趣,將部分售房款送交壽險公司辦理養老壽險,可以保障自己晚年的生活無憂。
適合人群:有房產、又不願與子女同住,喜歡熱鬧的老年人。
售後回租
人們將已具有完全產權的住房先行出售,再通過「售後回租」的方法達到以房養老的目標。既可以獲取一大筆款項用於養老生活,又能保持晚年期對住房甚至是原有住房的長期乃至終生的使用權,照常有房可居,對老人的更好養老增添了相當的保險系數。
適合人群:不願意離開家,投資比較謹慎的老年人。
租房入院養老
人們將具有完全產權的住房先行出租,再通過另租房居住或人住養老公寓、養老院的方法達到以房養老的目標。既保障晚年期照常有房可居,並獲取持續穩定的租金收入用於養老生活,又能保證在自己身故後原有住房仍能照常遺留給子女,符合國人養兒防老、遺產繼承的傳統習俗。
適合人群:有一套以上住房或住房面積較大的老人。
基地養老
在大城市周邊生態環境優越、交通便利、經濟相對不夠發達的區域,建造大規模的養老基地,將城市的老年人自願移人居住,實施基地養老,這一做法既可大大提升養老的晶位和生活質量,又相對節約了養老成本。老年人居住在基地養老後,還可以將原居住於城市的已閑置住房,通過出租或出售的方法將價值搞活。
適合人群:有一定經濟實力,喜歡親近自然又不願離家太遠的老年人。
大房換小房
老人退休後,賣出原居住的大屋,再買進適合居住的小屋,用售房購房的差價款作股市或債券投資,可為養老提供更有實力的保障。老人還可將該筆差價款辦理養老年金壽險,每年支取現金甲來養老,等到一定年份再將該小房用以房養老的辦法,繼續獲取現金流人,安度晚年。或者把這個小房子對外出售,自己住到養老院安度晚年。
適合人群:住房處於市區較為中心位置的老人。
合居養老
一些老人可以商議將自己的住房出售,將錢財合並一起,對養老問題做個特殊組合,在較好的地段合資購買面積較大,功能較好的住宅,大家居住一起,合作購房,共同居住開銷,結成一個養老的生活共同體搭伴養老。養老生活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又消除了寂寞空虛感。
適合人群:若干志同道合且又收入較低、住房環境較差的老年人。
集中養老
浙江省的農村,以鄉鎮為單位舉辦養老機構,將村莊的「三無」老人適度集中一起居住養老,由政府來買單。此舉解決了農村老人的眾多問題,受到好評。
適合人群:農村的「無兒女、無固定收入、無法定贍養義務』'老人。
家內售房養老
美國的許多家庭有一種富有特色的家庭內部售房養老的交易行為。父母將自有住宅出售給子女,藉以換的旁款做養老金。這是將父母與子女的贍養與繼承關系,用金錢的方式加以明碼標價,等價交換,對不願意贍養父母而只喜歡繼承房產的子女是一大打擊。
適合人群:容易接受新觀念的老年人。
遺贈托老
老人同親朋好友約定,由對方負責養自己的老,自己去世後,將住房遺贈給對方。這是我國幾千年來民間社會廣泛流傳,今日仍由國家法律認科可的「遺贈扶養」模式。它作為「你給我住房,我為你養老」的以房換養的鼻祖,已有了悠久歷史。
適合人群:沒有子女又希望和熟悉的人同住的老年人。
招租托老
老人在家中招徠年輕的大學生做房客,一掃往日的沉悶暮氣,身邊既多了人員照顧,又有一筆可觀的房租作為生活費補充;對年輕大學生而言,也有助於解決住房和情感歸宿問題;城市的住房資源也得到較好運用,極大地緩解了住房的緊張面.可謂是一舉三得。
適合人群:城市中的孤寡老人
⑶ 共有產權養老社區如何解決養老痛點
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首個共有產權養老社區——樂成恭和家園運營一周年運營服務落地工作通報會上了解到,恭和家園是目前北京唯一的共有產權養老試點項目,實現了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有效銜接,把居家養老鑲嵌到了機構養老之中。這種新的養老模式讓老年人在居家養老的同時,享受到機構的專業化服務。據了解,恭和家園由樂成老年事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項目建有養老居室365套,養老服務企業與符合條件的購買者分別持有5%和95%的房屋產權,而配套的醫療、護理、餐飲等公共服務設施則是由養老服務企業持有經營。
養老
共有產權養老,是否能解決養老痛點?老人們對這種新型養老方式怎麼看?北青報記者日前探訪了恭和家園。
細節設計體現居家養老新模式
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老有所樂,是眾多老年人所期待的晚年生活,這個願望在恭和家園變成了現實。
北青報記者來到位於朝陽區東五環的恭和家園主樓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明亮的落地窗和舒適的座椅,在牆壁上還掛著各式各樣的壁畫,典雅大氣。如果沒有人介紹,很多人都會感覺來這兒和高端酒店大堂無異。但仔細觀察又會發現諸多「愛老」「護老」的細節都滲透在設計中:如地面無障礙設計、公共廁所有老年人專用等。在公共活動空間中,還設置棋牌桌、書畫桌、手工製作桌等平台。北青報記者發現,在一張黑板上,還寫有周一到周六的課程表,包含太極、合唱、詩歌、電影、卡拉OK、交誼舞等多項適合老年人的娛樂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與其他養老服務機構不同的是,這些活動安排就發生在老人們的家門口。據了解,樂成恭和家園集中式居家養老社區融合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勢,能夠為老人提供安心、踏實、適老、愉悅和便捷的服務。真正做到「房子歸自己,養老有專家」。在恭和家園,老人可以享受足不出戶、醫護到家的服務,每個房間的居室內均配有7×24小時緊急呼叫響應,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基礎診療,且提供專業醫生坐診,老人可安心生活。在自己家養老,可完全實現兒女不在家,老人有人管。除此之外,恭和家園還可提供生活管家一站式服務,包括日間巡視、維修、家屬聯絡、代收快遞、代叫車輛等24項服務。
同時,在飲食方面,老人每天可享用由專業的營養及餐飲團隊設計的低鹽、低糖、少油、少鹽、專業、營養的健康飲食,保證營養均衡。除日常餐外,還增設簡餐、零點、外賣、生日宴等多餐飲模式,滿足老人各類需求。在生活娛樂方面,書畫、舞蹈、詩詞等各類社團可滿足老人的各類愛好。同時,也配備了各類便民生活設施,如家庭廚房、上網休閑區、黨員活動室、兒童樂園、跑步機、VR動感單車、乒乓球、檯球、室內投籃機、理發店、中醫養生等。
產權式養老社區成為老齡產業一大熱點
在老齡產業這一概念產生之初,中國老齡產業的市場剛性有效需求主要局限在保健、醫葯等少數領域。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在這兩個領域繼續保持強勁勢頭的同時,老齡服務業中的老年病醫院、老年護理院以及居家服務機構成為老齡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領域,像恭和家園這種「醫養結合、居家式養老」的社區也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比起把錢交給養老院,我更願意為自己投資」,家住3號樓的王大爺在這里為自己買了套「養老房」,並享受配套養老服務,比用錢直接購買養老服務更劃算。王大爺給北青報記者算了一筆賬,他每個月拿到手的養老金是6000多塊錢,在恭和家園居住,可享受每個月3000元的優惠服務價格,而在同樣標準的養老機構,一個月得花一萬多,並且恭和家園食堂一天的伙食費是55元,一位老人如果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一個月的伙食費是1650元。「最關鍵的是,房子實際上是自己的資產」,王大爺欣慰地說。
雖說是「共有產權」,樂成養老只佔有5%產權,是為了保證社區養老用途的純粹性,並成立專業的養老運營公司,為園區住戶提供永久的養老服務保障。子女或者老人購買恭和家園的養老公寓,在產權所屬份額上是購買的95%產權,有國家承認的大房本,轉讓、出租、繼承都可以。
「產權+服務」——解決兩代人養老問題
「這人一上了歲數,就不願給子女們添麻煩」,去年夏天搬進恭和家園的林阿姨感慨地說,老伴兒前年剛走,雖然自己的兒女很孝順,害怕她一個人孤單,經常接她在這住兩天、在那住兩天,但她實在不願意去打擾兒女們的生活。「他們生活壓力也不小,我不想成為他們的負擔」,林阿姨聽說雙橋這邊正在出售以養老為主題的公寓,且價格在每平方米5萬多塊錢,她毅然決然把自己在東城的房子賣了,在支付了房款之後,還剩了不少錢。
入住恭和家園這半年以來,林阿姨的兒女每周都來家裡「聚餐」,用林阿姨女兒的話來說,這不是「養老院式探望」,就是和平時沒有兩樣的「回娘家」。看著老太太和鄰居們相處得不錯,有人照顧,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就放心多了。
只能作為養老用途使用,花四五百萬買套房子是否值得?恭和家園負責人給出了答案:恭和家園的房子適合現在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正好解決入住養老院困難的問題。更多的老人把原來沒有養老功能的大房子賣掉,換到這種有養老服務的小房子來,不僅讓自己更省心,也讓兒女更放心。而他們的子女正在40—50歲的年紀,再過十幾年,也面臨養老問題。如果一套房子能解決兩代人養老的問題,還是值得考慮的。
據介紹,恭和家園已有將近200位老人入住新房,為老人提供65項養老服務,老人居住滿意度和子女滿意度分別為93%和95%,另外第二個綜合醫養示範項目通州半壁店恭和家園已正式啟動。
⑷ 共有產權養老房屬於保障房嗎
據報道,進入2018年,北京共有產權房土地供應明顯增加,除了幫助「夾心層」置業,共有產權房還成為養老探索的一種新模式。
除了養老,共有產權房概念還可在一些租賃房源上也可試點。如,房屋前五年以租賃為主,產權歸開發商;五年後,購房者可購買一定比例的產權,若購買持有超過50%的產權可實現房屋抵押等。
⑸ 什麼叫共有產權房啊
共有產權房是政府與購房者共同承擔住房建設資金的房屋,其房屋的產權歸政府和個人共同所有。個人在達到一定條件後可以通過贖買的方式將共有產權的房屋變為個人獨立產權。
共有產權住房有兩個直接作用,一個是通過共有產權的方式,使得部分群眾自己支付一部分錢解決住房問題。另一個是規范經濟適用房和限價商品房制度,遏制在購置型的保障房裡的牟利空間,使得買房子是解決住房問題。
共有產權房定價原則。
1、政府投資建設的共有產權住房:基準價格按成本價或略低於成本價確定。
2、市場主體或社會投資機構開發建設的共有產權住房:按成本加微利的方式定價,利潤率不超過成本的3%。
3、通過收購、回購、配建等方式取得的共有產權住房:銷售基準價格參照前款規定並考慮折舊等因素確定。
⑹ 共有產權養老房屬於政策保障房嗎
近日,北京首推共有產權養老試點項目——朝陽區恭和家園。該養老中心40%的公共面積由企業持有,每一個居室購買人持有95%的產權,企業持有5%的產權,減少了進入養老服務市場企業的「重資本」壓力。
除了養老,共有產權房概念還可拓展哪些模式?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在一些租賃房源上也可試點。如,房屋前五年以租賃為主,產權歸開發商;五年後,購房者可購買一定比例的產權,若購買持有超過50%的產權可實現房屋抵押等。
⑺ 什麼叫共有產權保障房
所謂共有產權房,就是地方政府讓渡部分土地出讓收益,然後低價配售給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家庭所建的房屋。保障對象與地方政府簽訂合同,約定雙方的產權份額以及保障房將來上市交易的條件和所得價款的分配份額。「共有產權房「,即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購房時,可按個人與政府的出資比例,共同擁有房屋產權。房屋產權可由政府和市民平分,市民可向政府「贖回「產權。
共有產權房的價格、產權份額分配情況
1、共有產權房的價格:
共有產權住房項目的銷售均價,應低於同地段、同品質普通商品住房的價格,開發建設單位依據銷售均價,結合房屋樓層、朝向、位置等因素,確定每套房屋的銷售價格,價格浮動范圍為±5%。
2、共有產權房的產權份額分配:
徵求意見稿中指出,購房人產權份額,參照項目銷售均價占同地段、同品質普通商品住房價格的比例確定;政府產權份額,原則上由項目所在地區級代持機構持有,也可由市級代持機構持有。
簡單來說,就是看搖號、選房時該項目周邊同地段、同品質普通商品住房價格,以這個價格來計算,共有產權房供地時定的價格佔多大的比例,購房人的產權份額就佔多大比例。
房屋產權年限多少年
我們通常所說的房屋產權年限主要包括三種:住宅用地,產權年限是70年;綜合用地,產權年限是50年;商業用地,產權年限是40年。房地產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土地規劃用途與開發用途並不完全一致的情況,用40或者50年產權的公建用途土地開發住宅,工業用途土地開發辦公物業,70年居住用途土地開發辦公物業等等。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什麼叫共有產權保障房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建築界分享更多干貨
⑻ 共有產權住房是什麼什麼人能購買共有產權房
產權房相信許多人都聽過,現在房地產市場上的房型也有很多,產權房也已經不稀奇了,其實產權房的種類有很多,小產權房是咱們最為常見的,而有一種房型相信大多數人都沒聽過,就是共有產權房,那麼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共有產權住房是什麼?什麼人能購買共有產權房?
共有產權住房是什麼?
“共有產權房”,即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購房時,可按個人與政府的出資比例,共同擁有房屋產權。房屋產權可由政府和市民平分,市民可向政府“贖回”產權。共有產權房自2007年起在江蘇省淮安市進行試點,該模式已在江蘇省其他地區獲得了推廣。
政府將原來供應經濟適用房劃撥的土地改為出讓,將出讓土地與劃撥土地之間的價差、政府給予經濟適用住房的優惠政策,顯化為政府出資,形成政府產權,從而形成低收入困難家庭和政府按不同的產權比例,共同擁有房屋產權。共有產權房的購買人隨著收入的增加,可以申請購買政府部分的產權。
按規定,自房屋交付之日起5年內購買政府產權部分的,按原供應價格結算;5年後購買政府產權部分的,按屆時市場評估價格結算。房屋出售時與此類似,出售所得按購房家庭與政府的產權比例進行分配。當購買者經濟情況發生變化,家庭收入高於政府規定標准,進入中高收入群體時,政府也無需強制其搬出,而是對政府產權部分收取市場租金。
什麼人能購買共有產權房?
(一)具有本市城鎮常住戶口達到規定年限,且戶口在提出申請所在地達到規定年限;
(二)住房面積低於規定限額;
(三)可支配收入和財產低於規定限額;
(四)在提出申請前的規定年限內,未發生過因住房轉讓而造成住房困難的行為;
(五)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前款所稱的家庭由具有法定的贍養、撫養或者扶養關系且共同生活的成員組成;個人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且年齡符合規定標準的單身人士。
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具體條件,由市人民政府確定,並向社會公布。
上述內容主要所講的就是共有產權住房是什麼?什麼人能購買共有產權房?共有產權房與其他產權房不同,就是屬於一個共同的房子,這類房子想要出售也非常的困難,需要很多人到場才行,而具體哪些人能夠買這類房子,上文中也為大家講到了,大家可以根據文中內容來參考自己,看自己是否有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