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自己辦社會養老保險,都需要自己准備什麼手續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勞動者辦理退休,申領養老保險時,應提供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和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證明。戶口本和身份證都是證明勞動者年齡的證明,因此在辦理退休,申領養老保險時,需要攜帶身份證和戶口本、自己已累計繳滿十五年的繳費記錄,並提交本人銀行卡,以便社保行政機關每月發放基本養老金。羅浩律師建議: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長短,直接影響到退休時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多少。勞動者在入職時就應要求用人單位依法繳納社保,積累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以使退休時能夠領取更多的基本養老金。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㈡ 個人交養老保險需要什麼材料
個人交養老保險需要的材料如下:
1、自由擇業人員需帶本人城鎮戶口簿、有效身份證及復印件;
2、解除勞動關系人員需本人城鎮戶口簿、有效身份證及復印件,本人解除勞動關系協議書及復印件;
3、失業人員需帶本人城鎮戶口簿、有效身份證及復印件、本人失業證及復印件;
4、個體工商戶需帶營業執照、有效身份證及復印件。
養老保險是國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後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㈢ 養老保險領取需要什麼材料
社保養老金領取所需資料
1、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2、本人的戶口;
3、本人人事檔案;
4、登記照片一張;
5、屬獨生子女家庭的,還須持獨生子女證原件、復印件各一份(復印件上須加蓋戶籍地所屬街道計劃生育辦公室的公章);
6、本人《養老保險手冊》或《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接續卡》或社保卡;
7、個人繳費憑證,如郵局代扣存摺;
8、由本人到社保機構填寫的《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退休(職)申報表》(不能用圓珠筆填寫)。
養老金如何計算
交滿15年社保退休能領多少錢的計算公式: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1997年12月31日以前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4%。
如果一直繳納社保,養老金怎麼算?
假設李先生2007年後年均工資5萬元,那個人年繳4000元,15年繳6萬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月、55歲為170月、60歲為139月,60歲以上統一120月)。
李先生60歲退休,月領:60000÷139=462元。即李先生2022年退休,可月領養老金:2037(基礎性)+462(個人賬戶)=2499元。
㈣ 問養老保險到年齡了辦手續需要哪些資料可以提前辦嗎
摘要 一般提前一個月申請,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帶齊個人有效身份證件,銀行存摺或卡,並各復印一份復印件,社保卡、有戶口本的最好也帶上,然後直接到當地社會勞動保障局辦理社保養老領取手續。
㈤ 個人辦理社會養老保險需要什麼手續
個人攜帶身份證及復印件、戶口本、兩張近期的一寸照片、失業證明或者離職說明、社保卡、銀行卡或者存摺等材料到當地社會保障局,先填寫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登記卡片進行申請。
填寫完申請後,帶著社保卡、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登記卡等去社保櫃台窗口以個人名義辦理養老保險續繳手續即可。
拓展資料:
基本養老金也稱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
基本養老金:Basic Pension,在中養老金國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基本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
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養老金構成,即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其中,由於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90年代才開始逐步建立,因此過渡性養老金作為一種過渡性安排,不是每個人都享有的。
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
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核心內容
養老金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所謂統籌養老金,原先稱為基礎養老金,就是指從用人單位繳費組成的統籌基金中向退休者支付的那部分養老金;而所謂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指從職工個人賬戶積累中向退休者支付的那部分養老金。這兩部分養老金的計發方法分別是:基本養老金=統籌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㈥ 交養老保險需要帶什麼資料
一、初次繳費人員需備交如下材料:
1、本地人才市場《勞動保障事物代理委託協議書》
2、身份正原件及復印件(一張);
3、一寸正件照(一張)。
二、續費人員需備交如下材料:
1、2內容同前;
3、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出「申報單」或「基金轉移清單」;
4、《職工養老保險手冊》或《勞動合同制工人繳納退休養老保險基金登記正》(未辦《手冊》或《登記正》的出具繳費記載原始資料)。
由本中心養老保險代辦處(以下簡稱代辦處)按現行規定辦理繳費手續。
三、外埠轉入人員需備交以下資料:
1、2內容同前;
3、轉出地社保機構出具的「基金轉移清單」;
4、轉移基金須到代辦處按現行規定辦理續保手
另外,各地的政策不一樣,可能要帶的東西會不一樣,建議你撥打當地的12333咨詢一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㈦ 個人交養老保險需要哪些手續及材料
法律分析:個人交養老保險需要的手續:
1、首先,在工作單位或當地社保局領取表格填寫相應信息;
2、准備相應的材料;等等。個人交養老保險需要的材料是:
3、自由擇業人員需攜帶本人城鎮戶口簿、身份證以及復印件;
4、除勞動關系人員需本人城鎮戶口簿、身份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