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西巴馬長壽村抱團養老一個月多少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15
2. 老人抱團養老15年後捐樓是怎麼回事
21年前,72歲的浦逸敏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和一群老夥伴在嘉定買了一棟樓「抱團養老」。21年過去了,浦逸敏93歲,她和她的老夥伴們做了一個更大的決定:這樓,捐了。
21年前,72歲的浦逸敏阿婆要在嘉定葛隆村買下一棟小樓"抱團養老"。葛隆村132號原先是一家農村信用合作社,當時信用社以5萬元的價格出讓這棟小樓。於是,浦阿婆和老夥伴們決定 「眾籌買樓」。出的少的,5元、10元;出的多的,1000元、2000元也有。有的人並沒有想要住進樓里,只是單純捐款,出一份力。1999年1月,終於買下了葛隆村132號樓。他們還給這棟樓取了個新名字: 「慈舟養老院(籌建辦)」,意為「互助養老」、「同舟共濟」。
到2000年,裝修一新的132號樓陸續有老人入住,開始了一段「互助養老」的日子。慢慢地,加入進來的老人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同時住過20多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們有的住進了養老院,有的回歸了家庭,2017年起,這棟小樓逐漸沉寂,直至最後浦阿婆也離開這里,住進了嘉定馬陸鎮上的雙善養老院。
老人們不住在132號樓以後,這棟樓要怎麼處理?浦逸敏說,她肯定不能占為己有,因為當時出錢的有很多人,並不是她一人購買;如果要歸個人所有的話,該給誰?給誰都不合適。「想來想去,只有捐給集體,捐給公家。」
(2)抱團養老有多少錢擴展閱讀
沒有院長的「養老院」
「慈舟養老院」雖不是真正的「養老院」,但名聲卻很響,外岡鎮上、嘉定城裡不少老人聽說後,都表示要入住。「住在132號樓,有3個條件:一,生活要能自理;二,不沾葷腥,我們都是吃素的;三,每月交100元,水電費、搭夥費都在裡面了。」浦逸敏告訴記者,最高峰的時候,曾有20多個老人一起住在132號樓內。
這是一個沒有院長的「養老院」。不只沒有院長,護工、醫生、清潔工等,全都沒有。所有的事,都靠住在裡面的老人們你幫我、我幫你。
陳季芬說,靠的是大家輪流「值班」,今天你燒,明天我燒。「葛隆村裡有個村民叫劉彩珍,她有空時會來幫我們燒飯。她說是來做義務工,不要錢的,但我們每個月總會稍微給她一點補貼,不然不好意思的。」
浦逸敏說,有的靠老人們去鎮上買,有的靠前來看望老人的子女送,有的靠當地村民免費贈送。「葛隆村村民很好的,自家收獲了青菜、黃瓜,總不忘往我們那裡捎一份。」如果得的是重病,大家就會通知老人的家屬接到醫院去;如果是慢性疾病,大家就一起照顧,有的幫忙喂葯,有的幫忙洗衣服。
這樣一個慈善公益味道濃厚的養老組織,也得到了很多捐贈。「我們沒有煤氣、沒有液化氣,是燒灶台的,葛隆村村民們造房子鋸下來的木頭,他們會給我們送來;鄉下割稻子了,村民們會把水稻秸稈送過來當柴火燒。」
靠著熱心人們的幫助,住在132號樓里的老人們有了健身器材,有報紙可以看,還有電視機、錄像機,居住條件不遜色於其他養老院。
3. 老人「抱團養老」,15年後捐樓,背後的原因為何
老人「抱團養老」,15年後捐樓,背後的原因老人們希望這棟樓繼續為「葛隆人」服務。
「我們想把葛隆村132號樓捐贈給村裡,讓它繼續為『葛隆人』服務。」上海市嘉定區外岡鎮葛隆村有這么一群「酷」老人: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他們眾籌購買了一棟樓「抱團」養老十五年,如今他們毅然決定把這幢滿載記憶的「慈舟養老院」捐出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老人們年紀越來越大,葛隆村的養老設施也越來越完善,許多老人開始選擇請護工居家養老或是進入正規養老院。2015年,「慈舟養老院」正式迎來「退休」,「慈舟養老院」發起人浦逸敏最終也搬進了上海市嘉定雙善養老院,安安心心地享受國家發展的福利。
近期,得知葛隆村正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浦逸敏找到當年籌資的老夥伴們,決定把「慈舟養老院」無償捐給村裡。她說,買樓時出錢的人很多,留給誰都不合適。現在老人們不住在那裡了,捐給村裡讓它繼續服務群眾是最好的選擇。
(3)抱團養老有多少錢擴展閱讀
抱團養老的發起
93歲的浦逸敏是「慈舟養老院」的發起人。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鎮里、村裡的公共養老設施還處於籌建階段,年過古稀的浦逸敏突發奇想:能否將興趣相投的朋友們聚到一起,大夥兒互相照顧,「抱團養老」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朋友們,大家紛紛響應,決定湊錢買棟樓建個「互助養老院」。
不久,浦逸敏相中了一棟因搬遷而閑置下來的原農村信用合作社舊址。這幢兩層小樓共有六間房,200多平方米的面積足夠老人們日常起居,相關負責人答應5萬元人民幣即可轉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面對這筆「天文數字」浦逸敏決定發起眾籌。
消息傳開後,大家紛紛支持。有的人並沒想要住進樓里,也慷慨解囊,捐款出力。最終,有兩百多人參與了眾籌,捐款金額從幾元人民幣到幾千元人民幣不等。成功買下樓後,她們將其取名為「慈舟養老院」。
4. 抱團養老請參與十年的共享養老,共享養老有哪些特點
在現在抱團養老這件事情可以說已經是一個十分火熱的話題,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老人現在的養老也是一個十分大的問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老人養老的問題是一定要得到重視的,但是在很多時候要依靠我們的子女的話,在很多時候也是不現實的,這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在現在抱團養老的意思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老人一起商量一起居住,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助。所以說我認為在現在這樣的養老方式對於我們老人來說也是一件比較好的事情,所以說我們在有時候也要時常回家看一下我們的父母,因為我們父母需要的只是我們簡單的陪伴。
5. 什麼是「抱團養老」
首先,就字面意思上的拆分來看,「抱團」就是好幾個人聯合之後形成的一個團體,也可以叫做「組隊」;「養老」那就更顯而易見了,安度晚年。所以「抱團養老」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相當於一群老人一起搭夥養老,互相幫助,安度晚年。
但是當有這樣一個組織出現,這里的老人互相分享自己的閱歷,和別人一起回首自己的一生,即使是在自己不能走路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嘴巴和耳朵,去看到更多的未知的世界,這對於老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他們也在這個過程中相互學習,繼續總結,思考力與專注力與他們相伴,樂趣與愜意追隨著他們,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6. 每月2000塊,15位老人「抱團養老」,這種養老方式你看好嗎
在近日的一則采訪中,發現有不少人都是選擇了「抱團養老」,這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方式呢?一般是老年人居多,組隊租一個大型的別墅生活。當然,很多人說老人就應該和兒女在一起,怎麼能夠單獨住呢?這不是顯得兒女們沒有責任心嗎?是這樣的嗎?不一定。在新世紀,抱團養老也是一種新生活的方式。
老人們自己開心
在家裡,除開帶孩子的老人,就是每天沒有事情做的老人。當然很多人說是享清福,但是在老人看來自己是孤獨的。兒女不在家裡,而自己每天則是沒有事情做。久了後,老人就會有很多別的想法。而抱團養老,則是大家一起玩,可以有一起的愛好,適合老人的身心健康。
7. 5個50歲單身閨蜜買房抱團養老,為啥網友都羨慕哭了
一、5個50歲單身閨蜜買房抱團養老,網友:理想中養老!刷到一條新聞,個50歲單身閨蜜買房抱團養老,落腳的地方是麗江某民房。她們買下房子之後,就開始折騰裝修,沒有多久就從一個老、破、舊的房子,搖身一變成為詩情畫意的房子。無論你站在房子哪個角度,你都能拍出美美的照片,不需要p圖。
人的一輩子遇到很多人,可是不是誰都能成為你的閨蜜。能遇上一個閨蜜就足夠幸運,何況是5個,還是志同道合的,真心令人羨慕不已,祝願姐姐們天天開開心心。
8. 根據調查,超過3成年輕人選擇「抱團養老」,如何看待年輕人選擇抱團養老
根據調查超過三成年輕人選擇抱團養老,如何看待年輕人選擇抱團養老,我覺得年輕人選擇抱團養老是一種新型的養老方式,能夠很的緩解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壓力,這種做法是非常可取的 。
中國傳統的養老方式是什麼樣的抱團養老有哪些好處呢?我覺得抱團養老,說明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充分意識到,如果靠子女養老會給子女帶來很大的壓力,時間經濟上都會存在很大的壓力,所以現在的年輕人覺得抱團養老,老了以後既不拖累年輕人,幾個老人在一起抱團養老又能相互照顧,而且有共同語言能夠相處到一起,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9. 近3成年輕人選擇抱團養老,抱團養老有哪些利和弊
近日,在一項媒體調查中顯示,抱團養老已經成為一種比較新潮的養老方式。在受訪對象中,中三成的年輕人都表示自己以後會選擇抱團養老,另外三成打算和自己的伴侶度過,還有兩成人決定自己會做好去養老院養老的准備,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准備。最後還有一成人表示會選擇養兒防老,希望自己的養老生活是和子女一起的。由此可見,養老靠自己和抱團養老的觀念逐漸在年輕群里流行開來。在個人看來,抱團養老的確有很明顯的優勢。
當然,很明確的是抱團養老有利也有弊。最為明顯的弊端就是這只適合部分老年人群體,尤其是剛進入老年或老年中期的人群,這類人群生活上尚且可以自理,也能給到彼此幫助。但隨著年齡的增大,自身身體狀況開始出現變化,自理都出現問題的時候,還是需要養老機構和子女的介入。並且,老年人群體需要面臨的又一問題就是日常醫療服務,特別是緊急醫療服務。隨著年紀變大,各種疾病出現,抱團養老如果沒有很便捷的醫療條件,無異於在疾病面前雪上加霜,只會增加老人晚年的痛苦。由此可見,抱團取暖的確是不錯的方式,但還需進一步完善。
10. 很多人來了以後才發現抱團養老根本不現實,你怎麼看
我個人覺得抱團養老這個方式不錯,但是具體實施就有很多困難,最主要的就是金錢和三觀這兩方面的問題,老年人不同於年輕人,大部分老年人的價值觀不同,一旦在抱團養老的小團體里有了利益上的沖突,基本上就無法繼續下去了。雖然大家目的都一樣,但是各有各的家庭,有各種牽絆,每個人家裡各種情況都有,所以真正做到抱團養老還是很難的。
當然,並不是說抱團養老無法實現,其實國外已經有類似的經驗了,我覺得借鑒一下還是可以的,比如選擇抱團養老對象時,一定要三觀挈合的,經濟實力相當的,費用一定要透明,AA制最好,最重要是的是互簽免責書 ,一旦發生意外狀況要自己負責。這是在退休之後年紀不太大的時候比較適用的一個養老方式,我認為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能好好在一起的前提是,不成為彼此沉重的負擔。 老年並不可愛,但是我們可以做個可愛的老年人,彼此靠在一起抱團養老也是難得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