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歐福利制度
法律分析:北歐的福利是面向全體國民的,是普遍的,廣泛的,人的一生「從搖籃到墳墓」的每個階段都享受著各種各樣的社會福利。北歐各國都鼓勵生育,生了孩子能得到政府獎勵,多生多獎;芬蘭的產婦享受一年帶薪產假,工作崗位保留;如果產婦嫌產假太長,想去上班,丈夫則可以替她在家照顧孩子,也同樣享受帶薪「產假」;幼兒在幼兒園里一切免費。小學、中學、大學從學費到吃住都免費或享受高補助。瑞典鼓勵學生到國外留學,占學生總數30%的出國留學生得到政府資助。全民享受醫療保險。老人有養老保險,政府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專門的公寓,有優質的護理。失業者有失業救濟金,丹麥目前失業救濟金每月為1800美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二條 中國公民出境入境、外國人入境出境、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的管理,以及交通運輸工具出境入境的邊防檢查,適用本法。
2. 國外都有哪些養老金制度
由於人口不斷減少和老齡化不斷加劇,降低退休金或再度延長退休者的年齡也難以避免,很多國外的養老制度也不斷的在改變。
按照新生效的法律,德國退休者的年齡將由過去的65周歲逐步過渡到67歲。所謂逐步過渡是指將延長的2年分為24個月。前12個月,用12年的過渡期,即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增加1個月的工作時間,這樣在2024年即可過渡到66周歲時退休。後12個月分6年過渡完,即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多工作2個月方可退休,這樣到2031年時即可執行67歲退休的制度。
總之,大多數國家都是讓你在年輕時創造更多財富,老了之後才會有好的養老保險,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了延長退休年齡。
3. 新移民去芬蘭,享受哪些福利
每個新移民都有權有一個個人適應計劃, 該計劃在新移民登陸芬蘭的頭三年執行。該適應計劃的目的是幫助人們適應芬蘭的生活,在這個計劃中有為新移民准備的芬蘭語學習課程。在學習期間,每一位移民都可以從在政府領取一定數額的補貼,學習補助每天23.50歐元,交通食品補貼8歐元,稅後共計27歐左右。補貼從周一計算至周五。另外依據配偶工資的高低也能申請失業補貼金,標準是配偶月工資必須在1836歐元以下。
兩項補貼只能同時享受一項。失業補貼通常會比學習補助要稍微高一些。如果家庭中有一個未成年兒童,每天能多獲得4.45歐元的補助,2個孩子是6.54歐元,3個孩子是8.43歐元。學習期間,政府免費提供學習材料。這個語言學習課程分為3種不同類型,第一種是快班,第二種是慢班,第三種是給文盲 – 那些用自己母語也不會讀寫的人准備的。快班分三期(1-2級,2-3級,3-4級),每期的課程是50天。
每一期之間有20天的休息,暑假一個月,從7月到8月。只要在愛課程里能跟得上進度,都會自動升到下一期。如果感覺吃力的話,可以在一起結束之後申請轉到慢班。三期的語言學習完成之後,是60天的工作輔導和實習,目的是教導移民怎麼在芬蘭找工作和了解芬蘭公司文化。此外有15天的電腦教學和10天的芬蘭社會和工作情況介紹,以及教新移民寫芬蘭語簡歷等等。 最後是芬蘭語四級的考試輔導班,60天。這個輔導班需要單獨申請。因為是入籍需要的考試,所以很多人申請這個輔導課程。入籍語言考試1年3次,費用大約是77歐元。第一次入籍考試的費用會由政府支付,此後如果在此參加考試將要自付考試費
4. 請問北歐社會保障體制是什麼樣高福利有哪些利弊
北歐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以維護全體公民的利益為基本原則。芬蘭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宗旨,是建立起高水平的覆蓋全體國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維護全體國民的利益,每一個公民,包括國內原有居民和滿足居住年限等有關規定要求的外來移民,都有權利享受相關的社會保障待遇。二是保證公民平等,不依種族、階級、階層、性別的不同而區別對待,高收入者、低收入者以及無收入者均被融入同樣的福利體系之中。三是注重個人的權利,每一項資助或者服務,甚至是對家庭的幫助,也具體到每一個個人。「不讓一個人掉隊」是北歐國家社會保障工作的最通俗目標,在這個目標下,現有居民無論是否曾被僱傭,達到一定年齡均可領取養老金;每個家庭都能得到政府提供的育兒津貼,以減輕他們撫養孩子的負擔;所有居民無論收入狀況、社會地位及其他情況有何不同,均可得到盡可能好的醫療服務。
近年來,為了避免高福利的社會保障滋生「懶人和不勞而獲者」,提高社會整體效率,芬蘭等北歐國家對社會福利制度建立的原則進行了改革,使其在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權力和發展條件的同時,還要符合以下原則:第一,居民享受社會保障的程度是合理的和滿足基本需要的;第二,這些社會保障措施在滿足公民生存基本需要的同時,能夠激發其勞動熱情和創造性,並鼓勵居民自助;第三,各級政府在提供社會保障方面的責任是明確的;第四,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具有可承受的社會基礎。在這樣的基本原則之上,社會保障體系可以高效率的運轉,在推動經濟發展和保障公民權益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發展,芬蘭等北歐國家已經建立起一整套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這套社會保障體系覆蓋范圍廣泛,包括教育資助、免費醫療、失業救濟、老人照料、養老金支付、殘疾人救助、單親父母津貼、家庭和兒童保護等方方面面,十分細致周到,可以說在北歐國家的福利制度下,居民從「搖籃」到「墳墓」都會得到國家的關照,都由政府給予基本的保障。
以芬蘭為例,芬蘭的社會保障體系分為三大部分:預防性安全和健康政策、社會和衛生服務以及社會保險(見表1)。涉及從人的出生、嬰兒時期到老年的全過程,從預防疾病、事故,控制飲酒、抽煙開始,到實施基本免費醫療;從免費教育,到失業救濟再到免費職業再培訓;從兒童補助、單親父母津貼到養老金支付和老人照料,等等。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是全方位的。
瑞典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包括養老保險 年金制度、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社會福利津貼和其它社會補貼,每一項下都包含很多具體內容,如社會福利包括老人福利、兒童福利、殘疾人福利和教育福利等。丹麥的社會保障也基本具有以上特點,只是在具體的保障標准上與芬蘭有所差別。
據芬蘭社會保障和健康部官員介紹,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和涵蓋范圍的不斷擴大,芬蘭社會保障支出額在20世紀80年代曾有過較快增長,90年代中期到後期增長緩慢,但最近幾年又呈現出快速增加的勢頭。按照2003年不變價換算,1980年支出總額約為150億歐元,而到2003年支出總額接近380億歐元,增長了近1.5倍。與此同時,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1980年以來,芬蘭的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以上,90年代初高峰時期甚至超過30%。雖然近幾年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總體上仍然保持上升趨勢。芬蘭社會保障和健康部的專家分析,預計到2025年,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例將超過30%。
其實,根據芬蘭社會保障和健康部提供的資料,不僅北歐國家,歐盟成員國中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國家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例都很高(見圖1)。2002年這一比例最高的是瑞典,約為32.5%,其次是法國(30.6%)、德國(30.5%)、丹麥(30%),芬蘭為26.4%,而歐盟15國平均水平為27.5%。相比之下,歐盟東擴後新加入的國家這一比例要低很多。
5. 澳大利亞,荷蘭,芬蘭,加拿大,這些國家那些國家福利待遇好
芬蘭最好。荷蘭和澳大利亞其次,加拿大也差不多。。
北歐國家芬蘭,瑞典,挪威這幾個可以說你不上班活的好好的沒問題,他們錢多人少。
荷蘭,澳大利亞至少需要你找個工作好好乾,沒工作照樣流落街頭。不過他們的醫療養老方面的福利還是很不錯的。畢竟也沒幾個人。
加拿大差的不多。
6. 瑞典芬蘭那些國家都有哪些福利啊具體些
瑞典是世界上福利最高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未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之一,戰後瑞典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實行廣泛的社會福利政策,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社會福利項目從父母帶薪長期產假,到醫療保障病假補助,從失業保障和養老金,到義務教育,內容廣泛,被稱之為「從搖籃到墳墓」的保障。
瑞典是通過高個人所得稅率,通過高額的稅收,來實現福利保障的資金。瑞典的稅種名目繁多,對個人而言,除個人收入所得稅外,還有利息稅、遺產稅等,炒股票基金,買賣房屋等其他經營活動所得同樣也要交稅。購買商品要交增值稅。公司則要付僱主稅。每年的四月份到六月期間,瑞典人都要主動向稅務局申報自己每年的所有收入。
有學者認為這種斯堪的納維亞福利模式是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一種模式,是一種混合經濟。瑞典的福利制度也因為歐洲經濟衰退而面臨困境,人口老齡化,年輕人缺乏就業積極性。這都是高福利國家普遍面對的問題,瑞典正在進行一系列改革,增強經濟活力,完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