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以顺为孝的孝顺

以顺为孝的孝顺

发布时间:2020-12-18 07:03:51

孝顺,一定要以顺为孝吗

孝又不等于顺!真心为父母着想,心疼父母就叫孝!
顺与不顺,我们是内现代人,应该要学容会变通的,一切以实际情况来定夺。
还有就是,现在提倡一个叫主见的名词。
如果意见和父母亲人出现分歧还是自己想清楚的好,不能盲从啊!特别像终身大事一类的。。。

⑵ “以顺为本”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于人心者版,...语出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权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荀子》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语出宋代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书》。

⑶ 孟子曾说: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是否有违孔子的儒学观点

如果说按你所说的理解是相违背,可只是片面的理解罢了,顺从的情形不专一样,那么他的解释属也就不同。比如,对于正确的决定,作为臣子,你只需要顺从,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了;但是如果是一个错误的决策,你的顺从,或者说是阿谀奉承,这样的顺从就非君子了,这是佞臣。又比如,在强权下的屈服、顺从也非君子 所为。

⑷ 孝顺,一定要以顺为孝吗

孝顺·并不是要顺真拿才叫孝顺·但是不顺就一定不叫孝顺·凡事都有两面性·就要看你怎么去看待了·你要孝顺谁·可以说说嘛

⑸ 以顺为正者的正是什么词类活用

以顺为正者的正是形容词作名词,正意思为准则、标准。以顺为正者的意思是把顺从当作准则。

拼音:zhèng、zhēng,部首:止,笔画:5, 繁体:正,五笔:GHD。

zhèng:声母:zh,韵母:eng,声调:第四声。

zhēng:声母:zh,韵母:eng,声调:第一声。

释义:

[ zhèng ]

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

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

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

4、正面(跟“反”相对)。

5、正直。

6、正当。

7、(色、味)纯正。

8、合乎法度;端正。

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

10、姓。

[ zhēng ]

正月。

组词:正是、正好、改正、真正、正常、正气、正午、正要、立正、正在。

反义词:侧、倒、偏、副、反、斜、歪、负、邪。

(5)以顺为孝的孝顺扩展阅读:

笔顺



1、正好 [ zhèng hǎo ]

正合适(指时间、位置不前不后,体积不大不小,数量不多不少,程度不高不低等)。恰好;刚巧。

2、改正 [ gǎi zhèng ]

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

3、真正 [ zhēn zhèng ]

属性词。实质跟名义完全相符。的的确确;确实。

4、正常 [ zhèng cháng ]

符合一般规律或情况。

5、正气 [ zhèng qì ]

光明正大的作风或纯正良好的风气。刚正的气节。中医指人的元气。

⑹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在传统观念中,又以"顺"为孝,不"顺"就是不孝.也就是说,父母,长辈说

应即使纠正。态度不蛮横。语气要委婉。举事例反驳更具有说服力。

⑺ 以顺为孝,对不对

“孝”就是从抄物质精神方面恭袭敬地回报、关心父母,让父母过得幸福、健康、快乐,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把父母的遗志发扬光大,始终让父母不走错路、做错事,规劝已犯错的父母。“顺”就是不顶撞父母,只要父母的教育要求是正确的,就要接受;如果父母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也要耐心地说明,不要“理直气壮”。以上权且是我对孝顺的粗浅理解,希望能和大家交流。

顺便附带一句曾经首富的一句话:“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顺父母”。

⑻ 以顺为正者 以: 为:

以:依据,按照,为:当作

原文: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回

释义:把顺从当作正理答,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

出自:战国·孟轲及其弟子《孟子·滕文公下》中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 》。

(8)以顺为孝的孝顺扩展阅读:

部分原文:

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 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必 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部分释义: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 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 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⑼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顺什么意思

顺的意思:顺从,服从。

译文:把顺从作为首位,是妇人家遵循的行为准则。

出处:出自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的《孟子·滕文公下》。

原文节选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

(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9)以顺为孝的孝顺扩展阅读:

《滕文公下》创作于前372年-前289年,隶属于先秦散文。作品通过孟子和其他人交谈的语录来讲明道理,形象生动。

这一节讲的是孟子关于“大丈夫”的故事,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 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滕文公简介

滕文公,是一位战国中期滕国(今山东滕州市市区西南十二华里古滕国)的国君。实际上,春秋战国之际有两位“滕文公”, 他们皆是西周滕国先君错叔绣之后裔:一是,春秋时代的滕文公,世人多对此不熟悉。他也是一位德高望重、有惠于民的滕国国君。

二是,战国时代的滕文公,本谥名为滕元公。因为《孟子》有记载其“从孟子而响应善国之治”,后人多对此熟悉,滕国文化所宣扬道德风范核心,也主要就是他。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汉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氏。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阅读全文

与以顺为孝的孝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利隆养生桶什么时候不能用 浏览:949
张家口老年大学报名网站 浏览:317
为什么接受父母的债务 浏览:797
2017年的养老金上调 浏览:766
天津缴过社保在北京退休年龄 浏览:959
延吉有几所老年大学 浏览:835
60岁老年人吃阿胶好吗 浏览:475
内蒙古社保退休最低工资 浏览:648
5000米70岁世界纪录 浏览:237
浦江县养老保险查询 浏览:36
1996年重阳节1021 浏览:824
华阳哪里可以办驾照体检报告 浏览:826
天下之子如何感谢父母 浏览:131
女自己交保险退休年龄 浏览:491
方正县老年大学开学典礼 浏览:855
厂里的老人养老金怎么领 浏览:661
泰安自助缴纳养老保险多少钱每月 浏览:541
福清养老保险哪个银行好 浏览:537
特岗教师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 浏览:384
表扬老年大学学员 浏览: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