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残疾人提前退休需要哪些条件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是指员工在没有达到国家或企业规定的年龄或服务期限时就退休的行为。提前退休常常是由企业提出来的,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这是当今许多企业在面临市场激烈竞争时,使自身重现活力而采取的用于管理员工流出的一种很流行的方法。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或基层干部,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
工作年限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小于5年(含5年),或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事业编制人员,本人自愿申请,经批准可以提前退休。提前退休仍按原事业单位标准核定养老金。
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或工龄25年以上的人员,如本人自愿,经组织批准,可以提前离岗。在法定退休年龄内,领取离岗时的基本工资,档案工资享受在职人员的增资待遇,到法定退休年龄,一并计算工龄,计发退休费,在原单位办理退休手续。医疗保险享受原单位待遇,住房公积金以离岗时的标准工资为基数进行交纳。
网络-提前退休
『贰』 7级残疾军人,新的退休年龄是多大
本人就是提早在52岁就提早得因战五级残疾军人。
残疾军人提早退休要符合三个条版件:
1、缴费年限最权少15年,
2、年龄男50周岁、女45周岁,
3、得到社保局下属劳动力鉴定中心的“完全”“基本”(各省市规定而异)丧失劳动能力结论。而大部分省市就是要得到劳动力鉴定中心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才可以提前退休的。而5、6级残疾人一般的鉴定结果才是“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
假如你是六级以上的残疾军人,建议你也到我们残疾军人自己的网站--残疾军人网,置顶的位置看看一篇网上唯一的一篇《再谈六级残疾军人提早退休的秘笈》(http://q.163.com/ak-47/poster/54375433/),对你绝对有相当的帮助。
对于七级残疾军人那是房产渺茫的事情,一般只有到了法定年龄(男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才能退休。
『叁』 国家规定残疾人退休年龄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肆』 退休年龄最新规定,残疾人多少岁可以退休
残疾人退休年龄最新规定为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确定职工退休年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普通职工是女性满50岁可退休,机关企事业单位女干部要满55岁,男性则为60周岁,所以要想正常退休,必须要达到规定的年龄。
女性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中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并在这类岗位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的职工,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退休。
目前政策下,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性的退休年龄普遍低于男性,随着全民平均寿命的增加,女性平均寿命又长于男性,让女性在“黄金期”退休,是对国家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女性社会资源的一大损失,同时也是对个人的才能、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损失。随着社会发展,大批女工人,普遍受过高等教育教育,精力充沛,爱岗敬业,勤恳吃苦,完全适应目前工作要求,统一延期至55周岁退休符合目前国家现实状况。延长女工人退休年龄,可借鉴国际经验来解决据了解,1999年全世界165个实行养老保险的国家(地区),仍维持女性50岁退休的仅有8个国家,而实行男女相同年龄退休的有98个国家,约占60%。我们是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提倡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不能成为空头口号。
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伍』 四级残疾可以提前退休
四级伤残按规定能提前退休。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5)中国残疾人退休年龄政策研究扩展阅读
2011年1月起,我国对个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国税总局已经公布了“关于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今后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照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在从事特殊工种,符合规定的政策条件下办理提前退休的。相对于正常退休的,会少缴纳几年的社保费用。
举个例子:假如,老张缴纳了15年,老李缴纳了45年,那么到退休后老李的退休金会是老张退休金的2.67倍,其他的待遇是相同的。
如果是符合病退条件办理提前退休的。其待遇的差别也和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类似,除此之外,个人账户外的基础养老金,在没提前一年,就会减少2%,就算是到了正常退休的年龄也不会再涨回去了,并且,在每年退休金上涨的时候与缴费年限关联的部分一会相应的减少。
『陆』 国家对残疾人的养老保险和退休有哪些优惠政策
疾人养老保险优惠政策有很多,只要市民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就可以到相关部门办理残疾人养老保险,一般都能享受最低保障。不过,各个阶层的残疾人的优惠政策是不一样的。
国家残疾人养老保险优惠政策规定,只要是本地户口,有残疾证的,男满16周岁不足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足55周岁,都可以进行残疾人养老保险,享受残疾人养老保险的优惠,时间不超过15年补贴。
国家残疾人养老保险优惠政策提出,对参加该保险的一级、二级的残疾人,精神疾病一级、二级、三级的重度残疾人,按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规定进行全部补贴,其它伤残人士,按照最低缴费规定的50%进行补贴。
为了方便残疾人按照最低标准缴费,每年的10月1日之前,残疾人可以向街道等组织部门提出参保申请,随后相关部门会进行审核,确保残疾人能第一时间及时办理完养老保险参保手续。
公务员退休费及提前退休优惠政策: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发放依照黔人通,(2002)4号文件规定,按其本人在职的职务工资加级别之和按以下比例计发:
1,工作年限满35年及以上的,按90%计发,
2,工作年限满30年及以上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
3,工作年限满20年的及以上的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4,工作年限满面10年及以上不满面20年的,按70%计发
5,已办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5%的退休费比例。
资料扩展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a new type of pension insurance for rural residents)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的新型保险模式。
胡晓义表示,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它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资料来源:网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