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金为何比上月少了
法律分析: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租举返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弊饥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法律依据:《中答歼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 工人的退休金:按工龄,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类推工龄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参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参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龄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级工,中级工,还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务员也要不分职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样。三年以内执行完成

2.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2022年的养老金怎么调整
所谓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主要是在2014年9月30日之前参加工作,在2014年10月1日之后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这部分人员处在新老两种退休制度的衔接过渡期,被人们称为退休“中人”。
由于机关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
养老保险制度,是从2014年10月1日才开始实施的,在201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
退休人员,养老金是按照新老两种办法进行对比计算的,也被称为“保底限高”的双保险政策。
按照老办法计算的部分,目前很多地方都是按照2014年10月的工资作为基数,加上相关的补贴和津贴和国办发(2015)3号文件增加的退休费,作为老办法的退休费;按照新办法计算的部分,是按照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三个部分计算的基本养老金,再加上本人的职业年金,就是应发的养老金待遇。
如果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低于老办法计算的,按照老办法计算的结果执行;如果新办法计算的部分高于老办法计算的,按照新办法计算的结果执行,但高出部分要按照10年过渡期的比例计发,即第一年发放高出部分的10%,到2024年全部计发到位。
从2014年10月开始,到现在已经8个年头,但对于机关事单位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很多地方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理顺,很多地方的退休中人还是拿着按照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而这样的养老金也叫临时核定的养老金,或是预发的养老金。
只有新办法计算高出老办法计算的部分,按比例计发高出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的地方,或是以前拖欠的高出部分已经按比例计发,并已补发到位的地方,退休"中人"才算每月领到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养老金。
在养老金没有理顺的地方,或是还拿着老办法临时核定养老金地方的退休“中人”,虽然今后养老金待遇理顺后会补发,但这也有一个过程。目前面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拿着临时核定养老金待遇,在2022年的养老金调整中,怎样来调整自己的养老金。
按照目前养老金调整的政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
企业退休人员同步调整,实行相同的调整政策,企业退休人员比较好办,每月领取的是正式的养老金,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如果按照临时核定的养老金待遇来调整自己的养老金就可能会吃亏。
按照养老金调整的办法,定额调整部分大家都是一个标准,这个部分是没有问题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不会吃亏,与缴费年限挂钩的部分也不会吃亏,毕竟在办理退休时工龄是多少年,这是核定清楚了的。最吃亏的部分就是与本人养如槐老金挂钩的部分。
例如按照吉林省2022年养老金调整的方案,与基本养老金挂钩部分是按照2021年底本人月基本养老金(不含职业年金)金额的1.33%进行调整,每1000元的养老金每月就会增加13.3元,如果本人的养老金为每月5000元,每月就会增加66.5元。这个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中,如果是拿着预发的养老金参加调整多少都会吃亏。
在2022年吉林的养老金调整中专门对这部分人员的养老金做了说明。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4年10月1日)后新退休人员,若目前领取临时核定待遇,暂按目前临时核定待遇为基数确定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标准,待按改型橡弊革后的办法重新核定基本养老金后,已领取的待遇多退少补。
二是已参加企业职工基卜族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的基本养老金按前述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办法和标准进行调整。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待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重新计算待遇调整标准。
从吉林省的这个规定来看,我认为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这只是吉林的规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养老金没有理顺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果都是按照吉林省的这种办法进行调整,我相信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都是能够理解的。
综上所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在2022年的养老金调整中,养老金已经理顺的地方,是按照本人正式领取的养老金作为挂钩的基数;在养老金没有理顺的地方,按照临时核定的养老金作为挂钩的基数,待养老金待遇理顺以后重新计算待遇调整标准。
3. 2024年过渡期结束后,退休中人的养老金会直接降低吗
点击
2022年截止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有一些地区已经落实待遇重算补发了,比如甘肃的张掖市和湖北孝感的汉川地区,都在2022年初给本地的卜亩“中人”落地了待遇补发——而四川省已经分批完成了全省的“退休中人”待遇补差工作。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来说,有一件大事即将来临,那么就是到2024年9月30日、中人退休金的十年过渡期即将结束!这意味着在此节点之后退休的人员,要使用“新人新办法”计算——不再是使用“新老办法对比、取高保低”的方式了;
核算方式将会发生重大变化,那么2024年十月后、没有这个“十年过渡期”待遇保障的兜底机制,是否意味着后续退休的“新人”养老金会降低呢?有人说只会增加,不会降低,是真的吗?
并轨之前,事退人员的退休金主要按工龄和工资挂钩2014年10月1日养老保险并轨改革以前,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计算方式完全不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计算方式和本人工龄、以及退休前本人基本工资挂钩,比如工龄工龄在20年~30年的,退休金为退休前基本工资80%;工龄35年及以上的、发放比例为90%......
但是在2014年10月1日这个节点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计算方式发生重大变化,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在此之后退休的人被称为“退休中人”——这部分人在并轨改革之前个人并没有缴费、因此个人账户没有余额,这对于横跨在并轨改革左右退休的人是不公平的.......
为了让中人不吃亏,过渡期内退休金计算方式很特殊因此,为了保证“退休中人”合理的退休权益、退休金不至于“猛然骤降”——就设置了一个十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采用了“保低限高”的原则,用新办法算下来的基本退休金和职业年金待遇的总金额对比,老办法算出来的待遇标准如果高、则仍然按老办法发放;
但如果是“新办法”算出的金额高、那么就会对比差额,然后每年增发一定比例的退休金,这也就形成了“中人十年过渡期”,具体增发规则如下:
但是我们从上表可以看到,2024年10月1号,各地的退休中人这个差额增发比例、将会达到100%,也意味着不再为“中人”设置保底待遇了,并且后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将实现计算方式统一。
现在距离2024年不远了、还有两年多一点十年过渡期将全部终结——机关事业单位2024年10月1日及之后退休的人、按新办法就算计算出来不如老办法的高,也不能享受兜底“保底”福利,那么到时候的到手的钱是不是会明并弊虚显减少呢?
答案是否定的。
这是因为,2024年10月1日之后退休的人叫做“新人”,新人按新办法算,通常情况下算出来的金额是会比“老办法”的金额多一些的。
比如同样工龄超过40年、按照新办法来算,这些“新人”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一般都还有一笔过渡性养老金——因为从2022年往回看、目前绝燃工龄满40年的人、都是1982年及之前就工作了的、而之前有一个规定是《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
其中就有明确规定:在该文件实施前工作、在之后退休且累计养老保险缴费达到15年的人员,可以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前提下、再享受一笔过渡性养老金待遇,1997年-1982年=15年的缴费年限,所以工龄超过40年的人,无疑是能享受过渡性养老金发放的,具体算法如下:
同时,因为我国是1992年左右才建立的社保制度,体制内工龄超过40年的人往往也都有“视同缴费年限”,有效工龄会更长、同时2024年之后退休的事退人员,届时养老金计发基数也会比现在更高——况且体制内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也是偏高的、往往能达到2.0~3.0的高指数水平,所以他们退休后到手的退休金不少人能达到6000甚至更多。
而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的“老办法”算,则是挂钩的退休前职务职级、基本工资等数据,那么对于一些职级和工资本身水平不高的人,“老办法”算出来的退休金、往往会比新办法偏低。
并且,十年过渡期结束后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新人”,个人的职业年金账户储存额也会更高——因为他们个人也是要参与每月的缴费的(一般个人是缴费4%,单位缴费8%),因此事退的“新人”领到手的退休金和职业年金叠加的总额,会比“十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明显高一些。
最后的话2024年中人十年过渡期将面临结束、未来两年内各地的退休中人待遇补差重算工作无疑是会加快推进了—— 所以各省份目前等待已久的“中人们”在今年也可以保持乐观期待,即使在2024年10月之后退休的“新人”,由于个人职业年金、公积金待遇累积增加、社平工资逐年也在上涨,所以2024年后的退休待遇、相比中人们会出现不降反升的现象......
这些“新人”还有一个好处,要是不必像中人那样“苦苦”等候,直接就按新办法领到100%足额的退休金了,可谓好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