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保基数和退休工资的关系
法律分析:社保缴纳基数决定了退休金的多少。退休金需要根据账户储存额来计算,而账户储存额受到缴纳基数的影响。
参保人缴费基数:即社保缴费基数,不等同于工资,取决于企业的社保缴存政策。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本人平均工资指数=参保人缴费基数/上年平均工资
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每年统计局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西宁市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第四条 第二款 确定缴费基数和比例。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代缴。个人工资超过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单位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机关(含参公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职务工资(技术等级工资)、级别工资(岗位工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特殊岗位津贴(指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年终一次性奖金、高海拔折算工龄补贴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中小学教师及护士提高10%工资、绩效工资(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奖金额度)、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特殊岗位津贴(指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特殊教育津贴、教龄津贴、护龄津贴)、高海拔折算工龄补贴等。
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为参保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参保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⑵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退休工资吗
法律分析: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与退休工资的关系是正比例的关系,是自己计算的基础,一般是只要自己的缴费基数越高,自己的缴费年限就会越长,自己的退休金的领取就会越多,所以自己需要注意自己的具体的缴费时间,但是会遵循一定比例范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⑶ 养老缴费基数与退休金的关系
法律分析:缴费基数(指数)是计算基本养老金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基本养老金的多少。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退休金指的是一个人因为年龄或其他因素从某一工作退下来。公司或雇主必须给予的一次性较大额酬劳。退休在不同的地方及职业有不同的指定年龄或年资,超过此年岁的职员,被视作想再继续工作也不合适,所以可以自行选择要不要继续工作,此时雇主必须给予一笔大额金钱作为劳工劳苦一生的奖励,并以此作为不工作后的养老生活费和医疗费来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⑷ 社保交费基数和退休工资有关系吗
一,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与退休工资什么关系
退休金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有关,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金领取的就越多。
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数,并发布最新的最低基数和最高基数。一般而言,企业帮员工缴纳的都是最低基数的社保,当然也有些公司会根据上一年度岗位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保。
社保缴费基数也叫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依据。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应缴社会保险费。
二,申报方法:
每年2月-5月,参保单位须到办理参保登记的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或区社会保险所(以下统称社保经办机构)申报下一结算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参保单位申报的缴费基数,须经参保职工本人签名或采用公示的方法确认。
缴费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暂按其上一年月缴费基数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
缴费基数情况与自己的社保的类型还是存在不少的关联,但是因为缴费基数的情况存在工资的基础上,因此在处理上述的问题的时候需要自己按照工资的基准进行比例上的计算,如果自己的工作场所存在工作岗位的不同,那么自己的缴纳的费用的肯定不一样。
⑸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不是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数额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并不是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的数额虽然基数和退休金的数额有一定关系,但是并不是相同的。
⑹ 缴费基数是退休后领的工资吗
法律分析:个人在缴满法定年限后可以领取退休金,退休金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有关,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金领取的就越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⑺ 养老金计算基数是每月实发的退休金吗
养老金计算基数不是每月实发的退休金。
养老金基数一般指“养老保险基数”,该基数指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计算应当交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的基数。
这个基数主要与本人的工资基数有关,与未来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无关。但是如果你的实际收入额过高或过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时,这个基数则需要调整。
一般情况下,该基数上一年度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确定,除以12便为月缴费基数。
“职工养老金主要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而居民养老金主要是个人账户资金,但每月也有55元的基础养老金,而居民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一般是139个月。
⑻ 社保缴费基数和退休工资有什么关系
一、社保缴费基数和退休工资有什么关系
1、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与退休工资什么关系,退休金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有关。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二、国家关于工作人员退休,主要有以下规定条件:
1、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以上。
2、退休年龄:
(1)普通工作人员,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
(2)省部级工作人员,65岁;
(3)国家级工作人员,70岁;
(4)女性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副处级以上干部,延迟至60岁;本人申请,仍然可以55岁退休;
(5)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女性工作人员,按照女干部退休年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