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退休保障 > 清朝县令退休金

清朝县令退休金

发布时间:2022-03-18 12:01:16

❶ 清朝一个县令的工资是多少

清朝一个县令的工资是俸银45两,禄米22石5斗。

县令,战国时三晋(魏、赵、韩)和秦已称县的行政长官为令。秦商鞅变法,并诸小乡为县,置令及职责。县令本直隶于国君,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县属于郡,县令成为郡守的下属。

秦、汉法令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秩六百石至千石;万户以下的称长,秩三百石至五百石。汉以后放宽尺宽,所辖户数不及汉制十分之一。

南朝县,户数一般很少,而《宋书·州郡志》所载,大多为令。后遂一律称令。《隋书·百官志》只说陈五千户以上县令与五千户以下县令,不提县长。北齐县分九等,县官一律称令。

隋、唐因之,只以县的等第,分定县官品秩,唐县令,京县、畿县正五品上有与正六品上,余自从六品上至从七品下,宋县令只存虚名,以京朝官任其职,称知某县事,因而有知县的名称。

元为县尹。明、清以知县为正式官名。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称县知事;国民党统治时期称县长, 中共执政后,县长低于市长(地级市)而高于乡长。县长是一个县的第二把手(仅次于中共县委书记),一般也是该县的中共县委副书记。

(1)清朝县令退休金扩展阅读

清朝官员正俸:

1、正从一品:俸银180两 禄米90石

2、正从二品:俸银155两 禄米77石5斗

3、正从三品:俸银130两 禄米65石

4、正从四品:俸银105两 禄米52石5斗

5、正从五品:俸银80两 禄米40石

6、正从六品:俸银60两 禄米30石

7、正从七品:俸银45两 禄米22石5斗

9、正从八品:俸银40两 禄米20石

9、正九品:俸银33两1钱1分4厘 禄米16石5斗5升7合

10、从九品、未入流:俸银31两5钱2分 禄米15石7斗5升

❷ 清朝县令的俸禄每年9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人的生活不由得也让大家感到好奇,清政府倒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朝廷的腐败,那么清朝县令的俸禄是多少,相当于如今多少人民币?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

清朝分发俸禄的方式,为发俸银与禄米两种,两者对半开,每年春秋两个季节分发,春季官员在正月二十领取,秋季则是在七月二十领取。

后来的朝廷,为了避免官员贪腐,还推出了养廉银政策,根据清会典记载,台湾巡抚刘铭传一年年薪为155两,然而养廉银却达到了一万,而台湾总兵年俸禄不过67两,养廉银却一样有1500两。然而人的贪欲是无穷的,养廉银制度也好,官员低微的薪水也好,都不能阻止他们的贪腐,这也就为整个王朝倒塌埋下了祸根。

❸ 清朝知县月俸禄只有3两银子,如何养活自己

在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三年清知府,10万雪花银”。表达的意思指的是如果能做三年的县官儿,可以攒够10万两的雪花银。尤其在清朝晚年的时候,国家经济几近崩溃,十两银子完全可以挑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老婆。所以一两银子在清朝晚年的时候购买力还是比较强的。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清朝的时候,县衙一年的俸禄是45两银子,折合下来每个月还不到四两银子。在古代的时候,一个县中从国家拿俸禄的也只有知县、县丞,主簿,典吏,教育,训导这6个人。而对于人们所熟知的衙役、师爷、轿夫等全部都是知县自己掏腰包雇佣的。那么知县一年才这么多点银子,哪来钱去雇佣这批人呢?知县这点微薄的工资是怎么维持他日常生活的呢?

师爷将这部分钱自己留一部分,大部分还是交给了县官儿,因此相当于啥都不做,只需要年年等着师爷给分钱就行了。

不过等到雍正上位之后,取消私人规定“火耗”制度,由国家统一规定。不过雍正也清楚,如果知县没有这些油水可捞的话,那么肯定会大肆贪污,所以等到雍正之后,国家便开始给官员们发养廉银。每年大概1500两到2000两银子。

而在有了这笔钱后,知县自然也就变得相对富裕了。

❹ 在清朝时期,一个知县一年的收入究竟有多少呢

明清两代都采取官员低薪政策,但明清又有所不同,明朝的低薪政策贯穿始终,而清朝前期继承明朝采取低薪政策,但从雍正开始,则进行了一场变革,采取低薪加丰厚的养廉银政策。那么,在清朝,一个知县的年收入到底有多少?

雍正以前,知县的年收入不好估算,这是因为当时的知县除了工资收入,还有一项已经半合法化的陋规收入——火耗。

所谓火耗,是指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向百姓多征钱银。至于多征多少,视当地官员的良心而定,有的征得多,有的几乎不征。而多征的钱银,有的归公,有的全部放进自己腰包,也有的只放部分,所以根本无法估算其收入。

但雍正以后,随着养廉银政策的实行,朝廷同时实行了一项制度,那就是火耗归公。火耗归公是指中央统一耗损比例来征收赋税,地方官不能再以火耗为名横加征税,也不能再将火耗收入囊中。

90年代,上海财报刊登了一篇《清代县衙开支一瞥》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个姓方的上海知县每年过节给他的上司知府、布政使、巡抚送礼,

一次就多达1100两白银。按方知县的“豪爽”,每年支付陋规的金额,少说也要5000两。

当然,上海属于经济发达地区,油水多,普通知县肯定没有这么豪爽,但千八百两总少不了。

综上所述,一个清代知县仅三大部分的开支,就高达1000+1000+800=2800两白银,折合人民币56万元。而一个清朝知县的合法收入,不过26.7万元,一年做官下来,还倒亏近30万元。

当然,以上开支都是根据普通知县的开支水平计算,那些清官的开支,往往会低许多,比如他们只请一两个幕僚,尽可能不支付或少支付陋规,每天吃咸菜,但一年下来,也存不了几个钱。然而众所周知,清代大多数知县都过得非常滋润,至于其中缘由,就不必赘述。

❺ 清朝知县每个月的俸禄那么少,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清朝知县一年的俸禄是45两白银,平均摊到每个月呢,就是.75两白银。

此外,知县每年还会发45斛粮食。

如果仅仅是填饱肚子,一年45两白银、45斛粮食足可以了。

但知县毕竟是官,要维持一定的生活品质,还要迎来送往,那就远远不够了。更别说,身为知县还要雇几个师爷,帮他办一些笔墨文案的工作,这更需要钱。



比如,在征税时用铜钱缴纳,官员便可调整银钱兑换的比例,将钱价压低,便可多征一些。除此之外,百姓打官司也是县官敲诈勒索的好时机。

❻ 古代县令告老还乡后还有俸禄吗

很遗憾,除了为数不多的朝代,七品县令在退休后是没有退休金的。

不过好景不长,到了明朝,苦哈哈出身的朱元璋不惯着毛病,没有退休金,不过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

不过从年限上,明朝开始就规定了60岁致仕了,而且到了清朝,还允许级别低的官员可以提前退休,但依旧没有退休金。

所以在职的官员往往会拼命的捞钱,既然朝廷不给退休金,自己就想办法挣了,一不小心就贪多了,把下辈子的钱都捞够了,这无疑间接的苦了被剥削的老百姓。

❼ 清朝九品芝麻官知县,朝廷每个月给他的工资是多少

《清史稿·职官三·外官》有载:县知县一人,正七品。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

按照现今公务员行政级别划分,清代的正七品品秩基本相当于现今的县处级正职级别,知县也就基本相当于县级地方政府最高行政长官——县委书记。只不过清代知县的职权范围更广,权力更大,对一县之政务、政法、教育乃至组织、宣传等方面都拥有最高决策权。


所以,清代正七品知县一般能够拿到最低645两的年薪,清代银两和人民币的换算标准较为复杂,无法对知县工资予以较为直观的年薪对比,但清代一个中产家庭的正常月收入基本为2两,一年的收入也就是24两,这就足以证明的清代知县年薪之高。当然,这还只是知县的正常、合法收入,如果再加上不能明言、无法公开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违法收入,七品知县虽为“芝麻官”,但也绝对能够令人心向往之。

❽ 清朝的县令一年的工资是多少

清朝一个县官按规定年俸是45两银子,外加20担俸米。这45两银子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年薪,即工资条上写的收入。如将俸米一并折成银子,年俸禄也只有白银60两左右。但清朝有一个招儿,叫养廉银。七品县令的的养廉银大概能有个400到2000两。是正式工资的7倍 到30倍的样子。

❾ 清朝知县月俸禄只有3两银子,如何养活自己呢

先算一下1两银子在当时的购买力,根据《清会典》,1两银子是1000文,10文钱可以买升大米,1升为1.5斤,那么3两银子就可以买450斤大米,假如按现在大米平均价3.5元一斤计算,450斤大米需要人民币1575元。另外,朝庭除了奉银之外,还有奉粮20石5斗,因此,清朝的知县当时每月的工资是1600元左右,但清朝还有养廉的政策,就是知县通过每年的考核,朝庭还会发一些养廉银,当时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因此,知县的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阅读全文

与清朝县令退休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校举行重阳节活动总结 浏览:141
徐元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785
明星漏点电影 浏览:264
70年代农村片 浏览:93
我是谁成龙多大岁数拍的 浏览:403
国外偷情电影 浏览:309
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报告 浏览:967
给孝顺的晚辈点赞中国 浏览:813
喝什么绿茶养生效果最好 浏览:575
东莞户口深圳养老保险 浏览:353
重生之长征时期的小说 浏览:55
邵氏古装武侠电影 浏览:187
老人又吐又拉吃什么药最佳 浏览:163
第一次见老人送什么好 浏览:615
邻居是拍电影的诱惑女主在楼道 浏览:318
科目二体检哪些项目 浏览:399
退休人员找兼职会计工作 浏览:498
银婚送父母什么好 浏览:494
长寿自律 浏览:236
昆山长寿村 浏览: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