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夏至养生注意什么

夏至养生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22 02:37:34

A. 夏至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因此,夏至的到来是夏季炎热天气的预警。民谚有云:“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后便是三伏天,即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
那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于是人们在进行夏至时节养生的时候要非常讲究。那么,如何做好夏至养生呢?
饮食要多吃“苦”
夏至后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苦味蔬菜:如苦瓜、香菜等,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清心明目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多属寒凉,体质较虚弱者不宜多用。
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
一些体质较弱或是上了年纪的人,经常会感到肚子冰凉,不易消化摄入的食物。夜间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腻之物,否则会引起腹胀、吐泻等情况。空腹饮茶,易伤人体阳气,咸味引茶入肾,易伤肾阳,容易引起腹泻、痛经等症状。
忌冷水淋浴
夏至天气炎热,人的汗腺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受损。容易引起手足发冷、小腿抽筋等症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孩尤其如此。

B. 夏至养生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期,也是两极化和衰退。“阴阳争、私生子、夏至一阴生”的季节。这时阳气依然旺盛,但自然的阴气已经开始生长。人相当于天地。夏至季节,人体的热量大量浮在体表上,而且容易漏出硬伤,受到外恶的袭击。因此,养生不仅要养气,还要更加顺应阴阳交替变化的特点,使阴阳相触。夏至了,这种养生“重点”已经为你画好了

中午11:00-13:00是心境当令时期,也是气管阴阳交替的时候,因此建议不要疲倦、兴奋或愤怒,建议适当的午餐时间,顺利完成阴阳转换。夏天很热,容易漏水,容易感觉到风湿症和湿气的入侵,所以不要贪风,睡觉时不要吹直风、长鼓风机和空调。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能太高。出门要注意防暑的话,请准备遮阳伞、遮阳伞等。

C. 夏至如何养生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以上讲的是从饮食上注意养生保健,而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周易》理论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D. 夏至节气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夏至时间:6月21日,农历五月十五。

风俗夏至正值盛阳覆盖其上,阴气始生于下,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表示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将逐渐死去。

《夏至九九气候歌》说:“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雪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沐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

“疰zhù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暑热和体质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至开始,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食面,一般指的是面条。北方则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起居嵇康《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或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意念中存想心中有冰雪,便不会感到天气极其炎热了。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饮食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E. 夏至到了,在这个节气我们该如何养生

大家都知道,在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炎热,夏至是24节气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气,大家都听过“冬至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在夏天的时候,吃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夏至到了,在这个节气我们该如何养生?夏至到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防暑,而且在夏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不要长时间的在风扇或者空调下面,可能会出现感冒的情况,可以吃一些解暑的食物,应该过度的运动,适合一些轻运动和户外运动,比如瑜伽。夏至是一个不错的节气,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气息。以上只是小编个人的看法,你觉得夏至怎样养生呢?

F. 夏至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

降低工作强度,减少室外活动
夏至时节天气炎热,室外工作时避免长时间在烈日底下劳作,要加强防护,预防中暑。要使气机通畅、毛孔疏泄正常,夏季应尽量少开空调,让毛孔得以开放,自然排汗,这有利于体内积聚的废物、毒素随汗液排出体外。即使要开空调,建议保持室内外温差不太大,以室温以不低于25℃为宜。出汗后不要立即吹冷风,要适当补充水分,但不适宜饮冷饮,也不宜立即洗冷水澡。
食欲降低,饮食应该有所调整
人们常感食欲减退,加上出汗较多,此时宜适当食用酸味及咸凉食品,如酸梅汤、绿豆汤等。此外,夏季宜多食苦瓜、冬瓜、西瓜,这些果蔬含水量多且有去火消暑的功效。相反,荔枝、芒果、菠萝等水果易致上火,不宜多吃。总的来说,夏季饮食宜清淡,多食五谷杂粮,少食辛辣、热性燥烈之品,以免助热。同时,建议人们日常可选择饮用一些具有辛凉散表热的菊花、桑叶、竹叶、荷叶茶等以助解毒散热。
劳逸结合,休养生息
午睡是夏季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既能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又能有效预防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

G. 夏至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夏天喝汤,要以清热解毒为基础,毕竟夏天天气炎热,喝汤还是很重要的,下面两种汤很常见,很简单,大家都喜欢。随着天气转暖,年轻人喜欢的夏天已经到来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夏天就是空调,冰激凌,冰激凌,冷饮,不仅能迅速熄暑,还能让人感到“冷”到心。

荸荠藕汤也是夏至的好补品,荸荠(又名马蹄、黑塔罗)性寒,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荸荠含磷量高,能促进人体营养物质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因其性寒,能清热降火,养胃生津,一滴仙人掌不仅能消暑、利尿,还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它能迅速补充电解质的流失,效果极佳。

H. 夏季在养生时,应谨记哪些养生常识呢

夏天是换人的季节,也是养生的季节。夏天如果人们能正确对待,其实对身体会有很多好处,但如果掌握不好,会给身体带来一些坏处。(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季节名言)因此,对于夏季的养生,要做好这样的准备。特别是要了解养生的常识。

夏季养生相当重要。天气炎热的夏天是多种疾病的高发季节,所以平时生活中必须从小细节开始,饮食和心态要和平,要坚持体育锻炼。

I. 夏至养生饮食应该注意哪些

1、凉面防暑保健康


夏至的到来意味着炎夏的开始,不少地方的人们都会选择食用凉面解暑。南方人一般食用的是麻油拌面、阳春面、过桥面等,而北方人主要吃的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凉面有防暑、降温、解除饥饿的功效,而且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淀粉、粗纤维、维生素等,对人体十分有益。但需注意的是,凉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所以还应该适当搭配一些肉类、豆制品、鸡蛋等。


2、注意卫生,防治“病从口入”


夏至前后,各种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相对较快,所以食物十分容易腐坏变质。再加上此时人体肠道的防御能力变弱,非常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因此病由口入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尽量不要剩菜剩饭;切忌过量食用冷饮;不食用过期、无标识、包装破损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路边摊贩卖的麻辣烫、凉菜或者熟食;不吃生的和生腌的水产品;多吃“杀菌”类蔬菜,如大蒜、洋葱、大葱、韭菜、青蒜、蒜苗等。


3、略增酸味,止汗固表


由于夏至出汗较多,盐分的损失较大,身体中的钠等电解质也会有所流失,所以除了需要补充盐分,还需要使用一些带有酸味的食物。


中医理论认为夏至前后应该多食用一些带有酸味的食物,以达到固表止汗的效果。《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说的便是夏季需要食用酸性的食物有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乌梅等,这些食物不仅可以生津、去腥解腻,还有增加食欲的功效。

J. 夏至养生有什么饮食要点

夏至饮食需注意几个要点:

1、夏季失水多,应多喝水

在夏季要多喝点水,切记要和温水,而且每天大约要和一公斤的白开水,身体随时要保持水分以及补充水分,而水在人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同时维持着人的生理功能。身体的各个器官都需要水分,而在夏季因为天气炎热因此很容易产生湿水的现象,如果不及时的不睡容易严重影响健康,而且皮肤也容易干燥,皱纹也容易增多加速人体衰老。

在夏季人的消耗通常也比较大,要在补充营养物质的同事也因为酷暑导致的脾胃正气不足,肠胃功能的紊乱,因此在饮食上要健脾养胃为主,通常吃一些汤类汁水较多而且清淡又能促进食欲的膳食为主,这样才可以养生

2、饮食清补,多吃"苦"

在夏季中医认为,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

甘凉清润的食物:小麦、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马铃薯、白菜、莴苣、龙须菜、菠菜、冬瓜、西瓜等。健脾养胃、滋阴补气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红柿、胡萝卜、鸡蛋、苹果、牛奶、葡萄、莲子、桑椹、蛤蜊,鹅肉、青鱼、鲫鱼、鲢鱼、大麦粉等。

祛暑利湿、清热解毒的食物:蚕豆、赤小豆、黄豆、生萝卜、茄子、白菜、芹菜、荸荠、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丝瓜、黄瓜、甜瓜、苦瓜、菊花、荷叶、茶水等。

苦味食品中通常含有生物碱具有消暑解热,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夏天适当的吃一些苦味食品也可以提神醒脑增进食欲,健脾利胃。应注意的是,食用苦味食品不宜过量,否则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

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凉味酸食物为宜,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应注意生食冷饮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3、补充盐分、钾和维生素

夏天由于出汗比较多,因此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比较多,引起人体倦怠无力,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等症状。防止缺钾的方法就是多补充一些新鲜蔬菜以及水果,谁高有草莓,荔枝等等。也可以和一些茶,又能消暑又能补钾。

夏季对于大量排汗的人而言,每天可以和一杯盐开水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度的稳定。另外夏季还可以补充适当的维生素。

4、食生冷不宜太恣意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夏天气温高,人体会产生一系列热的生理反应。出汗多,饮水多,胃酸易被冲淡,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致使食欲不振,这时,若能在膳食上合理安排,适当吃些冷饮,不仅能消暑解渴,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有益于健康。但如果不加以节制就容易损伤脾胃阳气,不仅违背了"春夏养阳"的原则,还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脾胃阳气已逐渐衰退,过食生冷会进一步伤及肾阳,造成洞泻不止。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易感暑热湿邪,如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冰激凌、饮料等,糖分又高,极易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长期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异常等症状,如果不从饮食上进行纠正,听之任之,就会造成胃肠疾病,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

女性有经、带、胎、产的特殊生理过程,容易气虚血亏,血的特性是喜温恶寒,所以女性更不能恣食生冷,尤其是经期、产后更要注意,过食生冷不仅伤害脾胃,更可以造成子宫寒症引起白带过多,痛经,甚至不孕。中医治疗不孕症首先要求忌生冷,所以夏季吃生冷一定要节制。

阅读全文

与夏至养生注意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辽宁省公务员养老保险条例 浏览:725
每年体检有多少钱 浏览:893
宁波市赡养老人每个月多少钱 浏览:473
老爸70岁生日买什么送他 浏览:69
2016年6月15日关于养老金的增加 浏览:414
如何写信跟父母说自己借钱了 浏览:565
养老保险剩九年每月补缴多少 浏览:822
都江堰护理养老服务有哪些 浏览:766
长寿小康厂什么时候建 浏览:175
老人脑出血术后多久恢复正常 浏览:834
泰国和三亚哪个适合养老 浏览:132
70岁指的是 浏览:331
如何让中老年人记住歌词 浏览: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畅 浏览:76
中人退休工资怎样计算的 浏览:747
老年痴呆者攻击行为 浏览:939
82老人肺结核如何治疗 浏览:600
歌曲孝敬农村爹和妈 浏览:134
网上怎么交养老保险保费 浏览: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浏览: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