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床上平躺,双腿盘起和盘腿打坐有什么区别
您好!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1、盘腿而坐是修行,不仅五心向天(两脚掌心、两手掌心和头顶正中心),中脉贯通,而且也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结构,便于吸纳宇宙间的能量;
2、双腿盘起,五心向天做不到了,中脉被你压着无法贯通,也没有金字塔的造型,没法吸取能量,也容易犯困所以功力大减。
要验证就太容易了:你分别打坐30分钟和躺床30分钟,睁开眼来体会你的精气神就知道了!差别很大。盘腿而坐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消除生活中生起的烦恼,去除主观性的迷惑,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修养身心的最佳方法。因为打坐,致心一处,使大脑入于静定状态,把散乱的心安定下来,心境达到清净安祥,气脉自然畅通。
(1)盘什么养生扩展阅读
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在中华武术修炼中,打坐也是一种修炼内功,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
1、僧道修行方法的一种。闭目盘腿,手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断除妄想。 宋文天祥《遣兴》诗之二:“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敛便神仙。” 元杨暹《西游记·诏饯西行》:“京师大旱,结坛场祈雨。玄奘打坐片时,大雨三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京﹞虽读儒书,却又酷好佛典,敬重释门,时常瞑目打坐,学那禅和子的模样。”
2.泛指静坐。 宋张元干《蝶恋花》词:“歌舞筵中人易老,闭门打坐安闲好。” 元方回《寄许太初》诗:“句容破店无卧榻,一夜打坐如禅僧。”李广田《山之子》:“且随处是小桥流水……鸡鸣犬吠,人语相闻。山家妇女多做着针织,在杨树下打坐。”
其实睡眠休息的状态是卧倒的姿态;静坐休息的练习,只是坐着的姿态,和睡倒不同而已。 其所以加上这些许许多多的名词和观念,都是人们传闻失实,或者以讹传讹的零碎知识,无形之中凑合心理的好奇或心理的恐惧作祟而已。
2. 双盘有什么好处
双盘的好处 1. 双盘人人可练,即使60岁开始练起,也可在一年左右练成。如果30多岁开始练,用不了一年。 2. 双盘练得不仅是筋骨,而是把经络全部打开。 3. 如果练成,并每天坚持双盘坐20分钟,可保70岁登山如小伙。日常基本百病不生。 4. 双盘练成后,打坐就不会再腰疼。肾气充足,甚至想弓着腰坐都不可能,气足的会把脊背顶的很直。 5. 开始练几天之后,就会持续的腿疼,然后会腰疼。不练的时候也一直疼。 6. 具体的练法是上座之前做些开胯运动,然后试着双盘,直到盘上,然后忍痛,直到时间越来越长。 7. 练双盘,能迅速促进胃肠蠕动。即使饭后立即开练,20分钟后胃就全部排空了。 8. 双盘不仅打开腿部经络血脉,而且会打开胯关节。 9. 双盘的姿势其实脚踝压住了大腿内侧的大动脉,为了打通动脉,心脏会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脉。 10. 在打通腿部血脉前,由于双腿动脉不过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时心脏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脏六腑会得到大量的供血,迅速改善脏腑机能,并促进大脑供血。 科学证明打坐的好处 “打坐”又称盘坐、静坐、双盘、双盘莲花座。它是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 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 打坐的好处之一,在佛教、道教中是集中精神,念佛诵经的方式,可有助于修佛养性。这是最原始,最直观的方法。此外,打坐的好处是养生保健。我国传统的打坐养生功法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据《庄子》一书记载,黄帝曾向名叫广成子的人询问、学习长寿之道, 广成子说:“无视无听, 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以上这段精辟的论述,实在是打坐中的真实感受和长生之道。打坐既可养生延寿,又可开慧增智,故各类练功门派及佛家、儒家、瑜伽术对打坐都很重视。最后一个打坐的好处是,消除疲劳,增加记忆。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对40 名学生进行静坐生理实验,观察表明:只要静坐5~1 0 分钟,人的大脑耗氧量就会降低1 7%,而这个数值相当于深睡7 个小时后的变化,同时发现受试者血液中被称为“疲劳素”的乳酸浓度, 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而当身体和精神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时, 其记忆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而且发现打坐的人记忆没有明显的饱和点, 而这正是道家提出“天人合一”理论的最好见证。 正确的打坐姿势 有人打坐时,没有师父指点,不顾自己体质、体重,盲目坚持双趺跏座,结果修的不是禅定而是疼痛,盲俢瞎炼,一无所获。须知,盘腿子的问题,非常重要! 坐禅不仅有双趺跏座,还有如意座、金刚坐,甚至还有胖人专用的弥勒座。像我体胖趺跏座一个小时,腿就痛得受不了(我170斤,盘上都费劲),满脑子都是痛、心好像也揪着痛,虽说进入二禅就感觉不到腿痛了,但这种情况下很难进入。年轻时猛打猛冲,一味咬牙硬挺,天天上双盘。终于有一次在咬牙坚持一个半小时之后,发生了严重的情况,腿像茄子一样,都是紫的,痛得不得了,没有了知觉。更为严重的是,事后左侧股骨头开始隐隐作痛(盘腿时也是左腿痛得厉害),查了医学书籍,才知道腿在长期缺氧下,容易导致组织缺血性坏死,特别是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现在过去10年了,左侧股骨头有时还隐痛。从那之后,不再咬牙硬挺了。后来改为金刚座,就可以座好长时间,腿就是痛起来也轻了,不会抓心挠肝那样痛了。而且即使有这种轻微的疼痛,也能忍受,容易入定,一旦入定,根本就没有痛的感觉了(当然出定之后还是会觉得痛)。后来看了一份材料,一位比我更胖的人,得到弥勒菩萨传授的”弥勒座“:右腿盘起,而左腿却立着蜷起来,双手掌向下,自然地放在两侧腿上。也能进入定境。 所以,打坐的目的是为了俢禅定,要培养正确的姿势。体瘦的人如果能轻松上双趺跏座当然最好,体胖的人或体质差的人不必勉强,什么姿势有助于禅定就按什么姿势。当然,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能盘到什么程度,尽量去做。毕竟,双趺跏座,是最容易俢定的姿势。
3. 打坐养生要注意什么
1、打坐前先换上宽松的衣服,并且把垫子准备好。入座,可以采用单盘或双爬,最好采用双盘,因为这样可以快速令身心宁静。将自己的脊柱拉直,头顶像被往上吊起,使身体中间的腔体处于通畅状态,不偏不倚空直中正。
2、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二、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一开始做不到双跏趺便做单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3、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饱后勿坐,要隔两小时。亦勿太饿(君自酌定),又气恼时切勿坐,待气平再坐。
4、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
5、可坐在床上,坐时忌背后有风,前面受寒气。腿在秋冬凉时要盖好。
4. 文玩核桃到底怎么盘才能达到养生功效
没事天天盘就可以的
5. 双盘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打坐,修身延寿。功效:养神静心益长寿。
打坐,又叫盘坐、坐忘、坐禅等,是儒释道各家及世人修行最常采用的一种坐姿,是很好的静养生方法。
姿势:肩松背竖盘腿坐
每天起床后或睡前,都可在床上打坐片刻。先从几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半小时。打坐时,臀部下方垫一个厚度不超过两公分的坐垫,有助于减轻脊柱的压力,避免腰部疲劳。打坐说来简单,但也要讲究正确的方法。下面是从头到脚调整坐姿的具体细节要点。
头正颈直。盘坐时,由于是坐在垫子上,人容易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这时候头的位置就很重要了。悬顶竖颈,头顶如悬丝线,下颌微微内收,颈项自然而不僵硬,人的精神状态自然就会提起来。
两眼垂帘。眼为脏腑精气之所汇、神气之所聚。打坐时两眼垂帘,可敛养五脏之气。所谓“垂帘”,即眼睛似闭非闭,能隐约看到一丝亮光。
舌抵上腭。舌尖轻轻抵在上颚齿内牙龈相交的地方,注意无需用力。这个动作也叫“搭鹊桥”,坚持一会儿就能感觉口舌生津。
两肩放松。垂臂松肩是一体的,随着两手臂前垂,两肩自然松沉,可以体会两腋下虚空,能夹两个鸡蛋的感觉。同时,两掌相叠,自然垂放在肚脐稍下方。一个诀窍是注意放松手指,这样两肩就很容易放松了。
竖起脊梁。脊背的状态决定了整个胸腹的状态。盘坐时竖起脊梁,自然就能达到宽胸实腹的要求了。要注意的是,脊梁要竖不要挺。“挺”的感觉是僵硬的,而“竖”的感觉是提起筋骨,肌肉是放松的。这些需要在练习打坐时细细体会。
两足曲盘。打坐又分散盘、单盘和双盘。
注意事项
1、入手下静,先绝食腥荤香辣之物。盖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至后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物,性主轻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气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荤香辣,专持清斋素食淡饭,以除原味。不食过饱,过饱则伤神。不食过饥,过饥则伤气。此节饮食之道,不可不知。
2、静坐时心摇则气散,修了一点点精气神,不仅会从夫妻生活方面漏掉,还会从六根漏掉。眼睛看多了是一种“漏”、耳朵听多了也是一种“漏”、嘴巴讲多了更是一种“漏”!六根都会漏。为什么强调修行人上来第一步,就要关闭六根呢?当六根关闭以后,精气神才会自动进入任、督二脉以及回到中脉里边。
3、打坐时面带微笑。
4、静坐胡思乱想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数呼吸,不数入息,只数出息。当你数出息的时候,你把所有的一切,连自己的生命,一切烦恼、病痛,跟着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体里头生瘤、生癌,让它一齐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这样数息,身体马上就轻松了。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打坐可修身延寿但需掌握2个“火候”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打坐
6. 盘更打坐啥意思
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
7. 经常盘腿坐有什么好处
盘腿坐是为了减缓流向下肢的血液,使更多的血液流向上身,刺激,修复内脏器官与大脑细胞的功能,让人感觉轻松,安定,清醒.
腿没有毛病的话,可以长时间静坐(半小时以上).(注意必须挺直脊背,双目平视。不能塌腰,拱背)
盘膝坐久了,血液循环慢了,会腿麻。膝盖疼可能是因为你的腿部有毛病,比如关节炎等等。建议你缩短盘坐时间,增加盘坐次数,这样还可以治疗关节炎和一些腰脊椎病痛。
打坐之初主要在于一个环境三个调理。
首先选择有利于入静的环境,如果在房间里打坐,室内光线明暗适度,空气通畅,温度也要适中。室外坐禅要选择幽静的地方,避免受到意外的惊挠。我们这里说的是煅练初级的打坐功夫,因此和禅宗提倡的“身居闹市里,心无车马喧”不是一回事,所以必要的环境条件还是需要的。打坐要三调。
一、调身:坐的姿式要端正自然。下额内敛,廷胸收腹,肩与胯上下垂直一线。双腿最好结跏趺坐,如果不能双盘,更不要免强,避免腿痛不利于久坐。但散盘容易使身体后仰,失去重心,所以散盘时要用一个薄一点的枕头垫在臀下,有利于身体平衡。特别是冬天,打坐时一定要把膝关节用毛毯之类的包住,因为双膝向内弯曲时,膝盖骨外则下边的穴道(用手摸凹陷部位)是开放的,容易进入凉气引起风湿。另外,特别要提醒的是,用双盘打坐的,坐禅结束后要双腿前伸,两手按摩脚心,促进脚底血液遁环。站起后两腿轮换侧仆压压腿或下下腰。因为双盘容易导致腿部肌肉萎缩,腿骨变形成O型腿,走路飘浮无力,所以如果常期坚持坐打坐的人,按摩和侧压腿非常必要。
二、调气:保持呼吸细而匀而深。细而不粗,听不到呼吸的声音;匀而不湍,如涓涓流水,不可缓一下急一下。深而不浮,所吸之气虽入肺部,但意念中要想着它进入下腹气海(脐下丹田),
三、调心:这是坐禅的关键,制心一处,不要散乱掉举。坐禅的人开始习定时谈不上入定,最多达到入静就不错了。但是心猿意马若使妄念不起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采取以妄制妄的办法,这就是调心。方法很多,如念佛,参话头,观想,数息等等。当然这些调服妄念的方法本身也是妄念,所不同的是,我们是以一念制万念,最终此一起不起就是入静了。入静是进入禅定的过程和手段,不是禅定的本身。有些人坐禅时眼皮跳,其原因主要是你的眼睛处于似闭非闭的状态。建议你要么睁开,对目前之物视而不见,要么就闭牢,一心内观,就不会再跳了。打坐入静后处于“忘我”的状态时,容易出现幻觉,这是妄念意识常期熏染的积垢,不可执著它,用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对治。有些人怕坐禅时走火入魔,呵呵,说句实在的,一般人还没有资格达到那个可以使你走火入魔的境界。我们最多出现幻觉使你神情恍惚,这些都是小儿科,不要把它当回事。
另外,连续坐静的人,只要每天坚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几天后身上会出现象被很多蚂蚁噬咬的感觉,这里痒一下那里疼一下,你也不要理它,这是一种血脉活跃冲破毛细血管里微细病灶的良性表现。几天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你们每天投资两个半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为当你们打坐进入永恒时,时间停止了。这不只是两个半小时,而是百千万亿年的进化和发展。你们进入了不同的时空,就是这样子,你们重新充电之后,回来就跟新的一样,所以你们不需要轮回到下一个人生才能让自己更新或还回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目的就是要来再学习认识自己,就是这样子而已。假如我们这辈子不做,我们就得下辈子再做,或下下辈子等等…。所以假如我们现在有时间,每天打坐两个半小时,其效用有上百万年之久。你们每次两个半小时的投资,不要认为它只是两个半小时,也不要认为它太多了;你投入的每一分钟就代表了一个辈子,因为在永恒里面,没有什么两个半小时,或是什么一分钟的,它是永恒的。我们在算时间只是因为当我们被困在时间里面时,我们知道这是时间,一旦我们出了时间,那就没有时间的存在了。
所以,打坐的时间是非常的宝贵的,那是把你们百千万年的进化给压缩在一起,就好象是计算机的浓缩芯片,像这样一小薄片,包含有上千笔甚至百万笔的信息。这跟大小无关,这不是时间,不是我们所习惯的数字。打坐时是完全不同的时空,所以你们越进入这个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空间」(师父笑),对你们就越好。你们越能认识自己,你们就越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