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70岁男女一样80岁生死

70岁男女一样80岁生死

发布时间:2025-07-28 16:37:58

① 人活到多少岁才是最合适的呢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把人生看得很通透,寿命太长难免遭罪,对自己对儿女都是负担,走得安详也算一种福分。至于活到多少岁,可能并不重要,活得值得才最重要。

要说活到多少岁才最合适,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就是说人能活到六七十岁的很少很少,十分罕见。可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寿命正在不断延长。

以往七十岁就是长寿,放在现在到处可见,而且是越来越多。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男73岁,女77岁,活不到70都不及格,更谈不上合适。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多少岁最合适是逐渐变化的,而且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不小心就活得不合适。

做子女的应该是希望父母活的越长越好,那个家必须有父母在才叫家,没了父母,就没了根。等父母离开了,就再也见不到了,这辈子最疼你爱你的人走了,这种事想想都心痛

所以,站在儿女角度思考,家中的老人的寿命是愈长愈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父母角度:自古只有不疼娘的儿,没有不疼儿的娘。作为父母,到了古稀之年,首先考虑的依然是儿女的生活。

当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儿女若能尽孝道,在病床前悉心照料,作为父母尽可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若儿女的家庭因为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争吵,因为谁来养老而反目,作为父母已然成为儿女的包袱,那么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日子都不会好过,到底多少合适也没了任何意义!


② 75岁死去但身边有亲人陪伴,80岁死去身边无人陪伴。两种选择你选哪个呢

③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

这是古时候形容年龄的别称,从小到大分别为: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老人

拓展资料:

耋dié

(形声。从老、至声。本义:年老。古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同本义 [age over seventy or eighty]

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东汉·许慎《说文》

则大耋之嗟。--《易·离》。马注:"七十曰耋。"

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耆耋好礼。--《礼记·射义》

又如:耋老(年老;老年人);耋吏(老吏);耋耄(高寿);耋寿(指高寿的人;老人);耋耄之年。

耄mào

<形>

(形声。从老,毛声。本义:年老)

同本义。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

匪我言耄。--《诗·大雅·板》

亦聿既耄。--《诗·大雅·抑》

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左传·隐公四年》

又如:耄儿(老人和儿童);耄年(老年);耄老(老年、老年人);耄荒(年老);耄学(年耄硕学之士);耄聩(年老糊涂);耄勤(年老倦勤);耄期(高年);耄耋(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耄儒(老儒)。

年老昏乱

耄期倦于勤。--《书·大禹谟》

又如:耄思(思绪纷乱);耄耄(纷乱貌);耄乱(谓年老昏乱的人);耄夫(年老昏庸之人);耄昏(年老昏愦);耄聩(年老糊涂);耄朽(老朽;衰老);耄衰(衰老)。

④ 人活到多少岁才是最合适的呢, 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

应当顺其自然,主张活到七,八十的人,如果他那时还没有死,是否想跳楼呢?谁都想都要活得有质量,可身不由已,马拉多纳那么强壮,六十就走了,那些东倒西歪的照样活八十多,生死不是主观意志决定的,只能顺其自然。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人活到35岁就可以了,这样最有利于演化,维持自然平衡,控制种群数量。

人在15岁就有生育能力,把孩子养到15岁,使他也具有生育能力,正好30岁。然后,再生1-2个孩子,养大。如果自己不生,就把孙辈带大几岁。就可以去死了。年龄大了,生产力下降,身体就弱,容易生病,活着就是抢占子孙的资源。

但是,人不是纯粹的动物,人超越了原本的天性,不断地改造自我。生存环境从稀树草原来到了平原,从渔猎变成了耕作,然后又进入文明 社会 ,发展出了工业、服务业,建造了城市。这时候,人的体力不那么重要,智力、分工与协作、沟通与交流则成了关键。这样一来,人就需要越活越长,寿命高了,对人类有好处。

具体是这样的:

1、长寿,或者活得更长,可以让人更好地积累经验,开发知识,从而更好地有利于这个物种。老年人经验更丰富,见识多,能处理很多难题。

2、老年人的地位相对超脱,心智更成熟,有利于解决 社会 的冲突,在家族及至整个社区中享有调解、仲裁、分配等权利。

3、长寿的人多了,才可以发展出文化,去建造更复杂的、更精巧的组织,形成国家,促进协作,从而让人成为真正的群体物种。

4、活得长一些,能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自己变得不想死。然后,他就要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构建整个死后的世界,形成一套世界观(哪怕是很荒诞的)。结果,这就发展出了宗教,编绎出了神话,最聪明的大脑则想生了哲学,然后又派生出一系列其他的东西。

5、个人为了达到长寿,需要做一系列的努力,更好的生活习惯,更先进的医学手段,更有钱,等等。这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动力,客观上推动了 社会 进步。如果人人都想着早死,怎么可能去奋斗,去改变自然啊?

。。。。。。

不过,现在的人普遍活得都挺久的,世界上的人多数是成年人、老年人,新生儿却不多。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老人会占有太多资源,等他们身体不行需要照顾了,将给 社会 带来极大的负担。(这个问题不能多说了)

现在一个人的寿命,到底活了多久才合适呢?其实这个是没有准确的答案,因为现在的 社会 较过去不一样了。

不仅仅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提高,而且人们整体的幸福度上涨。自然而然现代人整体寿命上升! 以前人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但是现在来看,70岁的年龄似乎已经很平常了。

有时候去大街小巷逛一下, 经常是70多岁的老大爷、老奶奶买菜、带孙子孙女等等。因此现在人类的一个年龄趋向,大概就是寿命在不断增长的样子。 那么是不是活得最久就更好呢?其实也不尽然,有时候活得太长的话,不仅仅身边孤独无人陪,而且容易拖累子孙后代。

一个人并不是不是活的越久就越好, 人体机能的衰退就是年龄增长下,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而且一个人到了老年人的年纪,经常会患上很多老年疾病。比如老年痴呆、冠心病、癌症等等,这反而是适得其反的。 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并不是获得越长久越好。

01:那么人活到多少岁是最好,人普遍最理想的年龄是多少岁呢?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民众的平均寿命在75岁附近。而此前有人体研究专家皮亚杰表示:“一个人最理想的寿命是在70-80岁之间。” 在他的观点里,一个人在这个寿命区间里,并不会彻底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而整天会饱受疾病的折磨。同时人也能够有基本正常的意识,能够维持自己的日常生命活动。

其实这个是符合情理的,因为这不仅仅和我国人均寿命差不多,并且在这个年龄段的人, 确实还是有生存能力的。并不是到了那种整天躺在床上,不能起床吃饭、洗漱、上厕所等日常基本行为都做不到。 以70多岁年龄来说,确实此时的人意识形态还是清醒的。也能够独善其身!

我家这边的邻居老大爷,他今年74岁,整天不仅仅接孙子上下学,而且还平时喜欢下棋,做饭,整天乐呵乐呵的,神采奕奕有精神。经常我还和他打招呼, 真的是看不出来70多岁的样子,仿佛就只有60出头的模样。

02:一个人寿命太长,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影响

有些人认为70-80岁不够,一个人需要活到90多岁才行。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举一个例子来说, 如果一个人活到了90多岁的年龄,这个时候他的子女大概是在六七十岁。难道指望自己的子女照顾自己吗?这个时候他子女都是爷爷奶奶辈了,本来自己身体都不太好。这个时候子女是很难照顾的。

并且一个90多岁的人了,人 的智力下降、细胞也是大部分老化、身体各方面都是比不了年轻人的。这个时候活得越长久,反而是在连累子孙后代。本来自己孩子年龄就不年轻,难道指望孙子辈赡养? 这个时候的孙子辈正是拼搏奋斗的年龄,不仅仅要考虑车贷、房贷等压力,还要照顾一家上下开支。实际上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照顾一个90岁的老人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一个人并不是活得越久就越好的原因。 有时候活得太久,对子孙后代都是拖累、并且几代人之间由于思想观不同,子女本身的经济压力就很大。 整天都是加班、兼职的赚钱,并没有太多时间陪着长辈的。

而且这个年龄的老人, 器官上面也是很可能出现障碍,比如视力、听力、嗅觉等等方面,并不会有年轻时那样灵敏。一个寿命太长的人,其实更是一个“孤独患者”。 还是拿90岁来说,这个时候身边基本上同龄人寥寥无几,甚至是没有了。这个时候没病还是好事,整天可以吃吃饭、散散步、晒晒太阳、睡一觉就过去一天了。

而一旦有了疾病困扰, 整天不仅仅需要躺在病床上,而且还24小时需要人照顾。上厕所都是很麻烦的、有 些时候都是突然尿在床上,还需要子女、护士擦拭身体。基本上活得太久的人,一旦被疾病侵袭的话。人生的最后阶段,最后阶段都是只能靠喂饭投食。

并且治病花销巨大,如果说不治病吧,难免有人说儿女不孝。但是治了病吧,像癌症这种绝症也是徒劳无功的。基本上是花钱打水漂的。而且这种重病还是很难治好的! 同时正常来说,一个90岁的年龄的老人,都是这种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了。那一个人100岁的时候,那情况肯定更加糟糕啊。 这也是不是从侧面证明了,一个人并不是越长寿越好呢?

03:其实寿命不需要太长,最重要的是提高生活质量、保持乐观的心态

其实一个人活得多久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且提高生活质量,这才是一个人的显著追求。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一个人70-80岁的年龄,是最理想的寿命区间。因为这个年龄段人的意识依旧,并且大部分能够独立做事,完成一般的正常起居生活。并没有面临腿脚不便,整天需要儿女陪伴的情况,因此也不会太连累子女,能够减少很多负担。

在这个年龄段了,心态一定要放宽,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认真过好每一天。 就算哪天突然去世了,也不要抱有恐慌的心态,过好今天和现在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整天自怨自艾没有子孙陪伴,他们都要想办法赚钱养家。 要保持个人卫生、穿着和打扮尽可能精气神一点。穿衣可以落落大方、而不是整天头也不洗,衣服破破烂烂,那样不仅仅外人会嫌弃,自己儿女肯定都不喜欢吧。

另外要尽可能淡泊名利,对于儿女的生活不要大幅度干涉。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完全是没有错的。这个年龄的人了,应该想办法为儿女减轻负担,比如平时有时间带带孙子孙女,做做饭这些家务。要多学习、多动脑,经常做锻炼。

实在是身体不好的话,每天慢走散步也行,不要整天躺着,有空还可以去跳下广场舞、打打太极之类,总之要尽可能动起来,让生活过得富有情趣。 平时遇到想吃的 美食 ,自己有钱就买,没钱就和子女说,一般儿女是会尽可能满足长辈要求的。

做到了上面这些, 我相信老人足够安享晚年,并且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幸福感和生活质量都有保障。同时最重要的,还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微笑是准没错的。我相信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一个老人足以过得开心快乐。 并且在不断的锻炼身体机能中,人体的 健康 状况肯定更好,人也很可能长命百岁。

总结

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是肯定的,没有人能够一直活下去,衰老死亡是遵循自然规律的。 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人到底能活多久,应该是没有准确的答案的。70-80岁的年龄,只是一种数据调查下,并且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我自己认为的答案,但是我觉得这个是很准确的。

因为人的寿命不在于长久,而在于活的有意义、活得精彩。如果一个人整天什么事都不做,活到100岁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应该活在当下,不需要追求能够活多少岁,也没有必要刻意强求长寿。应该是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充实自我,这才是一个人追求的根本。

阅读全文

与70岁男女一样80岁生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体检社保卡能报销多少 浏览:282
促进钙吸收的药物有哪些老年人 浏览:380
入职体检肾炎什么症状没有严重吗 浏览:948
重阳节文稿300字 浏览:729
定西市spa养生哪里好 浏览:813
体检工作累到什么程度 浏览:822
养老院自动喷淋必须 浏览:416
重瓣长寿花长什么样 浏览:441
事业单位下岗人员养老保险 浏览:71
2016年陕西退休工人涨工资细则 浏览:371
孝敬父母版 浏览:259
老年大学改革开放新成就征文 浏览:920
孝顺儿郎 浏览:242
做养生这块累怎么办 浏览:757
老年人药物动力学特点 浏览:262
四川老人失踪的有多少 浏览:727
两岁宝宝身高80早产 浏览:587
假设父母有过错儿女该怎么办 浏览:512
四川退休工资政策 浏览:721
儿童做常规体检应该去哪里 浏览: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