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两个人吃饺子需要多少馅儿
两个人吃饺子的话,我觉得你说多少这个馅儿的话,一般来说,就是这个饺子就可以了,你们俩个的这个喜好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是这个样子的。下面是关于馅儿的(1)南阳长寿扩展阅读。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是古老的汉族传统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1]。是我国东汉时期南阳邓州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作为药用。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2]
饺皮也可用烫面、油酥面、鸡蛋步或米粉制作;馅心可荤可素、可甜可咸;制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荤馅有三鲜、虾仁、蟹黄、海参、鱼肉、鸡肉、猪肉、牛肉、羊肉等,素馅又分为什锦素馅、普通素馅之类。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饺子的制作原料营养素种类齐全,蒸煮法保证营养较少流失
中国各地饺子的名品甚多,如广东用澄粉做的虾饺、西安的酸汤水饺、衡水的猪肉白菜饺,上海的锅贴煎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的高汤小饺、沈阳的老边饺子、四川的钟水饺等,都是受人欢迎的品种。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红糖、花生、枣和栗子硬币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红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吃到钱币则是财源不断。
南北朝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陕西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唐代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又称“偃月形馄饨”。
宋代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场上有“水晶角儿”“煎角子”,此外,还有“驼峰角子”。宋四水潜夫周密辑《武林旧事》卷六提到,临安的市场上有“市罗角儿”“诸色角儿”。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南宋时叫做“燥肉双下角子”。
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与交子同音,即旧年与新年相交之时。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
据文献记载,春节时候吃饺子这种习俗至迟在明代已经出现。这种习俗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法有关系,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一天的时间。就把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那么每天开始呢是子时,子时就相当于今天半夜二十三点到一点这个时间,那么到了每年的年底,年三十的时候,那么这就不仅是新旧两天的更替,而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管它叫“交子”。中国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辞旧迎新这个界限,那么在这个时候,应该有一些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那么在这个时候吃饺子,饺子和这个“交子”正好是谐音,而且饺子还有那么丰富的寓意吉祥的文化涵义,所以才慢慢形成,在春节、在大年初一、在交子这个时刻,吃饺子这么个习俗。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在除夕夜里,窗外雪落无声,屋内灯光暖人,锅里热气腾腾。把所有的思念与祝福,都包进那薄薄的饺子皮。红红的火苗滚开的水,越煮越觉得有滋味,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盛上饺子,也盛出了对来年美好的期望。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同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贰』 三国演义中的所有人物
1、司马懿
在《三国》中司马懿被评为“忍者之王”。司马懿,是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隐忍”五十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在到七十多岁才执掌大权,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
他集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曹操的雄霸天下之志、周瑜的不死不休、王朗的厚颜无耻、鲁肃的大智若愚等等于一身,真正的王霸之术集大成者,是《三国》中唯一的一个最成功的人物。
2、曹操
《三国》中曹操给大多数的印象,都是暴戾、多疑。其实曹操能够成为三国最大的强者,拥除了他的超强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还因为他具有忍耐之心和爱才之心。
《三国演义》中祢衡骂曹操,骂得曹操一佛升天,二佛出世,但曹操冷静地容忍了祢衡的放肆,把他安全“送”到荆州刘表那里。袁绍进攻曹操时,陈琳曾帮袁绍写了三篇檄文,骂到曹操祖宗三代。
3、孙权
他少年大志,十五岁临危受命, 稳固江东、 龙图霸业、纵横捭阖、 以赤壁大战、 三分天下, 又智胜关羽,谋夺荆州、彝陵之战、力挽狂澜。
220年,曹操已死,孙权已夺得荆州,曹魏实力已经下降的情况下,孙权还是为了保全吴地,牵制刘备。在东吴百姓都掩面觉得丢人的情况下,孙权依然拉下老脸,继续向曹丕称臣。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迁都建业。孙权也成为三国时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
4、刘备
在三国未定时,最没实力、最没背景的刘备就凭着一顶“汉室宗亲”的破帽子,和关羽、张飞、诸葛亮,一路跌跌撞撞而三分天下,不得不让人佩服。刘备投靠过刘焉,卢植,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到处寄人篱下,忍辱负重。
刘备在去江东提亲时,明知是骗局,在到处遭遇埋伏的情况,却不动神色,隐忍大度处之,最终还抱得美人归。
5、汉献帝
汉献帝是《三国》中最无奈、最辛酸的忍者。他为了保存奄奄一息的汉室,足足忍了三十六年。忍了何进,忍了董卓,忍了曹操,失了贵妃和丈人,也失了皇后和国舅,最后还是被曹丕逼死,可以说汉献帝是最辛酸的忍者。
6、贾诩
贾诩,曹魏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他辅佐曹操、支持曹丕、位列三公,77岁高龄寿终,谥肃侯,长子贾穆继嗣。多年后,贾诩还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庙。
7、诸葛亮
凤雏庞统,早早死于非命,没有显出真本事,而诸葛亮显出经天纬地的才学,帮助前半生一直狼狈不堪的刘备三分天下,建立了西蜀的江山。
刘备白帝托孤,留下的是收复中原的遗命,还有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刘禅。这是一对矛盾,因为有刘禅在,诸葛亮就不可能收复中原。诸葛亮六出祁山,打的胜仗不少,却未能夺取一寸土地,除去失街亭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其他几次都是因为后方的问题,不得不退兵还巢。
到了第六次出兵,诸葛亮已经积劳成疾,可仍然事无巨细,都要自己处理,不用魏兵来打,自己就把自己打倒了,最后将星陨落五丈原。诸葛亮一身的本领,战场指挥,从未输过半点便宜,但是一代智慧之神,还是敌不过一个昏庸的年代。
8、曹植
曹操原本最喜欢最看中的就是三儿子曹植,文采方面不用说肯定曹操是非常满意的,曹操就注意在政治、军事上给予开导和启发。
比如曹操南征孙权的时候,就让年仅23岁的曹植驻守刚刚平定的袁绍的老窝邺郡,曹植接手邺郡后做事兢兢业业,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经验丰富的鲜于辅等人,把邺管理的非常好,曹操非常满意,这个时候就已经动了立他为世子的念头。后来建安24年,关羽带兵歼灭了于禁等人,威震华夏。
9、周瑜
赤壁之战胜后,周瑜顺势进攻荆州,与曹仁数番大战,自己还受了箭伤,然后又上演了苦肉计,才取得优势,可是诸葛亮却顺势不费吹灰之力取了荆州,气的周瑜箭伤复发,金疮迸裂,这就是著名的三期周瑜的第一气,是曰后周瑜之死的预兆。
后来,周瑜几次三番的和诸葛亮斗志,都处于下风,其中还引出了“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三气周瑜后,周瑜自知死期将近,却也没有办法,只是在临死前大叫“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10、庞统
庞统因为相貌的原因和脾气个性,先后与孙权、曹操、刘备三巨头谋面,都不被赏识。最后,在诸葛亮的力主下,庞统才可以成为刘备的二号军师,刘备入川以后的策略基本是庞统所定,在刘备入川以后,刘彰和刘备之间的微妙关系一天一个变化,庞统总能制定出最合适的应变策略。
庞统驾着的卢来到落凤坡,中了川军的埋伏,川军指着这骑白马的人道:“骑白马者必是刘备”,于是万箭齐发,连人代马一起射死。此时,庞统年仅36岁。伏龙、凤雏,一个赶出了惊天动地大事业,一个却在刚刚获得主公信任时就死于乱军之中。
『叁』 南阳市长寿长乐医药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南阳市长寿长乐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3月0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除疫苗)、预包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上述事项,凭有效许可证经营)等。
法定代表人:闪会玲
成立时间:2014-03-05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1139100001623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南阳市人民路文化宫东北角小三楼
『肆』 保护长寿桃花河的作文
俗语说,有河就有城,河流往往能够孕育一座城市。每一个生机勃勃的古城,都会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在古城青州,也有这么一条穿城而过的河——南阳河。
说起南阳河,不得不提她的文化和历史。发源于青州西南玲珑山下井塘古村的南阳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为弥河的一条支流,全长15.3公里,总面积7.65平方千米。
南阳河,不但是青州市的母亲河,还是一条人文景观河,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可以说,是南阳河浇灌了青州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2013年,她还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南阳河的渊源
南阳河发源于青州西南玲珑山下的井塘村,井塘古村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坐落于青州西南15公里处。井塘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片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将塘砌石筑高为井,村名便由此而来。此泉便是南阳河的源头,丰水季节可以追溯到玲珑山白驹谷的“龙王鼻子”处。
南阳河北源发源于青州市大阴山,二水相汇后由南向北流经驼山西麓,一路接纳山泉水,在楼楼山北面,接纳她的一条重要支流瀑水涧。后西南东北流向,经过青州南阳城西门岱宗门外的永济桥,接纳由“醴泉”之水汇集而成的洋溪,流经南阳城与东阳城之间,穿过万年桥,到达滚水桥,接纳南阳城东护城河(荷花湾)之水,此河由“黑虎泉”、“刘家泉”、“大泉”、“小泉”等泉汇集而成。再向下流经曹家园、高家园,此处形成一湾,称“龙湾”,再向北转,东流过丁家店、草庙等村,在张家河村调头向东南流去,转弯处为南阳河最北端,俗名“南坝梃子”,再流经魏家河、崔家河、纪家河、李家河,此五村统称“一绺五河”。经坝沟,在小贯店村接纳其第二大支流阴阳河,过大吴、小吴二村中间,在尚家庄接纳其最大支流建德河(俗称七里河),在东阳河村注入弥河。
南阳河从源头到瀑水涧入河口为上游,瀑水涧入河口至东护城河入河口滚水桥处为中游,滚水桥至入弥河口为下游。
沿岸曾有的历史古城
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称南阳河为“阳水”,后称为“长沙水”。其原来的流向是在丁家店村附近北转,与北阳河交汇,北流注入巨淀湖。
南阳河水急沟深,是建造城池的理想场所,青州历史上的四座古城都是在南阳河附近建造的。
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4年,派将军韩信击败齐王田横,青州归西汉管辖,设置广县城,这是青州的第一座州城,原址在今天王府街道办事处下圈村一带,西濒南阳河,东临瀑水涧,南到楼楼山,南北约400米,东西约500米,占地约20万平方米。
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前赵刘聪派王弥的部将曹嶷攻打青州,破城后曹嶷为青州刺史。因广县城遭到严重的破坏,曹嶷在尧王山南1.5公里处建新城,史称广固城。广县城遗址1990年成为青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固城位于南阳城西北4公里,尧王山南1.5公里处,西临北阳河,东南临南阳河,四周有绝涧环绕,岨水深隍,城址南北宽约600米,东西长约800米。从面积上看,应为广固城之内城,即小城。《元和郡县志》载:“有涧甚广,因以为固,易守难攻,故曰广固”。
曹嶷建成广固城后,他把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政府都移来广固城。据《益都县图志·金石志》载:历史上曾出土过“三印”,即晋殿中司马印、晋安北将军长史印、晋别屯司马印。据考证,“以上三印并于郇、杜二村出土”。“二村”为原普通镇的大郇、小郇村和杜家庄,三村庄皆坐落于北阳水西岸。在全国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位于大郇村附近的砖窑厂出土过两晋时期的铜器,因此确定此处为广固城旧址。
太宁元年,后赵石勒派石虎领兵出击广固城时,一次就坑杀广固城军民三万余众,仅留男女700人。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慕容德率兵四十万,攻打广固城,辟闾浑驱赶士民8000余家入广固城固守。慕容德杀死东晋守将,占领广固城后,建立了南燕国,即位当了皇帝。他广农积粮,富国强兵,发展并建立起步兵37万、车1700乘、铁骑5.3万匹的强大军队。所以从仅存的50万平方米的城址来看,是很难容得下这么多的军队,因此断定,外城一定要比内城大的多。
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东晋大将刘裕统兵攻击南燕广固城,血战10月有余。因久攻不下,遍求良策,后河间人元文向刘裕献策。刘裕破城后,将广固城夷为平地。杀鲜卑贵族以下3000余人,留1万多名妇女儿童,当做战利品赏给军士。让羊穆之任青州刺史,羊穆之在南阳河北另筑新城,称东阳城。
东阳城在今北关一带,东起今市立医院东侧的晓东门,西至北西关东侧岱宗门,全长2500米,南濒南阳河北关街南端的南天门,北到西大街北端的车辕门(又名武曲门)外的东店,南北宽约1000米,总面积250万平方米。另外西北设镇青门(马驿门),门外接西店街。
东阳城曾于神宗熙宁十年,修州城,建楼橹,南岸置吊桥。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再陷州城,杀代理知州魏某,焚城而去,在南宋与金、元及农民起义不断交战中,东阳城频遭战火。因南阳城在修建应战中不断完善,至明洪武三年,南阳城经过大规模的修筑后,州府的统治中心迁入南阳城井塘古村,东阳城至清代逐渐被废弃。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在东阳城故址修复土城,不久被废,仅西北有城门残存,残墙高20米,长27米,门洞宽14米,夯筑而成。
东阳城北城墙设城门两处,东曰武曲门(车辕门),西曰镇青门(马驿门);西城墙设泰山门,东城墙设晓东门。今仅存镇青门,地上保留部分门洞及洞两侧的城墙。此处为明清两代的官吏驿站,换乘车马的地方,所以又叫马驿门。1990年被公布为青州市级保护单位。
南阳城以在阳水之南而得名,因城内某些地物似牛首、牛角、牛耳、牛涎、牛眼、牛腹、牛脐、牛溺、牛背、牛蹄等名,广为流传,所以俗称“卧牛城”。
河上有座千年古桥
在南阳河上,有一座千年的古桥,它叫万年桥,是一座七孔石桥,位于古南阳城北门外,始建于宋仁宗明道年间。万年桥历经风雨,饱尝沧桑,迄今已有980多年的历史。
万年桥俗名北大桥,由梁柱式木桥改为结构独特的无柱单拱木桥,状如彩虹,故曰“虹桥”。为防水患,几经筹措,垒巨石固河两岸,用数十根大木相贯,无柱,架为飞桥,造就了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就是以青州南阳河上的虹桥为蓝本的。
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改建成为石质联拱结构的七孔桥,“石崖天设”,“铁柱钉连”,改称“万年桥”。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被冲毁,继而重修,至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完善。桥长86米,宽9.4米,高9米。
现为七孔石桥,长65.3米,面宽8米,高7.9米,拱跨度宽5.4米。桥两端各有较宽的引桥面,东西两面有栏杆,并衬有石狮、宝瓶各16对。栏杆上有明朝的浮雕《二十四孝图》和缠枝牡丹。西面应水的六个桥墩上端,刻有一米见方大的龙头,人们叫它龙吞口。
寿光县安致远在修桥碑记中说:“北门锁匙,晨关乍起,邦人士女,衽接肩摩,南北交错,河桥成市……”可见当时桥上交通畅达,行人熙攘的繁华景象。青州万年桥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它雄伟壮观,坚固耐久。
万年桥历经风雨,饱尝沧桑。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过它;国民党的军用飞机轰炸过它……近年来,青州市经过整修、加固,给这座千年古桥增添了新的光彩。
在南阳河上,桥还有很多座,但其中有一座与众不同,它是用英雄的名字命名的“沈星桥”。2012年5月13日,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技术教育学院副营职参谋、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在读研究生沈星在青州南阳河勇救落水少年,不幸牺牲。当年6月15日,青州市将南阳河上的一座桥命名为“沈星桥”,以缅怀救人英雄沈星。
南阳河,这条古老的河流600多年来就一直这样静静地流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们。如今,它一切如故,却因为救人英雄沈星的壮举再次牵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南阳河边,英雄沈星的铜像高高伫立在他救人牺牲的地方,已与青州融为一体,成为城市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