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延遲退休」其實就是「延遲領取養老金」嗎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抄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B. 養老金延遲什麼時候實施
延遲退休方案將在2020年前推出。
2015延遲退休年齡最新政策:
2015退休年齡最新規定全文備受關注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步伐漸行漸明朗。三中全會中央已敲定:延長5歲用10年。對於延遲退休提出的方案是:
第一,從2015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
第二,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新的退休規定
1.基本工資工人按照工人資格定:10年工齡2000元,15年工齡2300元,20年工齡2500元,25年工齡2800元,30年工齡3000元,40年工齡3500。(隨國民經濟增長)
2.工齡工資(含工齡):每年30元,隨著工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對老工人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是工人,有利於工人隊伍的建設和工人隊伍的穩定。
3.工作工資:補貼按照實際按勞取酬原則;主要是鼓勵工人多幹活,特別是年輕工人精力充沛,他們多勞動多生產,
並得到應有的報酬,不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4、績效工資:月份和年獎金(取代職稱工資)。這部分獎金,只能占工資的10%左右。大家推薦競比實績,每年年獎金,不終身制。每個工人積極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勵工作出成效,優質優得,不僅要激勵多工作,更要激勵勞動人民。
5、特優津貼:全體工人公認的特別優秀工人,無名額限制,縣市以上部門高標准考核認定,象領國務院津貼領縣/市政府津貼,不終身制。主要是對那些在勞動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並得到很好的推廣,可根據影響范圍的大小確定等級,或者說是以國家及,省級,地市、縣確定不同的標准,使那些有才華的工人得到應有的報酬,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6、工人的退休金:按工齡,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級工,中級工,還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務員也要不分職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樣。三年以內執行完成。
7、養老保險:一般要交滿15年,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所以想拿養老金的人請務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開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齡交養老保險不滿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時候國家會把你個人帳戶上存的8%的養老金全部退給你。那單位給你交的21%到哪裡去了?國家把單位為你交的21%的錢全部劃到國家的養老統籌基金里了。
國家規定,退錢的時候只退給個人自己扣交的錢,單位為他交的錢全部都為國家做貢獻。
8、醫療保險:單位每月給你交的是9%,你個人每月交的大概是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只管住院,而那11%里國家每個月會往你的醫保帳戶上打屬於你自己的2%,如果你每個月按照1369元的最低基數交社保,那麼1369×2%=27.38元。就是國家每個月打給你個人的錢,這個錢可以積累起來直接刷卡去買葯或者看門診,剩下的9%國家就拿去算到醫療統籌基金里了。
9、住房公積金:如果你每個月公積金交300塊,那麼公司每個月也往你帳戶上打300塊,你買房子的時候這就是600塊了。如果你一輩子交了5萬,那你帳戶上就是10萬了,這種好事大家一定不要拒絕啊。
一金:公積金繳費標准:養老(單位20%,個人8%)
生育(單位交)
工傷(單位交,個人不交)
醫療(單位10%,個人2%*基數+3)
失業單位1.5% 個人0.5%)
公積金(今年最高不超12%以前年度不超10%,單位個人各一半)
1. 養老保險是可以中斷的,中間中斷無所謂,最後是累計年限的。辦理轉移手續:在老單位打出轉移單, 交給新單位繼續上就行。
2. 失業保險雖然必須要交,但和我們沒有多大關系(如果你是學校畢業的,屬於幹部身份,檔案可以存人才的),斷不斷不要緊, 我們失業了也領不到失業金,除非發瘋了,把幹部身份轉為工人身份,以後退休按工人待遇領退休金. 失業保險只有在街道登記的失業者才能申請(工人身份的檔案放在街道,幹部身份的放在人才或單位) 辦理轉移手續:不用辦理, 到新單位繼續上就行。
3. 醫療保險比較重要,規定是中斷三個月以上就失效, 三個月以後看病就得自己掏錢,小病無所謂,大病就慘了,中斷三個月以上的到新單位重新上。
每個上醫保的有一個存摺,終身使用,不管單位是否變化, 單位應該每月把一定比例的錢打入存摺,個人可以隨時提取. 用途不管。
每個上醫保的有一個藍本,就是醫療本, 醫療規定門診費用2000元以上部分才可以報銷,比如花了2500, 只報銷500的50%-70%(醫院不同,報銷比例不同),如果住院報得就多了.看病的時候要告訴醫院開醫保的單子, 住院要帶上。
4. 公積金單位把給你的錢和你自己的錢都存到你的公積金帳戶,比如工資3000元,單位給你300, 你自己扣除300,所以你每月公積金帳戶應該有600元,只能一年取一次, 要去公積金中心取,需要買房或修房. 可以自取或委託單位取。 辦理轉移手續:先在新單位開帳號, 拿帳號給老單位,讓老單位把原來帳號的錢轉入新帳號. 公積金中心每年六月會給單位發每個員工的對帳單,顯示你的帳戶現在的錢.另外,每年四月左右是調整下年度養老\失業\醫療基數的時間,每年六月是調整下年度公積金的時間.
C. 延遲領取養老金有什麼好處
這個因人而已異,有的人在職時收入高,退休後養老金比工資低很多,那他肯定願意延遲退休;有的人在職時工作壓力大,收入又不高,那他肯定願意提前退休。
對國家來說,大家都晚退休,養老保險的繳費額就多些,養老保險基金支付退休金的壓力就小些。繳費多支出少,政府當然願意了,現在各國政府都在動這個腦筋。
只對政府有好處!
幹了一輩子,干不動該退休享福了,才發現離死也不遠了.退休金嘛喂狗喂貓就由不得你嘍.
就是多繳幾年養老金!辛苦幹了幾十年了,該歇歇了,怎麼還得多干5年!
制定政策的,良心大大的壞了!叫他也到基層乾乾就知道了!
我們不光是做領導的,還想多為XXX、「為人民服務」多奉獻幾年!!那是因為權力這東西,誰都不想撒手!
可以說對於老百姓沒有一點好處,有的人交了一輩子的養老金,一分錢沒得到就掛了。
D. 提高退休年齡和延遲領取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提高退休年齡是提高幾年你得多交幾年的錢,當前到了退休年齡,不退休內是要經有關政府部門容批準的(一般是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企業和個人是要繼續交保的,當個人不想幹了是可隨時辦理退休的。這是不是你說的延遲領取養老金。現在企業人員有幾個不是到年齡就辦理退休的,不退休的單位是不會給你再買社保的。退休後有養老金拿,能力的單位還可用並不繳社保的,其工資比退休前少不了好多,有兩份工資拿有何不好。
E. 延遲領取養老金是怎麼回事真的嗎
中國,你到底怎麼了??貪官污吏、磚家、叫獸,你們良心狗吃了吧?別忘版了,你們沒有交納一分權錢,卻領著高額退休金,你們領的錢都是我們的血汗錢,還研究讓我們為你們白忙到什麼時候啊???????
指望一個既得利益群體為普通老百姓說話,簡直是比登天還難,我不指望你行了吧,強烈要求把我已經交上去的部分還給我,我自己養自己,窮死,餓死,也指望不上你們這些「碩鼠」!!!!!!!!!!!
F. 推遲退休年齡和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可行嗎
參保人符合來下列條件之一自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G. 延遲退休和延遲領取養老金有何差別
根據此前公布,清華大學方案認為,根據精算原理,在平均壽命75歲的條件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應為60歲,而2030年前後中國人均壽命或達到80歲,領取養老金的年齡相應提高到65歲。這就是專家說的「延遲領取養老金」。(據人民網)
由於人口老齡化日益嚴峻,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呈現支大於收,入不敷出的情況,為了緩解人口老齡化所帶來養老金缺口的擴大,很多學者都提出延遲退休年齡來延後領取養老金,可以緩解支付壓力。而今又提出延後領取養老,而非延遲退休年齡。延遲退休年齡遭到很多人的反對,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會給剛畢業的大學生就業造成沖擊,也對享受提前退休的勞動者帶來一定的影響。而延遲領取養老金,即在不延後退休的基礎上,退休後不能馬上拿退休金,延後一定時間領取,雖說這樣可以解決失業問題,但又出現另一個問題,勞動者退休後,在一段時間里沒有養老金,基本生活難以維持,退休的人同樣會回到勞動力市場,同樣沖擊就業,這也縮短了退休老人享受養老金的時間,既然享受不到幾年的養老金,何必要參保呢?雖說延後領取養老金和延後退休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養老金支出,但兩種方法都有它的弊端,都可能造成一定影響。延後退休和延後領取養老金在我看來沒有什麼差別。
人口老齡化必然會給養老金支付問題帶來影響,這是必然的,我們無法逃避,我認為延遲退休更為妥當,隨著時間推移,我國人均壽命的增加,適當延遲退休年齡是可以的,至於對剛就業人群就業帶來影響,這一點我不認同,因為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形成「4-2-1」模式家庭,以後我國的年輕一代人數會越來越少,勞動力會呈現緊缺狀況,就業壓力不會比現在嚴峻。當然實行推遲退休年齡,對於現在來說,還為時尚早,因為現在我國的人均壽命也很低,我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很嚴峻。推行這一方法,應該綜合考慮它所帶來的影響,當然對於養老金收不抵支狀況也不能單單考慮人口老齡化這一個因素,還有歷史遺留成本問題、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混賬管理問題、監管不力、制度不完善等問題,都是造成養老金缺口不斷增加的因素,要全面考慮,綜合處理。
H. 如果養老金推遲領取,分繳納的時間嗎
養老金一般不推遲領取,辦理的退休手續,過兩個月就可以正常領取了,而且以後每個月按時發不會間斷。
I. 推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存在的問題
1)對於延遲退休反對的人基本上是中低收入干體力活的勞動者,到了一定的年齡,這些人怎麼還有體專力屬去干?2)事業、公務員,這些人在位時就拿較高的工資,退休後還高人一等,養老怎麼不存在缺口?
3)中國的人均壽命七十多,推遲領取養老金,怎麼頤養天年?
J. 個人養老保險要延遲領
2016年人社部確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
延遲退休被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實施細節也越來越明晰。
7月13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按照工作計劃,今年將會拿出延遲退休方案,但還需要履行審批程序,然後適時向社會公布。這項政策有三方面原則:第一、小步慢走,逐步到位;第二、區分對待,分步實施;第三、事先預告,做好公示。
據記者了解,延遲退休方案已有雛形,今年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女士優先
我國目前法定的退休年齡是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並在這類崗位工作達到規定年限的職工,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退休。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現在法定退休年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制定的,隨著人口預期壽命的增長,目前我國老齡化趨勢嚴重,去年60歲以上老人已經達到了2.2億,佔比超過16%。
據記者了解,未來延遲退休政策的執行將按照人群進行劃分,其中55歲退休的女幹部、女白領有可能是第一批執行延遲退休的人群。
此前人社部專家介紹:「多年前全國婦聯等部門,就女幹部包括女知識分子比男同胞早退休5年,提出過建議,以往的政策實際上也明確了縣處級是可以到60歲退休的。」
根據尹蔚民此次表示,第一,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比如五年以後,你是60歲退休,這個政策施行以後,可能你是60歲零3個月退休,第二個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他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第二,區別對待,分步實施。
也就是說,根據我們國家現在不同群體的退休年齡,延遲退休會從實際出發,區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分步進行實施。
地區有別
延退之所以成為政策選項,在於中國目前是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目前我國退休年齡標准,是建國初期人均預期壽命40多歲的情況下制定的。如今,人均預期壽命已超過73歲,養老保險的贍養比也下降到了3:1。延遲退休被指是應對養老金收不抵支風險、維持政策代際公平的有效選擇。
其實,針對延遲退休,有部分地區已先行探索。
2010年10月1日,我國老齡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市在延遲退休方面率先試點,上海展開城鎮企業職工「柔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嘗試。所謂「柔性」,即職工和用人單位協商達成一致,就可最多延長五年退休,「男性一般不超過65周歲,女性一般不超過60周歲」。
而就在7月6日,北京市政府網站也公布社會保障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北京市將落實國家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和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有專家明確表示,對於延遲退休的試點選擇,試點的城市必須足夠多,考慮到不同特性,比如有的城市出生率並不低,但同樣老齡化,這些不同的城市都要探索,要總結經驗,再推出更適合的政策。
也就是說,延遲退休也要地區有別,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