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簡稱NRPS,是中國政府為了提高農村老年人退休後的生活水平而設立的保險制度。該制度旨在幫助農村老年人平穩過渡到退休生活,並且減輕其財務壓力。近年來,政府對於NRPS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並且針對該制度的法律政策也日趨完善。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農村老年人面臨的退休後生活壓力和經濟負擔也越來越大。為了緩解這種現象,政府推出了NRPS,強化對農村老年人的福利保障。NRPS制度涵蓋了基本養老、醫療和意外保險,可為農村老年人帶來實實在在的保障收益。同時,政府通過加大對NRPS的財政投入,促進NRPS向更多地區和群體普及。
NRPS的覆蓋范圍是怎樣的呢? NRPS制度的覆蓋范圍主要是以中國農村的老年人群體為主要對象,包括勞動退休、失業退休和其他各類無法繼續工作而需要養老保障的群體。同時,政府還將NRPS制度推廣至荒漠化、貧凳沖陪困和邊遠地區,並且實施相應的優惠政策,為貧困地區的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幫助。
NRPS制度的推出,為廣大農村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保障,緩和了老年人的經判前濟壓力和生活困境。在未來,政府將進一步完善NRPS的相關法律政策和保險制度,以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養老保障需求,促進社會穩定和發展。
【法律依據】: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暫行辦法》 第八條 NRPS的參保人群主要是農村居民,年滿16周歲的本地居民均可參加該項保險計劃。除此之外,還需通過棗蠢相關報名手續、繳納相應費用,並符合NRPS制度規定的其他條件。保險費率不同地區和年齡段的農村居民進行分類,最高不能超過全國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20%。
2.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養老待遇由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2009年推行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們俗稱(新農保)有個人繳費和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三個籌資渠道,農民每月(五十五元)基礎養老金由中央財政直接支出每個參保農民在年滿六十周歲後就可直接按月領取,因為農民人口數億所以每人每月(五十五元)這個支出很龐大。數千年農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養老金。
探索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農保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農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試點覆蓋面為全國10%的縣(市、區、鎮),以後逐步擴大試點,在全國普遍實施,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
國家為每個新農保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法律依據:
《基本方案》規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籌集堅持以個人交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的原則。個人交納要佔一定比例;集體補助主要從鄉鎮企業利潤和集體積累中支付;國家予以政策扶持,主要是通過對鄉鎮企業支付集體補助予以稅前列支體現。實行個人帳戶儲備積累制,農民個人繳納的保險費和集體補助,記在個人名下。
3.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什麼
法律分析: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第二條 探索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農保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農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試點覆蓋面為全國10%的縣(市、區、旗),以後逐步擴大試點,在全國普遍實施,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
4. 2022農村60歲養老新政策
2022年農村60歲老人養老根據各地區政策不同,領到的養老金不同,有些地區偏高,有些地區偏低,同一個省也有區別,不同市區政策不同,農村老人滿60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可按月領取養老金,另外,新農保制度實行時,已滿60歲且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老人,不需要繳費,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離領取養老金年齡不到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可以補繳,一般情況下,農村年滿60歲的老人可以享受養老保障,但繳費需滿15年。部分地區養老金標准如下所示:
(一)河南省養老金標准:河南省在2020年7月份的時候就提高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增加60元。
(二)江門市養老金標准:江門市在2021年9月份的時候就提高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00元。
(三)湖南省養老金標准:湖南省在2020年7月份的時候就提高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至113元,也就是每個月增加了10元,之前是每月103元。
(四)甘肅省養老金標准:甘肅省在2021年1月份的時候就提高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月113元。
(五)四川省養老金標准:四川省在2020年7月份的時候就提高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月115元。
以上5個地區說的都是「基礎養老金」,不包括個人所得稅部分,相比2020年至2021年,有些地區基礎養老金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只有幾元到幾十元不等,這還是調整之後的,也是2022年領到的金額,一般情況下,年齡越大,基礎養老金可能會增加,比如:四川65~85歲的老人,每個月的基礎養老金加2元,8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基礎養老金加3元。
法律依據:
按照《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的第七條規定,凡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同時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凡是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就不用繳費,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當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5.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
新型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稱為「新農保」,是繼取消農業稅、農余殲業直補、新型 農村合作醫療 等政策之後的又一項重大惠農政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堅持「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基本原則,堅持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權利與義務 相對應;政府主導和農村居民自願參保相結合;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下面是十個有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的突出問題: 1、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創新的顯著特徵是什麼答:最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實行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結合的養老待遇,國家財政全額支付最低標准基礎養老金;二是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辦法,地方財政對農民繳費實行補貼。 2、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原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區別是什麼答: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原有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老農保)相比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主要有:(1)老農保沒有明確的財政補貼標准,只有集體經濟適當補助,隨著經濟體制的轉換,集體經濟補助也沒有了。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明確規定,國家財政直接支付基礎養老金,省、縣兩級財政對參保人員給予補貼。(2)老農保是參照商業保險模式設計的,養老金待遇完全由個人賬戶積累總額確定,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參照企業職工 基本養老保險 模式,實行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基礎養老金由國家財政出資,今後的基礎養老金領取標准將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逐步遞增。 3、新農保試點的任務目標是什麼答:2009年試點面達到全省縣(市、區)總數的10%左右,參保人數佔全省農村居民總人數的10%以上。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年擴大試點范圍,盡早實現全覆蓋。 4、參升棗加新農保政府如何給予補貼答:農村居民參保繳費時,地方財政為參保人給予定額補貼。補貼標准為:繳費100元補貼30元;繳費200元補貼35元;繳費300元補貼40元;繳費400元補貼45元;繳費500元補貼50元。所需資金,省級財政補助60%,試點縣(市、區)財政補助40%。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由試點縣(市、區)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5、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答:我省行政轄區內具有農業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自願參加新農保。 6、繳費檔次如何劃分答: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要按規定 繳納養老保險 費。個人繳費標准為年繳納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個繳費檔次,參保人每年可自主選擇一個檔次繳費。 7、 領取養老金 的條件有那些答:新農保實施後,參保人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 養老保險待遇 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經試點縣(市、區)農保經辦機構審批後,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支付終身,但其在試點地區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8、新農保的繳費年限是多久答: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其間因特殊情況可以間斷,只要累計滿15年即可。地方可以採取按年繳費方式收繳保費。 9、離退休年齡不足十五年的如何參保繳費答:新農保試點開始時,年齡在46至59周歲之間的農村居民,繳費不足15年的,可按實際年限繳費,也可採取一次性補交保費豎笑沖的辦法,最多不超過所差年限,地方財政補貼應同時到位。試點啟動後,45周歲以下參保人不享受一次性補繳政策,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得少於15年。
《社會保險法》第二十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一條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6. 新農村養老保險
參保人群: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參保手續豎笑沖及流程:1、參保辦理以村(社區、居委)為單位,參保單位辦理登記手續,首次參保時應填寫《參加養老保障(險)單位登記表》。2、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隨帶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張,到村(含居委、社區,下同)勞動保障管理服務站提出參保申請,由村負責初審參保資格並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公示單》公示一周,無異議的人員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基本情況登記表》(以下簡稱」《登記表》");參保人員若為現已軍人或退伍軍人,提供人武部出具的從軍證明,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役士兵政府補助申請表》,報鎮(街道)勞動保障管理服務所。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升棗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新農保試點地區,凡已參加了老農保,年滿60周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對已參加老農保、未滿60周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應將老農保個人賬戶資金並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按新農保的繳費標准繼續繳費,待符合規定條件時享受相應待遇。新農保繳費標准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余殲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社會保險法》第二十條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一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7.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繳納標准和領取標准
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新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準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加辦法如下:
1、個人申請。農村居民攜帶戶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到戶籍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參加新農保申請,選擇繳費檔次,填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
2、村協理員檢。村協理員負責檢查《參保登記表》、《農村戶籍老年人家庭社會關系表》是否填寫完整,填寫的姓名、二代身份證號碼等信息是否准確,是否有個人簽字或蓋章、按手印,檢查參保人員提供的相關材料是否齊全,檢查無誤後,在《參保登記表》上簽字,加蓋村委會公章,附上參保人員本人居民二代身份證和戶口簿復印件等材料,然後上報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
3、鄉鎮初審。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對村裡上報的參保登記有關材料進行初審,審核無誤後,經辦人員在《參保登記表》上簽字,加蓋鄉鎮保障所公章,及時將參保人員的基本信息錄入新農保信息系統,將《參保登記表》、二代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復印件等材料上報縣農保中心;
4、縣農保中心復核。縣農保中心收到鄉鎮上報的參保登記有關材料及時進行復核,無誤後,對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錄入的參保人員基本信息進行確認,為參保人員建立個人賬戶;在《參保登記表》簽字、蓋章,將有關材料歸檔備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四條 社會保險基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除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與生育保險基金合並建賬及核算外,其他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社會保險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社會保險基金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社會保險基金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或者挪用。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具體時間、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8. 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第一,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第二,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基數1、新農村村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般是按照5%、10%、20%、30%的比例按年繳費的,具體繳費比例則是由參保人員自主選擇。2、根據2018年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顯示,2018年度的農村老人的基礎養老金有所上漲,我國多數農村地區的養老金已經由去年的每月70元漲到了現在的每月90元。具體的上調幅度要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最低生活標准而定,部分地區已經調整至180元每月。3、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指通過個人、集體、政府多方籌資,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居民納入參保范圍,達到規定年齡時領取養老保障待遇的保險制度。一般繳費期是15年,但還是根據戶口所在地的社保局的規定去交費,時間是下半年。第三,60周歲以上新農村居民可申請老年生活補助對像及補貼標准1、農村補貼對象:具有本市戶籍的60歲以上農村低保、農村特困救助、農村五保供養和在鄉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80歲以上農村獨生子女父母、農村失能老人和農村空散橡巢老人且家庭人均收入低於天津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補貼標准:城鄉補貼標准一致,根據補貼對象所需的照料程度,劃分為輕、中、重宏掘判度三個等級給予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分別為每人每月100元、150元和200元;護理補貼,分別為每人每月50元、50元、200元。服務補貼與護理補貼合並使用,每人每月為150元、200元和400元。居家養老服務(護理)補貼以服務券的形式支付給補貼對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用人蔽改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9. 新農村養老保險交多少年
新農村養老保險交的年限是:十五年。在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年齡已經滿有60周歲、沒有享受到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將可以不用繳費,按照每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是對於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要進行參保繳費;如果距離領取年齡沒有15年的,要按照每年進行繳費,政策規定是允許補繳,累計繳費年限不超過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