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補交七年的社保,滯納金需要多少
如果補交七年的社保,滯納金大概需要10 萬左右。
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個人社保中斷後,如果再次參加工作,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按工資數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即可,不需要交納滯納金。但如果是用人單位未按時繳納,而補繳的,需要交納滯納金。
有工作單位可以通過單位補交社保。如果是自由職業者就到戶籍所在地的社保局辦理補繳,帶上身份證去辦理。
滯納金計算規則及方法如下:
滯納金計算規則:每月應繳社會保險費乘欠繳天數乘萬分之五等於滯納金,四捨五入到兩位小數;
滯納金天數計算方法:滯納金計算止日期減去滯納金計算起日期加一天;
滯納金計算起日期:取結算日期的第二個月1日開始計算;
滯納金計算止日期:取生成申報表補繳生成日期的前一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予以審核,發給社會保險登記證件。 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用人單位依法終止的,應當自變更或者終止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社會保險登記。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民政部門和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用人單位的成立、終止情況,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報個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戶口登記、遷移、注銷等情況。第八十六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貳』 補繳7年養老保險要怎麼計算
保險小編幫您抄解答,更多疑問可襲在線答疑。
養老保險中斷了7年一般來說是可以補繳的。需要說明的是,這15年可以是不連續的。但是,15年僅是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時間下限,如果有能力最好連續繳納。因為繳納年限越長,繳納基數越大,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金越多,晚年生活愈發有保障。養老金是多交多得的原則,最低是要交夠15年,是否可以補交,按照什麼基數補交,您得問問當地社保才能明確,這個沒有統一規定。溫馨提醒,滯納金的計算方法是,應繳費用的0.2%/天,但是,滯納金是否收取,也要看當地社保的規定。
『叄』 如果補交七年的社保,滯納金需要多少
按照社保規定,滯納金是按照每日千分之二計算,也就是說如果你這個月要繳納300的養老保險,每天就要交0.6元的滯納金,那一個月就是18元,第二個月再加上第二個月應繳的養老保險,這樣累計算上去的。
『肆』 我養老金中途斷斷交了四年,如果要補交要多少錢
養老金中途斷斷交了四年,如果要補交28800元。養老保險是累計計算的,不是連續計算的,所以就算斷繳一段時間,後來也是可以選擇繼續繳納的。依據法律規定有工作單位的人必需依法按時足額交納各項社會保險費,沒有工作單位的人能夠靈敏就業人員身份自願交納養老保險,中綴以後也可按政策規則自願補繳,重新就業時不補繳也能在新單位按規則繳費。假如續繳或補繳,具有本市戶籍涉農地域必需是居民戶口的靈敏就業人員,可持身份證、戶口簿到戶籍地社保中心個體繳費窗口辦理續繳補繳保險費。連續繳納社保和累計繳納滿15年社保,領取退休金的時候差距是很大差距。主要影響還是在於繳費基數和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的影響,如果我在2000年連續繳納到2015連續繳納15年養老保險和從1995年到2017年累積繳納滿15年。兩個繳納年限相同,但是繳納時間不同,因為我們要考慮每年都在上調工資,相應的繳費基數有很大差距,從而影響我們的退休金;不過不管是連續還是累計都可以申請辦理退休。如果是4年沒交養老保險的話,我覺得你所交的數額取決於你所參加的到底是什麼類型的保險,如果你參加的是職工醫保的話,那你應該是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那種的話就需要負擔嗯企業部分的加個人部分的,也就是說一個月需要補交1000左右,但是如果是那種居民醫保的居民養老保險的話,應該按照每年280的費用來交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全文》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伍』 社保七年沒交要補交多少
法律分析:不同地方所交的社保錢是不同的,就按一般的城市來說,如果要補交7年,大概要10萬左右,具體數額你可以咨詢當地的社保局。一般單位(分地域)只能做2個月的補交,如果需要更長時間只好通過一些代理機構來操作。補繳金額=補繳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應補年度繳費工資基數%應補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比例*補繳系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