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城市戶口養老金新政策2015

城市戶口養老金新政策2015

發布時間:2023-04-27 18:02:17

㈠ 最新社會養老保險政策有哪些規定

2017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解讀
一、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條件
1.參加城鄉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2.距規定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
3.距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4.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的,從次月起停止支付其養老金
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
三、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領取待遇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139。
基礎養老金=標准為55元(今後隨國家政策調整)+繳費滿15年後每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
個人賬戶總額=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社會和個人資助+上述金額產生的利息;
計算系數=139(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系數相同)。
假如你今年46歲,每年按100元標准繳費,連續繳費15年,個人共計繳費1500元,年滿60周歲時的月養老金標准=[55元+0(繳費滿15年後每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100+30)×15年+0(集體補助、社會及個人資助等)]+利息(本次測算是按銀行最新利率3%的不變數計算的復滾利息)}÷139=72.39元。年養老金合計868.68元,不到2年就能收回全部個人繳費,按人均75歲壽命計算,15年可領取養老金13030.20元(個人收益11530.20元)。若你每年按2000元標准繳費,連續繳費15年,個人共計繳費30000元,月養老金標准為326.62元,年養老金合計3919.44元,7年多就能收回全部個人繳費,按人均75歲壽命計算,15年可領取養老金58791.60元(個人收益28791.60元)。
四、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補貼標准
1.最低補貼標准繳100元補30元、繳200元補35元、繳300元補40元、繳400元補50元、繳500至600元補60元、繳700至900元補70元、繳1000至2000元補80元。
2.對重度殘疾人、低保戶等繳費困難群體,由當地政府為其代繳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3.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不能沖抵個人繳費,個人不繳費的不予補貼,事後追補繳費的也不予補貼。
居民養老保險退休年齡: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
居民養老保險退休年齡最新消息:中金網12月9日,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6》表示: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完成。同時在退休年齡改革中引入彈性機制,可考慮以法定退休年齡為基準,規定可提前或延遲5年退休,但養老金待遇與退休年齡掛鉤。測算表明,延遲退休年齡可有效改善城鎮勞動力的供給狀況,增加城鎮適齡(退休年齡以下)勞動年齡人口,延緩其比重下降趨勢。
一、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
《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表示:首先,實現養老金制度並軌,將退休年齡歸為兩類:職工養老保險領取年齡和居民養老保險領取年齡。
其次,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分兩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並軌時,取消女幹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第二步: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再次,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完成。同時在退休年齡改革中引入彈性機制,可考慮以法定退休年齡為基準,規定可提前或延遲5年退休,但養老金待遇與退休年齡掛鉤。測算表明,延遲退休年齡可有效改善城鎮勞動力的供給狀況,增加城鎮適齡(退休年齡以下)勞動年齡人口,延緩其比重下降趨勢。
居民養老保險小知識:
1、什麼是居民養老保險?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這項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城居保有兩個突出特點: 一是城居保的資金來源除個人繳費外,還有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的補貼,個人繳費越多,政府補貼也越多,而且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全部計入參保人的個人賬戶。 二是城居保的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由賬戶儲存額,也就是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總額來決定;基礎養老金則由政府全額支付。
2、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
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經濟發展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人民政府應對參保人員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城鎮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人民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2017年退休年齡最新規定
【導語】延遲退休政策的出台還沒有時間表,也沒有形成具體方案,仍處於研究討論階段。
社科院建議2016至2018年推行延遲退休政策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26日發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報告2013》,為未來7年改革建議了三個階段的時間表。在收入分配和社保制度改革方面,報告建議改革第二階段(2016年至2018年),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漸進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報告並未給出退休年齡的具體建議。
報告建議,在2014—2015年改革第一階段,政府應在保險精算的基礎上,統籌考慮社會承受能力和勞動力市場發展,研究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法與步驟;第二階段在全國推行;到了第三階段,即2019—2020年,建立統一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社保體系。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建議:
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齡同步達到65歲。
同時,為了尊重人們對退休年齡的選擇權並減少改革的阻力,報告建議中國進行退休年齡改革後也引入彈性機制。以法定退休年齡為基準,規定人們可提前5年退休,也可以高於法定退休年齡退休,養老金標准可適當調整:參考其他國家的彈性年齡設計,可以規定每提前1年退休,基礎養老金標准相比正常退休下降1%,提前5年則下降5%;每推遲1年退休,養老金比正常標准上升0.8%,推遲5年則上升4%。同時,可以在退休年齡彈性空間設計上,適當向女性傾斜,即女性的提前退休年齡可以略微寬松。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有三方面內容,第一是有一個預告期,提前幾年告知社會;第二要分步驟,可能會考慮從現在規定的退休年齡最低的群體開始;第三,要「邁小步」,以「一年提高幾個月」這樣的方式,一步一步來,用較長的一段時間逐步完成平滑過渡。
推行延遲退休政策的第一步,應先對提前退休的現象予以規范。
現行男性60歲退休、女幹部和科技人員55歲退休,以及女工人50歲退休的政策,是從1951年起開始實行的。在過去多年,為配合國有企業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國家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提前退休政策,最低標準是女性40歲便可以辦理提前退休。
在規范提前退休之後,第二步則應把女性的退休年齡推遲。可以先將女工人的退休年齡與女幹部、事業單位的女職工統一起來。然後再將女性的退休年齡整體提高,縮小與男性退休年齡之間的差距。「根據國際經驗,男女退休年齡差兩歲是比較合適的。
最終形成的方案並不會對所有人採取一刀切的辦法。政策對不同的群體將會產生不一樣的影響,還會針對特殊群體出台相應的妥善安排。
按上述方案,延遲退休年齡將有效改善職工養老保險的資金平衡狀況,有助於減緩城鎮工作年齡人口比例下降的速度,增加勞動力供給,還可以增加制度參與者的退休期收入水平和終身收入。

㈡ 城市人口無工作60歲養老政策

年滿60歲沒有工作沒有退休工資的城鎮居民好像是國家每月補貼七百多元
對於城鎮居民,沒有工作,又沒有繳社保,自然沒有退休金。但國家有一個政策,專門針對60周歲以上的三無老人,即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的老年人,只要符合上述條件的老人及家屬,每月10日前向戶籍所在地社區居委會申請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申請時應提交審批表、身份證、戶口、低保證、殘疾證或醫院診斷書復印件各一份。
國家有一個政策,專門針對60周歲以上的三無老人,即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的老年人,只要符合上述條件的老人及家屬,每月10日前向戶籍所在地社區居委會申請居家養老服務補貼
60歲無業如何養老
1、參加一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2、老年後繼續工作
3、幫助兒女照看孫輩
4、申請低保家庭補助
老年人補助有關政策
在2009年,我們國家要求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提出了在實施新型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之前,年齡已經達到60歲或以上的老人,直接可以不用交費就能夠享受到基礎的養老金待遇。
2009年國家規定的最低基礎養老金的待遇是55元每個月,各地可以在國家最低基礎的標准上再做一些適度的調整。從2015年開始,國家將最低基礎標准上調到每個月70元,2018年再次上調到每個月88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㈢ 城市戶口有退休金嗎

退休養老金和戶口有沒有關系?可以簡單的回答你,在退休之前,凡是城鎮職工繳納養老保險,和戶口是沒有關系的,個體靈活就業人員是和戶口有關系的,退休之後,不論個人繳費還是城鎮職工,都和戶口沒有關系了。
國家繳納養老保險,遵循的是屬地原則,也就是說,必須在戶口所在地辦理參保手續,異地是不辦理參保手續的,但是,如果參保人屬於某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單位職工,參保就不受戶口限制,由用人單位負脊碰責參保繳費,如果達到退休年齡,繳費滿十五年,就可以在單位參保所在地辦理退休,而不是在戶口所在地辦理退休。
當參保人多地參保時,達到了退休年齡,首先應該在繳費滿十年的最後一個參保地辦理退休,但最後一個參保地繳費不足十年的,可以轉移到上一個繳費滿十年的參保地辦理退休,各個參保地,繳費都不足十年的,應該轉移到戶口所在地辦理退休。
在參保人退休之後,根據國家規定,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關系,不再辦理轉移,不論戶口遷移到哪裡,仍然由支付養老金的社會保險機構發放養老金,退休之後的調整,也按退休時參保地規定給予調整,而不是按戶口所在地規定調整,醫療保險,也按退休前參保的醫療機構辦理,享受參保地相關待遇。
退休金是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前退休人員享受的退休待遇。92年1月前退休的企業職工和2014年10月前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他們享受的退休待遇都叫退休金。
92年1月以後退休的企業職工和2014年10月以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他們享受的退休待遇都叫養老金。
那麼退休金和戶口有關系嗎?
肯定有,而且關系很大。上世紀80年代前,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差別是很大的,不論是企業招錄還是機關事業單位安置錄用埋野亮,都要辦理戶糧關系,不辦理戶糧關系,退休手續也無法辦理,所以在當時,退休金和戶口關系很大,是密不可分的。
之後隨著戶籍制度的改革和用工制度的改革,企業及機關事業單位招錄、安置,不再受戶口影響,戶口對退休金的影響逐步已淡化。
那麼實施養老保險制度後,養老金和戶口還有關系嗎?
有,不過關系不大,只是在特殊情況下還有。
現在養老金計發只和上年度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這三個因素有關,和戶口似乎沒有任何關系。不過在特殊情況下,養老金和戶口又是有著一定聯系的。
比如一名職工在北京打工繳過5年養老保險,在上海打工繳過4年養老保險,在廣州打工繳過5年養老保險,在戶籍地山西繳過5年養老保險。現在到退休年齡了怎麼辦?這種情況當然是選擇在北京或上海辦理退休最劃算,但現行養老保險政策是不充許的,只能按要求將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繳納的養老保險全部轉回山西戶口所在地來辦理退休。這樣看來,退休金和戶口還是多少有點關系的。
退休金和戶口有關系嗎?最近也有很很多的小夥伴私信我,向我詢問一些關於養老和退休相關的問題。其實很多人也問到我關於養老金和戶口的關系。我想這可能也是很多小夥伴疑惑的點。作為一名從事社保相關工作多年的人來說,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給更多小夥伴一些建議。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影響退休金的因素以及我國養老保險的主要參保方式。
一、影響退休金的因素有哪些?
(一)養老繳費基數
我們知道我們退休後養老金能拿到多少與我們的養老保險息息相關。養老繳費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工資來進行確定最終的養老繳費基數的。
(二)繳費年限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最低的繳費基數為15年,也就是說,我們達到養老繳費的最低基數,同時滿足退休年齡的話,我們就可以辦理退休了。但是養老保險的一個大的前提原則是長繳多得。我們養老繳費的年限越長退休金相對來說也彎寬就越多。
(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的平均工資
一般來說,一線城市由於經濟較為發達,所以當地社會的平均工資就會高一些,我們退休後的養老金也會多一些。反之,二三線由於經濟相對差一些,養老金也相對會低一點。
二、目前我國養老保險主要參保方式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主要參保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另一種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由國家立法,強制實施。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兩者共同負擔,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以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繳費標準是按照不低於上年度本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不高於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0%進行繳納的。
目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領取的條件為
1.滿足我國規定企業職工退休年齡
齡,即: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2.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滿15年。
所以如果我們繳納的是職工城鎮養老保險的話,那麼養老金與我們的戶口是沒有直接關系的。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
1.個人繳費基數
參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將按年進行繳費。每年會根據當地社保公布的繳費檔次進行選檔繳費。
2.政府補貼
根據規定,地方人民政府需要對參保人員給予一定的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一般補貼范圍在30-300之間,多繳多得。
3.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方式參保,滿足退休的條件?
1、達到法律規定的退休年限,也就是足齡。(目前法規規定,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為參保方式的,退休年齡需達到60周歲,無性別區別)
2、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最低滿15年,也就是足額。(如果達到退休年齡,但是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可以選擇一次性補繳)
三、戶口與退休金的關系
在我們了解完一些基本的養老金和退休內容之後,我們回到樓主的問題,戶口和退休金有關系嗎?
(一)如果參保方式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那麼退休金和戶口是沒有關系的,但是和退休時的居住地有關系。無論你是農村戶口還是城市戶口,只要你是在企業繳納的養老保險,那麼繳納的都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影響我們養老金的因素就是我們的繳費比例,繳費基數以及市指數和,而這些因素都是與我們的參保地相關的。如果在參保所在地辦理退休,退休時養老金的核算和以後年度的調整,都是以戶口所在地退休前上一年度的全口徑平均工資作為計算依據,參保所在地的經濟就會越發達,平均工資越高,養老金也就越高。
補充:
關於退休地的選擇,按照「戶籍地優先,從長、從後計算」:
(1)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地的,在戶籍地辦理退休;
(2)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地的,在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參保地辦退休。
(3)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地,且在其當前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現在的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退休。
(4)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地,在戶籍地辦理退休。
(二)如果參保方式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是跟戶口取得的年限掛鉤的。比如像一些一線城市,戶口取得的年限越長,退休時基礎的養老金也會越高。
綜上所述:
退休金其實與我們戶口所在地的關系並不是很大,但是與我們退休前所在的參保地息息相關。所以退休地的選擇還是十分重要的。對於多地參保的朋友,最好還是詳細咨詢一下養老相關部門,確認一下自己究竟在哪個地區退休會更合適一些。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感謝您的閱讀。
退休金和戶口有關系嗎?您好,退休金高低和戶口沒有關系。
這幾個因素決定了你退休時的養老金多少?1.退休年齡
2.參保地社會平均工資
3.養老金累計年限
4.養老金基數
5.個人養老金賬戶
6.視同工齡年限
視頻講解:
退休金的領取地和戶口是有關系的。參保地不同,有以下幾種情況:
1、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
可以在戶籍所在地辦理領取手續,享受當地的養老保險。
2、養老保險不在戶籍所在地,多地參保且有一個地方滿10年
只要有一個地方你已經累計繳納社保滿十年,便可在社保累計繳納滿15年並且退休後享受該城市的養老待遇。
3、多地參保且沒有一個地方滿10年
這個就比較慘,你就需要把養老關系轉回戶籍所在地,在戶籍所在地辦理領取手續。

退休養老金和戶口有沒有關系?可以簡單的回答你,在退休之前,凡是城鎮職工繳納養老保險,和戶口是沒有關系的,個體靈活就業人員是和戶口有關系的,退休之後,不論個人繳費還是城鎮職工,都和戶口沒有關系了。
國家繳納養老保險,遵循的是屬地原則,也就是說,必須在戶口所在地辦理參保手續,異地是不辦理參保手續的。但是,如果參保人屬於企業職工,或者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參保就不受戶口限制,由用人單位負責參保繳費,如果達到退休年齡,繳費又達到了最低15年以上,就可以在單位參保所在地辦理退休手續,而不是在戶口所在地辦理退休。
當參保人多地參保時,達到了退休年齡,首先應該在繳費滿10年的最後一個參保地辦理退休,但最後一個參保地繳費不足10年的,可以轉移到上一個繳費滿10年的參保地辦理退休,各個參保地繳費都不足10年的,應該轉移到戶口所在地辦理退休。
在參保人退休之後,根據國家規定,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關系,不再辦理轉移,不論戶口遷移到哪裡,仍然由支付養老金的社會保險機構發放養老金,退休之後的養老金上調,也按退休時參保地規定給予調整,而不是按照戶口所在地規定調整。醫療保險也按退休前參保的醫療機構辦理,享受參保地相關待遇。
退休金的領取和戶口所在地是有關系的。參保地不同,有以下幾種情況:
1、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可以在戶籍所在地辦理領取手續,享受當地的養老保險待遇。
2、養老保險不在戶籍所在地,多地參保且有一個地方滿了10年,便可以在社保累計繳費巳經滿了10年的地方辦理退休手續,並享受該地的養老保險待遇。
3、多地參保且沒有一個地方的繳費達到10年時,只有把各個地方的養老保險關系轉回到戶籍所在地,在戶籍所在地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
特大消息,重要通知:很多人不明白到底在哪裡退休地點的選擇,從而導致在退休後養老金和醫保報銷等方面,不僅十分麻煩,而且還比較難辦理相關手續。
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是在工作的地方辦理退休,還是直接回戶籍所在地辦理退休,們的退休金到底有什麼區別?還有些人認為是不是到退休之前必須把社保全部轉到老家才能夠領取養老金。
有很多人這樣的錯誤認為認知從而導致了養老金和醫保各個方面產生巨大的損失。
知道在一線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這些地方的養老金肯定要比轉回農村,老家要高得多,因此在退休之前如果把社保轉回老家,那麼再領取養老金和醫保福利等方面都很吃虧。
養老金的領取條件養老金領取條件必須同時滿足兩個。
•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
•社保繳納滿15年。
養老金具體要在哪裡領取?國家繳納養老保險,遵循的是屬地原則。也就是說,必須在戶口所在地辦理參保手續,異地是不能辦理參保手續的。(說的是參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但是,如果參保人屬於某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單位職工,參保就不受戶口限制,由用人單位負責參保繳費。如果達到退休年齡,繳費滿十五年,就可以在單位參保所在地辦理退休,而不是在戶口所在地辦理退休。
根據《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其中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一共有4種情況。
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則戶籍地為待遇領取地。
如果養老關系是在戶籍地所在地,那麼可以直接在戶籍所在地辦理退休手續之後就能夠在戶籍所在地領取相應的養老金。
舉例說明
周大哥是北京人,戶口也在北京,在北京工作20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後,就可以直接辦理退休手續,每個月就在戶籍所在地領取相應的退休金。
❷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其在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為待遇領取地。
人社部發布《關於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就可以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舉例說明
老王是上海人,在安徽工作了30年,繳納了30年的社保。可以在安徽辦理退休,那麼老王退休後每月就可以在安徽領取相應的退休金。
❸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其在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則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為待遇領取地。
基本養老關系不在戶口所在地,退休前養老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不滿十年的,但是在其他地區繳費滿十年,則會將基本養老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十年的參保地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
舉例說明
老李是廣東人,在廣東省內工作了9年。但是由於其他原因離開廣東省了,之後在上海又工作了15年。那麼老李可以在上海辦理退休手續,退休後也可以領取相應的退休金。
❹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則戶籍地為待遇領取地。
基本養老關系不在戶口所在地,但是退休前在其工作過的任何地區都沒有繳納社保滿十年,那麼退休後養老關系會轉回戶口所在地,通過戶口所在地領取養老金。
舉例說明
老張是江蘇人,在江蘇工作了5年之後,又到上海工作了5年。世界那麼大一直想去看看的他,又去北京工作了9年。由於老張在這三個地方的社保都沒有繳滿15年,那麼退休後他只能將養老關系轉回戶籍所在地,通過戶籍所在地領取相應的養老金。
從上面我們可以知道,辦理退休與自己所在地繳納社保的年限有關,但是這也僅僅是對跨省流動就業人員來說。
如果一直在自己戶籍所在地的省份工作達到社保繳納15年的要求,當然就可以直接在當地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
如果退休後並不是居住在戶籍所在地,那麼養老金的領取和醫保的享受該怎麼辦如果之前參與的是城鄉居民社保,那麼醫療保險需要每年繳納,才能享受。繳費一年,享受一年醫療保險待遇。
養老金每個月都會按時打到卡上,所以領取方面也是比較方便的。
如果之前參與的是城鎮職工社保,那麼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這兩部分的待遇如果沒弄好,確實會很麻煩。
參與城鎮職工社保在退休後可以享受退休醫保,而醫保的報銷政策是與社保繳納的地方有關,在社保繳納地進行醫療報銷的話,比例會比較高。
而如果退休後居住地與辦理退休的地方不一致,那麼就會導致以後就醫報銷的時候比例沒有那麼大。異地醫保報銷肯定沒有本地醫保報銷來得高。
養老保險的待遇,雖然每月的養老金都會打到卡上,但是一些節假日發放的禮品慰問如果想要領取就會比較麻煩,來回折騰。
寫在後面因為養老金的多少與社平工資相關,因此很多人都想把自己的社保轉移到社平工資較高的地方。可以再繳納較少的養老保險費用,就領取較高的養老金。
是根據上面我們的介紹就可以知道要想領取哪個地方的養老金,必須要在當地繳費滿10年以上,總共繳費滿15年才可以。
對於有些人糾結到底要不要把自己的社保轉回戶籍所在地其實可以從兩方面考慮。
1養老金的多少?
對養老金的多少與社平工資有關,因此如果將社保轉回戶籍所在地,要考慮一下到底在哪裡會比較劃算。
2醫保待遇
一些人年輕的時候在外工作,退休後就回老家養老,所以他就想把社保直接轉回戶籍所在地。主要考慮的是年齡大了,疾病什麼東西都比較多,想要享受更高的醫保待遇。
當地醫保比異地醫保報銷的比例肯定要高一些,這樣的考慮確實是比較合理的。但是也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查找對比,才能知道這樣轉回戶籍所在地到底劃不劃算?
其實退休金的領取與戶口所在地並沒有太大的聯系,只是當在各個地方繳費年限不足10年,養老關系就會轉回戶籍所在地,這時候才有關聯。
我國實在是太大了,30多個省份,數以百計的退休待遇計算公式。大部分地區和計算公式,都是退休金和戶口沒有關系的。
但是,我至少知道一個地區戶口和退休金有關。
那就是深圳。深圳的退休金計算公式分兩個。退休前是本地戶口的可以額外領取一份調劑金。這個調劑金是300元。
而且這只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計算公式。
它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也是跟戶口取的年限掛鉤的。取得深圳戶口不足8年的,居民養老基礎養老金是240元,滿八年以上的,基礎養老金是360元。

其實,我們的退休金跟很多因素有關。並不僅僅是戶口。
比如說我們的社會平均工資,當地社會平均工資越高,退休金就越高。
當然還有我們的繳費年限,包含視同繳費年限,年限越長待遇就越高。
我們的繳費基數,或者說我們繳費的錢數,我們當然是交錢越多,待遇越好了。
還有我們的退休年齡,年齡越大,待遇越高,畢竟越高齡也就代表他們長期領取養老金的可能性降低。
看看這些因素表吧,希望能給大家以幫助。
希望退休人員年年漲待遇,天天心情好。

一、戶口所在地區的不同,可以決定是否有資格領取退休金。第
二、戶口會影響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第
三、退休後,不同地區的養老金,漲幅力度大不相同。第一步,定額調整。僅以西藏的定額調整方案來說,如果一個退休人員上一年每個月只能領取1000元的養老金,那麼通過這一步就能實現8%的漲幅,遠遠超過了國家制定的總體上漲4.5%的水平。
第二步,掛鉤調整。第三步,傾斜調整。寫在最後:
退休金的多少和戶口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有間接的關系。
而且有一個地區退休金的多少,是和戶口直接掛鉤的。
那就是深圳。
下面為您詳細分析。
一、退休金與戶口有關系的地區深圳的養老金的計算與戶口有關系。
如果是深圳戶口的話,繳納城鎮職工社保的人員可以額外領取一份調劑金,差不多300元。
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如果是深圳戶口的,繳納8年以下的,養老基礎養老金是240元,繳納8年以上的,基礎養老金是360元。
二、退休金的影響因素退休金的多少由繳費年限,歷年來的繳費基數,退休時當地社平工資決定的。
想要退休金高的,就要在大城市就業,大城市社平工資高,,社保繳費基數就高,延長繳費年限,就可多領取養老金。
所以從影響退休金的因素是來看,戶口不會直接影響到退休金的多少。
但是會間接影響養老金的多少。
三、戶口也會間接導致養老金的多少那這一類人就是非社保繳納地的戶籍人員。
外地戶籍想要在工作地退休,就必須滿足社保繳費滿10年,在當地建立的是一般賬戶,而非臨時賬戶。
如果這兩個條件有一個沒滿足,那就只能回戶口所在地退休或者上一個社保繳費滿10年的地方退休。
比如你是女40歲之後,男50歲之後才在外地建立的社保賬戶,那就是臨時賬戶,即便社保在這個地區繳納滿10年了,也不能在當地辦理退休。
對於外地戶籍退休地的選擇上是根據:
如果有多個地區的繳費經歷,但繳費年限都不滿10年,那就只能將社保關系轉到老家退休。
如果有多個繳費滿10年的地區,那就按最後一個繳費滿10年的地區退休。
如果你不符合在大城市退休的資格,那就只能回老家辦理退。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戶口還是會間接影響養老金的高低的。
寫在最後的話退休金的高低由繳費年限和歷年的繳費基數及退休時當地社平工資有關。
戶口與退休金的多少沒有直接的關系。
但是如果在非戶籍地工作的,戶口會對退休地有影響。
如果你是在大城市繳納社保,但是因為戶口的關系,未繳納滿10年社保,是臨時賬戶,那這種情況就得回老家辦理退休,老家的社平工資低的話,那就影響了養老金的高低了。
企業職工退休金與戶籍無關。
企業職工進步養老金計算涉及到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當事人繳費年限、退休年齡、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歷年繳費基數、當地歷年社平工資等諸多因素,但與本人戶籍無關。
當前,企業職工退休基本養老金有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構成: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八條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第九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㈣ 15年養老保險新政策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養老保險金交滿15年和16年以後當然有區別,繳費時間越長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多;
2.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達到15年是辦理退休按月享受養老待遇的基礎;養老保險15年,退休後就可以按月享受養老金待遇,但辦理退休手續仍然是按照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即退休年齡一般是男60歲,女工人50歲,特殊工種提前5年.對「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情況的理解:「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這是辦理退休並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的必要條件之一(繳費不滿15年的將一次性結算)。退休金水平的高低與繳費年限和繳費數額直接掛鉤,即繳費時間越長、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水平也越高,差別主要在於個人帳戶養老金部分,中斷繳費的時間不計作繳費年限。試舉例做比較:假設繳費基數每月為1000元(不考慮繳費基數調整和利息等因素),繳費年限30年計算的個人帳戶養老金每月為:[1000元×11%×12(月)×30(年)]÷120=330元。如果繳費年限為15年,則計算的個人帳戶養老金每月為165元。兩者相差一半,如果考慮利息等因素,則差額更大。
3.知道現在的養老保險政策,就會大致清楚以後的待遇了.看看最新的養老保險政策會更清楚些:國務院2005年12月3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文件規定: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同時,進一步完善鼓勵職工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相應調整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本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的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訂具體的過渡辦法,並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
本決定實施後到達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這是目前計算養老待遇的最新規定.

㈤ 2015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政策有哪些

2015年農村社保政策
農村社保政策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採取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以保障農民年老後基本生活的一種養老保險政策。
新農保試點地區,凡已參加了老農保,年滿60周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對已參加老農保、未滿
60周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應將老農保個人賬戶資金並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按新農保的繳費標准繼續繳費,待符合規定條件時享受相應待遇。新農保繳費標准
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新中國建立以來的首部《社會保險法》開始實施。該保險法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慧擇網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對於未繼續繳費或者延長繳費後累計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員,可以申請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對於不願意延長繳費至滿15年,也不願意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以申請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用人單位欠繳社保費或處3倍罰款
《社會保險法》的目標:建立沒有缺失,覆蓋上沒有遺漏,銜接無縫隙的社保制度,使全體人民在養老、醫療這些方面都能做到有基本保障,無後顧之憂。其正式實施,標志著「全民社保」跨越設想,進入實施階段。
繳費不足15年,兩條途徑可享受長期養老待遇
「累計繳費滿15年,是養老保險參保人領取養老金的的必備條件之一,」長期以來,那些退休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參保人員,只能選擇一次性領取個人賬戶存儲額,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他們的老年生活缺乏穩定長期的有效保障,對此,《社會保險法》進行了重大完善和拓展,增加了兩種處理方式:允許個人繳費至滿15年;轉入新農保或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兩種途徑都可以讓參保人獲得養老保險長期待遇。繳費滿15年是享受長期待遇的「門檻」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最低繳費滿15年是參保人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必備條件。省人社廳副廳長張瑞書介紹說,最低15年的繳費年限主要有三方面的考慮。首先是,我國人口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3歲,為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收支平衡和長期可持續發展,需要設立最低繳費年限;其次,不論通過何種方式就業,繳費都累計年限,多數人可以比較容易地達到15年;最後,從國際經驗來看,實施繳費型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基於繳費與待遇領取長期資金平衡的精算結果,大都規定有最低繳費年限。事實上,養老保險新政策仍有很多不足之處,是需要後續加定,進一步落實的。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實現廣大農民老有所養、促進家庭和諧涉及農戶切身利益的重大惠民政策,當前正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時期,為了讓廣大群眾進一步了解政策,積極參保、續保,確保2014年度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張家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通過實行領導包片、駐村幹部包村、村組幹部包戶等方式,從惠民政策的落實入手,積極組織開展收繳工作。為確保按時完成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徵收目標任務,張家鄉黨委、政府把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作為一項暖民心、惠民生的工程,層層夯實責任,分解目標任務,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召開群眾會、發放宣傳資料、明白卡、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宣傳到田間地頭,宣傳到每戶群眾家中。同時要求每一名經辦人員高度負責,摸清底子,做到心中有數,力求做到應保盡保。
農村社保政策介紹
農村社保是國家為每個新農保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國家將建立健全新農保基金財務會計制度。新農保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核算,按有關規定實現保值增值。試點階段,新農保基金暫實行縣級管理,隨著試點擴大和推開,逐步提高管理層次;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實行省級管理。
農村社保參保范圍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㈥ 2o15年國家的社會養老經政策有那些變化

2010年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編輯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
七、做好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
參保人員在同一統籌范圍內的機關事業單位之間流動,只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基金。參保人員跨統籌范圍流動或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在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同時,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隨同轉移,並以本人改革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基金,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基金。轉移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

2015年5月15日,國務院頒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下稱《條例》),規定從7月1日起,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將依法參加養老金繳費。

在這次頒布的《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提到,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這一比例與企業職工一致。根據決定,對改革前已退休人員,保持現有待遇並參加今後的待遇調整;對改革後參加工作的人員,通過建立新機制,實現待遇的合理銜接;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通過實行過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此項規定的靈活性,避免一刀切,能夠有效安撫人員。
國家行政學院社會與文化教研部副教授胡穎廉表示,養老並軌將落實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繳費義務,促進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的人事互通,有利於構建更加健康的機關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
專家認為,此次的養老保險並軌制度改革可以保證體制內和體制外的社保金額累計計算,還利於人才流動。如果一些有想法的年輕人想去下海經商、想去企業,但是原有制度沒有辦法保證這些人的保險跟社保對接,限制了人才流動。所以現在實施養老保險並軌制可以多多少少對公務員崗位人員流動有些保障。
這些措施推進了公務員養老金的社會化,破解了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人員流動的瓶頸掘高,是促進政府組織從封閉走向開放的重要事件。基於一個開放的政府組織,優秀人才可以進入,在職公務員也可以退出。有志投身公共事業的優秀人才可以帶著他們的社會保障權益記錄進入政府機構,沒有任何權益損失。具有高學歷和豐富公共管理經驗的公務員,可以選擇一段時間進入游型高校任教,如判磨尺果需要他們可能再返回政府機構。一旦實現公務員養老金社會化,打開了人員流動的大門,政府組織即具有了人員篩選和適應競爭的能力,那些喝茶看報紙的低效崗位和不貢獻卻領工資的冗員將可以安全退出。一個具有吐故納新能力的政府組織,將大大增強其活力和競爭力。

㈦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第一條 為切實保障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以下簡稱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動,保證參保人員跨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跨省)流動並在城鎮就業時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順暢轉移接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人員,包括農民工。已經按國家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第三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的,由原參保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社保經辦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應隨同轉移到新參保地。參保人員達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的,其在各地的參保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含本息,下同)累計計算;未達到待遇領取年齡前,不得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辦理退保手續;其中出國定居和到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定居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按下列方法計算轉移資金:
(一)個人賬戶儲存額:1998年1月1日之前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後按計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
(二)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第五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參保人員返回戶籍所在地(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下同)就業參保的,戶籍所在地的相關社保經辦機構應為其及時辦理轉移接續手續。
(二)參保人員未返回戶籍所在地就業參保的,由新參保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及時辦理轉移接續手續。但對男性年滿50周歲和女性年滿40周歲的,應在原參保地繼續保留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同時在新參保地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記錄單位和個人全部繳費。參保人員再次跨省流動就業或在新參保地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將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中的全部繳費本息,轉移歸集到原參保地或待遇領取地。
(三)參保人員經縣級以上黨委組織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准調動,且與調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並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不受以上年齡規定限制,應在調入地及時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第六條 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四)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第七條 參保人員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後,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按照《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的規定,以本人各年度繳費工資、繳費年限和待遇領取地對應的各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其基本養老金。
第八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的,按下列程序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一)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二)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三)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四)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第九條 農民工中斷就業或返鄉沒有繼續繳費的,由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保留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保存其全部參保繳費記錄及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繼續按規定計息。農民工返回城鎮就業並繼續參保繳費的,無論其回到原參保地就業還是到其他城鎮就業,均按前述規定累計計算其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其個人賬戶儲存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與城鎮職工同樣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農民工不再返回城鎮就業的,其在城鎮參保繳費記錄及個人賬戶全部有效,並根據農民工的實際情況,或在其達到規定領取條件時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農民工在城鎮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在農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銜接政策,另行研究制定。
第十條 建立全國縣級以上社保經辦機構聯系方式信息庫,並向社會公布,方便參保人員查詢參保繳費情況,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信息查詢服務系統,發行全國通用的社會保障卡,為參保人員查詢參保繳費信息提供便捷有效的技術服務。
第十一條 各地已制定的跨省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相關政策與本辦法規定不符的,以本辦法規定為准。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由各省級人民政府參照本辦法制定,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
第十二條 本辦法所稱繳費年限,除另有特殊規定外,均包括視同繳費年限。

㈧ 中央對養老金有新政策

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法規是發布於2012年的法規,規定參保人群: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法規,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制度,新農保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農村養老保險辦理手續流程。


國家養老金新政策是什麼

)、延遲退休新政策

從2015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

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領取規定

一般要交滿15年,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所以想拿養老金的人請務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開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齡交養老保險不滿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時候國家會把你個人帳戶上存的8%的養老金全部退給你。國家會將單位為你交的21%的錢全部劃到國家的養老統籌基金。

)、工人工資發放規定

(一)基本工資

10年工齡2000元,15年工齡2300元,20年工齡2500元,25年工齡2800元,30年工齡3000元,40年工齡3500。(隨國民經濟增長)

(二)工齡工資(含工齡)

每年30元,隨著工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對老工人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是工人,有利於工人隊伍的建設和工人隊伍的穩定。

(三)工作工資

補貼按照實際按勞取酬原則;主要是鼓勵工人多幹活,特別是年輕工人精力充沛,他們多勞動多生產,並得到應有的報酬,不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四)績效工資

月份和年獎金(取代職稱工資)。這部分獎金,只能占工資的10%左右。大家推薦培晌競比實績,每年年獎金,不終身制。每個工人積極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勵工作出成效,優質優得,不僅要激勵多工作,更要激勵勞動人民。

(五)退休金

按工齡,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類推局裂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無論工人等級,退休金一律平等。三年以內執行完成。

(六)特優津貼

全體工人公認的特別優秀工人,無名額限制,縣市以上部門高標准考核認定,象領國務院津貼領縣/市政府津貼,不終身制。主要是為了激勵那些有才華的工人。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繳納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繳納:單位按工資總額的20%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本人繳費工資高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部分不納入繳費基數,低於平均工資60%的以60%為基數繳費,即「300%封頂、60%托底」;在職業年金方面,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

綜上所述,國家養老金新政策充分的考慮到了社會這階層退休養老人員的切實需求。另外關於延遲桐中閉退休新政策的出台,也不無道理。根據聯合國最新數據,將80歲以上列為真正的「老人」,可以看出經濟和醫療水平的提升,的確延緩了人們的衰老也增長了工作年限。

㈨ 2015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新政策出台了

2015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新政策
一、2014年12月31日前,經批准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含機關、財政全額供款和差額供款事業單位中執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費計發辦法和調整政策的勞動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二、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低於統籌范圍內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員(不包括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軍隊轉業幹部、原工商業者),在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下述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員調整後的基本養老金不超過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條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退休人員再按下列絕對額調整基本養老金:
按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月養老金低於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養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於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養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於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養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五、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並在退休前被單位聘用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按相應管理許可權批準的高級政工師及勞動部門批準的高級技師,在按本通知第二條和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級同等待遇的高級工程師,經國家或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上述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職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
六、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人發[2002]82號文件精神,切實解決部分企業軍轉幹部生活困難問題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3]29號)精神,退休的軍隊轉業幹部按本通知第二條、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
七、按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戰部、財政部、民政部《關於進一步解決原工商業者生活困難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2]9號)精神,原工商業者按本通知第二條、第四條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低於2773元/月的,補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職的原工商業者)。
八、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按原勞動人事部《關於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勞人險[1983]3號)規定,享受原標准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元。

閱讀全文

與城市戶口養老金新政策2015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乳房結節會有什麼症狀 瀏覽:264
養老金投哪些股 瀏覽:390
裝修後氣體檢測有什麼可靠儀器嗎 瀏覽:943
城鎮養老保險如何轉到農村嗎 瀏覽:624
嫁出了不孝順 瀏覽:621
四川養老金交15年能領多少 瀏覽:30
老人手機出現緊急撥號是什麼情況 瀏覽:528
老年人誇美美達怎麼回復 瀏覽:376
長壽區駕校考場什麼時候修好 瀏覽:232
單位體檢哪個醫院都可以嗎 瀏覽:489
長壽路69號附近有什麼超市 瀏覽:441
女老年夏季裝60一70歲奶奶裝 瀏覽:261
老人撫恤金一般多久到賬 瀏覽:754
老年大學建了近千所 瀏覽:944
60歲熟女少婦 瀏覽:561
樂平長壽老人 瀏覽:171
老年人腿腳乏力吃什麼好 瀏覽:919
老人尿不濕一包多少錢 瀏覽:651
老年人牙齒出血掛什麼科 瀏覽:120
企業最低養老保險包括哪些險種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