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金缺口的解決辦法,除了延遲退休,還有哪些方法
養老金缺口的解決方法,除開延遲退休,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呢?其實這當然是會有的,可是延遲退休是解決養老金缺口的最主要的關鍵方法,所以說延遲退休算得上是解決養老金缺口的關鍵,自然我們要圍繞延遲退休,來從根本性的解決這種情況。雖說現在還沒有執行延遲退休,也沒有明確實行時刻表,可是未來一定會實行,這是毋庸置疑的。
B. 關於我國延遲退休年齡的問題
1、延遲退休,也稱延遲退休年齡,簡稱延退,是指國家結合國外有些國家在討論或者已經決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齡來綜合考慮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或延遲退休的制度。
2、
自2013年1月1日起,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是上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自2005年至今,國家已連續9年調整企業養老金。事實是,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給退休人員帶來的幸福感,已被跌破國際警戒線的養老金替代率所淹沒,他們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所能保障的生活水平較退休前均是大幅下降,九連漲並沒有給他們帶來特別大的感受。
3、為養老保險基金"卸包袱"。有專家指出,到2035年中國將面臨兩名納稅人供養一名養老金領取者。如果把退休年齡男性提高到65歲,女性提到60歲。則多收5年養老保險,少發5年養老金。養老並軌後,我國更面臨萬億成本的缺口,延遲退休尤顯得必要和緊迫。顯然,推行延遲退休政策,主因在於緩解養老保險金的缺口。延遲退休有助於彌補養老金虧空,緩解養老壓力從養老金誕生那天開始,就伴隨著空帳。根據如今最新的數據,中國如今的養老金空帳大約為1.3萬億元。假若這些人到了60歲還繼續工作的話,那麼他們不僅不會領取養老金,還會繼續繳納養老金。有專家也算過一筆賬,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我國養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約200億元。
C. 老人擔心養老金沒有到賬,是不是養老金不夠了為什麼會延遲發放呢
養老保險金又稱退休養老金、退休金,是一種最重要的社會發展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相關文件規定:在職工年邁或喪勞後,依據他們對於社會發展所作出的奉獻與所具有的享有社會養老保險資質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付款保險的工資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求,適用於確保員工退休後的最低生活保障必須,養老保險金秉著我國、團體、本人一同累積原則累積、運行,當我們意氣風發時,所創造價值的一部分被投向養老金計劃,以確保老有所依。
我就希望大家可以了解,相關部門規章制度轉變造成養老保險金付款延遲時間,但是,它還友情提醒,網上能進行辦理業務流程,應當盡可能在手機里申請辦理,防止去人多的地方,也可以更好的防止流動性和觸碰病毒感染,盡管我國目前已進入人口老齡化,但養老保險金大體上還是挺充足的,因而,退休職工不必太過擔憂養老金損害,推遲養老保險金將於月底前付款給所有人。
D. 為什麼現在發放退休金往後推遲了,是什麼原因呢
發放的地方不一樣了。比如杭州,以前餘杭退休工資是10號發的,後來杭州統一發了就改15號了,因為杭州原來就是15號發的。
E. 為什麼要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由新中國成立初的40歲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其中與退休年齡直接相關的城鎮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超過80歲。與之相對照的是,我國職工法定退休年齡1951年確定後,70年沒有調整。因此,有必要根據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對退休年齡制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兩者能夠科學匹配。
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已達到18.1%,預計「十四五」時期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的背景下,如果退休年齡不作調整,意味著工作的人越來越少,退休的人越來越多,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從受教育年限普遍增加看,新增勞動力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超過一半,勞動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已達13.7年,開始工作的年齡不斷推後。在退休年齡不變的情況下,平均工作年限縮短導致人力資源浪費、人力資本利用率降低,特別是在高校、科研機構等高學歷人員集中的單位和行業,情況更為突出。
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從2012年起開始出現下降,年均減少在300萬人以上,並且減少幅度在加大。如果延遲退休政策適時適度推進,開發利用好規模日益龐大的老年人力資源,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勞動參與率,改善資本和勞動力配置狀況。
「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老齡化即將從輕度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這一歷史性轉變,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多方面產生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因此,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從更高層面進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做到及早應對、科學應對、綜合應對,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改革節奏總體平緩,個人有自主選擇空間
綱要提出要堅持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原則,如何理解?
金維剛分析,小步調整,簡單理解就是延遲退休改革不會「一步到位」,而是採取漸進式改革,用較小的幅度逐步實施到位,每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幾個月延遲1個月,節奏總體平緩。
改革前期,臨近退休的人,只會延遲1個月或幾個月,對個人工作、生活的影響不會太大。對於年輕一些的勞動者,延長的幅度雖然大一些,但距離退休的時間較長,是10年、20年後的事情,那時候的社會環境、生活水平和人們的健康狀況、心理狀態等都會發生很多變化,個人也有比較多的時間來調整和適應。
彈性實施,也就是說延遲退休不會搞「一刀切」,不是規定每個人必須達到延遲後的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退休,而是要增加個人自主選擇提前退休的空間。這也是延遲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一個特徵。
F. 養老金不夠,必須延遲退休嗎
延遲退休年租脊齡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裂棗,必須要考慮我國的國情。當前我國職工總體上存在工作條件弊源滲較差、工作壓力較大、工作待遇偏...同時考慮其他幾個問題:一是我們設計的延退方案還可以再考慮小步慢走的問題,使得延退的步驟再慢一點;二是同時考慮降低個人和企業的繳費率,使得基金收支平衡。
G. 養老保險部門為什麼提出延遲退休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制定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方案;人社部部長擾知尹蔚民日前表示,延遲退休方案預計今年出台。那麼,我國為何要推進「延遲退休」,延遲退休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延遲退休」將會小步慢走、逐步到位,區分對待、分步實施。
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首先,近年來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持續下降:
其次,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且「少子化(人們生育意願下降)」與「長壽化(人口預期壽命延長)」同期並行,相對日、韓等國達到中等緩談消收入時的錐形結構,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程度嚴重很多,老齡化的高峰正在加速到來:預計到205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38.6%,老齡人口總量將超4億人,將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不到55歲,而大多數國家的退休年齡都在65歲左右。
受到延遲退休方案影響較大是「70後」和「80後」;而根據人社部方案將實行的「漸進式」延遲退休,「90後」到退休時可能已經完全趕上了新政。
延遲退休會影響養老金么
養老保險目前總體運行平穩,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均收大於支,不僅確保了待遇的發放,而且還略有結余;此外,財政補助是目前養老保險基金籌資渠道的重要方面,對於少數基金支付能力較弱的省份,國侍此家將繼續加大財政補助力度。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H. 有延期退休的說法嗎
因為勞動者本身原因延遲辦理退休一年,基本養老金是不予補發的,從批准退休的次月起發放。
職工延遲辦理退休一年,繳費年限還是計算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止,個人賬戶繼續記載,按照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的規定計算基本養老金,如延遲期間基本養老金有調整的,按照規定調整,不再補發。
參考資料:
石家莊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
《延期辦理退休手續人員養老金能否補發》
2015年12月17日
職工達到正常退休年齡時,單位應及時為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對於各種原因延期辦理退休手續的,按如下辦法處理:
(1)對於達到正常退休年齡,經批准延期退休的,延期的時間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期滿退休,下月起計發待遇。
(2)達到正常退休年齡因單位原因造成退休延期的,個人賬戶繼續記載,但其延期時間不計算繳費年限,勞動保障部門按其到達正常退休年齡時批准退休,從辦理退休手續的下月計發待遇。如正常退休年齡至批准退休期間有調整待遇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按規定調整標准,基本養老金按增加後的標准計發,不再補發。正常退休年齡至批准退休期間職工工資或生活費低於基本養老金標準的,差額部分由單位給予補齊。保管檔案的中介機構也參照以上規定執行。
(3)因勞動保障部門原因造成退休延期的,按達到正常退休年齡時批准退休,從達到正常退休年齡的下月計發待遇。延期退休期間有調整待遇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調整標准並補發調整的基本養老金。
I. 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待遇為什麼會延遲發放呢
親親~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待遇會延遲發放的原因如下並耐:第一,沒有及時辦理退休手續;第二,沒有及時進行養源蔽蔽老金領取資格認證;第三,沒有及時變更養老金的領取方式;第四,社保機構臨時調整養老金發放時間哦~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各省市養老保險基金收支不平衡的問題,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正在加速推進,為了保證社保各項數據能夠精準轉移,省級社保系統將會停機切換到全國統籌系統,系統切換期間各項社保業務暫停辦理,為了降低對退休人員正常生活節奏的影響,一些省份會提前發放下月的養老金,一些省份則會等到系統恢復運行後,延期發放養老金待遇,因此,如果沒有領到當月養老金,很可雹州能是社保機構臨時調整了發放周期。
J. 養老保險延保延退是怎麼個一回事
到達睜哪退休年齡時戚早大高豎,不能滿足繳費十五年這個最低標准,就要向後延期退休,逐年繳費,直到滿十五年才可以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