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退休金突然停了
一般居民有下列情況,養老金就會停發:
1、出國定居、失蹤、無法聯系。出國定居的,因為無法按時完成養老金認證,所以會被停止發放。無法聯系或失蹤的,一般超過半年就會停止發放養老金,如果後面有重新和政府聯繫上,那麼會繼續發養老金,並補齊之前停發的。
2、居民有債務糾紛或涉嫌犯罪。如果有債務問題,法院會讓相關部門直接把養老金劃給債權人,還清之後才恢復發放;如果居民犯罪被收押了,那麼養老金也會暫停發放。
3、未按時進行養老金認證。職工退休後,每天都要按時完成養老金認證,如果當年沒完成認證,那麼養老金就會停止發放。進行認證的作用是為了證明自己活著,如果居民已經死亡,養老金就會停止發放的。
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除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除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除以2*繳費年限*1%。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Ⅱ 什麼情況下會停發養老金
一、在退休後由於某些原因更換了國籍的退休人員,沒有了中國國籍的人就不再是中國公民,國家也沒有義務給你補發養老金。一方面更換了中國國籍的退休人員不能再繳納社會保險相關費用;另一方面也不能享受中國養老金的福利。
二、沒有按照規定在相關的時間內按時進行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的老人養老金是會停發的。養老待遇認證是領取養老金的重要環節之一,如果因為個人原因沒有及時按照要求進行資格認證,是沒有辦法查詢到個人的相關信息。之所以進行資格認證是為了維護養老基金的安全,防止有人出現冒領錯領養老金的情況,減少養老金的損失;也是為了確保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能夠得到養老金的保障,所以沒有進行資格認證的老人就會停止發放個人養老金。
三、由於觸犯了法律法規正在監獄服刑服役的老人,由於我國法律規定在服刑期間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是會停發的。
四、為了保證養老金不被濫用錯領,由於失蹤或者消失的老人無法准確掌握具體情況,所以是會停止發放養老金的。
五、去世的老人。在老人去世以後個人養老金賬戶里的養老金是可以由家人領取的,但是國家給老人發放的養老福利用來養老的養老金是會停止發放的。
六、在異地交納社保卻不符合養老規定的也會出現養老金停發現象。某些退休人員繳納社保的地區與養老地不相符合認可度不一樣有些地區是會停止發放養老金的。這就需要退休人員到當地社保局進行咨詢解決信息核對成功以後恢復養老金的領取。
Ⅲ 2022年退休金停發政策
2022年退休金停發政策如下:
1、重復領取養老金的人,這是對一些喜歡佔便宜,投機取巧的人,比如說有些人,他們在自己的家鄉繳納了城市居民養老保險,又到另外一個城市打工,繳納了職工養老保險,他覺得等到退休的時候就可以領取兩份養老金。
2、退休人員已經去世,家屬仍然代替領取養老金,按照規定,如果享受養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員去世了,養老金將在當月正常發放,但是在去世的第二個月就必須停發養老金,家屬可以得到養老金賬戶的余額。
3、製造虛假信息的人,有一些人偽造年齡,身份信息,騙取國家的養老金,一經查處,將會停發養老金,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退休金
養老金,又名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文件規定,養老金定義為: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Ⅳ 2022年哪三類人停發養老金
以下三類人停發養老金:
第一類人群就是沒有進行養老金資格認證的人群。2021年規定,退休老人每年都需要使用社保APP進行網路上認證,沒有進行認證的退休老人,在2022年1月就沒有辦法領取養老金。
第二類不能領取養老金的人是失蹤超過六個月的人。退休人員因為特殊情況導致失蹤六個月,這類人群將在2022年停止發放養老金。在失蹤人員找回之後,可以帶著相關手續到當地的社保局進行恢復養老金的領取。
第三類人群是退休人員在2021年12月之前去世的人。退休人員去世之後,在2022年一月也將會停發養老金。但國家會對這類家屬發放喪葬費用和撫恤金。
Ⅳ 哪五種情況停發養老金
法律分析:第一種:退休人員沒有及時進行生存認證的。簡單來講,就是要進行官方認證,證明你還活著。為了避免已經去世的退休人員家屬多領、冒領養老金,大多數地區要對退休人員進行生存認證,就是每年的年審。沒有及時參加認證的,社保機構就會暫停發放。
等到退休人員認證後,可以繼續領取,還會對之前未領的進行補發。未及時認證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失蹤時間超出六個月,被申報失蹤或者注銷戶口的情況下,養老金也會暫停發放。
第二種:有多地繳費,或者重復繳費的,退休時沒有把繳費記錄歸集起來,確定具體的發放地區的。年輕時跨地區跳槽,沒有辦理養老保險記錄轉移的,或者是因為失業有停繳記錄的,恢復繳納未計入養老金待遇,這些都需要重新核算,並且給相關部門提交證明,才有可能恢復發放。
第三種:違規在多地辦理退休,領取雙份或者多份養老金。前面有講到多地繳費或者重復繳費的,無論是多地辦理還是多地繳費,每個退休人員只能領取一份養老金,一旦發現有多領的情況,也可能會暫停發放養老金,
違規在多地領取養老金,違規兩地或多地辦理退休,領取雙份或多份養老金待遇的,一經發現,也可能暫停發放養老金,該退的退,該清的清。有的地區也有過往不追,已領不退,之後只能領一份,另一份辦清退的。
第四種:退休人員出現違法犯罪記錄的。這項規定旨在讓我們做一個守法合法的好公民。退休後一旦出現違法犯罪情況,處於服刑期間,也會被暫停發放養老金。刑滿釋放後,會按照復興前的養老金標准恢復發放,也可以被納入每年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的范圍之內。所以即使是退休後,做人做事也要在法律規定和允許的范圍之內,才能合法合理的拿到應得的退休金。
第五種:退休人員欠債沒有償還。退休人員如果有欠債,且在法院有記錄。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法院一般會判定把養老金劃撥給債權人,直到領取人員的債務還清,退休人員才能領取正常的養老金。也有一種情況,會留給領取人員一定的費用作為基本生活保障。所以在領取養老金期間盡量減少負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