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養老保險跟社保有什麼區別
養老保險跟社保的區別具體如下:
1、概念上的不同,養老保險簡單來說就是對參繳了社會保險的人員,在退休後或因年紀較大喪失了勞動能力後,由社保資金給予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種制度,叫養老保險。而社保全稱是社會保險,指因某種原因喪失勞動能力,勞動崗位或經濟收入受到影響等,國家為此提供經濟補償的社會和經濟制度;
2、保障的內容不同,養老保險主要用於保障退休後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而社保不僅僅是保障退休後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還保障所有參繳人員的基本醫療服務以及失業、生育、工傷期間的基本生活。
社保與養老保險之間是從屬關系,社會保險包含了養老保險,但不僅僅只有養老保險。社保的保障范圍大於養老保險,受保障的人群也廣於養老保險。社會保險是由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及工傷保險五部分組成。
社保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保險性,保障作用;
2、強制性,凡是在法律規定內的企業和個人都要參加,有點像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
3、福利性,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實行的社會保障,並不以盈利為目的,具有社會福利性質,是一項公益事業;
4、互濟性,從范圍風險的角度來講,每個人會遭遇到的風險都不同,尤其是像失業、傷殘方面,所以每個人的需求就不同,社會保險就是給予遭遇到風險,有特別需要的人給予幫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② 養老社保是什麼
養老社保就是養老保險。我國社會保險有以下兩個類型:一個是城鎮職工保險,另一個則是城鄉居民保險。社保包括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
繳納社保方法:
一、個體參保人員
1、本地戶籍可以直接繳納社保,交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如果個體參保人員養老保險本年存在未按時繳費的,可在次年公告期內(1-3月),通過個人社保網上經辦系統申請補繳,逾期不得補繳;
二、有工作單位的由工作單位繳納社保
單位與個人共同繳費,由單位繳納一部分,個人交納一部分,按照個人上年的月平均工資收入,按一定比例繳納。個人部分將按照個人的上年月平工資8%交納養老保險,2%交納醫療保險,0.5-1%交納失業保險。
三、沒工作非當地居民繳納社保
如果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不是自己的戶口所在地,還不是上班族,又想繳納社保的話,可以在網上找比較靠譜的社保代繳機構幫忙繳納。
③ 養老保險是什麼有什麼用
養老,辭典解釋為奉養老人。這里是每個人在年老時能夠從家庭、社會、國家取得一定的收入或物質幫助,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一般意義的保險,是由參加保險的單位或個人向保險機構繳納一定數量的費用,保險機構對集中起來的分散資金進行管理和運用,對遭受災害、意外事故或人身傷亡造成損失的投保人給予一定經濟補償的制度。
養老保險定義為:政府為保證勞動者在老年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力隊伍後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通過法律形式的制度安排,要求勞動者在其有收入來源(能力)的情況下向專門保險機關繳納部分收入,由專門保險機關負責管理、統籌使用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④ 什麼是家庭養老保險
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根據人民的體質和勞動力資源情況,規定一個年齡界限,當勞動者達到這個年齡界限時作為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解除勞動義務,由國家和社會提供物質幫助,保障其晚年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家庭養老是一種環環相扣的反饋模式。在經濟供養上,家庭養老是代際之間的經濟轉移,以家庭為載體,自然實現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過程。父母養育兒女,兒女贍養父母,這種下一代對上一代予以反饋的模式在每兩代之間的取予是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單位內形成一個天然的養老基金的繳納、積累、增值以及給付過程。家庭養老,概括地說,是「在家養老」和「子女養老」的相結合。在中國,家庭養老通常被解讀為由子女供養,並且更多的是指來自兒子的贍養。中國憲法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這是對東方反哺模式的法律解說。歸根究底,養老的實質是由誰來提供養老資源,這是區分養老方式最重要的標准,同時也可以看出,家庭養老是相對應於社會養老來說的。因此,從實質上來說,家庭養老是指由家庭成員提供養老資源的養老方式和養老制度。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