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金是怎麼虧空的
養老金虧空原因包括:
第一,1995年之前的所有退休職工,全部由社會保險無償支付待遇。1995年之前的工齡視同為繳費年限,並按規定核定了待遇,社保無償支付此部分費用。
第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退休人員增加過多且壽命普遍延長,受通貨膨脹影響還得每年漲退休金,所以造成社保基金支出過大,而新增保險彌補不了支出空缺時,就造成了社保基金虧損。
第三,社保的實際利息要低於記賬利息等原因。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1]
2022年11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細則》
第三條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Ⅱ 個人養老金12000賬戶虧了怎麼辦
個人養老金
一、背景
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出台了【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意見】標志著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出台。
二、中國三大養老金體系
1、基本養老金:主要包括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就是退休費,單位或企業和個人各占部分。未在用人單位繳納的由個人自行繳納。
2、企、職業年金:是指用人單位及職工繳納,主要發揮補充作用,目前並不是所有企業都有企業年金,有些企業是按照員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按比例繳納,個人和單位各占部分。有些企業是個人象徵性的交幾十元,其他由單位定金額繳納,等到在單位退休就可以一次性提取,作為養老費用。
3、個人自行購買:此前全國沒有統一的制度安排,目前是補足養老保險體系的短板。
第一支柱主要發揮保基本生活的作用,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用於增加退休人員收入。我們主要講第三部分個人養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均可參加個人養老金。一方面,只有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實現了保「基本」這一前提,參加個人養老金才能體現「補充」養老保險的功能。另一方面,有意願的勞動者參加,可以實現個人養老金長期繳費,持續增加個人賬戶資金積累。
三、如何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
開通個人養老金專用和交易賬戶,目前只能在銀行開立唯一的個人養老金專用賬戶,個人養老金交易賬戶可以在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指定或者開立,也可以通過其他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銷售機構指定比如國泰君安證券公司。每年繳費的上限是12000,每月就是1000元,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等條件後,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並歸集至本人社會保障卡。參加人死亡後,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中的資產可以繼承。
四、個人養老金的投資方向
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資金應購買信息平台和金融行業平台共同公布的產品。主要包括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大概就是社保資金投資的標的)
五、優點
1. 個人養老金可以抵扣個稅(每年1.2萬),部分人群受益。
2. 個人養老金有強制儲蓄的功能,非特殊情況要退休後賬戶裡面的錢才能用,現在很多年輕人管不住手,這個可以讓很多管不住手的人將來老了不至於太慘。
3. 個人養老金有豐富的投資渠道,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產品,基金等。很多人說我為什麼不自己去投資,第一,年輕人去投資可能也管不住手,哪天賺了點就賣瞭然後拿去消費了,個人養老金可以強制儲蓄。第二,你自己去投資基本也是虧,那麼很多人會說投到個人養老金也可能虧啊,但是其實注冊制落地後長期來看指數都是漲的,絕大多數人是管不住自己追漲殺跌的就會虧,強制儲蓄買入寬基指數基金,幾十年的維度來看是能跑贏通脹實現盈利的,肯定比絕大多數人自己去投資收益高。
4. 個人養老金是你個人的賬戶,類似個人銀行賬戶,錢就是自己掌握著,放一萬個心,沒有誰能動用,生大病等特殊情況是可以取出來的。
5. 最後,這個個人養老金是自願購買的,而且說難聽點還不是你想買多少額度就能買的,你再有錢目前也是一年最多買12000,不願意買的就可以不買。並不是強制性的。
綜上:國家為什麼要現在出台這樣的制度,是不是有一種可能,以後的養老真的是要靠自己了!那現在還不行動,等到十幾年,幾十年退休後又怎麼辦呢?開始學會通過券商平台來投資,打理自己的養老金,將未來的生活質量掌握到自己的手裡,目前只有國泰君安一家可以提前預約此項目。
Ⅲ 2022年社保局有沒有虧空
根據國家人社部政策制度相關規定,2022年前3季度工作報告指岀,2022年前3季度收支情況,收大於支,尚未虧空。
Ⅳ 國家養老保險虧空超千億都哪去了
我國養老金逐年虧空的真實原因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的加劇,養老金是否虧空以及政府補貼多少漸成公眾關注的焦點。根據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數據顯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1489億元,其中保險費收入17554億元,財政補貼收入3038億元;支出19117億元,剔除財政補貼後,當期保費收入與支出相減,虧空1563億元。
這意味著,如果不是財政補貼大「輸血」,養老保險基金虧空早已是定局。
據華夏時報報道,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財政補貼為2272億元,2012年上升到2430億元,2013年為2669億元,而2014年,這個數據一下躍到了3038億元。從前幾年此類財政補貼的上漲額度在200億元內,到今年上漲額度近400億元,漲幅翻了一番。
「此次財政補貼漲幅之大主要受到三個方面的影響:一、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加速,部分原本由財政供養的已退休人員,不光要補,而且還是按照之前的待遇發放退休金;二、我國各地發展不平衡,各項基金並非全國統籌,有的省份有結余,有的省份則虧損,虧損的這些地區國家就要進行財政補貼;三、老齡人口逐年增加,2013年老齡人口總量已超過2億人。」4月23日,中國人保戰略規劃部一位專家表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財政補貼由於涉及金額比較大、涉及人數比較多所以關注度比較高,其實新農保和城居保涉及的財政補貼也很多。
Ⅳ 我國養老保險每年要虧損多少錢
近日公布的2022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後,2022年養老保險「虧空」將超過三千億元。《經濟參考報》記者得知,為填補養老金缺口、緩解財政補貼壓力,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的工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專家建議,可以選擇一些收益一貫對比穩定的中央企業。拿出其中一片面產權劃到社保基金名下,社保基金根據所持的這片面產權,通過年度分紅持續獲得收益。2022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因素後基金收不抵支,且相比此前幾年的預算執行處境,「虧空」越來越大。以企業職工根本養老保險為例,剔除財政補貼後。當期保險費收入與支出相減,「虧空」3024.87億元,比 2022年的收支差1563億元顯著擴大。2022年剔除財政補貼後,「虧空」僅為 959 億元。而在 2022 年,這一指標還為正值:2022年保險費收入15027億元,本年支出13948億元,收支相減余額為1079億元。
Ⅵ 為什麼養老保險會出現虧空
由於我們國家養老保險起步較晚,沒有積蓄和積累,目前採用的是徵收養老金費用,支付已經退休的人員的養老金,用沒有退休人員的繳費,用來支付已經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如果徵收的數額,不足以用來支付已經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費用,就會發生虧空。這個就和家裡人過日子一樣,收入小於支出,就會虧空,但是這里的虧空,也不完全虧空,因為徵收上來的養老保險費,還不能全部作為支出,要拿出一部分作為積累,不然永遠不會有積累,就和你家過日子一樣,有一定比例的積蓄,剩餘的才用來支出,所謂虧空,是指積蓄不足,甚至沒有積累,國家對於這樣的情況,會每年都給予財政支持,用來貼補資金不足。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Ⅶ 不久之後國家養老金會虧空個人繳納會不會白金
存進去的錢
既可能賺,也可能虧
根據《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繳納個人養老金後運營機構會拿著本金投資以實現資產增值,退休後領取得多與少同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的多與少密切相關,而大家的賬戶余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參保人繳納的本金、另外一部分是產生的投資收益。
Ⅷ 養老金哪年虧空
2035年養老金即將耗盡,還未曾老去的,我們應當如何應對養老問題呢?對於這個所謂2035年養老金耗盡,最早的時候是在2020年提出了一則,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當中指出了這一問題。但是它指的是如果按照現行的模式,比如說按照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並且按照現行這樣的一個社保的徵收模式,包括養老金的發放模式,可能會在2035年左右耗盡養老金的結余。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呢?這是因為我們國家的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未來人口老齡化程度會越來越大,適齡勞動力人口會越來越少,那麼也就意味著領取養老金的人口總數變得越來越多,所以說養老金的結余就會變得越來越少。而繳納社保的適齡勞動力人口越來越少,所以說從這個人口供養比上來看,那麼確實會造成一定社保基金的壓力。從而造成社保收支不平衡,那麼最終的結果確實是會將耗盡我們養老金的結余。
但實際上我們個人能想到的事情,是從國家層面也是完全想到的。而且通過這個養老金精算報告當中,也明確指出了這一弊端,那麼其實我們養老金的改革一直在路上,一直不斷充實著我們社保基金的結余。我們通過幾個典型的案例,就可以充分說明這個問題。比如說每一年,不斷劃轉的中央國有企業單位的經營利潤,都是以數以萬億元來劃轉。那麼充分說明充實了我們社保基金的結余。這是一個方面。
還有就是從2016年開始,社保基金就入市了。也就是進入到了這種高水平的投資階段,那麼每一年的年化收益率都可以高達7%~8%左右。通過這樣的一個高回報和收益率,也能夠極大充實我們社保基金的結余。所以說這一系列的舉措,對於我們社保基金的結余,是能夠有效的規避耗盡或者沒有節余的風險。所以大家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即將要實施的延遲退休,這一點是非常的重要,也是非常的關鍵。延遲退休的到來,就意味著今後我們的退休年齡將會往後順延。那麼領取養老金的人口總數就會變少,而繳納社保的人口總數就會增多,因為延遲退休會直接將我們的退休老齡人口,轉變成為適齡勞動力人口。從而改變人口結構,也能夠緩解社保基金的支出壓力。這樣的方式,是不會導致我們社保基金耗盡的,所以說我們的擔心完全是杞人憂天。
對於我們個人來講,積極參加社保才是能夠做的事情。因為你只有積極參加社保,將來在滿足法定退休條件之後才能夠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當我們符合領取養老金的條件,你才能夠終身享受到養老金,否則的話你不去交納社保,那麼
Ⅸ 為避免養老金虧空政府可採取哪些措施
從國家十四五推出的養老金統籌政策,養老金專項理財政策,個人養老金政策,養老金儲蓄政策及一直停留在理論階段的延遲退休政策看,養老金不足的問題明眼可見,但2035/2036年是否會耗盡,只有國家財政部門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