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多地調節居民養老保險

多地調節居民養老保險

發布時間:2023-01-26 17:30:34

Ⅰ 好消息!多地養老金上調 快看你家鄉漲多少

全國社會保險局長會議昨天起,到今天(2月16日至17日)在廣西南寧召開,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指出,養老金連續調整後,月人均超過105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提高到人均420
元。此外,近期全國多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上調。小編梳理了近期基礎養老金上調的地區,都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大消息!北京、上海等7省區市3600億養老金開始投資運營

全國社會保險局長會議昨天起,到今天(2月16日至17日)在廣西南寧召開,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指出,養老金連續調整後,月人均超過105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提高到人均420
元。對於社會各界關注的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管理的情況,人社部副部長游鈞表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已正式啟動。

據人社部統計,全國共有北京、上海等7個省份,共計3600億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開始委託社保基金理事會開展投資運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 游鈞:突破了原來社保基金只存國有銀行和買國債的限制,為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實實在在打開了通道。

人社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為5.28 萬億元,總支出為4.65 萬億元,分別比2015年底增加0.68萬億元、0.75萬億元。

基金累計結餘6.57萬億元。社保各項基金繼續增長,收支保持了總體平衡。

近期基礎養老金上調的地區,都有哪些?

北京

北京市自2017年起將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年繳費標准上限,由現行的7420元調整為9000元,調整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年繳費標准為1000元到9000元,參保人可以在此區間內自行選擇年繳費標准。

此次政策調整增設兩個繳費補貼檔次,將以往的兩個繳費補貼檔次及補貼額度增加至四個。從2017年起,北京市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的繳費補貼分為四個檔次,每人每年補貼60元至150元不等。

目前,北京市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有85萬人,其中享受老年保障福利養老金人員43萬人,每人每月領取福利養老金425元;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員42萬人,每人每月領取基礎養老金510元。

江蘇

2017年,江蘇將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完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實現參保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城鄉、地區之間順暢轉接。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准提高到每月125元。在現行普惠式調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基礎上,探索加發繳費年限養老金。

河北

河北省自2017年1月起,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0元。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自行提高當地基礎養老金水平。

據介紹,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共有3447萬人參保,參保率達98.22%,其中有985萬人正在按月領取養老金。

福建

福建省人社廳、省財政廳2016年12月聯合發文,將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准提高15元。調整後,城鄉居民保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

此次提高的基礎養老金從2016年7月1日起補發,12月底前發放到位。

杭州

杭州市人社局2月16日發布消息稱,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調整提高,調整從2016年10月1日起執行。

其中,主城區基礎養老金標准由原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190元。全市惠及人數達48.56萬人,其中不繳費直接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的人數近22.6萬人,占享受待遇人數的46.54%。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與主城區同步調整,其他統籌地按不低於每人每月150元的標准調整。

濟南

從2017年1月1日起,濟南市再次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每人每月增加10元,從現在的100元提高至110元。

從1月起,濟南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將開始按新標准發放,25日前將全部發放到位。全市79.1萬余名60周歲以上的城鄉老年居民將因此受惠。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如何繳費

什麼時間繳費?

如何繳費?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實行按年度(自然年度)繳納,參保城鄉居民應根據自己選定的繳費檔次,按照當地規定的繳費期和繳費方式按時足額繳費。

目前,各地主要的繳費方式有通過金融機構預存代扣保費、參保人員到金融機構直接選檔繳費、經辦機構會同金融機構間接收取保費、村協辦員代收保費等,具體方式由各地確定,供參保人員選擇。

但對於經辦機構會同金融機構間接收費、村協辦員代收的,應由社保機構為參保人員開具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社會保險費專用收據。

達到領取待遇年齡,

當年可否繳納本年度養老保險費?

達到領取待遇年齡的參保人員,到齡當年可以繳納本年度的養老保險費。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如何補繳

養老保險費補繳手續如何辦理?

到哪裡辦理?

需要補繳養老保險費的參保人員應及時到戶籍所在地村(居)委會辦理補繳手續,填寫《補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請表》,並將需補繳的養老保險費存入社會保障卡的銀行賬戶或銀行存摺(卡)。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如何領取

參保人員應從何時起,

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參保人員從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次月起開始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如何辦理

待遇領取手續?

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員應到戶口所在地村(居)委會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通知表》上簽字、簽章或留指紋確認。

辦理待遇領取手續時需攜帶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等材料。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2-1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Ⅱ 各地要根據什麼情況合理確定和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各地要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的精神合理確定和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

第三條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重要任務,是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關繫到廣大城鄉居民的切身利益,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明確部門責任,切實把政策落實到位。

(二)完善機制建設。各地要根據本指導意見的精神,逐項落實各項政策,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建立和完善適合本地區情況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調整機制。

(2)多地調節居民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

二、集體補助。

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將集體補助納入社區公益事業資金籌集范圍。

三、政府補貼。

政府對符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Ⅲ 各地根據什麼情況合理確定和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法律分析:合理確定和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標準的根據:統籌考慮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標准調整情況,供城鄉居民選擇。完善待遇確定機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確定標准並全額支付給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系數確定。明確各級人民政府、集體經濟組織和參保居民等各方面的責任。中央根據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財力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地方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老年居民予以適當傾斜;對長期繳費、超過最低繳費年限的,應適當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各地提高基礎養老金和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標准所需資金由地方負擔。引導激勵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早參保、多繳費,增加個人賬戶資金積累,優化養老保險待遇結構,提高待遇水平。
法律依據:《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 第二條 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統籌考慮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標准調整情況,適時提出城鄉居民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調整方案,報請黨中央和國務院確定。地方基礎養老金的調整,應由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方案,報請同級黨委和政府確定

Ⅳ 多地農民基礎養老金上漲,漲了多少有你家鄉嗎

2020年的農民基礎養老金上漲了不少,每個地方上漲幅度都不一樣。上海從1200漲到1300,北京也上漲到了887,南京上漲到了30元,從500到530,黑龍江省規定60-75歲每月增加5元,80歲以上每月增加10元。目前沒有我的家鄉。

Ⅳ 多地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這兩類人漲得更多

養老金是老百姓的「養命錢」。廣大退休人員非常關心,今年養老金何時上調。目前,已經有一些地方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率先上漲,兩類人養老金漲得更多。

多地上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在2018年提高到每人每月88元。隨著全國最低標準的上調,2019年多地的基礎養老金也隨之進行了上浮。

河南最近下發通知,決定從2019年1月1日起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每人每月增加5元,即從每人每月98元增加到每人每月103元,惠及全省1512.8萬名老年城鄉居民。

廣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9年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從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0元;寧夏明確,從2019年起將連續三年每年調增基礎養老金5元。

有人會問,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是什麼?先來科普一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跟企業職工參加的職工養老保險是不同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其中,中央確定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

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經超過5億人,領取待遇的人數超過1.5億人,隨著2019年多地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上調,一大波城鄉居民將會受益。

這兩類人的基礎養老金會多漲一點

有兩類人有望獲益更多。按照人社部和財政部去年下發的意見,地方根據當地實際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65歲及以上城鄉老年居民予以適當傾斜;對長期繳費、超過最低繳費年限的,應適當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

也就是說,65歲及以上城鄉老年居民,還有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人,他們的基礎養老金有望多漲一點。

已經有地方落實了。比如,青海省從2019年1月1日起,對65周歲及以上參保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元基礎養老金;對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繳費年限每增加1年,月加發基礎養老金10元。

山西也明確,對全省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老年居民增發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為每人每月5元;累計繳費滿15年的,每多繳費一年,月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1元。

江西也要求,2019年起,對65周歲(含65周歲)至79周歲的參保居民,每人每月加發不低於3元的基礎養老金;80周歲以上(含80周歲)加發不低於6元的基礎養老金;對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在規定基礎養老金的基礎上,每多繳一年,在領取待遇時,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2%。

職工養老金有望迎來「15連漲」

說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再來看看職工養老金。2018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總體上調5%左右,實現「14連漲」。

2019年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會實現15年連漲嗎?這是1.14億名退休人員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目前,多個省份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其中,河南表示,繼續調增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青海也提出,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對中新網記者表示,考慮到物價指數和職工工資上漲情況,預計2019年退休人員養老金依然會維持上調。如果維持去年養老金上調絕對額的話,預計今年上調比例不會超過去年。

Ⅵ 社保迎來5項新調整,具體是怎麼調整的

社保迎來5項新調整,具體是怎麼調整的?

社保的5項新的調整,主要是調整與大家生活和利益相關的,因病致貧的納入救助范圍,社保繳費基數的調整,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的公布,多地上調居民基礎養老金,電子社保卡的申領和大范圍使用這些調整。這五項調整將惠及更多的人,事關每個人的利益和生活。

Ⅶ 多地上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疫情不影響發放

12月日,四川省人社廳、財政廳發布通知提出,從2020年7月1日起,四川省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5元,即在原每人每月100元的基礎上增加5元,提高標准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全額補助。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經濟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已有山東、江蘇、上海、福建、北京等地明確提出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
其中,上海宣布,從2020年1月份起,繼續增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90元。增加後,上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含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為每人每月1100元。
江蘇明確,從2020年1月1日起,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由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60元。
福建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從今年7月1日起上調,由每人每月123元提高到130元,預計這一政策可惠及487.6萬60周歲以上參保人員。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包含兩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除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根據個人賬戶里全部存儲的錢來計算的。繳費檔次越高,交的時間越長,個人賬戶積累的錢也越多,將來領的養老金相應也越多。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天津、內蒙古、浙江、安徽、廣東、重慶、西藏、陝西等地密集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如廣東省根據近年城鄉居民收支增長情況,調整個人繳費檔次標准,將原來的10個繳費檔次調整為每年180元、240元、360元、600元、900元、1200元、1800元、3600元、4800元9個檔次。
退休人員另一關心話題是,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養老金能否確保按時足額發放?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加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財政補助和調劑力度,支持地方做好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工作。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補助經費5827億元,比去年增長10.7%,並重點向基金收支矛盾較為突出的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省份傾斜。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透露,按照新增一人納入一人、到齡一人發放一人的要求,人社部推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養老保險動態清零,讓更多貧困人員「出得來」「留得下」「穩得住」。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594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超過99.99%,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此外,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工作也穩步推進。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考慮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實賬積累,當期支付壓力小,為促進保值增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2018年聯合發文,要求分三批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截至今年11月底,已有22個省份如期啟動,其他省份正在抓緊推進,今年年底前有望全部完成目標任務。

Ⅷ 養老金哪四大調整

法律分析:
第一大變化:養老保險調整方案出台
目前多地已經出台養老保險調整方案,目前至少已有重慶、天津、內蒙古、廣東等4省份出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調整方案,並於2020年1月1日正式實施。
第二大變化:養老金有望實現十六連漲。
據《經濟參考報》1月8日報道,2020年城鎮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人員養老金將迎來16連漲,養老金上調方案已在醞釀,或於近期加快出台。
第三大變化:養老金可用社保卡領取
2019年10月下發的《人社部辦公廳關於壓縮制發周期優化社會保障卡管理服務的通知》提出,2019年底,全面實現通過社保卡發放養老保險待遇。
2020年底,實現養老保險業務全流程使用社保卡,推進社保卡在就業服務、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和工資發放等領域應用;
第四大變化: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可網上辦理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今年8月份印發的《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2019年底前實現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業務網上辦理。
第五大變化:電子社保卡應用
人社部印發的《關於全面開展電子社會保障卡應用工作的通知》要求,2019年,要在所有地市實現簽發應用全國統一標準的電子社保卡,不低於10%的持卡人領取電子社保卡,所有地市均開通移動支付服務;
2020年,不低於25%的持卡人領取電子社保卡,完成地方模式向全國社保卡服務平台統一支付結算模式的切換;2021年,形成實體社保卡與電子社保卡廣泛協同並用的上線下「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
第六大變化:單位繳費比例下降
從2019年開始單位繳費比例從24%降為16%,下降幅度為8個百分點,於歷史之最;
第七大變化:醫保和生育險合並。
醫療保險和生育險合並之後,將由現在的五險變為四險,但是在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的同時仍然可以享受到生育險的待遇,並不是簡單取消生育險,靈活就業人員也可以享受到生育險的待遇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條 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十二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
第七十 條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_
第七十一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_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_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第七十四條 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運營實施監督。
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的設立和職能由法律規定。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
第七十五條 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
第七十六條 國家發展社會福利事業,興建公共福利設施,為勞動者休息、休養和療養提供條件。
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條件,改善集體福利,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
第一百條 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第一百零四條 國家工作人員和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的工作人員挪用社會保險基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Ⅸ 2021年10餘地上調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具體調多少漲多少

此「養老金」非彼「養老金」

很多人一看到養老金,容易誤認為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實際上除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外,我們國家還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每年上調的正常增長機制,按照規定要按照 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增長情況 ,每年對退休人員養老金進行適時調整。3月5日,國家已經明確要繼續上調養老金,指的就是這種養老保險的養老金。

一般流程是 :3月中下旬,國家發布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的通知。5月底之前,各地依據養老金調整通知,制訂養老金調整的實施方案報人社部;財政部。6月中下旬陸續公布有關實施方案。7月底以前養老金調整到位,從1月份開始差額補發。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跟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不一樣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非常靈活,最低只有一年100元。個人繳費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生成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待遇,是由國家全額補貼而成。

像職工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人員自己承擔全部 社會 保險費的情況下,最少一年繳費都要七八千元。其中,只有40%進入個人賬戶。

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無法跟職工養老保險一樣年年上漲。不過好在國家的養老保險制度是放開的, 只要有需要、有負擔能力,個人都可以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調整 ,主要是國家加大補貼,提高基礎養老金待遇標准。我們所說的十幾個地區上調養老金,指的就是有 十幾個地方上調基礎養老金

2020年7月1日,國家將基礎養老金標准由88元每月上調至93元每月。地方政府也可以進行額外的補貼。

山東省就從上年度7月1日起將提出養老金標准有118元每月上調至142元每月,青島市有168元每月上調至192元每月。

江蘇省從1月1日起,將基礎養老金標准有160元上調至173元。

甘肅省也將全面上調基礎養老金,增幅額度為5元。增加的額度是省級財政全額撥款的額度,由往年的15元上調至20元,甘肅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由108元上調至113元。

所以,這10多個地區的養老金調整都是零零散散的,標准也不一樣。

像北京市基礎養老金標准目前是820元每月,基本上每年都會調整,上一次調整是20元。上海市也是每年調整,2020年增加了90元,達到了1100元每月。這是全國基礎養老金水平最高的兩個地區了。

總體來說, 對年輕人的建議 是:如果想要更高的養老金待遇,還是建議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如果覺得個人參保繳費負擔很重的話,可以去企業打工,自己只承擔個人部分。

對於 已經領取養老金的老年人 來說,國家也在不斷的努力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希望國家未來能夠進一步優化養老制度,努力嘗試統一居民養老和職工養老保險。

我估計題主是把這個政策和退休職工每個月領取的幾千元養老金混同在一起理解了。2021年十個地區上調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而不是城鎮職工養老金。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針對主要是在農村地區參加養老保險的人。 以前每年只要繳納幾百元就能參加了,最低的地區一年繳納100元,沒錯是一年,不是一個月。

由於繳納的少,故退休後領取的總量也很少。城鄉居民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個人繳費部分,就是每年繳納的幾百元錢會形成一個個人賬戶,等退休後你繳納的按照一定的比例每月返還。二是國家補貼部分,這部分完全由社保支出負擔。

十個地區上調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國家補貼部分,而且上調的是每個地區的最低標准部分。比如江蘇從160元上調到了173元;甘肅從108元上調到了113元。

這部分調整的很少是因為原本的基數就低。國家補貼部分最高的地區是上海,每月補貼1100元,地區經濟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難怪大家都覺得上海好,這種優勢是全方位全領域的。

題主想知道的應該是城鎮養老保險的上漲情況。 這個還不能急,今年的養老金上調是已經確定的了。每個省份都會根據自己的工作節奏啟動這項工作。不過,最早也要到4月份了,有的身份會在每年的8月才啟動。當然,調整後形成的增加額不會不給的,之前的差額會在補發當月一次性全部發放到位。

至於上調多少是因地區、因人而異的,每一個人上調的幅度都不同。這得結合當地政策、個人繳納社保年限、個人年齡大小、個人去年養老金的領取總額等幾個因素通過一組公式計算得出。一般來說,如果你去年的養老金不算很高,則能夠上漲6%左右,相反則不太會超過5%。

調多少,漲多少,老百姓說了不算數,拍小視頻的自謀體說了也不算數,由國家養老保險部門說了算。

Ⅹ 各地要根據什麼合理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
各地要根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合理確定和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標准,供城鄉居民選擇。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可保留現行最低繳費檔次標准。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第二條,(三)建立個人繳費檔次標准調整機制。各地要根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合理確定和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標准,供城鄉居民選擇。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可保留現行最低繳費檔次標准。

閱讀全文

與多地調節居民養老保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農村老人過世要花多少錢 瀏覽:9
端午節跟父母說什麼 瀏覽:183
老年人焦慮症的治療該如何進行 瀏覽:284
重陽節的人物及來歷 瀏覽:107
重慶長壽區元祖 瀏覽:526
長壽花水泡不生根怎麼辦 瀏覽:179
女兵體檢怎麼體檢 瀏覽:275
體檢表的職務怎麼填 瀏覽:128
退休了還扣社保 瀏覽:95
長壽草有嗎 瀏覽:966
河南省養老機構執行什麼電價 瀏覽:719
二o一八年養老金 瀏覽:885
衡陽新生兒體檢在哪裡 瀏覽:568
三個月體檢一般在什麼地方做 瀏覽:752
九州通人壽養老院屬於哪個社區 瀏覽:450
養老金直接補 瀏覽:470
應城農村養老金如何交 瀏覽:799
讀經典詩文傳承孝敬文化 瀏覽:881
50歲賀詞大全 瀏覽:496
國外多少歲領養老金 瀏覽: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