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老金可以繼承嗎
法律分析: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的余額可以繼承。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❷ 養老保險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嗎
1、養老金是可以作為公民的遺產進行繼承的。 2、但分為兩種情況:如果養老保險合同中指定受益人的,由受益人取得 養老保險金 。如果合同中沒有指定受益人的,養老保險金可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其繼承人取得。 3、 遺產繼承順序 ,是指被 繼承人死亡 後,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先後秩序。
❸ 養老保險可以繼承嗎
養老保險是可以繼承的。但需要分為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如果養老保險合同中指定受益人的,將由受益人取得養老保險金;
2、如果合同中沒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可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其繼承人取得。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
養老保險的繳費方式,具體如下:
1、參加工作繳納職工醫保的,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
2、繳納靈活就業醫保的,可攜帶好身份證、社保卡前往當地社保局繳納;或者通過線上渠道繳納;
3、城鄉居民醫保,在每年規定的集中繳費時間,攜帶好身份證等資料前往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者是村或居委會指定地點繳費即可。
養老保險查詢的地方:
1、電話查詢。參保人可以直接撥打全國社保熱線12333,提供身份證號碼或醫保卡號即可獲得醫療保險的相關信息;
2、社保局官網查詢。參保人登錄當地的社保局官網,注冊賬戶,填寫自己的社保電腦號和身份證號碼,就可以獲取醫療保險的相關信息;
3、手機查詢。參保人可以通過手機微信或者其他社保局的服務賬號,綁定自己的社保賬戶,就可以獲取醫療保險的相關信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❹ 養老金可以繼承給子女嗎
法律分析:
退休金子女可以繼承,退休金也就是常說的基本養老保險了,對於那些在繳納者離世之前,沒有將賬戶之中的錢領完的,那麼在離世之後,是可以由死者的子女等法定繼承人按照流程來繼承退休金的。領取養老金不足10年身亡者,其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儲存額中個人交費額的余額,可以一次性退給其法定繼承人;無繼承人或無指定受益人者,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其喪葬費用。因此子女有權利繼承領取其父母的養老金。這里的養老金是作為父母的遺產由其子女繼承的。如果交養老保險教完後剛退休沒幾年就死了,死者的直系親屬可以領取三個月上年度平均工資的撫恤金,三個月工資的喪葬費,死者個人賬戶8%自己繳納余額全部退還給法定繼承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第十五條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衍生問題:
無繼承人遺產如何處理?
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無人繼承的遺產,無論歸國家所有或為集體組織所有,死者生前所欠的債務,應首先從遺產中清償。對債務的清償也同樣適用限定繼承的原則,即清償債務以死者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部分,國家和集體所有制組織不負償還責任。在依法收歸國有或收歸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的無人繼承之遺產時,如有人對死者給一部分遺產。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是指沒有繼承人以及受遺贈人承受的遺產。被繼承人死亡後,其遺產由繼承人繼承或者由受遺贈人受遺贈,從而使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財產轉移歸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所有。若無人繼承或者無人受遺贈,因被繼承人死亡不能為遺產的主體,則須確認該遺產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