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退休晚辦退休手續,這種事應該怎麼處理
一般情況我們的退休老人,都是急著迫切的辦退休。
很少有人能夠晚上幾個月再去辦。
我想知道你晚辦退休的原因。
實際上,晚辦退休,退休待遇不會補發,如果你晚來幾年,倒可以給你按照調整之後的工資發放。
我這些說的都是因個人原因,晚辦退休的。
如果由於單位原因或者社保部門原因晚辦退休。
單位要承擔賠償責任,社保部門的話倒可以按期給你補發。
如果由於檔案找不到無法佐證你的繳費記錄,無法辦理,可以跟社保協調,一般找到答案之後可以補發的。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大姐,說我們把她的黑龍江檔案找不到了,折騰兩年多,也沒有找到,她有自謀職業的十五年保險,但她就是不辦退休!逼著我們先給社保部門兒做好了備案,折騰兩年多,最後還是自己想通了,先辦了退休再慢慢兒找黑龍江檔案。
其實他的檔案根本就沒有轉到我們青島,沒有調令,調函之類的存根,不能說她後期在青島參加自謀職業,以前的檔案在這兒。
呵呵,希望你跟社保部門協調一下吧,早日解決。
這是件很頭痛的事情。按照正常來說,目前一般退休的年齡是男60歲,女的55歲,女職工(工人編)50歲。一旦退休手續辦晚了,按照常見的處理方法是: 如果是個人原因導致晚辦的,則由個人負責; 如果是由單位原因導致晚辦的,則由單位負責; 如果是由 社會 保險部門的原因導致晚辦的,則由社保部門負責。但也有的地方管理是不同的。有的地方超過退休年齡沒辦理退休手續的,一律不補養老金,那個月辦理那個月發。
參保人員達到正常退休年齡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怎麼辦?實際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點:一是檔案記載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符;二是個人或企業欠費;三是特殊工種材料不齊全;四是錯過了辦理退休的時間。原因不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略有差異。 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為什麼達到正常退休年齡,不能辦理退休手續?要想辦理退休,需要符合2個基本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不低於15年。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具體來說,主要原因也有以下4種:
(一)檔案記載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符
有的人上學時分不清陰歷和陽歷,混淆了生日的時間;有的人在辦理身份證的時候,個人的出生時間被工作人員錄錯了;有的人為了參軍或者報考院校,私下修改了個人的年齡等等。
(二)個人或企業欠費
有的是因為個人經濟壓力大,沒錢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導致欠費;有的是因為企業破產、重組等原因,欠繳企業統籌部分和個人部分的養老保險費用。
(三)特殊工種材料不齊全
因為特殊工種人員可以提前5年辦理退休,與足齡退休相比,特殊工種退休審批比較嚴格。如果無法證明特殊工種的工作年限和工作經歷情況,也會無法辦理退休的。
(四)錯過了辦理退休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我們應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生日當月,辦理退休手續。但是,有的時候,由於企業經辦人員或者職工本人的疏忽,錯過辦理退休的時間。
二、退休手續辦晚了,應該怎麼處理呢?(一)檔案記載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符,怎麼辦?
當人事檔案記載年齡與職工實際年齡不符,應以職工人事檔案中最早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重點查看個人的《入團志願書》、《參軍登記表》、《知青登記表》、《入學登記表》、《招工備案表》等相關材料。或者查看個人直系親屬檔案,尋找關於出生時間的線索。
(二)個人或企業欠費,怎麼辦?
1.對由於個人欠費原因導致未按期辦理手續人員,自辦理手續並補齊欠費下月起計發基本養老金,期間國家和當地出台的調整基本養老金政策同時開始享受。
2.對由於用人單位欠費原因導致未按期辦理退休手續人員,經 社會 保險經辦機構核實,單位補齊欠費及滯納金後,可從法定退休時間下月起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期間國家和當地出台的調整基本養老金政策同時開始享受。
(三)特殊工種材料不齊全,怎麼辦?
特殊工種審核的重點就是:工作年限和工作經歷。從事工種的工作年限,至少在8~10年左右;特殊工種的工作經歷,要與崗位相符合。你可以把人事檔案作為突破口,通過查找《工資審批表》、保健津貼發放材料、崗位操作證、調令等原始檔案材料,作為自己辦理特殊工種審批的重要依據。同時,也可以查找同班組、同工段的已經按照特殊工種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作為審批時的參照依據。
(四)錯過了辦理退休的時間,怎麼辦?
1.參保人員達到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齡後,由於參保人員本人或者單位原因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而繼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其超過退休年齡的繳費時間不計算為繳費年限,其中個人多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一次性退還給本人,單位繳費部分不予退還;
2.基本養老金標准核定按參保人員本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的辦法和工資基數確定,辦理退休手續與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期間的基本養老金 社會 保險經辦機構不予補發。期間如進行基本養老金調整,按規定調整的數額應當納入核定的基本養老金標准。
寫在最後:1. 參保人員達到正常退休年齡,未及時辦理退休手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對症下葯。
2. 退休是一件大事,不能掉以輕心。對於即將退休的人員來說,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退休是你自己的事,你不上心誰上心!
3.退休的准備工作,宜早不宜晚。千萬不要臨時抱佛腳,以免影響退休。
很多人由於企業破產等原因,導致社保欠費、人事檔案丟失。明明到了退休年齡,卻無法按時辦理退休。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
我應該是2018年退休,今年才去辦理,我養老保險只有12年左右,1986年一1998年已繳,單位在1998年垮了,現在社保局要我去當地派出所開有無犯罪記錄證明,我由於失去工作以後,也就是2011年被判刑6個月,這樣會影響我退休嗎
❷ 退休金未發放應該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通常都是按時足額發放的。如果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沒有按時足額發放,應當向本人辦理退休手續所在地社保局查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❸ 退休晚辦一個月怎麼辦
晚辦退休手續唯一的影響就是領取養老保險金。如果退休手續延遲辦理一個月,那麼,這也意味著,退休人員將會少領一個月的退休金,這是因為,退休金是在辦理退休手續之後的次月領取的,如果在這個月辦理退休,那麼便需要在下個月才能領取退休金。退休晚辦一個月,可以接著去當地的社保局辦理。退休晚辦並不受時間的影響,但是可能影響領取個人退休金。如果是個人原因,到達年齡時處在自由職業者狀態,在到齡後去自己戶籍所在的街鎮的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申請養老金,如果因為忘記前一個月的就拿不到了;如果是在用人單位工作,到齡後因為用人單位的原因,拖延了退休辦理手續,可以要求單位補齊應當發養老金領取的月份,如果單位不願意或者有爭議可以提起維權。〈br〉
退休工資能否補發要看是以下哪種原因的:〈br〉
1、如果是當事人自己不及時提交相關退休審批時需要的資料導致晚一個月辦理完退休手續,那麼社保機構是不會補發養老金的。因為責任在當事人本人。〈br〉
2、如果是當事人按要求提交了資料,但是社保機構基於國家政策、社保機構自身等客觀原因(當地暫時沒有公布上年度社平工資等)導致的晚一個月辦理完退休手續,則必然會補發的。〈br〉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二條 工人退休以後,每月按下列標准發給退休費,直至去世為止。(一)符合第一條第(一)、(二)、(三)項條件,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九十發給。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八十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參加革命工作,連續工齡滿二十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七十五發給;連續工齡滿十五年不滿二十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七十發給;連續工齡滿十年不滿十五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六十發給。退休費低於二十五元的,按二十五元發給。〈br〉
❹ 退休工資沒按規定時間到賬,該怎麼辦
樓主你好,退休工資沒有按照規定的時間到賬該怎麼辦?這種情況實際上也是比較常見的,一方面很多地區它每一年都是需要重新來核算退休金的待遇,因為每一年退休金的待遇都是能夠正常增長的,所以說它都需要重新來核算自己退休金的待遇,那麼在核算的這幾個月時間很明顯,就要發放的時間相對來說可能會慢一些。
但是這裡面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退休金的待遇,到目前為止,全國的退休金都是完完全全的能夠實現,全額足額按時的進行發放,所以還未曾出現過任何一起,就是因為拖欠退休公司的問題,當然可能在一兩個月之內有可能它不發放,主要就是在核算自己退休金的待遇,當然退休金的待遇一旦正常的核算完成之後,那麼就會一次性補發到位的。
除此以外還有另外一種特殊情形,就是這個養老保險的資格每一年都是需要正常認定的,如果說你沒有按照在12個月之內的一個周期之內,正常的認定自己養老金的領取資格,那麼就會造成自己養老金不能夠及時的領取就會暫停發放,但是這裡面也只是暫停發放,只要是正常完成養老金資格的認證之後,那麼養老金的待遇都會正常補發到位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退休工資,也就是養老金,一般到賬時間都是非常准時的,如果遇到節假日一般都會提前發放。根據我這么幾年的情況,很少有不按時發放的情況。
第一,剛辦理退休時的養老金有可能延遲發放。
由於部分職工退休時,由於個人資料、檔案材料不齊、有的需要補交養老保險的差額,有的需要補交醫療等問題,導致退休審批時間延後,不管需要審批多少時間,退休金的計發日期都是從生日後第二個月開始補發;如果退休後生日的第二個月沒有按時發放養老金,可能是因為審批延後造成的,待完成審批後,正式退休手續辦理完畢,沒有發的月份都會在發養老金的日期進行補發的。
第二,已退休人員養老金沒有按時發放的,是否是沒有當年沒有辦理驗證。
一般退休滿一年以後,要求每年都要辦理退休驗證,部分地方對這個部分要求是比較嚴格,但是我所在的重慶,相對比較寬松一些,我退休後第四年才去辦理的驗證,中途養老金也沒有停止發放過。但是大家不要向我學習,該去辦理驗證的要及時去驗證。現在辦理退休驗證是比較方便的,一般在同一個省級范圍內,只要在居住地的任何一個街道或是鄉鎮的社保所,憑本人身份證就可以辦理驗證手續,部分省市也開通了異地驗證手續,在異地居住的,也只要居在住地所在的街道或是鄉鎮社保所,也是可以辦理驗證的,沒有辦理驗證的就有被停發養老金的風險。
第三,情況不明的,可隨時撥打當地社保熱線咨詢。
如果退休後按時辦理了退休驗證的,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收到社保局發放的養老金,這時也不要慌張,離當地社保局比較近的,可到當地社保局去問問;距離比較遠或是在外地居住的,可以問問以前同事是否已發,如果你的同事都已經發了自己還沒有發的,可通過撥打當地社保局的咨詢熱線電話查詢,弄清楚原因後,當月沒有及時發放的,一般都會進行補發。
總之,退休工資或是養老金,到時間沒有到賬,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超過了發放時間一到兩天還沒有到賬的,就要及時了解情況, 沒有驗證的,要及時去辦理驗證,屬於其他問題的,可及時撥打當地社保部門的咨詢熱線進行查詢,也可以到當地社保部門進行咨詢。
養老金一般都會准時發放,不會拖欠,如果沒有按時到賬,可能是你被暫停了養老金。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退休工資也就是養老金沒有按照規定時間到賬,該怎麼辦呢?
每個地方的養老金一般都有一個固定的發放到賬日期,比如,有的地方是每月15號發放,有的地方是每月25號發放。
養老金是民生大事,所以它的發放也是非常准時的,一般都不會發生拖欠,如果養老金沒有按時到賬,那麼也不要心急,要第一時間去弄清楚原因。
原因可能是你沒有通過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養老金被暫停發放了。
雖然說養老金領取資格的集中認證已經取消了,但是,認證本身依然存在,只不過是認證方式發生了大變化,更多的是通過社保部門進行大數據後台交叉對比的靜默認證,還有退休人員也可以進行足不出戶的手機刷臉認證。
如果說你沒有按照當地的要求進行認證,或者說沒有通過認證的話,那麼你的養老金就會被暫停發放,所以你的養老金也就無法按時到賬。
只有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通過之後,你的養老金才會恢復正常發放,恢復正常到賬,之前拖欠的養老金也會一並進行補發。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可能就是,由於社保部門或者是銀行的原因導致養老金沒有及時發放到賬。
尤其是在遇到養老金每年例行調整的時候,社保部門是非常繁忙的,如果說所在地區退休人員數量龐大,那麼,養老金上漲的核算計發,工作量非常大的,而且是不能出錯的,所以如果沒有在養老金發放到賬日期之前完成核算,或者說銀行自身系統出現故障,也是可能出現遲發養老金這種情況的。
如果這些原因都不是,都被排除的,那你最好是撥打12333社保熱線,或者是養老金代發銀行的電話進行咨詢。
更多社保養老金,請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留言。
退休金到規定發放時間而沒見款到帳?可能存有下列情況;
一、社保中心正在籌措資金待發放中;
二、有少數區域可能沒完全取消退休人員年度認證需重新認證;
三、若遇年度退休人員調整退休金時,社保中心人員需對每位退休人員依冊名,逐人逐筆核算增補調整養老金數額而拖延遲發放。
養老金沒到帳怎麼辦?
可直接到社保中心詢問或是電話咨詢。
退休工資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養老金,通常情況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的是人社部門核算,財政部門直接撥發的,所以說養老金的發放時間一般情況下是固定的,就跟我們每個月發工資的日期一樣,比如說每個月的5號、15號、20號這樣,正常情況下都會按時到賬。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可能不按規定的時間到賬。
一、一年一度養老金的核准日期
對於養老金來說每一年都會核定發放的金額,也就是所謂的一年一漲養老金,那麼長養老金的時候提前會進行核算的工作,核算不準時就會導致養老金的發放推遲,推遲發放的時候,也會將之前未按時發放的進行補足。
二、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
第二種可能就是養老金的領取資格認證問題,如果個人沒有按時進行養老金的資格認證,那麼養老金也會推遲發放。那麼養老金的領取資格認證是什麼意思呢?通俗的來講,就是說人社部門每年會對領取養老金的人員進行一個身份信息的確認。以此來確保領取養老金的本人還在世。
如果本人進行了領取資格的認證操作,那麼說明本人還在世,如果說逾期仍未做養老金的領取資格認證,那說明該領取養老金的本人或許已經過世或者忘記操作,這個時候就會停止養老金的撥發,那麼個人自己自然也就領取不到養老金了。
如果說本人已經過世那麼養老金就領不到了如果說個人原因忘記操作那麼及時補足養老金也會按時補給你的。通常情況下會是這兩種原因,大家按照兩種原因自查就行了。
退休工資沒按規定時間到帳,該怎麼辦?
按照國家規定,退休工資是國家按照 社會 保障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 社會 所作出的貢獻,披月支付給貨幣形式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退休工資(退休金)一般指未參加 社會 養老保險統籌的退休人員,如機關事業單位,但不包括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單位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
你領取退休工資,說明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並且在2014年9月30日之前退休或在2014年10月1日後退休,仍按照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工資標准執行的「中人」。
末按規定時間到帳,有以下原因:
1、個人沒按規定時間認證。
2、當地財政未列支出帳。
3、當地財政已按人頭列支並交開戶行,開戶行為賺取利息未及時打入你卡里。
4、不可預見事宜。
可到當地財政局或社保局行政事業窗戶咨詢。
退休工資到賬時間都有規定時間,也就是前後浮動1一3天。因此,如到最後時限仍未到賬,建議撥打所在市(區)社保服務部門電話查詢。無特殊情況絕無可能出現拖欠的。
1,辦理退休,每月領錢。每年某個時間,要退休人,去認證。說白了,就是證實人,是否在世。沒認證,就會停發退休金。2,一般說,當月辦理退休,下月領錢。只要退休,符合規定,手續沒有什麼問題。就不會欠發退休金。3,退休金到時,沒到帳,也許是碰上工休日,比如星期六,星期天,工作人員工休,暫沒把退休金轉帳。這不奇怪。如多次發生,不在工休日,退休金也沒到帳。得查原因了。最好咨詢當地社保部門!
這個問題還用問別人?退休工資是每個人必須得的,如果說沒按時發放,或者到點兒沒發放,你可以問一下你們的單位會計,如果會計答不上來什麼原因,你也可以問社保局啊。如果是因為臨時有特殊原因,你可以再等幾天,這不算什麼大問題。但是有一個問題必須要注意了,也就是說你的工資根本就沒有進社保局,而是單位自行發的工資,這種工資如果要是延時發放,那肯定是公司內部出了大問題。所以對待有些問題一定要搞清楚什麼原因?在這兒問這種問題,別人只是一個猜想,具體的還應該你自己去問你們單位公司的領導。
你每年5月前去"核定身份″了嗎?提供個人信息和留下影像沒有?!
一般不會漏掉的!有異常才會把你從千萬個"人群″中,拎出來的!
讓你自行到社保"退休處″辨識身份信息!即可發放了!
(在別人都發了!就你沒發工資的情況下,是這樣的操作。)
❺ 養老保險以到了退休年齡可是沒有及時辦理退休怎麼辦手續
員工達到退休年齡並符合按月領取養老金條件的,應及時辦理退休手續,停止繳納養老保險費;如員工不滿繳費年限,可申請一次性領取個人賬戶積累額和一次性生活費。
根據《深圳經濟特區企業員工社會養老保險條例實施規定》第十七條規定:員工達到退休年齡並符合按月領取養老金條件的,應及時辦理退休手續,停止繳納養老保險費。未及時辦理退休的,除經市(區)組織人事部門批准延期退休人員外,市社保機構停止收繳養老保險費;已繳費的,其繳費本金按原繳費比例分別退還企業和本人。市社保機構對符合按月領取養老金條件的退休人員,在受理申請後的30個工作日內按受理當月的規定核定養老保險待遇,並從受理的下月開始計發,受理以前的不予補付。員工經市(區)組織人事部門批准延期退休的,延期退休期間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不計算繳費年限,不納入繳費指數的計算;個人繳費部分計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部分計入共濟基金。
在補交社會保險方面,一是由單位申請補交:自申請之日起2年內應繳而未繳的時段。二是由個人申請補交(本市戶籍人員):戶籍遷入本市且當時沒有達到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的,遷入後因各種原因未繳的時段。若員工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但不滿繳費年限的,可以申請一次性領取個人賬戶積累額和一次性生活費,終結在本市的養老保險關系。本市戶籍員工的一次性生活費標准為繳費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的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非本市戶籍員工的一次性生活費標准為繳費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的退休時本市月最低工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