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香港沒有退休待遇
就我所知,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除了公務員和一些大公司/外資公司之外,香港是沒有法定退休金制度的。
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在董建華先生任香港特首期間,香港特區政府建立了「強積金」制度,規定每一個公司/企業的僱主和雇員,都必須每月向政府設定的管理部門,各自至少繳納雇員月工資的5%,用作雇員退休之後的退休金。
政府將僱主和雇員繳納的上述資金,投入一個巨大的基金組合,稱為退休金管理基金。這個基金是由通過政府認證的大型金融投資公司運作管理的。一般不收取任何管理費用。
這些大型金融投資公司通過投資運作,使得上述巨額的退休資金產生投資收益,這些投資收益被添加到上述退休基金之中。當然在一些特殊的年份,(比如2008年的世界金融海嘯),上述投資也會產生虧損。
這個巨大的退休金管理基金組合,分類為高風險/中等風險和穩健型幾種類別。雇員可以自由選擇,將上述由僱主和雇員繳納的資金,存入適合自己的,不同風險等級的基金內。
雇員年滿65歲之後,可以選擇將上述基金內自己所佔有的份額,(這個份額包括僱主和雇員兩方繳納的資金),全部提取現金使用,或者繼續持有上述基金的份額。
如果雇員因故去世,他們在上述退休基金內的份額,將作為遺產,由法定繼承人繼承。
香港公務員的退休金管理制度,比上述內容復雜一些,這里不贅述了。
誰說香港沒有退休待遇,只是不是全民有退休待遇。
以前的公務員,有長俸,有退休金。 大公司在你退休時有長期服務金。
一般私人機構現在有強積金,員工僱主各供5%。
70歲或以上有津貼,現在一個月是$1325。
最重要的是人老了,多病痛,而香港的公立醫療服務很便宜,住院一天是120元全包,有慢性病的,也是幾十元一次全包,例如高血壓,公立醫院會處方降壓葯並和你預約下次的看病檢查時間,一次好像是45-60元,包括醫生費用和葯品。
而家庭困難的,這些可以全免。
退休,也就是人老了,最大的支出可以說是醫療費用,這方面其實香港做得很好。
但人老了,特別是香港是全世界男女最長壽的地位,很多老人不敢亂花錢,有錢也不敢花,是怕錢沒了人還在,雖說真有這情況,但政府也會照顧。
例如90,00年代時,有些老人把香港樓賣了,回老家,例如廣東省養老,但這十幾年,廣東省物價升得很快,再加上醫療費用,錢花光了,只好回香港養老。
哈。退休待遇。全世界都或一。公務員 鐵飯碗。 打私人工。只能靠 月供5/% 但 生活上比較拮據的。上七十歲 1500/月 亦如是 冇 大陸咁好 有社保 仲年年上漲。哈 你哋生活精彩。因此 香港人。七十歲。都出嚟 搵番餐晏仔 就喺咁啦
香港相當一部分延續國外的政策施政,所以沒有退休待遇,只有中國內地才可以享受國家福利。雖然香港已經回歸,但是港人治港的政策還是允許香港搞資本主義,所以和祖國內地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是特別行政政區,自有一套法規,有區旗區特首。有區徽。連文字都是系統的繁體。也不要交養老保險,沒有什麼財政廳,沒有什麼17連漲的提法!香港人工資挺高的。
㈡ 香港身份證買社保可以領到養老金嗎
可以領取。
根據我國有關規定,累計工作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可享受養老金發放,另外沒有其他限制。
無論你是中國公民還是香港、澳門、台灣的華僑,只要你在中國支付15年的養老金,即使你移民,你也可以得到你應得的養老金。
一般情況下,已經加入外國國籍或者長期居住在國外的人,領取養老金,首先要在中國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賬戶。
需要注意的是,申請人在中國駐外使領館辦理的《境外居民養老金資格審查表》僅用於證明申請人的生存情況(需要在香港和澳門領取養老金的申請人需要申請健康公證)。他們能否領取養老金將由國內主管部門最終審查和解釋。申請人可以登錄當地社會保障部門網站,了解具體政策法規。
㈢ 香港沒有養老金制度,這是真的嗎
這是真的,因為在香港並沒有養老制度,不過在香港是有津貼的,會給一些年齡比較大,長久性居住的居民一些補貼。
㈣ 內地居民在香港務工年滿60歲有退休金嗎
要65歲才有的。
在香港,一般勞工是不享受退休金的,2000年後,香港才實行強積金制度,即每人拿出5%的工資,企業配套5%,交到強積金管理部門,由他們運作掙利息,65歲退休後可領取此款。不僅僅是香港人,即便是外國國籍,只要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參加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就可以開始按月領取養老金,並沒有戶籍、地域、國籍等限制。
㈤ 在天津交了個稅的香港人能有養老金嗎
有的。只要符合社保退休條件都可以申請退休,領取退休金。
養老金(pension)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㈥ 香港警察退休金一次性有多少
香港目前沒有法定退休年齡。企業有權自行決定,目前一般是男性65歲退休,女性60歲退休。
香港政府機構 , 記律部隊員佐級55歲退休 , 主任級或以上職級57歲退休 , 文職級60歲退休2香港私人機構 , 60--65歲退休。
除了公務員(政府人員)有退休金、長俸外,一般的香港人只能一次性的領取一筆退休金,一般為幾十萬港幣(即工作年數 x 最後月薪 x 一定百份比[約5-10%])。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將由目前的3355元/月,提高到每月3573元。調整從1月開始補發,8月底前發放到廣大企業退休人員手中。
一、定額調整
每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0元。
二、掛鉤調整
(一)與繳費年限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
為貫徹多繳多得的原則,2016年繼續實行與繳費年限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的辦法,其中,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
(二)與調整前個人養老金水平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
將退休人員2015年年底前的月基本養老金由高到低劃分三檔:
1.4855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55元;
2.3355元(含)~4855元之間的每人每月增加65元;
3.3355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75元。
調整實施由少到多的絕對額標准逐漸加大傾斜力度,保障了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員能夠適當多增加基本養老金。同時,為了兼顧公平,針對少數退休人員按絕對額調整養老金後低於下一檔的,還將進行差額補足。
三、適當向高齡退休人員傾斜
針對退休時間早、年齡偏大的退休人員,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基本生活水平,體現中華民族愛老、敬老的優秀傳統,自2007年起,北京市在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時均向高齡退休人員適度傾斜。2016年繼續堅持這一做法,對在2015年底之前已經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在按照上述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進行調整後,再次享受到50元至80元四個檔次的傾斜政策。即:
1.65至6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2.70至74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60元;
3.75至79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
4.80周歲以上每人每月再增加80元。
㈦ 香港退休年齡
香港沒有法定的退休年齡。企業是有權自行決定退休年齡的,目前一般情況是男性六十五歲退休,女性六十歲退休。香港的政府機構,記律部隊員佐級是五十五歲退休,主任級或者以上職級的五十七歲退休,文職級六十歲退休,香港的私人機構為六十到六十五歲退休。除了公務員有退休金、長俸之外,一般的香港人只能夠一次性領取一筆退休金。香港政府機構。記律部隊員佐級55歲退休,主任級或以上職級57歲退休,文職級60歲退休2香港私人機構,60--65歲退休。除了公務員(政府人員)有退休金、長俸外,一般的香港人只能一次性的領取一筆退休金,一般為幾十萬港幣(即工作年數x最後月薪x一定百份比[約5-10%])。是由「綜援」(類似我們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高齡津貼組成,這部分資金由政府財政統一支出。除了申請要求苛刻以外,兩種津貼的金額均為每月千餘元港幣,所以也叫生果金(相對香港的物價來說,只能買生果)。統稱為「職業儲蓄」,也就是香港的「強制性公積金」和「職業退休計劃」。強積金帶有強制色彩,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任何18至65歲在職人士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標准為雇員每月收入的10%,其中5%由雇員繳納,另外5%由僱主繳納。強積金制度雖施行僅十餘年時間,但在香港參與率很高,目前是香港養老金體系中的核心部分。
拓展資料:「個人儲蓄及家庭資助」,香港市場上有豐富的養老投資理財產品,在職人士擁有多種選擇為自己的養老投資。
法律依據:《退休金(特別規定)(香港教育學院)條例》第一條,「退休金」(pension)指根據有關退休金條例須支付的退休金;「退休金利益」(pensionbenefits)指《退休金利益條例》(第99章)第2(1)條所界定的退休金利益;。(由1997年第192號法律公告修訂)
㈧ 香港沒有退休金如何養老
對於退休老人的福利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屬於公共福利金,一部分屬於社會綜援性質。
公共福利金里和退休人士比較相關的,主要有高齡津貼和長者生活津貼兩大類。
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須年滿70歲以上才可以享受,每月1325港元。這筆錢,不夠在香港吃飯錢,所以被戲稱為「生果金」,意思是只夠買些水果。不過好處是這筆錢是到了年齡就給,不需要進行經濟情況審查。
長者生活津貼是給65歲以上的人士,每月2565港元。要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必須是夫妻雙方資產不超過49.9萬港元,兩人合共收入不超過12620港元(單身人士不超過7750港元)。而且,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就不能再領取「生果金」。
但實際上,在香港,即便是一個端盤子的服務員,月薪都不止7750港元。根據港媒近期報道,在執行最低時薪標准後,連洗碗工的月薪都已經達到近1.3萬港元。這意味著,如果老人去酒樓打工洗碗或是端菜,就無法享受到政府的長者生活津貼。
需要指出的是,1325港元和2565港元這兩個津貼標准,還是在2016年底剛剛修改的,按通脹水平提升了2.8%之後的結果。
至於綜援部分,類似於內地的低保制度,金額實際上也非常有限,而且對於申請人進行比較嚴格的資產和收入設限。申請綜援計劃的人,前提條件是個人資產要少於47000港元。滿足這一條件後,60歲以上單身人士可以獲得綜援3340港元;如果60歲以上且需要經常護理,還可以另外獲得補貼5690港元。所有獲得綜援的人士,都豁免他們在公立醫院的醫療費用。
以上可以看出,香港人雖然沒有退休金這一說法,但也有類似的福利,只是金額較少,條件限制又比較苛刻,居民很慢利用福利金來維持正常生活,因此人們退休後,不會靠福利金生活,而是繼續從事工作,退而不休,以保證正常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