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保險交給國稅是什麼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交給國家的稅,國家給你養老
同時,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機關徵收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要按照方便、高效的原則
B. 養老保險歸稅務局管嗎
養老保險歸社保局管,稅務局只是代征養老金費用。
C. 養老保險是在稅務局繳納嗎
法律分析:可以由稅務機關徵收,也可以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徵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D. 請問企業繳納養老保險金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養老保險金 是指職工因在一個企業工作到一定年限,不願繼續任職或因年老體衰、工殘事故導致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企業為保證其老有所養而付給的年金或一次付清所得金。養老保險金需要繳納 個人所得稅 嗎,在怎樣的情況下需要繳納,需要繳納多少,下面由。 養老保險金是指職工因在一個企業工作到一定年限,不願繼續任職或因年老體衰、工殘事故導致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企業為保證其老有所養而付給的年金或一次付清所得金。企業和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並向指定金融機構實際繳納的養老保險金,不計入個人當期工資、薪金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 但當所提取的比例超過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所繳付的養老保險金,其超過規定的部分應並入個人當期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個人領取原提存的養老保險金時,免徵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後的余額,為 應納稅所得額 。 其他相關規定: 企業和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並向指定金融機構實際繳納的 住房公積金 、失業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金,不計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 超過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失業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金,其超過規定的部分應當並入個人當期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個人領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積金、失業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金時免徵個人所得稅。 編輯推薦閱讀: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哪些收入需要 交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E. 養老金怎麼是稅務代扣了
其實是科技發達帶給我們的便利。養老金不再使用代扣而轉為稅務扣,也只是為了讓人們省去排隊,節約時間的舉措。至於養老金的一切保障還是一樣的。
養老金,又名退休金、退休費,是中國的一種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文件規定,養老金定義為: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F. 養老金和稅務什麼關系
養老保險與稅務的關系。因為養老。經辦中心和稅務局現在直接是一體的。自己個人賬戶上都顯示在稅務系統的,所以說他們是在一起是國家監督機構,起到監督作用,顯示是保險和稅務的同步的真實性
G. 養老金交稅嗎
養老金不需要交稅。養老金在免徵個人所得稅的范疇之內。並且除養老金外,個人的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等,也不需要繳個人所得稅。養老保險申請領取,要去社保中心進行辦理,或者是可以委託親人去幫申請,需要填寫一個養老保險申請領取的表格,然後攜帶個人的身份證件,戶口本以及四大行的銀行卡,到社保中心去進行辦理養老保險的申請。
個人所得稅徵收條件:
1、以家庭為單位出售非唯一住房需繳納個人房轉讓所得稅;
2、如果是家庭唯一住宅但是購買時間不足5年則需要以納稅保證金形式先繳納,若在一年以內能夠重新購買房產並取得產權則可以全部或部分退還納稅保證金,具體退還額度按照兩套房產交易價格較低的2%退還;
3、如果所售房產是非住宅類房產則不管什麼情況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且地稅局在征稅過程中對於營業稅繳納差額的情況,個人所得稅也必須徵收差額的2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下列所得,不論支付地點是否在中國境內,均為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
(一)因任職、受雇、履約等在中國境內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
(二)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三)許可各種特許權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四)轉讓中國境內的不動產等財產或者在中國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五)從中國境內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以及居民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H. 養老保險是稅務局扣費正常嗎
養老保險是稅務局扣費不正常。退休養老金是不征稅的。
繳納社保是法定的責任和義務,在勞動合同法和社會保險法中,都有明確的規定,一個企業合法的經營,那麼給員工交納社保,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必須要給員工繳納社保,同時社保稅改以後最顯著的一個變化還要按照員工正常工資性的收入,來建立社保的繳費基數,你不能夠再按照最低標准60%來給員工交納社保,這樣的話也是不符合社保稅改的要求。所以說社保通過稅務部門徵收以後,那麼對於員工是一個好消息,當然對於企業單位並不見的是一個特別好的消息。但是想要完全的依法依規的來經營自己的企業單位,給員工交納社保,這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情,如果說你是一個非常合規企業,其實也不會存在問題,因為你之前可能都是給自己的員工全員全額的來繳納社保,那麼今後你依然會享受到這樣的一個繳費標准,所以說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I. 養老保險為啥交到稅務局了
法律分析:《國家稅務和地方稅收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改革方案對完成新稅務機關掛牌督辦、制定新稅務機關「三個明確」、開展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關稅轉移支付、促進稅收一體化和優化征管等重點改革任務作出具體部署。收費業務和信息系統,加強資金保障和資產管理,清理和修改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相關保障措施。要求各省、市、縣稅務局按計劃分步完成集中辦公工作,掛牌新設機構,以新設機構名義開展工作。嚴格控制機構數量,進一步優化各級稅務組織體系和稅收征管責任,完善結構布局和權力配置,使機構設置科學化、職能明確化,合理配置資源。同時,明確由稅務機關徵收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要按照方便、高效的原則,合理確定非稅收入征管責任轉移到稅務部門的范圍,轉移一批依法保留、適合轉移的成熟非稅收入項目,並逐步推進。要把納稅服務與稅收征管結合起來,優化完善納稅管理信息系統,更好地為納稅人和出資人提供便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