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沒有養老金怎麼辦
國家有了相關的養老政策,再就是農村的父母自己種菜中糧吃的全是綠色食品,需要我們做兒女的多關心,冬天接到城裡治療暖和。我倒建議支付寶有個相互保每月幾分錢家人都可以加入,即可幫助他人又能給自己和父母子女一份保障!另外每月按時定額存點父母備用金以備急用!所以說我們及時的去參加這個農村養老保險就可以了,當然在參保的過程中,每一年的繳費水平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我個人建議自己有多大能力就選擇多大標准去參保,盡量就高不就低,因為你參保的水平越高,那麼最終享受到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水平相對來說也會更高,其實最終受益的是你父母本人自己,所以說是有必要選擇高標准來進行參保繳費。
父母年紀大了,沒有退休金,你父母以後就靠你了!你得擔當起為人子女的責任。作為農村人,父母年輕的時候;由土地創造的價值都投入到兒女的身上,這無形中做兒女的就產生了一種責任,你必須養父母的老,農村人祖祖輩輩都是這樣流傳過來的。
所以如果父母沒有職工養老保險,建議最高額交納城鄉居民養老。因為它是適合高收入人群,養老待遇超過我們職工待遇300%繳費的上限後,採取的一種超額保險。
2. 從沒交過養老金的父母,50歲了怎麼補繳
到50歲能繳納的養老保險也只能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了,即最低生活保障的養老保險。
如果你的父母沒有參保此類保險,需要拿上戶口本、身份證和銀行卡到當地社保所辦理參保登記。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這項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而參加這項保險的人,到60周歲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而超過60周歲的人,全國停辦此險。
如果繳費年齡距離60歲不足15年的,需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總的繳費年齡累計不少於15年。也就是說,如果你正好50歲,那麼不僅需要在往後的10年按年繳費,還需要再往前補繳5年的保費。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到2000元12個檔次,各地可根當地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而繳費檔次可以自行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在繳費期間,你想更改繳費的檔次也是可以的,但需要去社保登記地辦理變更手續。
3. 農村50多歲的就靠兒子養了沒有退休金的父母你們敢嫁嗎我父母有退休金,沒有養老壓力。
現在農村普遍都是這種現象啊,有退休金的人很少的,沒有敢不敢嫁這么一說吧,就是門當戶對吧,女方這邊的父母也沒有退休金的。
4. 五十多歲農村戶口的人,還能不能交社保呢
重要消息,緊急通知:農村戶口的一部分人,在之前該交社保時拒不交保,到了50多歲,看到身邊的人陸陸續續的拿養老金,又眼紅。然後開始後悔當初沒有按年繳納養老保險,甚至擔心還能不能交社保領取養老金。說實話,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農村人,下面,我就給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供大家參考。
在這里很負責任的告訴那些農村戶口的人,50多歲的人,以前沒交過養老保險,當然還可以交社保,但是還是有一定限制的。而且,養老金領取數目上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如果再過幾年,到了60歲以後,不管是職工社保還是城鄉居民社保,都是無法繳納的,那麼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絕大部分人是不能領取養老金的。所以說,在這個年齡段的人,盡快選擇合適的養老保險進行繳納。
1、農村貧困戶。但必須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也就是已經完成了貧困戶評定流程並且建檔發卡的農民。
2、低保戶。這些人連基本生活都無法保障,更不會有富餘的錢來繳納養老保險了。這是一類需要國家扶貧的群體,所以說他們也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就可以直接領取養老金。但前提條件是被評選上低保戶並且發放相關證件。
3、農村的五保戶。我們知道,所謂的五保就是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也就是說,被評選上五保戶以後,五保戶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是由集體承擔,因此這類人自然也不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就可以直接領取養老金。
目前已經50多歲的農村人,還沒有交過社保,雖然可以交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但是他們擔心到了60歲後無法領取養老金或者領取的養老金會比較少。其實,不用過於擔心這個問題,因為這類人到了60歲很顯然繳費年限是不足15年的,那麼可以一次性補交至15年。這樣到了60歲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並不會推遲領取。而且,在進行一次性補交養老保險的時候,還可以選擇較高繳費檔次標准補交。這樣的話,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甚至比那些繳費檔次低、繳費年限長的人領取的養老金還要多。
5. 現在許多農村老人沒有購買養老保險,將來養老問題如何解決
很多農村老人都沒交養老保險並不是他們的問題,他們不比那些工人,教師,國家幹部,其中的原因大家應該都知道,人最重要的首先是活著,其次才可能有別的想法。交養老保險是要真金白銀的,誰都想沾一點雨露都想分一杯羹,享受一點國家的恩惠,明知道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但是他們真的是沒有本錢,造成如此後果農民誰都不怨。養老問題也無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6. 農村很多老人沒有養老保險,他們都是如何養老的
對很多農民來說,國家現在在各農村地區實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對60歲以上的農民來說,每月可以領取100多元的養老金。所以現在很多農民沒有買社保,但農村養老保險的情況是,每個月農民領取的養老金相對較低,物價飆升的今天,每個月100多元的養老金也很難生存。那麼他們老了靠什麼生活呢?
農村人即使不交新農保也能領養老金的情況。但是農村養老金剛開始的時候,現在沒有那種好事。60歲以前沒有繳納職員社會保障或農村養老保險的人退休後也可以領取養老金。但是根據2014年以後的新規定,農民不交養老保險,沒有養老金!但是農民可以一次性補充15年,根據自願原則劃分幾個等級,每年的支付額從100到2000千不等。當然,到了60歲,收到的金額也有很大的差異。
7. 父母是農民,都60多歲了,沒有養老保險,以後該怎麼辦
農村老人的養老、醫療問題的確是一個難題。除了國家給予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補貼外,更多的還要依靠自己和子女的贍養。
一、傳統農民靠莊稼生存
年逾60的農民,應該還算是傳統的農民。因為缺少文化、與技能,他們基本是靠莊稼地里的收成,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種地,在八十年代,讓農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解決了溫飽問題。但並沒有讓他們靠種地富裕起來。同時加上一生以來為兒女勞碌,所有的積蓄都用在兒女成家立業上。就算年老,還有點體力,往往也會留守在家,照顧孫子女,好讓自己的兒女在外面多賺點,維持家用。因此,在他們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後,身上也沒有一點錢,完全需要兒女的贍養與社會的扶助才能繼續的生存下去。
當然,隨著農民進一步離開土地,進城務工,再加上新生一代農民在文化、技能上提高,以及對法律意識的提升,懂得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農村養老,問題或許會慢慢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