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假如農村的老人有20萬存款,夠他們在農村養老嗎
在農村中,農村老人是一個經濟上十分薄弱的一個群體,別說是能有20萬元,即使能有3萬、5萬存款的老人都不多,很多都是在農村幹了一輩子,供孩子上完學,再給孩子成家立業之後,手裡根本不會有什麼存款,能沒有外債就不錯了。話說回來,如果真的如題如所說的,手裡能有20萬元的農村老人,夠不夠養老呢?個人認為,這個問題要辯證的看,下面視情況不同,簡單談一下個人看法。
從理論上講,一個60歲老人,如果按照平均年齡活到75歲,那就是需要維持15年的老年生活,平均到每年上就是13,333元。從一個老人一年的基礎消費來看,在有住房的情況下,一年衣、食、住、行,以及必要的日常其他生活消費,大約每年6000~8000元左右,再加上每年吃點兒零葯、打點針等醫療費用2000元,這樣還會有3、4千塊錢的剩餘,可以跟著老年團搞搞 旅遊 ,總體看生活還是比較寬裕的。
但是,上面所說的只是一種沒有病、沒有其他情況的理想狀態,在實際生活中並不是都這樣輕松愉快。記得有句老話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沒病的?特別是人到了50、60歲以後,一些身體各部分機能,會逐漸衰退,一些諸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各種腫瘤等疾病,就會隨之而來,如果得了其中的某一種病,醫療費用這樣成為一個重要的負擔,在老家有一個鄰居老人,在2017年的時候患了肝癌,過一年多的化療之後,醫療費用已經高達20餘萬元,除去報銷的幾萬塊錢之外,目前子女已經欠了外邊十幾元的外債。
我同學的父親,今年71歲,原來是一個人單獨生活,據我同學講,老人手裡存了4、5萬塊錢,前年得了一場病,心臟血管做了支架手術,花掉七八萬塊錢,現在老人被接到同學家,由同學贍養,我同學也欠了外債。 從上面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老人不得有什麼病的情況下,手裡有個6000、7000的就可以維持一年的生活,但是如果身體不好,得點病到醫院,用老百姓的話說,錢串倒拎著,根本不是錢了,如果有個大病,10萬、20萬很輕松的就會花光。可以說農村老人手裡沒有20萬,也能維持生活,要是有個大病,20萬也不夠用,這就是農村老人養老的基本現狀。
我的父母是農民,今年都50多歲了,我也是一個農民,也在農村生活了30年,我的身邊也都是農民,而且都是老年農民。農村老人手裡如果有20萬,感謝提問者還知道用「假如」。
農村老人,特別是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估計這輩子也不會有超過百分之一的人會有20萬元的存款。甚至是他們很多很多的人這輩子都沒有見過20萬元。他們大部分人感覺有3萬存款,在突然間能夠急用就滿足了。
他們哪裡來的存款?以前能下力幹活的時候,工資一個月1000元左右,為孩子建房,結婚,還要贍養父母,他們掙的那點錢夠正常開支嗎?現在各行各業的工資和消費支出與20年前翻了幾翻,可惜他們干不動了,就算他們原來手裡存了一些錢,但是那點錢和現在的錢沒有比啊。
假如,就算老人手裡有20萬,他們敢大病一次,夠進一次醫院嗎?估計就算你去住院,都不夠住兩個星期的支出。就算你是城裡人,手裡有50萬,你敢大病一次嗎?俗話說得好:家有百萬元,一病回到解放前。立馬讓你窮死。
所以說,請提問者以後不要老是問農村老人手裡有多少萬,我直接告訴你,他們不可能會有。反正我身邊的農村老人是沒有。
農村老人有20萬元存款只能是個假設,能有20萬元存款的可謂屈指可數。若真的有20萬元的存款能不能養老,根據以下的分析就可以得出結論:
一、從2019年農村商業銀行的存款而言,20萬元存上一年最低存款利息為3500元,最高利息為9738元,每月平均能獲取800元左右的利息。農村老人家里有田地,有糧食和各種蔬菜;還可以養少量牲畜。加上養老保、醫療保、每月800左右的利息,能養老了,甚至還可以有閑錢走親串戚。農村老人若有20萬元存款真的爽極了!
二、農村老人有了20萬元存款,只要使用得當,就不會有後顧之憂。因為農村老人開銷不怎麼大,除了患絕症外,日常支出也只是吃和穿,身體 健康 的狀況下還可以在鄰里、親戚之間來往。除了自家生產的農產品外,每月800元左右的利息是可以應酬的。即使生了小病,也有醫療保險來應對。
三、當然,天有不測風雲,假如老人一旦患上絕症,這20萬元的存款是不夠的。從現實中可以看到,患上絕症的患者,即使花了五、六十萬甚至上百萬醫治仍無回天之力的有的是。不過,這里僅僅是個例,倘若誰真的患上絕症,錢的多少已經毫無意義了。
因此,農村老人一旦有20萬元的存款,在正常情況下是可以養老的。人怕的是懶惰,農村老人如果有了20萬元的存款,說明老人平時勤勞節儉、精明能幹,在生活中會精打細算。之所以,不用擔心,農村老人有了20萬元的存款是可以養老的!
我已六十二了,純粹的農村人,現在還在北京做電工工作,月薪五千元,單位管吃住,工作較輕松,現有存款十多萬元,我的目標是最起碼存款達到二十多萬元就回家養老。到時候每年存款利息能達到八九千元(支付寶理財),佔地補償款每年能領六千(己領到了幾年),養老和獨生子女補助每年四千(我和妻子的,現已領到了二年),共計退休後每年能有一萬八九千元的收入,我們農村人生活簡單,主要花銷就是吃飯,房子是自己建的,兒子已成家,衣服基本再不用花很多的錢,如果得了大病(不治之症除外)就花老本,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就堅決不去治療,寧願把錢花在吃喝、 旅遊 上,也不會把錢扔到醫院里。因為我認為:如果花幾萬甚至更多的錢去延續一個躺在病床上的生命太不值得,活著就應該追求幸福,已經明知自己再無幸福可言時,活著還有意義嗎?更何況咱也沒有那個經濟實力。
首先很肯定的回答,這是完全夠的。但是現在的現實就是好多老人並沒有20萬的存款。
在農村,20萬的存款已經算是一筆不小的財產。如果老人有20萬的存款,那麼他會生活的很好。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把這20萬存起來。每個月取幾百塊錢作為零用是完全夠的。
我現在就我所了解到的給大家理一理:
一:大部分的老人都是很節儉的,他們的生活要求水平其實並不高。在他們看來,只要一日三餐能吃飽就行。他們會很少給自己買衣服。節儉持家的理念已經貫穿到她們整個的生活之中。
二:糧食蔬菜自給自足,很少購買。農村居住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和土地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哪怕他們已經年過60,他們依然不會放下手中的鋤頭。他們會自己種菜,甚至是種水稻。說是吃喝不愁,其實也並不為過。
三:農村的老年生活很單調,他們一般很少去進行高 娛樂 活動的消費。忙了大半輩子能有時間閑下來,其實他們已經很開心了。每天串串門兒和鄰居嘮嘮家常。高興的時候喝點小酒。去村委會跳上幾段廣場舞。這就是他們的日常。
四:農村醫療制度已經慢慢健全,吃葯看病,國家會給報銷。再加上農村的兒女是很孝順的。如果家裡的老人生病,都是子女平攤費用,細心照顧。
當然,凡事無絕對。這里說的夠用只是對大部分人。如果老人身患重病,那麼區區20萬也只是杯水車薪,而那也是每個人都不想看到的。
在農村用20萬存款的方式養老,就不如購買 社會 養老保險更可靠了,有20萬元,放在銀行里,按照每年一萬元的花銷,每活一年就會少減一萬。如果用這20萬元購買 社會 養老保險,每個月至少要開1000多元的退休金,而且年年上調。存款是越花越少,保險是越來越多。
按照 社會 養老保險的規定,男60歲開始領取退休金,女55歲開始領取退休金。按照目前農民購買社保的繳費標准,每年7000元,20萬元要買三十年工齡,領取退休金起步金額至少要1000多元,第二年調整工資,基礎工資加工齡工資,最少也要上漲100多元,逐年調整,如果活到八十歲,要開回多少錢?而且是活得越久,得到的越多。農民購買社保,基本上在五年以上就能回本。如果存20萬元,活的歲數太大也許這些錢不一定夠用。
再說花養老保險和花存款是兩個心情,花存款是越花越少,取一萬就減少一萬,心裡總是發虛,掂量著怕不夠用;而花社保是每當手裡的錢要花光時,又該到領取工資了,每月都有,心情有盼頭,活多少年沒有後顧之憂,越活工資就會越多。
如果子女孝順的,你有多少存款子女不惦記,如果子女不孝的,每天掂量你的這點存款。你就是不給他們,他們也是從心裡頭不願意讓你活得的太久,活太久了存錢就沒有了,弄不好還得給你添錢。而自己有保險,子女不怕你活多久,反正有工資,活到一百歲也沒問題,保險不限年齡。這是說的心裡話,不是在唱高調,每個人可以自己想一想,這是實話。
樓主你好,假如農村的老人有20萬存款,夠他們在農村養老嗎?當然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自己有20萬的存款,我認為在農村地區養老完全是沒有問題的。我們這20萬塊錢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的用途,第1個方面用途就是作為農村老人來講,那麼參加這個新農村合作養老保險,目前來講還是允許在60歲以前一次性補繳,完成15年的費用直接來辦理退休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
所以說我們可以拿出其中的幾萬塊錢來補繳這個農村養老保險,因為有了農村養老保險,至少你每個月會有幾百塊錢的穩定收入,對於自己的養老退休生活有一個最基本的保證,而且還應該去參加一份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擁有的這個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就可以享受到50%的醫保報銷待遇,那麼可以有效減輕我們的醫保就醫的經濟負擔。
然後剩餘的10多萬塊錢,比方說有15萬塊錢,那麼這15塊塊錢我們不要放在銀行當中。我們可以把這15萬塊錢用作投資理財,就通過這種最低風險的定期理財產品來進行理財,因為定期理財,基本上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4%~5%左右,我們就按照5%來計算,那麼15萬一年的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就可以獲得7500塊錢左右。
然後再加上你本身養老金的幾百塊錢,再加上你每年7500塊錢的收益,我認為實現自己養老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你現在本金還沒有使用,當你發生一些比較重大的一些問題的時候,需要使用本金的時候,那麼我們完全有能力去抵禦這樣的重大風險。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現在農村老人有20萬存款可以養老了,以後不清楚!物價在上漲,農村老人有20萬存款很少,農村老人勤儉節約不所得吃,不所得用錢,手裡有20萬錢心落開花了,20萬存銀行還有利息,養老是沒有問題了,養老算得幸福了,但是農村老人大多數人可能只有2萬以不錯了!不可能有20萬元存款,真正有20萬元錢給子女買房,買車了,每個人想想是美好的!但是做父母的都為了孩子,難以存錢,如果農村老人有20萬存款安心養老,過著幸福生活,活到百歲!
假如農村的老人有20萬存款夠他們在農村養老的嗎?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也就是假設農村老人有了20萬存款,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是不可能有20萬存款的,能夠具備這種條件的人也不過是1%,在農村的老人別說是有20萬存款,就是能存三五萬塊錢也是很高興了,
農村的老人他們年輕的時候,以種地為生,本身收入就很微薄,省吃儉用。多少存下點積蓄。可是要撫養老人,養 育兒 女成家立業,這點錢真的是杯水車薪。如果能夠完成這些事情,不借外債就不錯了。更別說還有20萬存款了,
其實農村的老人他們是弱勢群體,每年的養老金也就是一千多塊錢。還不夠日常的生活費用,萬一有病有災的,就一下回到了解放前。這也就是很多農村老人小病靠拖。大病放棄的主要原因,
像題主所說的,假如農村老人有20萬存款的話。在農村應該是能夠養老的,因為農村老人本身就很節儉。日常生活也消費不了很多錢。再加上每年有一千多塊錢的養老金和種地的收入,基本上也夠日常開支的費用了。
這二十萬塊錢也就是防備萬一有病的話,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如果是農村老人有20萬塊錢存款的話,在農村是應該能夠養老的。
真正的農村老人,手裡有20萬存款實屬不易。可以說1%的老人都不會有,不欠外債就算不錯的。一般的老人有個三萬五萬的存款就是天喜地喜。
如果真像題主所說,老人有20萬存款。在沒有大病的情況下安度晚年綽綽有餘。如果生一場大病,20萬可以說瞬間就會花光。如果交有農合還能報銷一部分。有幸病癒後的生活,就不會寬裕。弄不好還得依靠子女和繼續種地。農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就是這樣的。和城裡有退休金的老人,確實沒法比。他們生大小病的醫療費,大部分是所在原工作單位報銷。月月還能領取幾千塊錢退休金。他們的生活真正的無憂無慮。怨不得老農民常常教育子女,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單位,到老年才能頤養天年裡。
② 農村老人存錢養老、養兒防老和養女防老,哪一個更靠譜一些
草民認為農村老人不管是存錢養老,還是養兒防老和養女防老,既都靠譜,又都不靠譜,最靠譜一些的是顆「心」———強起來的自己的心。
先說存錢養老,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全世界各國的黃金都存在美國,美國可謂是存錢大王。別說養老,咱就說防疫吧。新冠病毒疫情暴發,美國已經死亡七八十萬近百萬的人。別說養老,就是防疫也沒防住,命都沒了,何談養老?為什麼呀?因為美國缺心,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都缺少為民眾服務的真實之心。再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存錢比美國少得多,自新冠病毒暴發以來,至今死亡人數聊聊無幾,為什麼呀,因為有顆中國心,黨和政府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
再說,養兒防老和養女防老,古代有《牆頭記》,兩個兒子將老人推到牆頭上,無人接管。為什麼呢?是因為兩個兒子都缺乏孝心,缺少感恩之心。現代有「五保戶」,無兒無女,但有當地政府民政部門和農村村委會等基層組織,對「五保戶」的生老病死全照顧。為什麼?因為整個國家和 社會 有愛民之心,中華民族擁有優良傳統尊老敬老之心。
最後,再說農村老人養老防老。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農村老人存錢養老,存錢要防詐騙之心,要防圖財害命之心,錢被詐騙,財被盜竊,別說養老,命都沒了;農村老人養兒育女防老,教 育兒 女要有感恩心,孝順贍養心,尊老愛幼心和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慈善之心以及積極上進拼博自尊心。兒女丟失這些心,別說防老,就是連你的衣食住行、住院看病都難保。可見,農村老人養老防老,存錢養老要用心,養兒育女防老要盡心,靠譜一些的還是強大自己的心。
最終農村老人不管是存錢養老,還是養兒育女防老,都要有分清是非的辨別心,知足常樂的平常心,積極向上的 健康 心,生老病死的自然心,………。
總之一句話:農村老人養老防老擁有一顆強盛寬闊開朗明鏡自己的心,這個才是最靠譜一些的。
現在我看來看去還是有錢比較靠譜,我也不知道現在的人心是怎麼回事,看錢比命還重要,現在的老人不要說養兒女防老,還得要養孫子,解決全家的生活。
農村老人存錢養老、養兒防老和養女防老。其實就是個養老的問題!
古話說「養兒防老,積谷防飢」。這也是個憂患意識。
至於哪個好,各有各的好,但也都一定。為什麼呢?
一是存錢養老。從小養成了勤儉節約,不好吃懶做,勤勞克己,掙錢養家,量入為出的良好品德家風,總會小有積蓄。否則,好吃懶做,嗜酒爛賭不學好,有錢當皇帝,無錢是乞丐,寅吃卯糧,有今天沒明天的,這樣會有錢嗎?
二是養兒和養女防老。其實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父系 社會 以來,普遍形成的兒傳家,女嫁人(算別人家的)觀念問題。好不好,關鍵是父母,有道是養不教父(母)之過,還是個品德家風問題。如果上輩父母都是三觀不正,沒一個好的家風,良好做人品德,平時就是斤斤計較、刁鑽刻薄之輩,其兒女會怎樣可想而知了。
相反,家風純朴,品德良好的家庭,父母嚴以律己,又從小言傳身教,懂得尊老愛幼等,這樣的兒女會不養父母嗎?
總之,老是人人必然的,錢多少不是養老保險。一旦人老得不能動了,光有錢何用?反而成了兒女親戚結仇的根源。
唯有從小立規守矩,明道修德,端正家風,學會做事做人,或許養老才能圓滿。
現在是生兒生女都一樣。二者哪一個養最靠譜如果生的是兒就要靠兒子養老。兒子不孝順父母的是極個別人。如果生的都是千金可就來福了在孝順父母和照顧父母上比男孩耐心又細心。如果生了一個男一女孩只有靠男孩養老。女兒嫁出去了,離家遠了,關鍵時刻什麼指望不上。在孝順父母上就是男孩差點關鍵時刻也不能撒手不管父母。總體來說在孝順父母上女兒耐心細心周但。
最靠譜的養老情緒好最重要,經濟條件是首要,不在錢多錢少,有碗粥喝配點鹹菜足矣,不去攀比煩惱自然少,比起來沒有止境,越比越愁。
再富足.的條件心情不好,能幸福嗎?情緒不好病易上身。
人老了要學會少管事少說事,別認為歲數到了就是老人,那是倚老。
能決定靠不靠譜在自己。
綜合配套考慮更靠譜!再買點保險、年金,就更完美……
這樣回答最合適,奶奶問孫子,姥姥好還是奶奶好,孫子回答奶奶好。姥姥問外孫,姥姥好還是奶奶好,外孫說姥姥好。有一天奶奶姥姥都在場,姥姥問外孫,姥姥好還是奶奶好,外孫無語了。
存錢養老、養兒女養老都不靠譜。若是有錢人,不存在著養老問題;若是沒錢人,又沒有 社會 保障,靠存那麼一點錢,是難以維持生活生存的(物價年年上漲,錢貶值,老年人病痛多,花的錢比吃飯的錢還要多得多);靠存錢養老之人,說明子女也是窮人,老人成為子女的大包袱……
農村老人存錢養老更靠譜一些,因為現在年青人要外出打工,還要養 育兒 女,忙不過來,老人還要幫助帶孫兒孫女。有錢自已一天一天的過去,一天一天走完人生。
要我說哪個都不如趁還沒老抓緊組織集體企業式自助養老,才能永不落單,實現 社會 福利,沒有完善的生活設施任何人也靠不住,不是因為兒女不孝,也不是因為錢少,是孩子們不可能放下工作全天候陪伴你,是有錢也雇不起靠譜的人和黑醫療,給養老院的剝削。只有志同道合的人組織的集體,有共同的產業,才能有後來人,否則幾個老人抱團,一天天更老了,誰照顧了誰呀?
③ 在農村存銀行50萬吃「利息」,與養老金1500,哪種適合老人
如果要是把50萬放入農村銀行吃利息,平均一年可以有二萬元,一個月可以有一千六百多元。計算下來,比養老金1500元要強。當然,農村銀行利息我是以4%計算出來的,如果在四大銀行只能有3.5%,而且將來利息是上升還是下降是沒有保障的。
毫無疑問,我認為存50萬元吃利息更合適老人。我本人在銀行上班,也遇到過這樣的存款客戶,別提這樣的農村老人日子過得有多舒服了,主要原因如下:
一個農村老人如果每月領1500元養老金,一年領取的養老金就是18000元。但是如果把50萬存入鄉鎮的信用社或者農商行一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大概在3.5%-4.5%,因為信用社的存款利率相對較高,在農村鄉鎮信用社網點多存取款也比較方便,因此建議存款存在信用社,如果存款利率為4%,那麼一年的利息收入為500000*4%=20000元。很顯然存銀行比領養老金多2000元。
50萬元對於農村老人來說,真的是一筆巨款,可以干很多事,可以消費、生病住院支出等,50萬元存在銀行本金很安全,如果年齡大了得了重病住院,可以隨時提前支取用於看病,50萬元放在銀行的流動性任何資產都無法比擬,隨時可以用,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農村老兩口,一個月支出1500元,那麼一年就是18000元,50萬元可以保證養老27年,如果60歲開始直接消費這50萬元,那麼可以支撐農村老兩口養老到87歲了。如果每月消費2000元,可以支撐養老25年,60歲開始動用這50萬元直接消費,那麼可以養老到85歲。再加上利息的收入,農村老人存款50萬元吃利息完全可以養老。但是很多農村老人很少能有50萬元的現金存款,如果有存款養老真的是非常好。
因此,從各方面來看,農村老人靠50萬存款吃利息養老,是完全可以的,是能實現的。
我們從收益的角度來解答,現在所有銀行年化利率都改成3.25%了,已經沒有大額存款這一說法了,也就是說50萬存銀行一年的利息是500000X0.0325=16250,每月約1354元,這樣一比較就比每個月養老金還少。如果我們不考慮這個本金,只考慮收益的話,我個人建議現在購進中行股票,現價是3.05一股,50萬大約可以買進163000股,按照上年的派息,每10股派1.97元計算,一年的利息大約為32111元,這樣的話每個月平均可以獲得2676元。
但是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父母年紀大了,患病的幾率就增大了,說句難聽的話,一不小心患了什麼疾病,那麼養老金每個月1500如何能負擔呢?如果急需錢,如果買進股票的,當時股票是在下跌的,套現的話50W可能只有40W,但也有可能是賺了,這個是無法預料的,但是在銀行存的就沒有絲毫變化。
這個就看題主要怎麼選擇了,還是綜合多方面考慮後再決定比較穩妥。
父母生活在農村,每月領取養老金1500元,會更加適合老人。
父母一輩子勤勤懇懇,干農活,把我們養大很不容易,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子女,也沒有為自己留下多少儲蓄,進行養老。
父母在經濟緊張時,寧願自己受苦,也不會輕易張口向自己的兒女要錢,感覺很難為情。
說到這里,我想到了曾經的發生在身邊的事,父母的「電話本」,這個老年人也是年輕時,沒有存什麼錢,子女也承諾每月1號,會給父母1000元,難免因為工作忙,會有不能按時給錢的時候,這樣到了每月的1號,老年人沒有收到錢,第二天的時候,就想打電話提醒一下子女,拿起電話本,又放下,實在抹不開面子打這個電話,在屋裡走來走去,很是糾結。
正是因為以上這個原因,我想的是為父母配置一個養老保險,每月約定保險公司按時把錢打入銀行卡,這樣父母就會安心了很多,也會很有面子,也會自豪的說:「我兒子/女兒為我買了養老保險,每月准時打到銀行卡。」不必再糾結了,生活會過得很開心。
說到這里,就開始為父母規劃起來。
第一種方案(定期領取)年齡55歲,男,躉交保費35萬,領取期間是60-79周歲,首年給付1785元,之後每年遞增892.5元,最高24097.6元;按照月齡的話,首月給付1517.25元,之後每年的每月都會有所遞增。
80周歲給付滿期金190638元。
累計領取生存金647598元。
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數據:
第二種方案(終身領取)同樣55歲,男,躉交保費26萬元,60周歲至終身每年給付17680元或月給付1502.8元。
80歲時,累計領取生存金371280元
90歲時,累計領取生存金548080元
註:本產品78歲後,就沒有身故保險金了,白話意思就是:只要活著就有錢領,身故了就沒有錢了。
數據如下:
寫到這里以上就是我為父母規劃的兩種方案,一種是定期領取的,一種是終身領取的,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可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進行配置。
如果有50萬元
按照第一種方案,還有15萬元,可以作為父母 健康 保障的錢,意思就是為生病住院准備的。
按照第二種方案,還有24萬元,可以作為父母 健康 保障的錢,意思就是為生病住院准備的。
當然是領取養老金更有保障更適合老年人了。
覺得在銀行存50萬吃利息是一種只看眼前利益的靜態思維。看似存款50萬每年能領取利息2萬多元錢,均到每月也有近2千多元,並且50萬的老本還在,養老金月領才1千5百元,覺得很合適。但從長遠看,就不合適了。
當下存款50萬每月吃2千多元利息的生活過得很好,但是,物價是逐漸上漲的,貨幣是呈貶值趨勢的,5年後、10年後或再往後,2千元的購買力肯定會大為降低的,說不定都有可能相當於現在的1千元、5百元的購買力,或更低。以後若動老本貼補生活,也是越動越少,坐吃山空。
養老金發放是用來保障基本生活的,國家是按照基本生活保障為基準確定發放標準的。當下月領1千5百元是完全可以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隨著 社會 發展,出現物價上漲的情況下,國家是會適時上調養老金數額標準的,月領數額就會增加。投保養老金,買下的不是退休後每月固定得多少錢,而是生活保障,養老金數額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適時變化的,當下的月領1千5百,5年、10年後就可能翻倍領取。
最適合老人的不是錢多錢少,而是兒女時常的關心與問候。人老了錢多錢少無所謂,確實也用不了多少錢,最渴望的是子女時常的關心與問候。
有1500元退休金的好,雖然不是很多,穩定,
養老金1500。更適合老人。
這本身就是個虛假命題,農村老人有幾個能有50萬存款的,即使有幾個了了無幾的有50萬多數也支援孩子們在城裡買房了,
養老金更適合老人,現在的老年人根本不會用銀行卡,取錢都得讓年輕人去取,非常麻煩,有時候取點錢都得排一天的隊,
④ 信息化時代里,農村老人養老的出路在何方
實際農村老年人的如何養老,發展方向只有兩個,一是依靠自己,因此現在就發生了在農村農用地上,七八十歲的老人仍在辛勤勞動,很多人都提出了為什麼這么大年齡,不在家享悠閑,還要去工作,這就是他的無奈之舉,她們為了生存,迫不得已這樣做。農村老年人,定居、生活、就診、所有花費!由國家肩負,如今有點兒"畫餅充飢"不現實!國家有法律法規、要復興、要大國!還不具有這種資金。
並沒有子女靠親朋好友,再並沒有靠團體社會發展照料,現在還有個人社保。每月一百多塊,小朋友們再管點,這就是鄉村老人的發展方向!實際上,大家養老服務最需要的便是存下不來養老錢,時長從前的2021年,農戶人均可支配收益為18931元。假如鄉村老人從年青就逐漸存款養老保險金,依照每月1000元,一年就能存12000元。從30歲存到60歲,本錢就可以達到36萬,假如再算上貸款利息,這也是一筆很大的金錢,拿它作為鄉村老人的養老保險金,鄉村老人完全可以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時期。
⑤ 有些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他們靠什麼來養老
他們是靠自己的子女每個月給自己打的生活費來養老的,也有可能他們是靠自己每年種地的收入來養老的。
⑥ 農村的老人們,都是依靠什麼來養老你都知道哪些農村養老方式呢
之前,鄉村人老了都是靠孩子照料,所謂「傳宗接代」就是這個意思,伴隨著整個社會不斷發展,下一代的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許多挑選城鄉安居,本身就有住房貸款、購車貸款的還款壓力,還要面臨子女的教育難題,因而壓力非常大。所以很多人明確提出,像現今70後一代,因為年齡偏大,打工賺錢得話也沒有多少氣力能夠幹活兒,而養老服務得話,下一代的壓力也非常重。
城市的社保是強制性實施的。依據最近的現行政策,從2021年逐漸,個人社保完成全國通,因而,無論你在哪裡打工賺錢,都能夠准時交納社保,退休時能夠有一份生活保障。但是要注意,當我下崗時,能夠辦理靈活就業,一個人去交納社保,千萬別找單位掛靠購買社保,是違紀行為,一定要小心。
⑦ 七十歲老人有多少存款可以不依靠兒女養老不介意兒女是否孝順
你好,這個問題沒有準確的答案,七十歲老人,若是身體 健康 ,再話幾十年也有可能。如果多病纏身,錢多錢少只是個痛苦的數字而已。
如果是農村七十老人,每天幾十元足夠了。
如果是城市七十歲老人,每天一百甚至二百也不一定夠。
總之,七十歲老人的花銷,是以身體情況而定的,身體 健康 壽命長,不一定多花錢。壽命短身體不好,長期有病,錢多也不一定夠花。建議老人們認清實是,凡事想開,開心過好每一天,修身養性減少疾病乃是幸福也,錢多少夠基本生活費就行了。僅供參考!
有20萬應該可以了。
①有退休工資的。假如退休之後,每個月能夠領到3000元以上工資的,老人吃是吃不了多少的,基本上解決了日常生活開支,沒有存款也可以過日子。如果病痛少的老人,可以過十分平穩的日子啦。
②沒退休工資的。如果你是農民,有20萬元的存款,假女還能夠生存20年,每年有1萬元的開支,已經足夠了,也不需要自己兒女負擔什麼的。如果病痛多,這些錢也不夠折騰的。
③職工的狀況。妻子下崗職工,退休時每月領1040元,經過每年增加工資,今年每月可領工資1950元。她已經十分滿足,常說要感謝我們的黨和政府了。不多說,知足常樂。
④農民的狀況。我們這里的60歲農民,每月領到近200元「養老金」,高齡津貼(80歲每月多20元,90歲每月多30元,100歲每月多200元),一樣過日子。大多數農民(不捨得用錢,積累2萬或3萬元)都沒有大的存款。
有養老金就不愁養老
我78,老伴77,你說存款,我倆各有一個銀行存款儲蓄折,象徵性存點錢。有多少,不是怕露富,而是不好意思說,一腳踢不倒的兩個半錢。
不是我倆不會過日子,在職時是窮單位,退休了,一般企業的養老金低,我3000,老伴2000。
兒子兒媳失業,我們得幫吃上飯。孫子上大學,學的是往裡扔錢的專業,舞蹈編導。考前培訓10來萬,全是兒媳借的。孫女大學錄取通知書下來了,兒子沒錢。能讓孫女沒錢交學費上不了大學嗎?4年學費來回旅費我們全包。因此我們沒攢下錢。
老伴平時心臟病,高血壓,自費買葯,這幾年又添了甲狀腺結節,除了吃喝能攢下幾個錢?
我早就不指望兒女養老,不是他們不孝順,我一兒二女孝順我是放心的。目前我身體還算可以,暫時用不著兒女照顧。
過幾年身體不行時,兒女還有自己的家,兒子打工趕上延遲退休,為生存奔波。大女兒自己身體不算太好,小女兒身體還好。有老伴在,相依為命,互相攙扶養老。既使老伴不在了,也不指望兒女養老。
我養老唯一的靠山,是為數不多的養老金。顧名思議國家每月發的錢是養老金,是用來養老的。
養老與養老不同,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來決定怎麼養老。收入高的,養老標准也高,養老水平也高。收入低的,養老標准也低,養老水平也低。在這點上不用攀也不用比。
養老要有個好身體。身體差,老有病,一年住幾次醫院,就要有人護理。現在兒女沒退休,過幾年他們歲數也大了,力不從心。就得請護工,一天好幾百,真是雇不起呀。
有個好身體,不用上醫院,啥錢都省了,還省了兒女的掛念。有人說了,人老哪有沒病的。我48年沒上過醫院,幾乎不吃葯。我力爭死前不上醫院,保持住院零記錄。爭取不是病死的,而是老死的。
養老內心要強大,經受住寂寞孤獨。我和老伴議論過,我死在前她不找,她死在前我也不找後老伴。
一個人過,沒有依靠,內心不強大怎麼能行?一個人過要有自立能力,自己做著吃,別嫌麻煩。安排好每天的日常生活。
一個人過,要有自理能力,吃喝拉撒睡,不用別人幫助。作為養老金低微的人來說,一個人養老,還是居家養老。身體允許,上下樓方便,外出活動據。
有時不願做著吃,買外賣真方便送到家。偶爾下個飯店。或者以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健全了,去養老中心就餐,參加活動。
身體差下不來樓,自已做著吃有困難了。看情況,雇鍾點工,還是雇保姆。雇保姆據說貴,我這點養老金不一定夠。
錢少的,能請起的就請,請不起的,就不請。是在我養老金水平的范圍內,除了生活費包括伙食費,水電天然氣電話寬頻電視暖氣費等日常開銷外,看看雇保姆錢夠不夠。夠請保姆,在家自由。
上養老院,我市收費不高,一般在2000元左右,我這點養老金還夠。但上養老院出來進去不自由,疫情來了封閉管理。
養老送終,我們一般只關心「養老」,而淡漠了「送終」。
送終,一般指老人年歲已高,身體不好,卧病在床。兒女服侍左右,悉心照料,直待老人去世發喪,這一階段就叫做送終。
一般 健康 的老人,都會在子女面前說:我有退休金,我不怕你們不孝順,大不了我去養老院。
這是有退休金老人的底氣,沒退休金的老人哪能有如此底氣。
那麼,一個 健康 有退休金的老人真的底氣不足嗎?
未必,這只是一種「反將法」,以此來瓦解兒女的神經。
一來告訴兒女,你們不孝父母無所謂,孝不孝由你們自己。如果不孝,除了被人指責唾罵,對父母損害不大,有退休金在,誰怕誰?
二來告訴兒女,你們大可以不孝,父母的存款房子也就不用留給你們了,最後的損失誰大?
說心裡話,大多老人都盼望有這樣的養老場景:
1、兒孫繞膝,幾代同堂,其樂融融。
2、兒孫孝敬父母,關愛父母,盡心盡力給父母養老送終。
然而,現實生活中,兒女不孝的還是大有人在。
於是,父母只能期望自己有一定的存款,以便在動不了的時候,能用存款購買服務,幫助自己安然離世。
至於這存款多少可以保障,每個七十歲老人的身體狀況不一,也就沒有標准了。
有的老人很 健康 ,自足衣食,靠養老金或幾萬存款就足夠養老了。
有的老人身體有病,小病還能自顧,大病就不好說了,幾十萬上百萬都不一定夠。
就算七十歲老人有一兩百萬存款,就可以不依靠兒女養老,就可以不介意兒女不孝。
但從老人內心來說,即便花錢給自己的養老有聲有色,也抵不過兒孫在身旁的問寒問暖。
再說了,有幾個七十歲老人能有一兩百萬存款?
真的有這么多存款,我相信,即使曾經不孝的,在得知老人有這么多錢後,保管都爭做「大孝子」。
你同意我的說法嗎?
那要看你身體狀況,有的九十多歲還能獨自剩公交車,象這種情況存款不多無所謂,只要有退休工資無需子女在經濟上負擔。
假如身體不好,經常生病,花費大那就麻煩了,成了子女的拖累,久病床前無孝子。除非特別有錢,看病,用護工。為什麼現在老年人都愛鍛煉身體,就是為了 健康 ,能夠自理,不讓家人討厭。
但是如果生病料理一些事務,還是要靠子女,因為去醫院需要人替你掛號,交費,子女沒空服侍,也要替你找好護工。這些事情孝順的子女就會替你安排好。
即使你有錢,如果子女不孝,隨你一個人去,你倒下來不能動,誰把你弄到醫院去?
所以養老不光是經濟上的問題,而且照顧也是很重要的,同子女的關系還是要搞好,每個老人最後的時光都是一場猩風血雨,自己也要早作打算,別到時處境太尷尬,失去尊嚴。
農村老人完全靠兒女供養,那來的存款?農村人生活簡朴,有飽不冷,身體 健康 就好。從不要求過享樂生活。
答:退休的公務員存錢很多無需依靠兒女,企退的人員,央企前七八年退休的可以保障正常生活。小企業和私企退休的保自己正常生活有欠缺。農村老人沒退休費有存款更談不上。公務員和央企退休人員是不介意兒女孝順不孝順。小企業退休人員和農村老人最介意兒女是否孝順不孝順,這些人兒女不孝順,她她們的生活就成了大問題。
有那社保退休金,
知足長樂看個人。
錢多錢少隨自然,
健康 兒女不操心。
現實壓力要能忍,
不會計較心能穩。
存款只是應急用,
何需多少去較真。
身體好了還能花,
不能自理多白打。
孝與不孝是報恩,
介不介意看緣分。
多少農家翁嫗在,
可說闔家無現金。
能動還得自己干,
孝不孝順不爭論。
車到山前必有路,
從來老屋不當墳。
這要看你退休金是多少了?如果很少的話,如果不是編制內老人,那起碼要有200萬存款,才能維持今後生活的一切開銷。
樓主您好,70歲的老人有多少存款,可以不依靠兒女養老,不介意兒女是否孝順。首先我認為養老這個問題,並不是說從單純的經濟方面的角度,就可以解決去處理這個問題。因為道理很簡單,人總是有老去的一天,總是有失去自理能力的一天。那麼如果說到了那一天,你身邊有沒有人照顧,那麼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養老,又該如何進行的下去呢?很顯然是依靠有人照顧才可以進行養老的。
當然經濟方面好一些,那麼對於自己的子女來講,他身上的經濟壓力也會小一些,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說有更多的存款從經濟層面無需依賴子女,相反還可以給予子女一定的幫助,所以在養老的這個心理層面可能會更好一些,畢竟子女他僅僅只需要在時間上陪伴和照顧你的養老生活,但是從經濟層面並不需要支出什麼,而你擁有了一個大量存款,就可以在經濟層面完全支撐自己的養老退休生活,同時又可以幫助子女帶來一個更好的生活。
所以說養老這個問題是一個多元化的問題,經濟層面是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還是要有專人來陪伴照顧,當然子女來陪伴照顧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說子女不在身邊,那麼可以通過養老院的方式也可以通過居家保姆的方式來進行養老,都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具體如何選擇一方面取決於自己的經濟能力,另外一方面還要看自己的子女有多大的時間,來陪伴自己的父母。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⑧ 農村老人有十五萬存款,夠不夠養老生活呢有何依據
農村老人有十五萬存款,夠不夠養老生活呢?有何依據?
在鄉村有15萬元錢存款,這只是一個過河橋錢,日常的情況下還要自食其力,再次種田搞養殖,在70歲以前不動該筆存款,直到70歲之後,逐漸花出這種存款,這樣做這15萬元錢才足夠。都說這個15萬元錢夠養老服務,實際上確實不足養老錢,自身該筆存款僅僅留看之後有一個刁難的情況下,再取出該筆存款,倘若太早的體驗這15萬,到老的過程中會很尷尬的。鄉村老年人有存款養老服務是正確的,不過這15萬確實不可以用多少年,如果從60歲不享有,一直熬到干不動才行 ,那時候再取出這15萬做為養老服務,那樣到老年人的過程中會非常幸福,由於無論有什麼疾病,都可以闖過一關,這個就不可以給兒女們添太多的不便,這15萬就具有這種功效。
⑨ 在中國,想過上舒適的退休生活,需要存夠多少錢
要想過上舒適的退休生活。需要存多少錢?這個沒有一個定數。因為老年人你究竟能活多少年?誰也不知道?有的人70多歲,可能就過世了。而有的人卻活到了90多歲。70多歲和90多歲之間差了20年。那你說這20年得消費多少錢呀。所以老人想過上。舒適的生活,究竟該存多少錢?這個沒有什麼定數。如果非要定個數量的話。大約存到1000萬。應該就足夠。把1000萬存在銀行按每年2%的利息計算。每年的收入大約就是20萬。應該足夠兩個老人的生活了。包括看病也好。還有其他的一些消費。
現在在城裡的老年人。都是有退休工資的。但是退休工資參差不齊。有的每個月退休工資就1萬多元。有的退休工資每月就4000元甚至更少。公務員的退休工資普遍都比較高。普通百姓的都不是很高。如果每個月有1萬元的退休金。兩個老人那就是2萬元。每個月的生活也應該足夠了。再攢一些錢作為應急之用。如果兩個人每個人都收入3000元。那就不行了。就顯得捉襟見肘了。要想過上舒適的養老生活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每個月只有6000元的收入兩個人消費吃飯肯定是夠了。但是應個急什麼的就不行了。因為老年人普遍身體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經常需要到醫院去治療。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特別是到醫院住院需要僱傭護工的時候。這個費用真的是相當高。近期一個朋友的父親在醫院住院。顧一個24小時的護工。每個月的。護工費用就是1萬多元。所以按照老人如果每個月只有3000元的收入,那是差的太多了。平時要不積攢些錢關鍵時候。那是。真愁人吶。
也就是因為如此很多退休的老年人。也都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們都把錢攢下來。一個是給自己養老有病住院的時候做一個准備。另一個就是子女那邊可能還需要一點經濟的幫助。現在普通的工人每個月的收入都不是很高,如果再養一個孩子。可能也顯得生活比較拮據。作為老人嘛。總是想能幫兒女一把就幫一把。所以往往有些錢攢下來,還是幫給孫子輩兒花了。
⑩ 農村老人養老成大難題,農民到了60歲以後究竟應該如何養老呢
目前中國社會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厲害,可以說是很多年輕時候入城奮斗的農民的好朋友,就算上年紀依然可以挑選返回農村養老,更不用說一直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了。如今城鄉居民的養老金待遇十分豐厚,讓很多農村農民朋友很羨慕。
自然,也有個別地域,從七十歲開始就可以領取高齡補貼了,大部分你年紀越大,每一個月你能領取到的高齡補貼也就越多。而除了上述的這兩項現行政策外,國家對於農村的貧困老人也是有一些特殊照顧的,就比如這些家境尤其差農村家庭,比如農村低保戶,我國為了保障他們的生活,每一個月是不會給這群人派發低保補貼的,但是不同地方,補貼的規范也各不相同。
可以這么說,正是由於這一系列的保障體系,讓農民即便沒有是多少存款,也依舊能夠滿足自已的基本養老日常生活,堅信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社保制度的逐步完善,農村老人未來養老生活會變得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