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西省補充養老保險的優缺點
1.補充養老保險待遇測算演示:
如果按照基金年收益率
3.5%,個人繳費15年,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測算如下:
(一)按照最低繳費檔次200元/年、政府補貼70元/年測算,到65周歲時,基本養老金加補充養老金可達2255元/年。
(二)按照繳費檔次500元/年、政府補貼120元/年測算,到65周歲時,基本養老金加補充養老金可達2930元/年。
(三)按照中間繳費檔次1000元/年、政府補貼200元/年測算,到65周歲時,基本養老金加補充養老金可達4050元/年。
(四)按照繳費檔次2000元/年、政府補貼360元/年測算,到65周歲時,基本養老金加補充養老金可達6288元/年。
(五)按照最高繳費檔次5000元/年、政府補貼600元/年測算,到65周歲時,基本養老金加補充養老金可達12540元/年
城鄉居民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根據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據實計算個人養老待遇月領取標准,足額發放。
2.
拓展資料:這項制度是全國首創、我省特有的一項養老保險制度,是我省先行先試、在轉型發展上_出一條新路的具體舉措。
它的建立實施,能夠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讓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徹底擺脫貧困,進一步健全民生保障體系,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切實改善民生。
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補充養老保險是在全省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礎上並行建立的。就是說,只有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才能參加補充養老保險。
從具體政策上來說,基本險是年滿60周歲領取待遇,補充險是年滿65周歲領取待遇。基本險個人繳費有10個檔次,補充險有5個檔次。在繳費補貼標准方面,補充險的補貼力度更大。拿最低繳費檔次200元來說,基本險的政府補貼是35元,而補充險的政府補貼是70元,翻了一番。
另外,補充養老保險制度鼓勵子女給父母養老,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傳統美德。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權利。
補充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標准和政府補貼具體政策是什麼樣的?
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個人(贍養人員、家庭)繳費標准有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5個檔次,參保人員可自行選擇。
政府對個人繳費給予補貼,多繳多得,繳費補貼標准為:繳200元補貼70元、繳500元補貼120元、繳1000元補貼200元、繳2000元補貼360元、繳5000元補貼600元。
㈡ 補充養老金有什麼用
法律分析: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指在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依據國家政策和本企業經濟狀況建立的、旨在提高職工退休後生活水平、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進行重要補充的一種養老保險形式。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也叫企業年金。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指企業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後,可以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根據本單位經濟效益情況,為本單位職工提供的基本養老金之外的補充養老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㈢ 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必須交嗎
1.居民補充養老保險不必須交2.補充養老保險,是在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針對不同的群體建立的補充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是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作為基本養老金之外的補充養老金。
補充養老保險作為國家法定基本養老保險體系外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我國構建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國外發展經驗看,補充養老保險能有效提升全社會的養老保障水平。我國自1991年開始發展補充養老保險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補充養老保險尚未成為我國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大力發展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有利於分散保險責任,適應我國向老齡化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我國人口快速老齡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隨著人口的老齡化,我國養老保險費用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也會越來越尖銳。採用提高企業繳費比例的辦法,來解決由人口快速老齡化帶來的沉重財政負擔是行不通的。可行的途經是:從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可能性出發,實行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分散養老保險責任,將統一的工資替代率降下來。
國家只為退休人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進一步提高養老待遇水平則要通過補充保險制度去解決。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正是在尋求養老保險新對策的情勢下應運而生的,它作為養老保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分散養老保險責任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有利於減輕政府基本養老保險金支付壓力,保障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順利實施。由於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建立較晚,基本養老保險累積資金不足,近年來收支缺口逐年擴大,挪用個人賬戶資金發放養老金造成個人賬戶空賬運轉。再加上養老金替代率居高不下,國家仍難以負擔如此沉重的養老金支付壓力。所以國家必將繼續堅持「低水平,廣覆蓋,多層次」自社會保障基本原則,逐步降低基本養老金替代率,減輕財政負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第三十一條民辦學校應當依法保障教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權益,並為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國家鼓勵民辦學校按照國家規定為教職工辦理補充養老保險。
㈣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補充政策
摘要 1、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既不是社會保險,也不是商業保險,不具有強制性和盈利性。而是一項企業福利制度,是企業人力資源戰略重要組城部分。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養老保障「多支柱」戰略的重大制度安排,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與國家養老金、個人儲蓄性養老金一起構成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
㈤ 個人養老金制度要來了,作為普通人可以參加嗎
這個養老金作為基礎養老金的相關補充,普通人群也可以參加,當繳納一定金額後,在晚年生活時就會獲得除基本養老金外額外的資金補充和收入。
對於此次國家方面會推出個人養老金的制度,我是非常贊同的,隨著目前老齡化社會的逐步到來,人們的工作時長可能會越來越高,而個人養老金的推出,則可以讓一些想要過好晚年生活的人獲得更多的金錢收入。
我非常贊同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出和政策。
這是由於未來我國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基礎養老金制度在針對老年人的資金收入和晚年生活上,一定會顯現出金額不足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通過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重新確立,利用這種額外的方法來為一些未雨綢繆的連人群進行額外的投資和支出。根據繳納金額的不同。晚年人群也可以獲得新的資金收入,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
㈥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補充政策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補充水平的確定各國政府通常制定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來激勵企業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同時,政府也對享受優惠政策的補充養老保險水平給予了一定的限制。
為了推動補充養老保險的發展,中國政府也應該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並同時限制補充養老保險的水平,以避免企業藉此逃避國家的稅收。整個養老保障的目標是保障退休者能夠維持其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養老金替代率達到80%左右即可保障退休者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目標替代率為60%,因此,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替代率應限定為20%以內。據專家測算,假定工資增長率等於投資回報率,要達到20%的替代率,所需要的繳費率為5%~8%。
(6)鼓勵補充養老金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為指標的,通過再分配手段或者儲蓄方式建立保險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費用。它的實施具有以下作用:
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㈦ 國家補充養老保險政策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指由企業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在國家規定的實施政策和實施條件下為本企業職工所建立的一種輔助性的養老保險。它居於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中的第二層次,由國家宏觀指導、企業內部決策執行。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與基本養老保險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其區別主要體現在兩種養老保險的層次和功能上的不同,其聯系主要體現在兩種養老保險的政策和水平相互聯系、密不可分。
首先,對於國家:
(1)國家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建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以保障和提高退休員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充分體現了我們國家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有利於人民安居樂業,有利於社會穩定進步。
(2)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在加入WTO以後,外資和外企的大量進入使市場競爭更為激烈,許多有實力的中國企業也將「走出去」,中國企業將面對的是更加嚴峻的挑戰,而企業補充養老保險這樣一種國際通行制度的建立,無疑將有助於中國企業更好地與國際標准接軌,從而提高它們的國際競爭力。我國企業改革發展要在遵照自身發展規律、量力而行的同時,大量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包括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的成功經驗,發揮這一制度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力面的積極作用,促進企業的經營發展及整個國民經濟發展。
(3)有利於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當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繳費人員變化不大,退休人員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必然導致支付危機。而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作為一種與職業掛鉤的退休保障制度,可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參保人在退休後維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其次,對於企業:
(1)增強企業競爭力,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己經演變成為企業人力資本的競爭、高素質人才的競爭。該險制度將企業利益同職工個人利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職工實際利益和預期利益相統一,已成為企業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吸引和挽留高素質人才的有效的激勵機制,既可以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增強企業競爭力,又可以增強職工歸屬感、提高職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2)增強企業凝聚力,它能進一步實現職工參與企業效益分配和管理,從而將企業和職工的利益更緊密的結合起來。企業補充養老保險通過完善並提高員工綜合福利保障制度,解除員工養老的後顧之憂,更好的穩定員工隊伍。
再次,對於個人:
(1)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由個人繳費和企業繳費兩部分組成,即每個人除個人繳費外,企業也會相應的為員工匹配繳費金額。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作為基本養老金的補充,可以很大程度上彌補未來社保替代率的不足,改善退休後的養老生活水平。
(2)保障「養老錢」安全。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採用信託方式運作,錢權分離的制約機制可以有效降低運營管理風險,切實保障員工的自身利益不受侵害。
(3)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資產只能用於支付受益人養老所用。並不因公司管理層變更或者企業破產等而改變其支付目的,這也是其有別於普通商業保險的一大優點。
(4)從投資角度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人均為各大一流基金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其專業能力是市場充分肯定的,其取得的投資效益也是大多數個人投資者所無法比擬的。作為機構投資者,無論是其涉及的投資產品種類及投資范圍,還是其專業技能以及通過規模經濟效應大大降低投資風險的能力,都是個人投資難以企及的。有利於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取得穩健收益。
㈧ 2022養老金調整規則曝光,個人如何實現利益最大化呢
2022年職工養老金迎來18年漲,總體漲幅4%,但總體上漲4%未必自己就能上漲4%,具體到每個人,還需要符合相關的調整原則。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養老金的調整原則,看普通人應該怎麼順應規則,利益最大化。養老金的調整主要適用三條原則
我是不太想看到老人因為生存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必須有制度鼓勵大家儲備養老金,讓個人多勞多得很顯然是有效的方法。不僅基本養老金制度如此,新推出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更是強調資金完全歸個人所有,有能力的家庭還可以補充商業養老金。養老靠國家的時代過去了,正如過去分房靠國家、工作靠分配的時代一樣。不要抱幻想,早做打算早收益。關注我,聽點理財真心話,不掉坑。謝謝大家
㈨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怎麼領取
補充養老保險,是企業在有了基本養老保險之後,根據企業的自身經濟實力,又為職工建立的一種附加的保險。一般在職工到了自己退休的年紀的時候,可以從養老金賬戶一次性領取補充養老保險。
【法律依據】
《勞動法》七十五條
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㈩ 補充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
補充養老保險:就是指企業在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經濟能力,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進行重要補充的一種養老保險形式,主要用於提高職工退休後的生活水平。一般情況下,補充養老保險也會被稱為年金保險,但是其實補充養老保險不僅包括年金保險,還包括企業為員工購買的其他商業保險等。
企業年金:指在國家的指導下,各個企業根據自身的條件,由企業和職工在已經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通過集體協商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國家不強制,但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企業年金由企業繳費、個人繳費和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構成,實行信託制。
年金保險產品資料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其他保險問題可以電話咨詢
售前產品咨詢:400-880-3633
售後服務:9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