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退休中人和退休新人哪個養老金高
摘要 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以退休年限不同,分為老人、中人和新人。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人員稱為老人,在2014年10月到2024年10月退休的人員稱為中人,有10年過度期,2024年10月以後的退休人員稱為新人。
B. 養老保險出現的老人新人中人的概念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在全國范圍按照統賬結合的方式統一了養老保險制度,通常將統賬結合之前已經辦理退休的人稱為「老人」,將統賬結合之前參加工作,之後到齡辦理退休的人稱為「中人」,將統賬結合之後參加工作的人稱為「新人」。20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將指數化概念引入養老金的計發辦法,並且實行了5年過渡期,對此也有人將新計發辦法實施以前退休的人稱為老人,這類人仍然按以前方法計發,不受影響;將新辦法實施後5年過渡期內到齡實行過渡辦法計發養老金的人稱為「中人」,(此類人退休時,如果按新辦法計發的基本養老金高於老辦法,高出的部分每年按一定比例發給退休人員,如果按新辦法計發的基本養老金低於老辦法的,按老辦法的數額予以補足);將新辦法過渡期結束後到齡辦理退休完全按新辦法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的人稱為「新人」。關於老人、中人和新人,更多的用法是針對第一種劃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養老保險中的老人、中人、新人如何劃分
2014年9月30日(含 )之前退休,是老人,
2014年9月30日之前參加工作,10月1日之後退休,是中人。
2014年10月1日(含 )之後參加工作,是新人
D. 老、中、新人養老退休如何界定有何區別
摘要 養老保險中的老人、中人、新人,是針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而言。
E.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中的老人 中人及新人指的是什麼
1998年10月1日前已經退休,開始領養老金的成為老人,1998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但是還沒退休的稱為中人,1998年10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稱為新人
F. 養老保險中的老人中人新人如何劃分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在全國范圍按照統賬結合的方式統一了養老保險制度,通常將統賬結合之前已經辦理退休的人稱為「老人」,將統賬結合之前參加工作,之後到齡辦理退休的人稱為「中人」,將統賬結合之後參加工作的人稱為「新人」。20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將指數化概念引入養老金的計發辦法,並且實行了5年過渡期,對此也有人將新計發辦法實施以前退休的人稱為老人,這類人仍然按以前方法計發,不受影響;將新辦法實施後5年過渡期內到齡實行過渡辦法計發養老金的人稱為「中人」,(此類人退休時,如果按新辦法計發的基本養老金高於老辦法,高出的部分每年按一定比例發給退休人員,如果按新辦法計發的基本養老金低於老辦法的,按老辦法的數額予以補足);將新辦法過渡期結束後到齡辦理退休完全按新辦法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的人稱為「新人」。關於老人、中人和新人,更多的用法是針對第一種劃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G. 老人中人新人劃分年限
法律分析:「老人」:指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全國統一),此前已經退休的公職人員。「老人」按照過去的老辦法退休,計發退休金。
「中人」:指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此後退休的人員。此前無需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此前的工齡稱為視同繳費年限。此後,需要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並以此作為工齡,繳納社會保險這一段的工齡稱為實際繳費年限。工齡達到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方可退休。
「新人」:指2014年10月1日後參加工作,此後退休的人員。養老保險必須至少繳足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退休。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四、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詳見附件)。
本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指導實施。
本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
H.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人,老人,新人怎麼區分
「老人」指改革前已退休的人,「中人」指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新人」指改革後參加工作的人。
1、「老人老辦法」:對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維持原待遇不變,並參加今後的待遇調整。
2、「新人新政策」:對改革後參加工作的「新人」,將來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之和。
3、「中人逐步過渡」: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由於改革前的工作年限里沒有實行個人繳費,其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中沒有體現這段時間的勞動貢獻。
因此將這段時間確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同時,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8)養老金老人新人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事業單位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提供公益服務的主要載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探索事業單位改革,不斷創新事業單位體制機制,穩步推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行業體制改革,積累了有益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為進一步推進改革奠定了基礎。事業單位提供公益服務總量不斷擴大,服務水平逐步提高,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I. 什麼是養老保險中的「老人」,「中人」,「新人」
其實所謂的中人在近幾年比較流行這個詞語,主要是因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開始從2014年10月份以後參加機關養老保險,那麼從2014年10月份以後還沒有退休的人員,我們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中人。當然事業單位的中人他是有期限的,只有從2014年10月份到2024年9月份,這10年之間退休的人員才能夠被稱之為是中人。
如果並不是這10年當中退休,比方說你是2024年9月份以後退休,那麼就只能夠被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新人了,或者說你是在2014年10月份以前就退休了,那麼就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老人。所以中人相對來說有些特殊,並且中人在計算自己退休金的過程中,也是採用的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來計算退休金的待遇,取高補低,那麼如果說老辦法計算出的退休金高,那麼就採用老辦法新辦法計算出的退休金高,那麼就將採用新辦法來計算自己的退休金待遇。
所以中人的退休金,那麼比起老人的退休金來講,多少有一定的偏差,在這樣的基礎上,實際上如果說自己是事業單位中人,還可以獲得過渡性補償養老金的待遇,那麼從2014年10月份到2024年9月份都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償養老金,這個補償比例是按照你的退休年限來決定的,第1年2014年退休大概可以獲得10%的補償比例,到最後一年2024年退休,大約可以獲得100%的補償比例,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