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個人養老金的繳費年限是多少年未來能領過萬元的養老金嗎
個人養老金的繳費年限最高為48年,這是從一個人16歲開始參加工作並且繳納社會保險開始算起的。另外,未來肯定不能夠領過萬元的養老金的,養老金就算按照銀行同期利率的賺錢能力來看到自己退休的時候,最多也就只能每月領4740元。
按照稍微高於銀行同期利率的方法去計算一個人,假如每年按照最高的繳納金額12,000元來算,這也就意味著一個人每個月要多繳納1000塊錢的養老金,最後這個人在退休的時候每個月能領到4740元的養老金,這已經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數字,畢竟每個月繳納的養老金額僅為1000元而已,最後還是能夠賺不少的。所以說,未來單單靠養老金是不可能領到過萬元的錢的,除非通過膨脹或者養老金所做的投資超出了銀行同期利率太多,然而這種假設實在是太單薄了,我們還是按照比較保險的方法去估計比較好。
❷ 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怎麼計算
基本養老金全部繳費年限計算到月,每個月按1/12年計算。
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
計算方法是:全部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年限=退休時間-參加工作時間-扣減年限。
❸ 養老保險要交多少年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所謂養老保險(或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一、養老保險要交多少年呢?
社會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年繳費)必須達到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才能按月領取退休金,如果超過15年則繳費年限越長退休金就越多。如果經濟允許的話建議你還是交納到退休為好,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退休金。
其中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金期間,可以免繳養老保險費,其個人帳戶暫予保留,待重新就業時辦理續保手續,繳費年限連續計算。
需要提醒您: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需要企業與職工個人共同繳納。我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其中規定對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養老金;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只是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
❹ 養老金交多少年
法律分析:十五年。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想要領取養老保險的當事人是必須要符合領取條件的,而養老保險一般是需要繳費滿十五年的,但是滿足年限而當事人還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話是需要繼續參保繳費的,養老金待遇的確定是與參保人的繳費年限的長短以及是繳費基數的高低是有很大關系的,原則上是多繳費多領取,達到法定年齡的當事人則可以按照月領取到基本養老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