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務員退休金一個月多少
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2. 江蘇公務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江蘇省公務員單交養老保險費的比例是個人工資的20%
江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為:以本人基本月工資為基數,單位交20%,個人交8%;職業年金單位交8%,個人交4%。
養老保險指的是社會保險的一種,是為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而統一辦理的社會保險。
3. 公務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公務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如下:
1、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2、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4. 廳級公務員退休金多少
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什麼?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廳級幹部和副廳級幹部,都是國家公務員。
《國家公務員暫行例》規定的法定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也可以提前申請退休但需滿足條件,國家公務員自願退休的條件是: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提出要求,經任免機關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1)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50周歲,且工作年限滿20年的。
(2)工作年限滿30年的。確立自願退休的方式,這在我國還是第一次,也是國家公務員退休制度的一個新的特點。這樣可以使部分服務年限較長、而又未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國家公務員根據自己的意願,提前退休。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辦法。
掛鉤調整體現為「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與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並適當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傾斜予以照顧。
綜上所述,退休金公式為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八十九條公務員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退休金和其他待遇,國家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務和幫助,鼓勵發揮個人專長,參與社會發展。
5. 公務員養老保險比例
法律分析: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職業年金制:單位按8%個人按4%繳費。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第三條 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6. 公務員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
法律分析:1、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
2、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3、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第三條 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7. 公務員養老金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
根據國務院國發[2015]2號文件《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的規定: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根據上述文件,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三部分構成,由單位和個大共同負擔。
(1)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
(2)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本人繳費工資高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部分不納人繳費基數,低於平均工資60%的以60%為基數繳費,即「300%封頂、60%托底」。
(3)職業年金方面,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8. 公務員退休金計算公式2022
2022年公務員退休金計算方法 退休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一、法定退休條件
1、必須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
我國法定的退休年齡是男職工(包括男幹部)60周歲,女職工5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性靈活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55周歲;
2、養老保險必須達到法定的繳費年限。
目前根據社保法的規定,養老保險繳費達到15年的,即可達到符合辦理退休的基本條件。但並不是說養老保險達到15年就可以不再繳費了。養老保險繳費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長得」,如果只繳納了15年養老保險就退休,退休金是非常低的。繳費時間越長,繳費金額越高,今後養老金就會越高。這是一個投入產出比的問題。
3、特殊工種有特殊年限,可提前退休。
二、退休手續辦理的准備資料
1、本人的身份證原件與復印件,戶口本原件與復印件;
2、可以享受額外福利的證件,如:獨生子女證,退休以後,有獨生子女證的,可以取到獨生子女費的補貼,例如在貴陽,持《獨生子女證》的企業退休職工退休時享受可加發5%基本養老金優惠。
3、可以享受額外福利的獎勵證書,國家明確規定,獲得省部級以上的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軍以上的戰斗英雄,可以提高退休金比例。
4、個人檔案,這個證明非常重要,尤其是以前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主要就是依靠個人檔案來認定。有時身份證上的出生年月與檔案登記的年月不一致,也需要靠個人檔案來認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