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金缺口巨大

養老金缺口巨大

發布時間:2022-08-07 12:26:31

『壹』 養老保險缺口這么大,今後我們如何打算

近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在博鰲論壇上坦陳養老金確有缺口,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社保的話題成為熱點。到底養老金缺口是如何造成的?這樣的缺口又該如何填補呢?這代社保養上代人雖然現在都在說養老金缺口問題,但是,這個概念太宏觀了,於普通的百姓來說,養老金缺口到底是什麼呢?今年61歲的楊女士2006年退休,目前她的退休金在同齡人中算是中等偏上,"在還沒退休的時候,單位的人力部門就私下給我算過一筆賬,我退休之後的十幾年裡拿的退休金都是自己繳納的保險,而十幾年之後我的保險用光之後就要動用兒女那一輩人的保險了。"根據楊女士所說,她的父輩是從來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的,之前退休金完全由工廠負擔,但是隨著養老保險的推行,父輩的退休金轉由社會養老部門負責。由於沒有那麼多的財政補貼,因此楊女士個人養老賬戶里的錢就被用來支付父輩的退休金,而當楊女士退休之後她個人賬戶里的錢只剩下能支付10年左右的退休金了。這樣,她就要動用其他在職人員的個人養老賬戶。"我的社保在養活上一代人,而我不久以後可能也要由下一代人的社保來養活,可是我的女兒是獨生子女,按照比較笨的計算方法,她的社保要能養活父母和她自己才算是平衡,這樣她的負擔多重啊。"楊女士對未來的養老憂心重重。這是普通的退休人員的擔心,而從宏觀上來說,楊女士的擔心也正是養老金缺口的困擾。在中長期內,人口老齡化是導致養老金收支缺口的主要因素。人口老齡化將直接改變中國養老金繳費群體和負擔群體的規模和比例,進而對養老金收支產生重要影響。現有模式顯示,目前在城鎮養老金體系內,大約是3個勞動力贍養1個老人;到了2050年,將變為約1個勞動力贍養1個老人。由於贍養率的大幅提高,而替代率又難以下降,就會導致很大的養老金缺口。根據測算,在未來38年內,人口因素帶來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累計缺口相當於2011年GDP的57%,人口因素帶來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累計缺口相當於2011年GDP的14%。很顯然,如果不改革,養老金體系將不可持續。延遲退休因小失大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脫胎於計劃經濟時代的企業包辦勞保制。轉制之前,職工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這就造成當下的一種局面:以前沒交錢的人只得挪用後來者繳納的養老金。於是正在繳納養老保險者必然擔憂:我們的錢被用來支付別人的養老金,今後我們的養老金缺口該如何解決?盡管國家財政補貼可以填補個人賬戶的虧空,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財政補貼不可能無限地"填空",於是延遲退休年齡便提上日程。戴相龍明確表示,可延長退休年齡和養老金繳納年限等措施,達到收支平衡,他指出:"現在60歲退休了,將來可能63歲退休。"但是,我國養老金缺口問題決不能依靠延遲退休年齡來解決,起碼相當時期內不能。面對13億人口的養老問題,憑延長退休年齡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弊遠大於利。有專家計算稱,我國每年離退休人員最少在600萬人左右。若延遲退休,每年將吃掉600萬適齡就業人口的就業崗位。加之我國經濟增速可能從10%左右下降到7%以下。而GDP每下降1個百分點,減少就業大約在100萬人口。以此計算,每年將減少就業300萬人左右。兩項因素每年就吃掉900萬人口的就業崗位。更嚴峻的現實是,每年我國有1400萬人找不到工作。促就業是經濟發展首要任務。在我國就業形勢如此嚴峻情況下,為了所謂的養老金缺口就貿然延遲退休年齡是得不償失的,以犧牲年輕人的就業崗位為代價甚至不顧社會穩定,完全是取小失大之策。社保基金也應開源節流在博鰲論壇上,戴相龍建議,國家應加大國有資產劃撥力度,擴大全國社會保障儲備基金。雖然北京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中心主任、財政學系主任林雙林教授反對利用國有企業分紅來補充養老金缺口,他認為動用國有資產和發放國債實質上是一樣的,一個是資產少了,一個是債務多了,兩種做法的後果都是國有凈資產減少,是「坐吃山空」。但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白重恩認為,政府應當增加國有企業分紅補充社保缺口。「目前國有企業分紅主要還是在國資系統裡面來運行,大部分還是用來作為投資,如果這一部分分紅能夠拿出一部分來補充社保基金,那麼社保的負擔也就會相應的減少。」白重恩表示國有企業向政府分紅是國際上一種普遍的做法,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整體經營狀況進一步改善,利潤總額大,增速快,增加國有企業分紅比例既可以有效地解決社保資金的缺口,又可以控制國有企業投資規模,有利於資本收益與勞動收入的合理分配。另外,林雙林教授還提出其他養老保障體系應該盡快改革,保證社會公平和可持續。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由國家財政負擔,替代率高達90%以上,與職工養老替代率相差懸殊。我國除收入分配差距大外,養老金的差距也很大。目前,老百姓在養老問題上主要是「患不均」。因此,養老金制度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則是「雙軌制」。行政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應該盡快納入全國職工養老保險。公務員和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人員在職時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卻能領取高於企業人員的養老金,他們的退休金多數由國家財政支付,而普通退休工人則只能依靠自己的賬戶,顯然,這種制度設置本身也是缺口原因之一。而當「雙軌制」依然存在,推遲退休年齡便很容易製造第二次社會不公,遇到反彈也是在所難免。叫喊多年的「雙軌制」改革遲滯不前,延遲退休年齡又是欲語還休,養老制度如何改革這是全國人民關注的大事,應有個長足的考慮,不能總是拉警報、闖紅燈。如何打消公眾對公平的擔憂?如何讓改革的成果惠及百姓?解決養老金是直接、最根本、最實際的體現。若百姓老而有憂,則一切皆為空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養老基金缺口很大,為什麼養老金還在上升呢

我國處於快速老齡化社會,人口頂峰即將在七八年內到來,老年人養老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根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顯示,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035年前後將耗盡累計結余,2050年當期結余可能會達到負的11.28萬億元,壓力非常大。2018~2019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增加了512萬人,離退休人員總數量達到了12310萬人,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達到了4.9228萬億元。今年我國為了應對疫情,推動了減免企業承擔的養老保險費部分的優惠政策,預計今年養老保險基金鐵定收不抵支了。可是,2020年國家仍然要求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上調5%,很多老人的養老金達到了三四千元,大大改善了生活水平。為什麼國家會在壓力巨大的時候不斷的推動養老金增長呢?

第四,國家有龐大的國有資產股權。2017年開始,國家要求將國有企業10%的股權劃歸社保基金,目前劃轉金額已經超過了10,000億元。我國有幾十萬億的國有企業股權,也足以應對各種風險危機。

第五,參保人群還可以不斷擴大。很多人忽視了我們2019年全國就業人員是77471萬人,實際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只有31177萬人,參保率只有40%多一點。只要不斷加強有關參保好處的宣傳,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加養老保險,分攤相應的老齡化壓力。

近年來我國經濟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長,相信刨除新冠疫情影響後,這個趨勢不會有太大變化。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養老支撐能力,因此我國的養老制度近年來還是有非常強大的支撐能力,不會產生危機,這也是國家為什麼沒有急著推動延遲退休的原因了。

『叄』 養老金缺口那麼大,為什麼退休金還在漲

早在前幾年對養老金缺口過大的事情大家議論紛紛,很多人都覺得缺少了一種保障。從養兒防老到國家養老最後到自己養老,很多人都認為養老金白繳了。

養老金缺口過大的錯覺

目前根據人社部的數據我國養老金在大的方向上沒有缺口,到2019年底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結余有5萬。但是這種感覺是每個人都感覺到的,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財政保障:中國養老金制度一定程度上通過收取個人和社會企業的注資和支持,另一部分則是國內的財政支持。近年來更是加大了財政補助確保各地區養老政策的正常履行。

所以,這也就是我們雖然看到了“養老金缺口”的現象,卻能夠如期發放並且按期增長的原因。

『肆』 中國農民養老保險缺口到底有多大

[財經動態]研究發現,在中國養老金缺口問題上,可以說存在較大的數據性偏差,財經機構研究數據與國家人社部數據的巨大反差顯示,中國養老金問題的確是社會較為關注的.由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牽頭的中銀研究團隊,加上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牽頭的復旦大學為主的研究團體共同撰寫的《《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預測,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報告指出,人口老齡化沖擊下我國養老金的統籌賬戶將給財政造成巨大負擔。而根據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統計,截至2011年年末,我國企業職工養老金目前結餘1.9萬億元,所以從全國層面看,不存在養老金缺口的問題。未來全國養老保險基金能夠做到長期收支平衡。一個是18萬億的資金缺口,一個是不存在養老金缺口,作為居民應該相信誰?中國養老金缺口莫須有還是無底洞呢[財經觀察分析]研究發現,如果養老金不存在缺口,為什麼近期人社部提出延遲退休年齡?筆者分析認為,人口老齡化已經到來,中國養老金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筆者認為研究機構的研究方式與數據具有可信度。比如報告研究結果和政策建議,是利用推測法和估演算法,基於國家統計局往年已發表的數據作為存量基礎,加上每年的流量變化,逐年累計而成。以此方法測算,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在目前養老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往後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假設GDP年增長率為6%,到2033年時養老金缺口將達到68.2萬億元,占當年GDP的38.7%,可以說存在一定和科學性與可靠性,那麼人社部數據是否可靠呢?這個我們研究認為,其靜態標准與數據透明度不足無法給以充分解釋。總體來看,由於人口老齡化的影響,退休人員數量越來越多,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的時間越來越長,導致國家的養老保險支出越來越龐大。近期上海財經大學與清華大學研究報告均指出中國財政透明度不及格者為眾,因此社保數據的透明度也很難令筆者完全相信。研究認為,中國不僅存在養老金缺口,未來或可能陸續加大,缺口不斷增加,否則有什麼必要提出延遲退休時間呢?財經研究機構與人社保數據巨大差異存在,至少說明這個問題相當嚴重,莫須有還是無底洞我們拭目以待。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面對部分地方養老保險基金缺口,分析造成缺口的主要直接原因是什麼

養老金缺口是國際共同難題。但通常來說,對於現收現付養老金制度而言,人口老齡化是造成養老金缺口出現的根本原因。相較而言,我國養老保險出現缺口有其特殊原因:一是歷史轉軌成本。由於在1997年新舊養老保險制度轉軌過程中,「老人」沒有養老金積累、「中人」養老金積累不足,實質上構成了養老金個人賬戶的空賬,制度本身遺留了較大的養老金隱性缺口。

二是老齡化和少子化的人口結構。從2000年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以來,2018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已達到11.9%,當期老年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大致為1:4,再過15年相當於每2個勞動力養1位老人,進一步加劇了基金支出壓力。加之通貨膨脹等影響,養老金缺乏有效的保值增值渠道。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之中,每個人只要進了單位後,單位就給你交納社保、購買養老金,但實際數據是,不參加社保的人要比參加的人多。按照人社部公布的《2018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8年全國就業人員有7.76億人,而參保職工只有3.01億人,參保職工約佔全部就業人員的38%。

與此同時,參保人員中也有很多人處於停保狀態,實際參保職工中繳費率也只有80%。如果按照這一比例計算,2018年底的繳費職工只有2.41億,實際參保繳率只有31%。這樣的數據告訴我們兩個問題:一是,參保職工佔比只有38%,說明我國的社保、養老金未來參保人數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二是,社保和養老金方面可以通過改善,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交納五險一金中來。

『陸』 為什麼有人會說養老金缺口達18萬億之巨

十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員
面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推遲退休年齡」的推銷,社會反應十強強烈,帶著老百姓普遍關心的十大熱點問題我們要問人社部官員和相關盡出餿主意狗頭專家:
一問養老金:養老金的缺口是誰造成的?是怎麼造成的?首先廣大在繳人員還沒有人領到一分養老金,他們中有的已經交費10多年,有的已經交費20多年,最多的可能已經30多年,因為實行職工合同制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批實行合同制的人是最早參保繳費的,如今這批人有的是4050人員,大部分應該是2000年以後參保的人員。所以養老金的缺口不是在繳人員造成的,憑什麼讓他們推遲退休,延長繳費年限替人買單?
二問養老金:養老金的制度設置為何如此隨便?長期以來養老金繳費制度一直不完善和統一,地方政府可以隨便給誰優惠就優惠,願意給誰減免就給誰減免。既然這樣,養老金還有不產生缺口之理?
三問養老金:為何沒有交過養老金和未交滿規定年限的人員照樣可以從養老金基金中領取養老金?中華人民共和國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法規規定得很明確:只要累計交滿15年,男年滿60歲,女年滿50歲,是可退休領取養老金的必要條件。上世紀90年代,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將地方國有、集體企業全部廉價改制給個人,數千萬至上億的國有集體企業固定工被分流,他們有的提前退休,有的買斷工齡自謀職業,有的下崗失業,而他們的提前退休有的是沒有交過給地方養老金基金一分錢的,有的僅僅是後期交過短短的幾年,就算政策准許他們退休拿養老金,但也不能從養老基金中支付,國家毫無依據地把這批退休人員的包袱轉嫁給養老金基金。之後,盡管國家財政很富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借「高薪養廉」之名,將改革開放創造的財力全部分配給了公務員。養老基金的缺口不但得不到財政的及時彌補,而且賤賣出去的國有企業所得的款項也被各地財政佔用了。但是有哪個審計部門向全體參保人員公布過對地方養老金的賬目情況和審計情況?這樣的糊塗賬怎能不造成造成養老金的虧空?
四問養老金:既然缺口如此巨大,國家為何還要連續十年給退休人員提高養老金?國家到底是在花誰的錢?大家都知道國家財政只管公務員的吃飯問題,企業退休人員的吃飯國家財政和地方財政是絕對不管的,所以國家每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是以增加廣大在繳人員的繳費額度作為來源的;造成國家被動連續十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是由於國家錯誤的「高薪養廉」政策造成的,上世紀90年代,確切的講是1998年,國家將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急劇提高,而且規定每2年加一次,每次加薪的額度很大。結果是10個企業的職工不如一個機關事業單位員工,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才導致國家被動連續十年給企業退休人員增加養老金,即使如此,現在還是4各企業退休的不如一個機關事業退休的!這是造成養老金缺口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
五問養老金:養老金缺口這么大,為何公務員不能繳費?解決養老金缺口的唯一的最好辦法就是擴大參保人數,今年國家已經將原先參加過工作的所有刑滿釋放人員、代課民辦教師、當過兵、農村放過電影、當過赤腳醫生、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等人員全部准許一次性繳納5-6萬抵作15年參保繳費,男年滿60歲,女年滿50歲的馬上予以退休,但是還是解不了養老金的缺口,反而是加大養老金的缺口,因為這批人退休的比不退休的多。就是這樣,國家還是不能讓公務員繳納養老金!
六問養老金:為何養老金要二元化?參保的人越多,養老金的缺口就越不可能發生。老百姓已經呼籲多年的養老金二元化問題,為何一直無人正面回答和重視?請問為自己搞特殊化是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和做法嗎?二元化養老金還有什麼存在的基礎?
七問養老金:人的壽命增加,是不是造成養老金缺口的直接原因?是不是就可以隨便推遲退休了?浙江省的平均壽命是71歲,在交養老金的參保人員最少要交滿15年,大部分要交滿20-40年後才能退休,而71歲的壽命就是說50%的人只能領取11年養老金,還有50%的女性要領取21年,應該說收支是能夠平衡的甚至是有積余的。
八問養老金:老百姓還能靠你養老嗎?昨天說繳滿15年,男年滿60歲,女年滿50就可以退休領取養老金,今天你說要推遲退休年齡,明天是不是你又要說停止退休停止領取養老金了?老百姓拿什麼相信你?
九問養老金:造成養老金如此巨大的缺口到底是誰之過?有沒有歷史的政策原因?有沒有人為的原因?有沒有部門追查此事?為什麼沒有人受到問責?
十問養老金:國家、政府的承諾是不是可以不算數?「累計交滿15年,男年滿60歲,女年滿50歲就可以退休領取養老金」這是國家、政府對全體參保繳費人員作出的承諾和保證。現在你說養老金有缺口,是不是就可以不問青紅皂白隨便讓在繳人員替你買單?你知不知道有的在繳人員已經為社保基金繳納了20多年,30多年了,現在他們已經疾病纏身做不動或因4050沒有企業要他們需全部自費繳費?你推遲退休,是要割他們的肉還是煎他們的膏!?

『柒』 養老保險缺口太大了

首先就我國的對外態度而言,是不可能發起侵略戰爭的
就算發起了,戰爭本身也需要花費大量軍費
想要改善養老保險缺口問題,還是要從它本身出發,不能指望通過極端方式來解決問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捌』 為什麼會出現社會養老金缺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是由於社會對於養老金關注度不高,再加上沒有發布這樣的政策,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缺口。原因就是人們沒有購買養老金,沒有購買養老保險,沒有關注這樣的問題,沒有關注這樣的政策,沒有發布這樣的問題。

『玖』 社會養老保險出現缺口的原因是什麼

養老保險出現缺口的主要原因,是怎麼造成的呢?我們的養老保險確實出現了收不抵支的情形,而且很多地區很多省份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而且適齡勞動力的人口不斷減小,導致人口紅利的消失,最終造成了養老金出現缺口這樣的一個現象,也就是說收支不平衡的一種現象。

改革的第1步應該就在於延遲退休,除了延遲退休之外,我認為還有一系列的措施能夠保證我們養老金的收支平衡,比如說加大劃轉國有企業單位的經營利潤的,各個方面都是可以促進養老基金的平衡,並且能夠保證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的待遇者,對於我們退休老人來說,對於自己每一個人的未來都是有一個最基本的保證。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缺口巨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昆明市晉寧縣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113
北京城市人口退休工資 瀏覽:246
老人家用吸氧瓶 瀏覽:875
如果父母不讓我讀書怎麼辦 瀏覽:507
伊寧市體檢需要多少錢 瀏覽:653
中老年人適合喝什麼奶粉 瀏覽:461
老人家逝去點寫 瀏覽:774
什麼股票適合養老金 瀏覽:485
扒在長壽花葉子上的蟲子是什麼 瀏覽:501
為什麼父母打了孩子還哭 瀏覽:553
張家界養老保險基數 瀏覽:936
英雄聯盟賬號是父母的話怎麼解除 瀏覽:118
南寧合適老人家餐廳 瀏覽:603
敬老院表演的感想作文 瀏覽:807
華為阿里哪個入職體檢嚴格 瀏覽:200
62歲的老人稱什麼 瀏覽:612
祝老人家80大壽怎麼說 瀏覽:199
養生壺里煮什麼降三高 瀏覽:144
帕金森跟老年痴呆有什麼區別 瀏覽:932
孝敬長輩表格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