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父母是頭等大事

孝敬父母是頭等大事

發布時間:2025-07-24 00:00:54

『壹』 釋迦摩尼佛說:因我慈孝,故今世成佛,對父母慈孝到底有多重要

不管是宗教還是非宗教的家庭倫理關系中,慈孝父母都是擺在首位的倫理。

二十四孝之親嘗湯葯

上慈下孝是家庭最基本的倫理規范,對老年人的奉養,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保障,父母、長輩依然需要感受子女對他們的那份關愛之惰;同樣,子女也依然渴望向父母、長輩表達他們的那份敬愛之心,只有這祥,雙方的心理才能獲得更大的滿足,而生活才可能真正美滿。

『貳』 如何加強學生的傳統美德教育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引以自毫的傳統美德。古代流傳久遠的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充分反映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孝親事親的真摯情感。這種美德應予繼承和光大。繼承和發揚傳統美德重要意義在於:一個人懂得孝敬父母,是他愛國主義情感的基礎,而孝敬父母又可以包括子女對父母的親愛之情、順從之意、敬愛之心和侍奉供養之行。對學生進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把孝敬父母當作頭等大事,孝敬父母是人生的第一課。幾年來,我從教育學生孝敬父母入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我在教育學生「孝敬父母」方面著重抓了三點。
一、要在家中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別,民主平等的關系。 「合理的長幼有別」與封建家長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謂「合理」,是指全體家庭成員之間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尤其是在處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時,一定要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盡可能按他們合理的意願辦事。同時,家庭又是一個整體,不能各自為政,總要有人當家長,來「領導」家庭,管理指導家庭全體成員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養者,而且他們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自然應當成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小學生)應當在父母的指導幫助下生活、學習。現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陽」,家長卻變成圍著孩子轉的月亮、侍從,這就為孩子形成以我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談不上培養孝敬父母的好習慣了。因此,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父母的關系,知道父母是長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顛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強胡鬧。
第二,要讓孩子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現在不少孩子不關心父母每天在忙些什麼,不知道自己每天吃、穿、用的都是哪裡來的,反而覺得自己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是天經地義,稍有不如意就哭鬧不止,有了這種習慣自然不會設身處地考慮父母親的難處。因此,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情況和家庭收支情況,讓孩子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父母每天都在為生活而勞累。這樣孩子才能體會到父母的養育之恩,激發出孝敬父母的情感。古人雲: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不孝也。現在的父母為了子女更專心學習、包攬了一切家務,以至於大多數學生自理能力弱,習慣於父母對自己的悉心照顧,卻很少關心整日為自己操勞的父母。為了使學生能切身體會到父母的辛勞,我結合《期末展示台》設計了一份學生調查表,「---的一天」,學生多選擇調查和自己朝夕相處的父母。通過調查、填寫表格,他們詳細了解父母緊張而忙碌的一天,對父母的操勞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寒假裡我精心設計了假期成長冊,用圖畫、文字的形式展示《我給媽媽當幫手》、《我學會了……》。目的在於讓學生寫自己親手做的事、親身經歷與感受。新學期開學時,一些家長對我說他們的孩子變得懂事了,在家裡沒事找事干,有事搶著干。
第三,要訓練孩子孝敬父母有感恩的行為。主要要求是:聽從父母的教導,關心父母的健康,理解父母的心情,分擔家庭勞務,節約家庭財物,記住父母的生日,感謝父母的關懷。父母要始終不渝地訓練他們,監督他們長期按要求去做,養成孝敬習慣。而且家長也不能滿足於孩子某些時候表現好,而應當嚴格要求,熱情指導孩子在家中堅持做他應該做的事。從小事做起,如:幫助家長掃地;飯前擺碗筷;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事。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每一次生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學習花費父母多少心血。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有首歌唱得好「你上學的花書包,有人為你拿;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為你打;你躺在病床上,有人掉眼淚;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為你擦。」班會課上學生們交流搜集到的「感恩父母」的詩歌、故事、歌曲。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有無孝敬父母的習慣,往遠處看,不單單是子女對父母的關系,其實質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在家裡能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對祖國的忠誠。
第四,父母言傳身教,做孝敬長輩的模範。利用家長學校,向家長發出倡議「為孩子做孝敬長輩的模範」孝敬是學來的,所以家長盡孝的時候,要帶著你的孩子一起來學習;你像一個老師那樣教導他們來孝敬他們的祖父祖母,將來他們就懂得怎麼樣孝敬他們的父母。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你就可以告訴他們關於老人的一些心態,要怎麼樣跟老人相處,預備你自己到老年的時候,他就會學習跟你相處。現在你還沒有到年老,你真的不需要孩子哄你;可是,你要教孩子怎麼哄爺爺奶奶。
「孝為百行首」、「人生五倫孝當先」;孝,就是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實質是知根溯源、感恩圖報的思想。孝敬父母,這是人類相生相養的自然情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礎,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規范。愛因斯坦也說過:「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和諧發展的人。」我們的教育宗旨,應該是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教育目的不僅僅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培養豐富的情感,善於關心父母、關心他人以及造福社會,而且孝敬父母是我們的義務。因此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叄』 孝順父母的故事要好的。很急!

暑假裡,我讀了一篇文章,叫做《把孝敬父母當作頭等大事》。這篇文章含意深刻,令人深思。
文章中主要寫了烏鴉另外還有外號,叫「孝鳥」。裡面說烏鴉是很孝敬父母的,烏鴉老了,飛不動了,小烏鴉就天天飛來飛去,不怕刮風下雨,不怕大雪紛飛,總是四處尋找食物。食物找到了,自己不捨得吃,就像小時侯父母喂它一樣。因為烏鴉特別講究孝敬父母,所以古人就把它叫做「孝鳥」。
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思情最深的不會超過父母,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辛勤地養育我們長大成人,我們的成長凝結著父母的心血,每一個人都是在父母悉心關懷、百般呵護和辛苦撫養下慢慢長大的。一個人,如果對給予自己生命的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報答,不知孝敬,那就喪失了人生來就該有的良心,那是沒有道德可言的。
然而,近年來,我們從報紙上、電視上不斷看到關於父母因兒女虐待而不得不訴諸法律的新聞報道。還有「他(她)不管父母,我也有權利不管!」這些話,出於兒女之口,聽了實在叫人寒!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這樣說過:「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
還有些青年人認為,給父母親吃的、穿的、喝的,或者每個月往家裡寄幾個錢就是孝敬父母了,其實,這不一定是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和顏悅色,說話溫和一些,臉上帶著微笑。現在有些年輕父母,一抱起自己的孩子,總是眉開眼笑:「我的乖寶寶!」可是他們對待自己的父母,卻是另一副面孔,甚至是厲顏厲色。一般來講,父母對子女的要求不高,並不是非得要好吃好喝的,你把米飯、面條或者幾個小菜往餐桌上一放,叫一聲「爸爸媽媽,吃飯了!」父母吃起來也是很香的。相反,你把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往餐桌上一擺,一言不發,即便是再好吃的東西,父母也吃不香。
中國有一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是說:樹想安靜,可是,風總是不停地刮,它沒法安靜下來;兒女想孝敬父母,可是,父母快死了,等不了了。父母在時不孝敬,等他們去世了,又後悔莫及,那還有什麼用呢?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孝敬父母,否則一切都要來不及的。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從給父母端茶倒水開始吧!

這個是我從作文書上找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孝敬父母是頭等大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替別人代繳養老保險需要什麼證件 瀏覽:627
老年痴呆突然發生 瀏覽:413
80歲老師能領高齡補貼 瀏覽:806
民國長壽老人 瀏覽:725
撫養父母的年限是多少時間 瀏覽:239
要開養老保險說明 瀏覽:516
湖北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一覽表 瀏覽:595
農村什麼地方可以養老 瀏覽:530
黑古藤長壽茶的作用 瀏覽:540
學生體檢去哪裡看 瀏覽:74
70歲老人服用什麼鈣片好 瀏覽:389
老人家去武夷山玩什麼 瀏覽:243
長壽花葉子黑邊花枯萎了怎麼辦 瀏覽:825
體檢是否缺項應該怎麼填 瀏覽:298
敬老院給領導匯報的情況說明 瀏覽:939
做哪些活動能防止老年痴呆症 瀏覽:281
肝硬化會老年痴呆嗎 瀏覽:105
父母愛情安欣孩子叫什麼 瀏覽:128
六七十歲的老年人血壓多少正常 瀏覽:454
父母平時看些什麼書 瀏覽: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