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不孝順的名人事例

不孝順的名人事例

發布時間:2025-07-23 02:23:01

Ⅰ 孔融讓梨的故事人盡皆知,為何曹操卻說孔融不孝

終於,在聽說孔融與他人解說「父母與子無恩論」後,曹操指使屬下官員,枉奏孔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將孔融處死,並誅三族。

孔融作為當時的名士,建安七子之首,一言一行足以影響輿論走向。

曹操即便宰相肚裡能撐船,但也經不起孔融三番五次的無禮挑釁,加之政治立場愈加對立,曹操忍無可忍那就無需再忍。以「違反天道,敗倫亂禮」等諸多罪名誅殺孔融,只不過是表面的借口而已。

Ⅱ 孝道有哪些名人事例

事例一:子路借米孝敬父母
子路,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之一,以政事和勇敢著稱。家境貧寒的子路,曾為了滿足父母想吃米飯的心願,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借來米糧。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里們都稱贊他是一個勇敢且孝順的好孩子。這體現了孝道精神,並啟示我們要尊老愛幼。
事例二:包拯辭官侍母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人,北宋時期著名的清官。包拯年輕時因孝道聞名,28歲中進士後,先任大理寺評事,後出任建昌知縣。因父母年邁不願隨他至他鄉,包公毅然辭去官職,回家照顧雙親。數年後,父母相繼去世,包公才重新踏入仕途。這種孝順的行為,在封建社會中極為難得,展現了包公高尚的品德。
事例三:韓信報分食之恩
韓信,西漢初年著名將領,少時家貧,父母雙亡。他雖勤奮好學,卻生活困頓。在淮水邊,韓信常靠釣魚換食,有時飢一頓飽一頓。一位人稱「漂母」的老婦人,見韓信可憐,便常將自己的飯分給他。韓信發跡後,始終銘記漂母的恩情,封侯之後尋找漂母並贈以千金,以報答當年的恩惠。這就是「一飯千金」傳說的由來,彰顯了知恩圖報的美德。

閱讀全文

與不孝順的名人事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大學老師的標准 瀏覽:742
一個孝順的兒子和他的父親英語怎麼說 瀏覽:738
孝順的都不是 瀏覽:486
退休返聘人員是否需要交社保 瀏覽:190
50歲男生 瀏覽:376
今天我學會了孝敬 瀏覽:142
老年人腳麻腿軟是什麼原因 瀏覽:51
老人為什麼會長紫色斑 瀏覽:241
老年人血栓治療 瀏覽:415
廣州老年大學2019年春季招生 瀏覽:840
50歲了生孩子怎麼還出奶啊 瀏覽:551
南沙養老院招聘信息 瀏覽:253
東營美年大體檢怎麼樣 瀏覽:408
2017年安徽退休養老金調整 瀏覽:27
慈鉻體檢中心國內有多少家 瀏覽:260
東莞老年大學設計單位 瀏覽:647
徐州結婚女方要給男方父母買什麼 瀏覽:569
老年大學二胡班科班 瀏覽:481
你認為哪個地方適合養老 瀏覽:162
重陽節在秋季的什麼秋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