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宅基地賣好還是留好
農村宅基地是不能買賣的,只能本人使用。如果有人轉賣了自己的宅基地,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同時本人也不能再申請新的宅基地。所以,還是要遵守相關規定,宅基地只能本人使用。現在農村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多,如果在農村有宅基地是非常好的,可以自己建房居住。
② 為什麼農村人不願意交養老保險
這也算一種投資吧,看個人家庭情況,有些城市社保就很有用,比如說我就交的天津的社保,用的我舅舅公司的名頭,雖然一個月交1000多,但以後定居的話有很多便利
③ 如何看待婚前男方買房,讓女方出裝修費的行為
婚前買房有2種情況
1,沒有貸款,要求出裝修費。那這已經屬於男方的婚前個人財產了,跟女方半毛錢關系都沒有(新婚姻法了解一下),憑什麼啊,我有裝修的錢還不如自己去首付一套房子,至少是自己的。
2,有貸款,要求出裝修錢,那就必須要加名字了,出了裝修費,隨便裝修一下全部弄下地也要個十幾二十萬的,後期還要一起還貸款,不加名字話那女方估計是腦袋進水了才願意結婚。
先說下我的個人情況吧
本人91年,2016年結的婚,2015年由父母出資在某二線城市的內環買了套小公寓,出了首付,有貸款(我家是四線城市農村的,感謝勤勞的父母)
本來一開始是沒有打算買房的,男朋友家裡老早就買了房子,面積也不大,88平,09年買的,總價也不高,但是還清了貸款,我爸媽還單純的想能不能裝修的錢我們出,加上我的名字(我們老家那邊都是這樣做的,一方買房,一方裝修,房子是共同的),然後也沒有跟他正面提,怕不答應的話會很尷尬。然後我跟我們共同的朋友提了一下這個事情,朋友就幫我裝作不經意的聊天去跟他套話,結果告訴我他的想法就是不可能加名字,說父母不會同意的(房子是他爸媽全部出資買的)。額,好吧,說實話當時還是有點失望的。後來跟我爸媽說了這個事情,他們也表示理解,再也沒有提這個。
然後2015年去我家提親了,結婚提上了日程,我媽開始慌了,因為周圍的親戚都在城裡買了房, 我媽也想在婚前跟我買一套,看中了我們那火車站對面的樓盤,最後我還是決定在我所在城市買房,主要是升值空間大,我們那的房子不值錢。看房也是個艱苦的過程,我相信買了房的人都深刻體會到了,最後買了現在這個小公寓,雖然地段好,但是面積太小,單價雖然漲了,但是總價上不去啊!很後悔,本來還看中了3環邊一個面積更大的房子,都認籌了,因為還沒開盤就放棄了,現在腸子都悔青了,因為地鐵修過去了,房價蹭蹭的漲,一口老血都要噴出來了。當時聽信了潘石屹的話,他說投資買房要看地段!沒毛病!但是除了地段還有地鐵啊!!!
所以,最後我並沒有出裝修的錢,但是買了部分家電跟軟裝配飾,買了個車陪嫁,感謝我的父母,為了我傾盡了全力,親戚都不理解為什麼要給我費這么多錢,我爸媽覺得就我一個女兒,怕因為我是農村的嫁過去會被看不起,其實並沒有,我公婆,小姑子人都挺好的,從小到大我運氣真的還可以啊!
對了,最近我想做一個公眾號,因為我想轉行互聯網,但是定寫作的方向真的十分困難,大家要是有時間的話幫忙抽1分鍾的時間幫我填一個問卷好嗎?我要看大家想看什麼。點擊這個鏈接就可以了大家想看哪方面的公眾號?
④ 難道說做一個老實本分的人就一定會吃虧嗎
也不一定,但是大部分得老實本分的人都會吃虧,我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老實了一輩子,吃虧了一輩子啊。
叔叔不養奶奶,我爸總不能不管奶奶吧,我爸依舊像以前一樣,什麼也沒說,主動承擔起了贍養奶奶的責任,奶奶生病叔叔也不掏錢,但凡只要分東西,我叔叔比誰都要積極啊,這一點我特別看不慣,特別想找叔叔理論一番,可是很多次都被我爸給攔住了,我爸就是太老實了,才會每次都被叔叔欺負,才會吃虧。
雖然我爸吃虧了,但是我爸的人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他們都誇獎我爸大度,孝順,是一個知書達理的人,大家都喜歡和我爸打交道,這讓我爸贏得了很好的口碑,可是叔叔呢,大家都知道他喜歡佔小便宜,大家都不想跟他接觸,因為這種連老人都不養的人,根本就不配做人,口碑特別特別的差啊,吃虧是福啊,希望我爸可以一直這樣被大家看好。
⑤ 農村戶口交城市社保吃虧嗎
不吃虧。
1、退休之後,養老金領取的多。生活水平比較高;
2、城市的醫專療水平相對來講比縣屬區的醫療水平高一些,以後在城市裡報銷,報的多;
3、但是,每年投入是不同的。新農合每年一百五十元左右。城市職工社保每月一千多,成本不一樣。
綜合來講:農村戶口可以選擇新農合,更可以選擇城市社保。另外,以後戶口上不分農村城市,新農合和城市職工社保可能要統一。
⑥ 自私的父母種種表現
說實話,這是這兩個詞語不能用在父母的身上,因為我以前沒見過,但是我真的接到了有自身的父親,但是我沒有見過自私的母親。
我們不能說父母純粹的自私,他給你吃給你喝讓你上學,我覺得父母已經很不容易了,在我的工作單位就有這樣一個自私的父親,那麼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來看一下。
也許跟其他家長相比這樣的父親,真的很自私了,以前我根本不理解這個詞語,突然有一句話感覺說的真對,如果你仔細的大學生活,發覺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都有不一樣的精彩,都有不一樣的感受,為什麼同樣的一件事情有人能做得更好,有人卻不會做,同樣的工作有人能做好,有人就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