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保險繳費時間是按月還是按年計算的你好
養老保險繳費時間是按月計算的,到退休年齡可辦理手續,領取退休金。
Ⅱ 養老保險分多少個檔,交多少年
你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不分幾檔,都是按你繳納基數高低來確定的,目前最專低需要繳納屬15年。退休金高低於以下幾點有關:
1.月養老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領取待遇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與本人領取待遇時的年齡相對應,其中50周歲為195個月,60周歲為139個月。
2.1997年12月31日前參保的人員,其月養老待遇中還包括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997年年底前平均繳費工資指數×1997年年底前本人全部繳費年限×1.4%
可見,影響月養老保險待遇高低主要有5個因素:一是本人繳費工資水平,二是本人繳費年限;三是本人個人賬戶儲存額,四是本人領取待遇時的年齡,五是領取待遇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Ⅲ 養老保險每月繳納數怎麼計算
一、社保每月繳納基數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二、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此外,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體查詢全國的社保基數。
(3)養老保險繳納年數擴展閱讀
案例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布2008年本市社會保險費繳費標准。與2007年相比,2008年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下限從1478元提高到1735元,增加了257元,上限則提高到8676元,提高1284元。
本次公布的標准運行期從2008年4月1日起到2009年3月31日止,上海市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團體等單位,個體商戶,自由職業者,繳費基數下限為1735元,上限為8676元,工資平均數不到下限的按照下限算,超過上限的按照上限計算。
與2007年繳費基數從1478元到7392元比,繳費下限提高257元,上限提高1284元。同時,非正規勞動組織從業人員繳費基數比2007年也提升,從960元到8676元。2008年本市小城鎮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外來從業人員繳納綜合保險費基數均為1735元,比2007年的1478元提高257元。
Ⅳ 社會養老保險應該繳納多少年
每個地區性質不同,養老保險繳納會略有不同,現在我只能按我當地的城市來給你作個參考:
按照現行養老保險條例的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應該以員工的月工資總額(註:《深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規定工資總額指員工從企業領到的、除報銷和不固定津貼以外的所有收入)作為繳費工資。但員工月工資總額超過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超過部分不計征養老保險費;本市戶籍員工的月工資總額低於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以下簡稱社平工資)60%的,按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計征養老保險費;非本市戶籍員工的繳費工資不得低於本市月最低工資。但不少企業為壓縮「社保成本」,繳費基數往往低於員工的實際月工資總額,不少企業甚至只按社保繳費的最低標准,也就是戶籍員工按社平工資的60%,非戶籍員工則只按最低工資標准來繳交社保費。
(一)企業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職工個人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
(二)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例如:2003年4月份河北省公布的2002年度省社平工資為每月747元,因此繳費基數可以在747—2241元之間自主選擇。全年繳費金額最少為:747×18%×12=1613.5元,最多為:2241×18%×12=4840.6元。
其中:繳費比例分作以企業參保和以個體勞動者參保兩類:(一)各類企業按職工繳費工資總額的20%繳費,職工按個人繳費基數的7%繳費(2003年為7%,兩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最終到8%)。職工應繳部分由企業代扣代繳。(二)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按繳費基數的18%繳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核定繳費基數則以本省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省社平工資)為基準。(一)企業職工凡工資收入低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60%核定繳費基數;高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實際工資收入核定繳費基數,但是最高不得高於省社平工資的300%。(二)個體勞動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資以上至300%的范圍內,自主確定繳費基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最低繳納養老保險年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關於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是把勞動者實際參加工作但未實際繳納養老保險金的年限根據法律規定計入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中,直接影響退休後領取養老退休金的數額。
Ⅵ 養老保險分多少個檔,交多少年
你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不分幾檔,都是按你繳納基數高低來確定的,目前最內低需要繳納15年。退容休金高低於以下幾點有關:
1.月養老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領取待遇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與本人領取待遇時的年齡相對應,其中50周歲為195個月,60周歲為139個月。
2.1997年12月31日前參保的人員,其月養老待遇中還包括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997年年底前平均繳費工資指數×1997年年底前本人全部繳費年限×1.4%
可見,影響月養老保險待遇高低主要有5個因素:一是本人繳費工資水平,二是本人繳費年限;三是本人個人賬戶儲存額,四是本人領取待遇時的年齡,五是領取待遇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