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養老保險個人繳納比例如何確定
1、職工個人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職工個人工資總額×60%~300%×8%;企業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
2、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例如:2003年4月份河北省公布的2002年度省社平工資為每月747元,因此繳費基數可以在747—2241元之間自主選擇(即省社平工資每月747元的100%-300%之間選擇繳費)。全年繳費金額最少為:747×18%×12=1613.5元,最多為:2241×18%×12=4840.6元。
(1)養老金確定擴展閱讀
1、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2、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
所謂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般則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一般來說,職工繳費工資如果高於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
職工繳費工資低於工資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最高和最低繳費基數的計算比例,各城市可能不同,以各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計算比例和基數為准。)
養老保險
1、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2、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此前的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② 如何確定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確定:
第一步:先計算實際繳費專指數
①實際繳費屬指數=繳費工資÷所屬社保年度使用的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第二步:計算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月數+實際月繳費指數之和)÷(視同繳費月數+實際繳費月數)
第三步:計算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第四步:計算基礎養老金
第五步: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
第六步: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第七步:計算新辦法基本養老金新辦法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③ 退休人員養老金如何確定界定起薪時間
這個界定每個地區執行的不一樣,通用原則是你截止到五月份如果養老回保險都及時繳納,那麼退休後答待遇從六月開始享受。如果你晚於五月繳納的養老保險,有的地區是從你補齊養老保險當月開始算,也就是說,比如你五月退休,但是你十月才去辦理手續並且繳費,那麼你是從十一月開始享受待遇,前面的不進行補發。不過也有的地區依然按照六月開始享受待遇計算,你可以問問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他們是怎麼執行的。具體文件依據。
④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如何確定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確定如下:
1、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確定標准並全額支付給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根據省規定和我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財力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我市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對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居民予以適當傾斜。
2、按照省里統一部署,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每5年至少調整1次。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適時提出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調整方案,報請市委和市政府確定;由縣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方案,報請同級黨委和政府確定。
3、鼓勵引導居民早參保、長繳費、不斷保,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後(不含補繳年限),每多繳一年,在領取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每月加發3元基礎養老金。
4、執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省財政廳統一設定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檔次規定;全市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對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保留現行最低繳費檔次標准。
5、根據現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檔次,對選擇300元及以下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500元、600元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60元;對選擇800元至1000元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100元。
對選擇1500元至2000元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150元;對選擇2500元及以上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200元。以上所需補貼資金由縣(市、區)政府承擔。鼓勵集體經濟組織提高繳費補助,鼓勵其他社會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加大資助。
(4)養老金確定擴展閱讀: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政策出台的影響:
1、這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行動。取得如此大的進步,關鍵在於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人民群眾的熱情支持。
2、完善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重大舉措。黨的十九大要求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提出了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國實際的制度機制,才能把社會保障網織密;只有將制度機制的作用發揮好,才能兜得住底線。
三、確定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發展方向。出台這一政策,使廣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有了遵循、有了指引、有了方向。各級黨委、政府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隨經濟發展而逐步提高。
參考資料來源:聊城人民政府-政策解讀
⑤ 確定養老保險給付水平的原則
大數法則與社會保險的相關性如下:
1、大數法則發生作用的基本條件是對象具有不確定性,據此判定社會保險體系中的哪些險種遵從或者不遵從大數法則,或者說,大數法則在哪些社會保險險種中發生或者不發生作用。
2、首先看養老保險。人從出生到成年再到衰老,是一個穩定的周期性變動過程,不具有風險性。人們無須運用大數法則便可准確統計出某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的人口年齡結構及其變動趨勢,以及某一年度領取養老金人數和養老金給付總額。
3、養老保險制度所要做的,一是盡可能擴大覆蓋面並保持一定水平的政府投入以增強籌資能力,保持和增強縱向共濟水平;二是盡可能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統籌層次,提高橫向共濟水平和能力,滿足養老金按時足額給付的要求。
4、其中,擴大統籌范圍有助於化解部分地區由於制度贍養比偏高而形成的養老金支付危機,這種危機可以是現實的或潛在的,但不具有風險事件的特徵,因而這種危機化解機制所遵從的是社會共濟原則,而非大數法則。與社會保險不同,商業壽險的承保標的是死亡而非年老,雖然死亡對於每個人都是註定的,但人何時死亡卻是不確定的,因而死亡率的統計遵從大數法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⑥ 養老金漲幅是如何確定的
自2005年至2017年,我國已連續13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使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從700多元提高到2017年的2500元左右。其中,2016年和2017年實現了統一安排、同步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按5%左右調整退休人員待遇,適當放緩養老金增速,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在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基礎上,實現了廣大退休人員適當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有利於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員的長遠權益,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也更可持續。」金維剛認為。
⑦ 基本養老金應根據哪些因素確定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⑧ 基本養老金的繳費基數怎麼確定
決定每個月養老保險繳費額的因素有兩個——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比例。繳費工資基數是值應稅工資、薪金收入,包括工資、薪金、獎金、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目前的操作中,是以上年的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工資基數。個人繳費比例為8%。那麼,每個月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繳費比例8%。養老保險的繳費工資基數設有上限和下限。上限是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三倍,超出部分就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下限是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60%,收入未達到這個水平,也要按照這個數字來計算養老保險的繳費額。對於新招職工以起薪當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工資基數,從第二年起,按上一年實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工資基數。
⑨ 養老保險的繳費工資基數如何確定
(1)所有參保企業職工的繳費基數,是職工個人全部的月工資收入,單位繳費基數是本企業所有職工的月工資總額。若企業繳費基數低於企業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的,按企業職工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確定企業繳費基數。
(2)企業職工個人月工資收入高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為基數繳費;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繳費。單位繳費基數仍然是本企業職工的月工資總額。
(3)各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包括個體經濟組織及其雇員的繳費,是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雇員和單位(僱主)都如此。
計算方法
(一)企業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職工個人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職工個人工資總額×60%~300%×8%。
(二)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例如:2003年4月份河北省公布的2002年度省社平工資為每月747元,因此繳費基數可以在747—2241元之間自主選擇(即省社平工資每月747元的100%-300%之間選擇繳費)。
核定繳費基數以河北省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省社平工資)為基準。
(一)企業職工凡工資收入低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60%核定繳費基數;高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實際工資收入核定繳費基數,但是最高不得高於省社平工資的300%。
(二)個體勞動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資以上至300%的范圍內,自主確定繳費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