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9年養老保險以繳20年能領取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目前法定退休年齡: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回,女答年滿五十周歲,女幹部年滿五十五周歲,並且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准予退休。
對於延遲退休提出的方案是(目前還不確定):
第一,從2015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
第二,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⑵ 職工社保滿19年和滿20年退休金相差多少我已買滿19年2個月,今年5月退休與買滿20年有多大差
僅僅一個繳費年限差距一年,對退休金的影響有限,因為退休金計算是綜合性的,是用公式計算的,許多數據套在公式內如:繳費年限、繳費平均指數、個人賬戶資金余額、法定退休年齡時的社平工資數額等。
⑶ 19年5個月提前正常退休與20年,退休金能有多大差距
工齡(繳費年限)19年5個月與繳費年限20年差距是0.58年,退休養老金待遇要低一些,差距不會太大。由於你的繳費情況等資料我都不掌握,什麼時間退休也是未知數,當地的歷年職工平均工資也無法知道,不能為你計算準確的養老金月領取額及差額,所以,只能告訴你計算方法啦。各地情況有差異,但基本原則相同,從2006年1月起執行。因比較專業,你的慢慢學,才會計算。以下是計算方法,你自己算吧!
一、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退休後均按本意見計發基本養老金。
二、 「統賬結合」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統賬結合」前參加工作,本意見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金。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分別按下列辦法計算:
(一)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三)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四)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按上述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時,統賬結合時間、繳費年限、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過渡性調節金計發比例,按《關於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有關問題的解釋》(見附件)執行。
三、為了保持待遇水平平穩過渡,設立3年過渡期。在過渡期內按照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低於原辦法的,差額部分予以補齊。高於原辦法的,2006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30%; 2007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70%;2008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90%。2009年以後退休的,基本養老金按新辦法計算。過渡期滿後按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仍低於原辦法的,差額部分予以補齊。
附:
關於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有關問題的解釋
一、統賬結合時間
統賬結合是指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統賬結合時間,2005年12月31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按照繳費工資基數11%或12%計入個人賬戶的時間算起;2006年1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建立個人賬戶的時間算起。
二、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是指依據有關規定實行個人繳費至職工退休時,單位和個人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實行個人繳費制度之前,按國家和自治區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計發辦法中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月數除以12換算,保留兩位小數。
三、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計算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使用的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以統計部門公布的盟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准。參加自治區統籌的原養老保險行業統籌企業、電力企業,以統計部門公布的自治區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准,其他企業要逐步過渡到自治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四、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005年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二)新辦法中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以實行個人繳費制度至職工退休前的繳費工資、繳費年限和盟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依據(1998年以前以職工平均工資為依據),按下列公式計算: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上式中,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職工退休當年、前一年,二年......n-1年的年繳費工資基數,年繳費工資基數等於每個月的繳費工資基數之和。
------ 職工退休前一年,前二年......前n年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實行個人繳費制度至職工退休前的繳費年限。不足整年的,按繳費月數除以12換算。
五、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按本人退休年齡所對應的下表所列標准執行。非整數年齡按月數除以12換算後四捨五入。
退休年齡/ 計發月數
40/ 233
50/ 195
60/ 139
41/ 230
51/ 190
61/ 132
42/ 226
52/ 185
62/ 125
43/ 223
53/ 180
63/ 117
44/ 220
54/ 175
64/ 109
45/ 216
55/ 170
65/ 101
46/ 212
56/ 164
66/ 93
47/ 208
57/ 158
67/ 84
48/ 204
58/ 152
68/ 75
49/ 199
59/ 145
69/ 65
70/ 56
⑷ 請問社保19年和21年之間的區別大嗎養老金區別會不會很大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保養老金的領取資格是交滿專15年,交19年、20年都是屬可以領養老金的。
但是領取養老金的待遇,也就是具體你每月能拿多少錢,和繳費基數和繳費時間都相關,簡單地說,就是如果你交20年,那麼你每個月能比交19年領的更多一點。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⑸ 19年能查養老金到了20年就不能再查什麼原因
這里才是2020年的第二天,多半是因為社保系統更新,數據沒有個更新而已,你再多等一段時間看看數據有沒有更新,我相信這是系統的問題,而不可能是你的個人社保出現問題。
⑹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現在交是交19年還是20年
農村有自己的一套養老保險系統,如果你有工作的個人檔案,可以按檔案的工作日期給你算參保日期,如果沒有檔案的話,你48歲參保,交15年的錢,要63歲才可以退休
⑺ 社保交19年和交20年的區別
只有一個區別,退休後20年每個月的養老金多93元。具體解析如下:
假設兩個人都是60歲退休,兩人都在同一個公司,公司和個人加起來每月繳納500元的社保,A交了19年,B交了20年。
上一年當地平均工資為5000,兩人的個人繳費指數都為1(即5000),則根據:
1、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基礎養老金=(退休地上年度平均工資+個人繳費指數工資)÷2×繳費年限×1%。
3、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計發月數(50歲計發月數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一、A(19年)社保交滿15年養老金的計算是:
基礎養老金=(5000+5000)÷2×19×1%=950。
個人賬戶養老金=500×12×19÷139=820。
750+647=1770元,即:A退休後能每月拿到1770元。
二、B交滿20年養老金計算是:
基礎養老金=(5000+5000)÷2×20×1%=1000
個人賬戶養老金=500×12×20÷139=863
1000+863=1863元,所以B退休後每月可以拿到1863元
最終,B退休金-A退休金=1863-1770=93元。
(7)19年養老金和20年養老金擴展閱讀
養老金的意義有以下:
1、推動了社保制度建設
養老保險關系實現跨省轉移接續使制度更加公平,為擴大覆蓋面打開了一個通道。將城鎮靈活就業和農民工這兩個群體的轉續辦法合二為一,不僅同時解決了這兩個群體的轉續難問題,而且為解決養老保險制度的碎片化問題打下基礎。
2、有利於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
實現養老保險關系跨省轉移接續,打破了地區分割、城鄉分割的壁壘,解決了參保人員因就業地的變換和間斷性就業而喪失養老保險權益的問題,廣大農民工可以放心參保。
3、有利於經濟建設一是有利於加速城鎮化進程
流動人口社保關系無障礙轉移接續將促進農民工的農轉非,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進城落戶和定居的歷史進程。
⑻ 退休工齡20年和19年有什麼區別
退休工齡20年和19年唯一的區別是基本養老金不同,多一年養老金會相對多一點。
計算基本養老金的三大因素是繳費年限、繳費工資指數、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繳費年限是影響基本養老金的主要因素,多一年比少一年基本養老金有區別。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8)19年養老金和20年養老金擴展閱讀:
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12。
基礎養老金=(上年全省在崗月均工資+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繳費年限不滿整年的月數,換算成年,保留兩位小數)%。
繳費年限實在就是指究竟交了多少保險的年限,有的人們能夠工齡很長,但是交費的年限卻很短,如許一來拿到養老金也不會許多,因為工齡長的人也並不代表他交費的年限很長。
⑼ 退休後工齡十九年和工齡二十年退休金有區別嗎
國家實行養老保險繳費制度之後,就已經取消了工齡,按照繳納養老保險的回繳費年限計算。答
在計算退休養老金時,按照繳費年限計算,精確到月,繳費多少時間,就計算多少時間。繳費19年,比繳費20年少繳納一年,就少計算退休養老金。在退休之後的調整退休養老金時,也要比繳費20年的少調整。其他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