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的觀點

孝順的觀點

發布時間:2025-03-08 00:48:48

『壹』 孔子的「孝」的觀點是什麼

孔子「孝」論包括三個層次:

一、是「能養」,即贍養和養護父母;

二、是繼承父志,完成父業,並使父之事業發揚光大;

三、是要從內心裡對父母充滿愛意。

孔子孝論的三個層次是依次展開的,亦是逐次上升而升華的。第一維度與第二維度是對當時社會普遍觀念的認可,是對當時世俗觀念的概括與總結,也是作為人子的本分。

但一個人只是盡到自己作為人子的本分還不夠,更為重要的是要具有發自內心的對於父母真誠的愛意。第三個維度才是問題的根本,才是孔子孝論的核心。

(1)孝順的觀點擴展閱讀:

孔子在書中提到的孝論:

1、孝要有必要的物質供養

衣食住行,都照顧好父母,這是孝的最基本的方面。但是孔子在這里卻說得很少。大概以為這是最低層次的要求了,可以略而不論。當時的人們認為,能養活父母,服勞先食,這就是孝了。但孔子認為,這還算不上孝。孔子對孝的要求非常之高。

2、孝要讓父母精神愉悅

使父母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這是高層次的孝。孝必須敬。孔子說,單是養活父母,還不能算孝。供養父母,好吃好喝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嚴肅認真,心存敬意,孝敬,孝順。在父母面前要和顏悅色。

3、孝要遵守禮制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無違」就是按禮而行,不違禮制。具體地講,就是父母活著,要按禮制來奉養他們,比如穿什麼等級的衣服、坐什麼等級的車子、吃飯時奏什麼樂跳什麼舞等;父母去世,要按禮制來安葬他們,以後也要按禮制來祭祀他們。

4、孝要能繼承父親的遺志

孔子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就是說,在父親去世三年之內,對父親所用的人、所交的友、行事的規則,都不加以改變,可以算是孝了。這體現了對父親的尊重。

閱讀全文

與孝順的觀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就是兒子養老人嗎 瀏覽:70
重陽節早還是七夕早 瀏覽:538
金邊紅色重瓣的長壽花叫什麼名字 瀏覽:481
老人血仇怎麼引起的 瀏覽:49
長壽花中的穿葉蟲怎麼防治 瀏覽:213
多地繳滿10年社保如何退休 瀏覽:900
老年人眼睛腫了 瀏覽:626
河南社保網路認證60歲 瀏覽:981
60歲城鎮戶口怎麼買養老保險 瀏覽:65
小區沒有老年人活動中心怎麼辦 瀏覽:875
宜昌公交老年卡60歲以上 瀏覽:378
濟南市退休金網上查詢 瀏覽:141
涿州市怎麼樣適合養老嗎 瀏覽:324
防為什麼化工廠體檢費那麼高 瀏覽:305
80歲老人吃金匱腎氣丸嗎 瀏覽:201
米線吃多了會老年痴呆 瀏覽:949
父母的愛表現哪些方面 瀏覽:330
養老院的項目建議書 瀏覽:969
淮安70歲老人補助 瀏覽:341
社保60年生退休工齡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