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描寫春節、重陽節、清明節詩句
春節詩句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重陽節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節詩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也為後人留下了描寫清明節的著名詩句: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Ⅱ 春節七夕節和重陽節的詩句
春節的詩句: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3、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4、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七夕節: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2、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3、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林傑《乞巧》
4、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重陽節:
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3、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Ⅲ 關於傳統節日的詩句
關於傳統節日的詩句,以下是一些經典的例子:
春節: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節: 《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七夕節: 《秋夕》唐·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重陽節: 《不第後賦菊》唐·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宵節: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夕無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端午節: 《和端午》宋·張耒: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中秋節: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寒食節: 《寒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青煙散入五侯家。
以上詩句分別描繪了春節、清明節、七夕節、重陽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寒食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景象和氛圍。
Ⅳ 寫出春節和重陽節和清明節和七夕和元宵節的詩句
1、春節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3)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4)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戴復古《除夜》
2、重陽節
(1)疏籬下、試覓重陽,醉擘青露菊。——吳文英《一寸金·秋感》
(2)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3)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4)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3、清明節
(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2)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3)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晏殊《破陣子·春景》
(4)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黃庭堅《清明》
4、七夕節
(1)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佚名《迢迢牽牛星》
(2)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3)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4)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5、元宵節
(1)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2)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3)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4)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Ⅳ 關於春節清明節重陽節的詩句大全
關於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關於春節的詩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斗伍,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顫啟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空洞或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關於春節的詩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王灣《次北固山下》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 高適《除夜作》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關於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杜牧《清明》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 韓翃《寒食 》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 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春節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清明節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重陽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陰·重陽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謝新恩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
茱萸香墮,紫菊氣, 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 北山白山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行香子 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
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千秋歲 李之儀 中秋才過,又是重陽到。
露乍冷,寒將報。 綠香催渚芰,黃密攢庭草。
人未老,藍橋謾促霜砧搗。 照影蘭缸暈,破戶銀蟾小。
樽在眼,從誰倒。強鋪同處被, 愁卸歡時帽。
須信道,狂心未歇情難老。 斗百花 柳永 颯颯霜飄鴛瓦,翠幕輕寒微透, 長門深鎖悄悄,滿庭秋色將晚。
眼看菊蕊,重陽淚落如珠,長是淹殘粉面。 鸞輅音塵遠。
無限幽恨,寄情空?紈扇。 應是帝王,當初怪妾辭輦, 陡頓今來,宮中第一妖嬈,卻道昭陽飛燕。
蝶戀花 晏幾道 庭院 碧苔紅葉遍, 金菊開時,已近重陽宴。 日日露荷凋綠扇,粉塘煙水澄職練。
試倚涼風醒酒面, 雁字來時,恰向層樓見。 幾點護霜雲影轉,誰家蘆管吹秋怨。
阮郎歸 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 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稱重陽, 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 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 清歌莫斷腸。
踏莎行 辛棄疾 夜月樓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 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 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春節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清明節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重陽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陰·重陽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謝新恩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
茱萸香墮,紫菊氣, 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 北山白山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行香子 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
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千秋歲 李之儀 中秋才過,又是重陽到。
露乍冷,寒將報。 綠香催渚芰,黃密攢庭草。
人未老,藍橋謾促霜砧搗。 照影蘭缸暈,破戶銀蟾小。
樽在眼,從誰倒。強鋪同處被, 愁卸歡時帽。
須信道,狂心未歇情難老。 斗百花 柳永 颯颯霜飄鴛瓦,翠幕輕寒微透, 長門深鎖悄悄,滿庭秋色將晚。
眼看菊蕊,重陽淚落如珠,長是淹殘粉面。 鸞輅音塵遠。
無限幽恨,寄情空?紈扇。 應是帝王,當初怪妾辭輦, 陡頓今來,宮中第一妖嬈,卻道昭陽飛燕。
蝶戀花 晏幾道 庭院 碧苔紅葉遍, 金菊開時,已近重陽宴。 日日露荷凋綠扇,粉塘煙水澄職練。
試倚涼風醒酒面, 雁字來時,恰向層樓見。 幾點護霜雲影轉,誰家蘆管吹秋怨。
阮郎歸 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 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稱重陽, 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 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 清歌莫斷腸。
踏莎行 辛棄疾 夜月樓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 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 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春節: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宋代) - 《元日》2、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皇甫冉(唐代) - 《春思》3、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陸游(宋代) - 《除夜雪》4、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宋代) - 《元日》5、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蘇軾(宋代) - 《守歲》6、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文天祥(宋代) - 《除夜》7、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戴復古(宋代) - 《除夜》8、十年舊夢無尋處,幾度新春不在家。
吳文英(宋代) - 《思佳客·癸卯除夜》9、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文徵明(明代) - 《拜年》10、一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酴酥沈凍酒。毛滂(宋代) -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重陽節: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5、《九日齊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6、《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7、《採桑子·九日》——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
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8、《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清明節:1、清明日 【唐】李建勛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 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
2、湖寺清明夜遣懷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 野雲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飢寒拋弟妹,每因時節憶團圓。 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3、清明後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4、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於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5、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6、清明 【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並羽儀。
7、清明日憶諸弟 【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8、長安清明 【唐】韋庄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9、清明日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10、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 【唐】張籍 郡內開新火,高齋雨氣清。 惜花邀客賞,勸酒促歌聲。
共醉移芳席,留歡閉暮城。 政閑方宴語,琴築任遙情。
Ⅵ 關於春節重陽節的詩句
關於春節的詩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王灣《次北固山下》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 高適《除夜作》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關於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杜牧《清明》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 韓翃《寒食 》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 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九月幾日以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寫春節的古詩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王灣《次北固山下》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 來鵠《除夜》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 皇甫冉《春思》
春節:
田家占氣候 共說此年豐
千門萬戶瞳瞳日百 總把新桃換舊符
中秋節:
夜月度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天下三分明月夜知,二分無賴是揚州
重陽道節:
九月重陽節,開門見菊花
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
重陽獨酌杯中版酒,抱病起登江山台
遙知權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節: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清明節:
1、幾多情,zd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2、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3、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回鎖朱樓。——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
中秋節:
1、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
重陽節:
1、獨答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這首詩中,「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於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
「異客」則更強調了遊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繫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
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唐·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賞析: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
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3、《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賞析:頷聯為唐詩名句,夾敘夾議,寫出了詩人矛盾的心情。
「難逢」、「須插」的言外之意是應把握當前及時行樂,不要無益地痛惜流光,表現了一種通達的生活態度。「菊花」是扣合重陽節的習俗。
4、《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賞析:用白描的手法寫雁過江上南飛,與客提壺上青山的一副美景。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寫的淋漓盡致。
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彷彿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傳達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廣,不獨指雁影。「與客攜壺」是置酒會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樂事,「翠微」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於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
5、《滿江紅·喜遇重陽》清·宋江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 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
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 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 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
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姦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賞析:群雄「開懷痛飲」之時,宋江顯然想得遠些。先強調弟兄情分再是為眾人的前程的憂慮和思考。
重陽節飲酒賞菊。宋江在這時候吟出「降詔」,「招安」自然為英雄們的悲劇打下了伏筆。
宋江將時光催人老的恐慌,輕松消解進了佳節帶來的神清氣爽,這是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賞析:這首詩作於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首聯二句概言邊塞無事,重陽佳節,眾人按照傳統的慶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歡樂之景。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頷聯二句意指封常清治軍雷厲風行,又能在和平時期時刻保持謹慎。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頸聯二句是詩人信手描寫節日里戰士們的歡愉活動,所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些笛聲、歌聲里都蘊含著深深的思鄉之情。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尾聯二句是稱頌在封常清的英明領導下,邊境安寧,因而將士們能在重陽佳節高歌豪飲。
7、《九日龍山飲》唐·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賞析:在詠菊詩中,「龍山之會」、「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這個典故與自己的龍山之游緊密結合在一起抒發了內心的失意憤懣、曠達灑脫的復雜感情。
8、《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宋·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賞析:九月九日,勉強登高,卻無人送酒同歡,遙想故園的菊花,大概在戰場旁,寂寞地開放吧。
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入長安,仕於隋,後辭官南歸,這首詩寫於南歸途中。
從詩的第三句中「籬下菊」的用典可知,詩人在表達對故鄉的懷想和思舊之情的同時,流露出了歸隱田園的情懷。到了重陽,文人墨客,則常常詩思泉涌,情感難抑。
南陳詩人江總的《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賦韻》和唐代詩人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就是兩首著名的重陽佳作。9、《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賞析:詩歌開頭就承題,「九月九日望鄉台」,點明了時間是重陽節,地點是玄武山,此處將玄武山比作望鄉台,以此來表達鄉愁,思鄉之情倍增。
「他席他鄉送客杯」,點明了詩人當時是在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倍感凄涼。詩歌的前兩句就勾勒出了一個易讓人傷感的環境,正逢重陽佳節,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濃郁的鄉愁,於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兩句對鴻雁看似無理之問:「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
關於春節的詩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關於中秋節的詩句: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