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表達對老師的什麼和什麼之情
可以表達對老師的教導和感激之情,表達對老師的感恩和敬仰之情,表達對老師的培育和教導之情。
表達對老師的情誼詩句:
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春秋末期·孔子《論語·述而》
譯文:不厭其煩的學習知識,孜孜不倦的教書育人。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譯文:春蠶直到死去都在吐絲,蠟燭直到把自己燒成灰燼之後才流乾眼淚。
3、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春秋末期·孔子《論語·子罕》
譯文:仰望猶如泰山之高,對於學術的專研十分的堅定執著。
4、經師易遇,人師難遭。——晉·袁宏《後漢紀·靈帝紀》
譯文:教授知識的老師容易遇到,傳授做人之道的老師難遇。

(1)孝順與愛戴擴展閱讀:
對老師表達感謝之情的話有很多方式。有些人會選擇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教師節給老師送禮,還有的人會更加委婉和含蓄一點,給老師寫一封信,或者是給老師唱一首歌,還有的會給老師舉辦一些慶祝活動,甚至於有的人給老師送錦旗等等很多的方式。
只要是真心的想要感謝這個老師的話,老師也會從你所表達的方式都看得出來。有很多人瞧不起在教師節給老師送禮的這個行為,認為這是在賄賂老師。但是我認為這要看你送的禮物是什麼樣子的,如果你送的禮物是看上去就比較有新意,一看就是你在用心的准備這個禮物。
想要真心的表達對老師的那種感激之情,老師也能夠看得出來一些小禮物的話還是可以送的,但是那些比較貴重的物品,比如說價值過萬的東西那就不要送了,老師說的也比較有壓力。
❷ 描寫家庭幸福的成語
家庭幸福的成語 :
一、天倫之樂[ tiān lún zhī lè ]
釋義:泛指家庭的樂趣。
出 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解釋:相聚在開滿桃花李花的園子里,暢談兄弟之間歡樂的事情。
例 句:只要走進他們的新居,就會感到,這是一個舒適的休憩所處,更是歡敘天倫之樂的家園。
二、笙磬同音[ shēng qìng tóng yīn ]
釋義:比喻人事協調,關系和睦。
出 處:《詩經·小雅·鼓鍾》:「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三、舉案齊眉[ jǔ àn qí méi ]
釋義:表示對丈夫尊敬。後因稱夫婦相敬為舉案齊眉。
例 句:這一對伉儷可以說是志同道合,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出 處:《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解釋: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
四、其樂融融[ qí lè róng róng ]
釋義:形容快樂和諧的景象。
出 處:《左傳·隱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解釋:「大隧之中相見啊,多麼和樂相得啊!」
五、歡聚一堂[ huān jù yī táng ]
釋義: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例 句:人們歡聚一堂,慶祝國慶。
六、安居樂業[ ān jū lè yè ]
釋義:生活安定,對所從事的工作感到滿意。
例 句: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願在這里安居樂業。
出 處:《後漢書·仲長統傳》:「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皆歸心於我矣。」
解釋: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養育子孫後代,天下安定太平,都愛戴服從我。

(2)孝順與愛戴擴展閱讀:
1、闔家歡樂[ hé jiā huān lè ]:同合家歡樂。全家都很快樂。
2、歡聲笑語[ huān shēng xiào yǔ ]:歡樂的說笑聲。
3、金玉滿堂[ jīn yù mǎn táng ]:高大的廳堂, 金玉財寶滿堂。形容財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
4、福壽安康[ fú shòu ān kāng ]: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一般祝福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的意思。
❸ 「母親」這個詞簡單而又偉大,它飽含著希望、愛戴以及人類心靈中所能包容的一切溫柔、甘美和甜蜜。母親,
(1)感悟:體現了 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它不僅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規定的義務;它不僅體現在物質上的幫助,也體現在精神上的慰藉;作為未成年人我們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關心父母。(學生回答符合題意即可,5分) 溝通:學生可從以下方面回答,如: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經常與父母溝通交流思想;換位思考,多理解父母;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經常贊美父母;認真聆聽等等。(5分) (3)理解:如:感謝您的養育之恩,祝您永遠健康!感謝您的撫養教育,願幸福快樂永遠伴隨著你!(4分) (4)踐行:亮亮應該告別依賴,走向自立;勇於承擔責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體諒父母,孝敬父母等方面回答即可。(6分)
❹ 男朋友斤斤計較,我該怎麼辦
每一對熱戀中,或者是即將要走進婚姻的情侶,都是不分你我的。有吃的一起吃,有喝的一起喝,有玩的一起玩,包括兩個人掙的錢也都是放在一起用的。當然,處在戀愛中的女方,都希望男方對自己能夠捨得,她不在乎他要多富有,但至少在自己需要的時候,他都能夠去付出,也願意去付出。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在金錢上面,如果你的男朋友跟你斤斤計較,你會怎麼做呢?
桐桐和男朋友同齡,都是一般的家庭。男朋友家的房子還在還貸款,目前由他一個人還,其實是一家三我代同住,婚後也只能這樣。他們兩個人的工資都不高,男友的工資每個月扣除房貸後所剩無幾。桐桐住在男友家,不需要另外交錢了。他們每月的乘車費、早餐費,還有男友抽煙的錢都是桐桐出的。刨除這些桐桐剩餘的工資也不多,就自己拿來買膚護品化妝品衣服什麼的,但是像男友父母過生日的禮物或者男友想買衣服鞋子了,她也會給,偶爾計劃去哪裡玩也都是桐桐給。 因為桐桐平時花錢有點大手大腳,有時候都不能撐到月底,最後差個三五天的生活費,所以前幾天桐桐答應,以後發了工資直接給男友基本生活支出費,讓他來管生活費。但今天他表示發了工資想一起出去玩,要800,桐桐沒答應。桐桐說自己要買護膚品,他說桐桐只願意把錢用在自己身上,於是兩人大吵了一架。後來男友表示他並沒有真的想用800出去玩,只是氣氛到了隨口說的。其實,桐桐也是有私心的。他們談戀愛以來,她從來沒有找他買過任何東西,實際上他也沒有。就連他們的基本開支都是桐桐出的。他總不能連她買護膚品都不準吧。
事後,桐桐質問男友:「你現在只喊我交基本的生活開支,以後是不是慢慢的要我上交所有的工資?」他反問桐桐:「我管這些錢幹嘛呢?我要了也沒用啊?」桐桐說:「我知道你是用在我們兩個人的身上,但是如果那這樣子的話,我都不期待每個月發工資了,反正錢都不能自己自由去支配了。那我還工作幹嘛?」聽完桐桐的話,男友否認,表示他從來沒有這么想過,更沒有想過要桐桐上交工資。 桐桐仔細想了一下,覺得男友可能確實沒想要自己上交全部工資,但是呢,他卻希望她把自己剩餘的工資,用作他們兩個人一起出去玩或者他們一起買東西,總之就是不希望桐桐拿來自己買膚護品和衣服。後來因為桐桐指責他這些,他便向桐桐提出了分手,說桐桐很計較,說他對桐桐很失望。
兩個人既然在一起,相信大家都會為了以後的生活去努力。很現實的一個問題,男方和女方到底誰來掌管經濟大權?其實不管誰來掌管,都是希望兩個人的勁能往一處使,讓自己的生活越過越好。當然,如果只是指望著對方出錢使力,而自己卻一毛不拔,那肯定是不行的。個人覺得,在感情生活中,男方應該主動一點,多承擔一點,這樣才能給女方一定的安全感、歸屬感。
❺ 老人無德,全家遭殃,下半句是怎樣說出家庭真諦的
每個家庭都有年歲較大的老人,他們作為一個家庭走向的主心骨,可以說對家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老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子女們看在眼中記在心裡。 如果家中老人沒有德行或毫無誠信,那麼就會給子孫後代留下錯位的示範,整個家庭或家族也會因此而衰敗。 《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這是孔子責罵同鄉原壤的話,簡而言之就是罵他老而無德行。 古語說「老人無德,全家遭殃」,實際上也在強調家中老人如果沒有德行,那麼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就是一場災難。 
生活中總會聽到有人說某某家的子女不孝順,逢年過節的時候也不回去看一下父母。一旦被外人這樣談論就說明自己有做到不好的地方,無論是自己的子女對自己不孝順,還是自己對年邁的父母不夠孝順,實際上都會被外人看在眼裡。 在中國社會中一個不孝順的人,不僅會受到道德譴責,而且他在社會中的發展也會受到阻礙。因為對於外人而言一個人是否孝敬父母,會直接影響他們對這個人的印象。 同時,也會讓人們對這個家庭的印象大打折扣,因為如果這個家庭中的子女不孝順,也就根本不可能對他人親愛有加了。 2.家庭內部情感維系,一定要得到重視 家庭是因緣分和血緣構成的一個小單位,每個人都離不開自己的家庭。縱然是將來有一天自己組建了家庭,實際上也是讓自己融入了另外一個小家而已。
❻ 詳細講一遍「人面桃花」的故事
【詞抄 目】 人面桃花
【發 音】襲 rén miàn táo huā
【釋 義】 形容男女邂逅鍾情,隨即分離之後,男子追念舊事的情形。
【出 處】 唐·崔護《題都城南庄》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典 故】唐代孟槳在《本事詩·情感》記載了一則唐詩故事:博陵名士崔護考進土落第,心情郁悶。清明節這天,他獨自到城南踏青,見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環繞,景色宜人。適逢口渴,他便叩門求飲。不—會兒,一美麗女郎打開了門。崔護一見之下,頓生愛慕。第二年清明節,崔護舊地重遊時,卻見院牆如故而門已鎖閉。他帳然若失,便在門上題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後,人們便以「人面桃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來表達愛戀的情思。
❼ 如果岳父岳母死了。我還有個小舅子,才十幾歲。我該怎麼辦
你有道德義務養你的小舅子。 義務分為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如果你回不養你未成年的答小舅子,沒有人起訴定你遺棄罪,但是你要受到道德的譴責。假如你的老婆已經跟你離婚,他就不是你的小舅子,你不管他就無可非議。反之,你就得過問他的生活和學習等。 如果從法律的角度出發,你的老婆有義務撫養她未成年的弟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 兄姐與弟妹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因為你和老婆是生活在同一個家庭,所以,你必然負有連帶的道德義務。
❽ 八年級上冊政治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第一課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 1.我國的國家性質: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人民的構成:在我國現階段,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在內的全體人民,都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3.人民地位的表現: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平等地享有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共同建設國家。 補充:為什麼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4.①什麼是公民權利;②什麼是公民的基本權①所謂公民權利,指的是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這種權益受國家保護,有物質保障。②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不同:人民是區別於敵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只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相同:人民與公民都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我國公民包括人民和具有我國國籍的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還包括與人民相對的敵人。 6.我國公民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我國公民的權利有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他人及法律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7.我國公民的權利保障體制我國通過建立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8.法律的意義法律是保障我們權利的法寶。對個人:有了法律,我們就有了維權的利劍。對社會: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在於人權能夠得到尊重和保障。 9.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⑤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⑥社會經濟權利(公民在經濟生活中依法享有合法財產所有權、財產繼承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保護等權利);⑦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⑧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⑨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10.憲法的地位: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我國的普通法律則依據憲法進一步規定公民的具體權利。 11.公民權利的特點——廣泛性表現:①享有權利的主體極為廣泛,這是公民權利最顯著的特點 ②公民享有權利的范圍極為廣泛,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 12.公民應該怎樣正確行使權利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③要在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13.公民行使權利時為什麼要尊重他人權利①法律所確認的權利是賦予每個公民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每個公民都有同樣的權利;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只有尊重他人的權利,承擔自己對他人應負的法定義務和道德責任,才能更好地享有自己的權利;③尊重他人的權利並不意味著失去自己的權利,對他人權利的侵害則是對自身權利的侵害。 14.公民行使權利時為什麼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為什麼不能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①世界上從來不存在為所欲為的權利;②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③只有國家、集體的利益得到維護和發展,公民個人的自由和權利才能得到切實保障和充分實現。 15.為什麼不能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為什麼不能濫用言論自由?)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其中包括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①世界上從來不存在為所欲為的權利,沒有絕對的自由,要受法律限制;②濫用言論自由是法律不允許的,言論自由要受到法律的兩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③誰公開發表了有損於他人、有損於公共利益的言論,誰就要對言論後果負法律責任。 16.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①不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②不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第二課 我們應盡的義務 1.公民義務來自哪些方面?家庭、親情、誠信、他人、學校、紀律、社會、法律、道德等各個方面。 2.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法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具體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依法納稅;等等。 3.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所謂道德義務,是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它的作用是:①有利於形成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②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③有利於化解社會矛盾。 4.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有哪些?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5.公民權利和義務是什麼關系?如何體現?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體現:①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有權利就有義務,有義務就有權利。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不能只履行義務而不享受權利。對於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②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如:撫養義務和被撫養權利)。③有些權力本身也是義務,兩者相互結合(如:勞動權和受教育權)。 因此,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應該履行義務。 6.為什麼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對於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②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③自覺履行這些義務,是我們「天職」,也是愛國的重要表現、 7.馬克思的話「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是什麼意思?1)觀點體現了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不分離,而是一致的。2)「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是指公民享有權利同時必須履行義務,享受什麼樣的權力就應該履行相應的義務,不允許有隻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的特殊公民存在;「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是指公民履行了義務,就應享受權利,履行義務是享受權利的享有,是實現權利的保障,不允許只履行義務不享受權利的現象存在。 8.面對權利和義務一致性的關系,應該持有的態度是什麼?①每一個公民既是權力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不能只履行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②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也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③我們每個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 9.什麼是公民的基本任務?它包括哪些內容?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具體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依法納稅;等等。 10.法定義務與道德義務的區別聯系是什麼?區別:法定義務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以國家強制力作後盾確保履行,不履行將承擔法律責任。道德義務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靠習慣和社會成員自覺自願來履行,不履行會受到社會的輿論。聯系:道德義務包括法定義務。 11.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 12.如何忠實履行義務?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13.我們積極去做法律所鼓勵提倡的事,有什麼意義?①有益於社會文明和進步;②忠實履行義務的重要體現;③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道德,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14.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實施的行為有哪些?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積極培養「五愛」情感;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國家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植樹造林;義務勞動;見義勇為;捐款;等等。 15.我國法律要求公民實施的行為有哪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依法納稅;依法服兵役;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公共秩序;保護野生生物;愛護公共財產;孝敬父母;已被確診為惡性傳染病患者,有接受隔離、及時就醫的義務;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游應訴的義務;等等。 16.為什麼法律禁止做的行為我們堅決不能做?(意義)①為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②忠實履行公民義務的又一重要體現;③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是觸犯法律,會受到法律制裁。 17.我國法律禁止公民實施的行為有哪些?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破壞自然資源;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國家的和集體的財產;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不準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國家秘密;等等。
與孝順與愛戴相關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