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重陽節的民俗

關於重陽節的民俗

發布時間:2023-02-09 08:05:40

重陽節的習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習俗:

1.賞菊

重陽節的時候是是菊花開放的最佳時間,也是賞菊的好時候,在花團錦簇的菊花從中,去感知生活的美好。大概古人就是喜歡這樣的一份寧靜,現代生活十分的浮躁,所以人們紛紛效仿晉代世人陶淵明,隱世與菊為伴,而賞菊習俗也是從此刻流傳於世。

2.登高

重陽節的時候不僅是菊花開放的好時候,而且此時秋高氣爽,最是適合登高遠望。自古代起,民間就有重陽節登高的傳統,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篇也很多,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其中一篇名作。

3.插茱萸

茱萸味濃,有驅蟲的作用,古人認為在重陽節的時候插茱萸能夠祛除疾病、庇護身體。很多人會在重陽節這天登高、采來茱萸,將茱萸插在門前,或者經過簡單的加工,做作成香囊,佩戴在身上。

4.喝菊花酒

重陽節在我國有悠久歷史文化積淀,從古代起我國就有賞菊花的習俗,因此重陽節又被稱為菊花節。菊花的食用價值很高,不少人還會將菊花釀進酒里,做成香甜可口的菊花酒,重陽節的時候用自製的菊花酒來招待客人,也是別具一番風味。

5.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外形上沒有固定的形態,可以根據心意隨意變換,寬泛來說,各地吃的松軟糕類都可以稱之為重陽糕。精緻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用紙做的紅旗,並點上蠟燭,意寓著紅紅火火。

Ⅱ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一、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二、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尤其是在嶺南一帶,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祭祀祖先,登高遠望,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少地方人重陽祭祖的觀念正日漸淡薄。

三、飲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陽節才一直保留著飲菊花酒的習俗。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為「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認為藉此二物,可消「陽九之厄」。如今,山東地區仍有民間童謠言:「九月九,九重陽,菊花做酒滿缸香」。

四、登高

登高是重陽節的重要風俗,漢代此俗當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故事而來。到了魏晉時代,登高的日期已專定在九月九日。《荊楚歲時記》說,九月九日,士農工商各行業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設宴飲酒。

五、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鳶亦現在的風箏。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Ⅲ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

重陽節馬上就要到了,很多同學都想多了解一些重陽節相關的知識,我整理了一些重陽節的習俗,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游戲,就此祓楔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茱萸節」。

重陽節登高則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東漢時,汝南、汝河一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拜道長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鄉親。並告知九日離家登高,把茱萸裝入紅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戰勝瘟魔。

今天的重陽節,將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已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我國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重陽節民間風俗

重陽節的晚上,廣場上熱鬧非凡,大夥們都聚在一起,舉行龍燭會,慶祝節日。老一輩人說,龍燭會主要是為了迎接祭拜山神,驅除趕走瘟魔。還有的年輕人三五個的圍在一起,點放孔明燈,祈禱許願。

重陽佳節,金桂飄香,菊花滿園,賞花飲酒,談笑風生,也是一道美景。許多人們會聚在一起,欣賞著美麗的風景,慶祝著豐收的喜悅。菊花又名長壽花,各地人也會舉辦一些菊花展,所以重陽節,有人也稱之為「菊花節」。

以上就是一些重陽節的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Ⅳ 重陽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親你好,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重陽節有哪些傳統習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肯定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陽節傳統習俗

1、簪菊花

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2、吃重陽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饢、加糖蒸制而成。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遊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4、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5、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重陽節寓意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雙九重疊,所以也稱「重九」。為什麼稱為「重陽」呢?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中最大。古籍(易經)上有:「以陽爻為九。」兩陽相重,因此又稱「重陽」。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Ⅳ 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傳統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其時間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本文整理了重陽節傳統風俗,歡迎閱讀。

賞菊

重陽節也叫菊花節,每年重陽節的時候,正是菊花開放的好時候,菊是長壽之花,是文人們贊美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在重陽節的時候,民間經常會舉辦一些大型的菊花展,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登高望遠

重陽節又叫「登高節」。每年重陽節的時候,人們都會去登高,因為人們覺得登高可以避免災禍。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可以一邊欣賞山上的美景,一邊吃著美食。

喝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陽節才一直保留著飲菊花酒的習俗。人們認為重陽節時候的菊花酒有延年益壽的功能,所以許多人都非常喜歡在重陽節的時候喝菊花酒。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尤其是在嶺南一帶,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祭祀祖先,登高遠望,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少地方人重陽祭祖的觀念正日漸淡薄。

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鳶亦現在的風箏。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插茱萸

茱萸味濃,有驅蟲的作用,古人認為在重陽節的時候插茱萸能夠祛除疾病、庇護身體。 很多人會在重陽節這天登高、采來茱萸,將茱萸插在門前,或者經過簡單的加工,做作成香囊,佩戴在身上。

Ⅵ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重陽節的習俗包括:登高、吃糕吃面、尊老敬老、賞菊、宴師等。

1、登高:


舊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學董牽頭,組織村民殺一隻羊做飯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時商討本村下一年的教書事宜,或繼續留聘,或另請高明。今天學校教師多為公職人員,不少農村仍然習慣在這一天宴請老師。

Ⅶ 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傳統

關於重陽節的習俗如下:

1、插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茱萸節。茱萸香味濃郁,有驅蟲去濕、去除風邪的作用,也有消積食、治寒熱的功能,可以入葯,也可以制酒養生祛病。所以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有佩帶茱萸或者登高望遠時插茱萸的習俗,還可以將茱萸當作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以求辟邪求吉,延年益壽。

2、飲菊花酒

賞菊飲菊花酒,在深秋的冷風中,唯有菊花爭奇斗艷,使秋日多了生氣,多了艷麗的色彩。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

3、登高望遠

在重陽節這一天,民間有一個普遍的習俗,就是人們要在這一天外出登高望遠。重陽時節,農忙秋收大多已經結束,這時候老百姓比較清閑,山裡的野果、葯材又是成熟季節,所以人們這時候就會去山上採集野果、葯材等等,後來逐漸將活動集中到重陽這一天,演變成重陽節登高望遠的習俗。

4、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陽節的代表性食品。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為了慶祝糧食豐收,喜嘗新糧。因為「高」與「糕」諧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後來才有了重陽節登高吃糕的習俗。

5、尊老敬老

九九重陽節,今天成了象徵老年人長壽的佳節。是日習慣慰問老人。老人們喜歡到門外遛達遛達,鍛煉鍛煉。體魄強壯者還要登上附近的高處,極目遠舒,以壯暮志。

閱讀全文

與關於重陽節的民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慶公務員體檢去哪裡 瀏覽:984
永城哪裡有做養生的 瀏覽:787
韶關社保退休工資多少錢 瀏覽:121
老人家吃橄欖油好嗎 瀏覽:657
寬城養老院 瀏覽:79
國家幹部父母逝世政府補貼多少 瀏覽:175
父母什麼須敬聽父母什麼須順承 瀏覽:777
50歲學畫畫應該先學什麼好 瀏覽:596
養老機構疫情防控資金報告 瀏覽:479
大慶大集體養老保險怎麼辦 瀏覽:391
長壽是福長壽非福 瀏覽:225
湖南省2016年企業退休職工漲工資 瀏覽:51
招志願者的養老院 瀏覽:415
養生長生不老茶有哪些 瀏覽:84
宣城市體檢哪個醫院好 瀏覽:738
農村六十以上老年人養老金是否長長多少 瀏覽:264
一八年增加退休工資什麼時候加 瀏覽:601
敬老院老人的一天生活 瀏覽:219
怎樣為老人家送終 瀏覽:229
青島膠南老年公寓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