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誠信友善伴我同行」的古詩有哪些
申誠信而罔違兮,情素潔於紐帛。--兩漢:劉向《怨思》
譯文:我堅守誠信之道決不背離啊,我的感情就如束帛純潔無傷。
孤喪鮮匍匐,閉哀抱鬱陶。煩他手中葬,誠信焉能褒。 --唐代:孟郊《吊盧殷》
與君定交日,久要如弟兄。何以示誠信,白水指為盟。 --唐代:白居易《寓意詩五首》
於人誠信,於官清正,居於鄉里宜和順。--元代:張養浩《【中呂】山坡羊_人生於世》
晨光上階闥,殺氣翻旌旗。明明幽冥理,至誠信莫欺。--唐代:高適《題尉遲將軍新廟》
慚光景之誠信兮,身幽隱而備之。--先秦:屈原《九章》
譯文:真是愧對天日啊,一片忠誠反蒙冤,我還是逃到幽暗之處躲一躲。
玉策奉誠信,仙佩俟奔驛。香氣入岫門,瑞雲出岩石。 --唐代:趙居貞《雲門山投龍詩》
誠信不虛發,神明宜爾臨。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唐代:李德裕《東郡懷古二首。王京兆》
到官只是推誠信,終日兢兢幸無吝。--唐代:薛逢《鑷白曲》
著書裨理化,奉上表誠信。探討始河圖,紛綸歸海韻。--唐代:皎然《奉和顏使君真卿修《韻海》畢會諸文士東堂重校》
② 關於誠信友善好少年的詩句
1、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
——歐陽修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孟子3、一貴一賤交情見。
——駱賓王4、布衣之交不可忘。——李延壽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6、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漢書》7、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曹植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9、勢力之交難以經遠。——陸機10、樂莫樂兮新相知。
——屈原11、人生樂在相知心。——王安石12、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張九齡13、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韓愈14、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史記》15、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馮夢龍16、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陶潛17、朋友,以義合者。——朱熹18、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戰國策》19、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雁門集》20、知音世所稀。
——孟浩然21、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朴子·交際》22、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
小人口如蜜,轉眼如仇人。 ——《遜志齋集》2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易。系辭上》24、嬰其嗚矣,求其友聲。
——《詩經·小雅》25、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李白26、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歐陽修27、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白居易2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29、交情老更親。——杜甫30、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王維31、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李白32、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陶淵明33、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選·爭報恩》34、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後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35、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鮑溶36、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馮夢龍37、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夏38、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子夏39、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抱朴子·交際》40、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辛棄疾41、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王勃42、禮尚往來。
——《禮記·曲禮》43、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三國志。
蜀書。劉巴傳》44、以權利合者,權力盡而交疏。
——《史記》45、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周易》46、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蒲松齡4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付玄48、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陳剛中49、朋友切切思思。——《論語·子路》50、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51、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戰國策》52、於患難風豪傑。
——魏禧53、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杜甫54、君有奇才我不貧。
——鄭板橋55、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56、丈夫結交須結貧,貧者結交交始親。——高適57、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漢樂府》58、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59、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沉中路分。
——賀蘭進明60、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馮夢龍61、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曹雪芹62、刎頸之交。——《漢書·諸葛豐傳》63、朋友之交不宜浮雜。
——《抱朴子·交際》《別董大》【唐】岑參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月下獨酌》【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把酒問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魏萬之京》【唐】李頎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鴻雁不堪愁里聽,雲。
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聖潔的鮮花。
誠信像一面鏡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會出現裂痕。 誠信是前進的路,隨著開拓的腳步延伸。
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父》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 信近於義,言可行也---《論語·學而》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曹植《送白馬王彪》節選 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陳。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殷勤。
憂思成疾疢,無乃兒女仁。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
苦辛何慮思?天命信可疑。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離別永無會,執手將何時?王其愛玉體,俱享黃發期。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高適《別董大》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道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王昌齡《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岡, 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芙蓉樓送信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李白《贈王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贈夢得】白居易 前日君家飲,昨日王家宴。今日過我廬,三日三會面。
當歌聊自放,對酒交相勸。為我盡一杯,與君發三願。
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
1、愛你自己要愛在最後,珍愛那些恨你的人,誠實比起腐敗會給你贏得更多的好處。
——莎士比亞《亨利八世》 2、一個人如果拋棄他忠實的朋友,就等於拋棄他最珍貴的生命。——索福克勒斯 3、竭誠相助親密無間,乃友誼之最高境界。
——瓦魯瓦爾 4、不速之客只在告辭以後才最受歡迎。——莎士比亞 5、只有寬廣而聰慧的心靈始終能發現友愛之情。
——海涅 6、心地善良的人,富於幻想的人比冷酷殘忍的人更容易聚合。——約翰遜 7、顯示出對別人的歡樂不屑一顧的樣子,那是侮辱了別人。
——瑪格麗特·尤瑟娜爾 8、誰要是在世界上遇到過一次友愛的心,體會過肝膽相照的境界,誰就是嘗到了天上人間的快樂。——法國·羅蘭·羅曼 9、功利是一部機器的目的和檢驗機器價值的根據,而善良只是人的目的和意願。
——泰戈爾《民族主義》 10、虔誠的開端,帶來美好的結束。——雨果《呂意·布拉斯》 11、真正的友誼,只能基於相近性情的結合。
——貝多芬 12、愛,能使世界轉動。——英國·狄更斯 13、怯懦的朋友在叛離之後,會成為最兇殘的仇敵。
——埃·斯賓塞 14、不能用溫情征服對方的人,用毆打也征服不了對方。——契訶夫 15、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麗的:面貌、衣裳、心靈、思想。
——俄國·契訶夫 16、善良的心就是太陽。——雨果《笑面人》 17、如果你做事缺乏誠意,或者遲遲不願動手,那你即使有天大本事,也不會有什麼成就。
——狄更斯《荒涼山莊》。
詩句、詩詞:
1、杜甫《飲中八仙歌》: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2、多情少年,《紅樓夢》中賈寶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 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
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3、捐軀赴國難的少年俠士,曹植的《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游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胡虜數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4、白居易《長恨歌》:
「天生麗質難自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溫泉水滑洗凝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芙蓉如面柳如眉」
友善:做形容詞形容人間關系,指人與人之間的親近和睦。
友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准則,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幫助他人,減少爭執矛盾也是友善的一種表現。
一. 關於描寫友善的古詩詞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漢?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衛霍真誠奉主,貔虎十萬一身。——唐 盧群 《淮西席上醉歌》
為而不矜,作而不恃。 ——皮日休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13、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人知結交易,交友誠獨難。——三國?阮籍
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唐?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徒步歸行》
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箜篌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友善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人與人之間如果都能表現出友好,那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很美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希望被採納!!
法制歌曲《遵紀守法的好少年》歌詞:
黑板上老師在描繪明天,和諧社會法制當先,
從小學法為了平安,富裕生活才會更甜。
遵紀守法是公民的典範,公平的環境才會體現,
從小要有守法觀念,我們未來才會更甜。
法治來到了我們店校園,高高的旗桿上紅旗飄揚,
列隊敬禮高聲歌唱,我們要做守法好少年。
法制來到了我們的校園,團結的氛圍向兄弟一樣,
尊師愛幼相互溫暖,我們的友誼直到永遠。
(2)孝敬友善節儉誠信古詩擴展閱讀:
遵紀守法指的是每個從業人員都要遵守紀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職業紀律和與職業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遵紀守法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石。好人終究有好報,惡人終究有惡報。
做一個合格小公民。 關心體貼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時候,能主動熱情地給予幫助和照顧,急人之急,幫人之苦,憂人之憂,救人之危,以幫助別人為快樂,這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高尚行為。
一個民族的繁榮,不僅需要經濟的富足,更需要「遵紀守法」的民族精神。只要我們真正樹立起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做到德治與法治兼備,中國社會就一定能夠變得更加和諧,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在世界民族之林散發出更大魅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遵紀守法
③ 孝心,有情,節儉,友善。中華古詩文五言絕句
成由節儉敗由奢
孝敬父母美德揚
團結友愛風氣好
和諧社會心歡暢
祝福你
④ 關於誠信友善的詩句.
1、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唐 李白《贈汪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唐 張九齡 《送韋城李少府》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4、唐 韓愈《除官赴嗍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
5、晉 陶淵明 《雜詩》其一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誠信友善"的中國傳統古典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1、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
——歐陽修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孟子3、一貴一賤交情見。
——駱賓王4、布衣之交不可忘。——李延壽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6、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漢書》7、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曹植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9、勢力之交難以經遠。——陸機10、樂莫樂兮新相知。
——屈原11、人生樂在相知心。——王安石12、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張九齡13、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韓愈14、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史記》15、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馮夢龍16、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陶潛17、朋友,以義合者。——朱熹18、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戰國策》19、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雁門集》20、知音世所稀。
——孟浩然21、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朴子·交際》22、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
小人口如蜜,轉眼如仇人。 ——《遜志齋集》2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易。系辭上》24、嬰其嗚矣,求其友聲。
——《詩經·小雅》25、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李白26、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歐陽修27、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白居易2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29、交情老更親。——杜甫30、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王維31、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李白32、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陶淵明33、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選·爭報恩》34、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後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35、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鮑溶36、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馮夢龍37、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夏38、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子夏39、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抱朴子·交際》40、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辛棄疾41、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王勃42、禮尚往來。
——《禮記·曲禮》43、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三國志。
蜀書。劉巴傳》44、以權利合者,權力盡而交疏。
——《史記》45、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周易》46、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蒲松齡4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付玄48、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陳剛中49、朋友切切思思。——《論語·子路》50、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51、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戰國策》52、於患難風豪傑。
——魏禧53、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杜甫54、君有奇才我不貧。
——鄭板橋55、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56、丈夫結交須結貧,貧者結交交始親。——高適57、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漢樂府》58、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59、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沉中路分。
——賀蘭進明60、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馮夢龍61、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曹雪芹62、刎頸之交。——《漢書·諸葛豐傳》63、朋友之交不宜浮雜。
——《抱朴子·交際》《別董大》【唐】岑參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月下獨酌》【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把酒問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魏萬之京》【唐】李頎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鴻雁不堪愁里聽,雲。
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聖潔的鮮花。
誠信像一面鏡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會出現裂痕。
誠信是前進的路,隨著開拓的腳步延伸。
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父》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屈原
信近於義,言可行也---《論語·學而》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曹植《送白馬王彪》節選
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陳。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殷勤。憂思成疾疢,無乃兒女仁。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苦辛何慮思?天命信可疑。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離別永無會,執手將何時?王其愛玉體,俱享黃發期。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高適《別董大》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道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王昌齡《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岡,
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芙蓉樓送信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李白《贈王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贈夢得】白居易
前日君家飲,昨日王家宴。今日過我廬,三日三會面。
當歌聊自放,對酒交相勸。為我盡一杯,與君發三願。
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
、至念道臻,寂感真誠。——《漢武帝內傳》
2、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 魏 曹植《贈白馬王彪》
3、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與友人尋山》
4、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漢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5、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
6、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7、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8、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意思:用誠信和友善對待他人,才能使自己立足
失信就是失敗。 —— 左拉
沒有誠實哪來尊嚴 —— 西塞羅
言必信,行必果。 —— 子路
誠信為人之本。 —— 魯迅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 —— 《墨子》
不信不立,不誠不行。 —— 晁說之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 中國諺語
人背信則名不達。 —— 劉向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孔子
一言之美,貴於千金。 —— 葛洪
友誼既不需要奴隸,也不允許有統治者,友誼喜歡平等。 ——岡察各夫
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日待人以寬。 ——薩迪
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 ——魯 迅
顯示出對別人的歡樂不屑一顧的樣子,那是侮辱了別人。——瑪格麗特·尤瑟娜爾
1、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2、惟讀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薛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5、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6、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7、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富。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池田在作
8、民無信不立--孔子
9、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高爾基
10、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11、沒有誠實何來尊嚴--西塞羅
12、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大仲馬
13、失足,你可能馬上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富蘭克林
14、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
15、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16、誠信為人之本--魯迅
⑤ 關於友善的古詩
1、人知結交易,交友誠獨難。--三國 阮籍
2、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箜篌謠》
3、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 魏 曹植《贈白馬王彪》
4、衛霍真誠奉主,貔虎十萬一身。--唐 盧群 《淮西席上醉歌》
5、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 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6、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 大雅 抑》
8、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 衛風 木瓜》
9、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 白居易《琵琶行》
⑥ 關於誠信友善的詩句
、至念道臻,寂感真誠。——《漢武帝內傳》
2、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 魏 曹植《贈白馬王彪》
3、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與友人尋山》
4、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漢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5、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
6、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7、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8、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⑦ 關於誠信和友善的整首古詩詞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
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郁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
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
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季布無二諾,侯贏重一言。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出自唐代名臣魏徵的代表詩作《述懷》全詩共二十句,一百字,是一首言志抒情的古詩。
全詩描述了魏徵獻計唐高祖,自告奮勇招降李密舊部。其間路途艱險,但魏徵報唐高祖知遇之恩的心更切。
譯文:如今是一個群豪並起爭奪天下的時代,男兒當棄文從武成就一番事業。我曾經向李密獻計但不被他採納,但我心中的壯志並沒因此喪失。
我拿著自己的計謀獻給天子,領命縱馬西出潼關。終軍當年請纓縛南越王,我乘車東去招降李密舊部和各路豪強。
盤旋在崎嶇的山路間,放眼望去山下的平原時隱時現。山林間寒鳥悲鳴,深山中不時傳來猿啼。
遠望去一片荒涼,不知前途幾何,凶吉難卜。在這樣的環境中怎麼會不擔心個人的人身安全,但一想到唐王以國士之禮相待,不敢不盡心以報其知遇之恩。
季布、侯嬴都是千金一諾的人物。人活在世上意氣當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祿。
藝術特色:《述懷》是唐代名臣魏徵的代表詩作,全詩共二十句,一百字,是一首言志抒情的古詩。全詩描述了魏徵獻計唐高祖,自告奮勇招降李密舊部。
其間路途艱險,但魏徵報唐高祖知遇之恩的心更切。這首《述懷》還保留著前代古詩的影響,不帶韻律的表達方式,充分抒發魏徵個人的情感,用典雖多但絲毫無堆砌之感。
賞析:前四句「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主要表現的是詩人在這之前的胸襟懷抱。
那時候作者先後投到元寶、李密帳下,自以為胸有珠璣,頻頻向故主獻策,但都不為故主所用,很有些懷才不遇的感慨。「中原」等二句,表明了天下紛擾,各地豪強並起,爭奪天下。
正是投筆從戎的時機,與其做個刀筆之吏,還不如從軍,謀定天下。《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後漢書·班超傳》:「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縱橫句,魏徵藉此指自己曾向李密獻下策,但不被李密所採納,反被其恥笑為老生常談。頗有蘇秦不得志時的情景,英雄無用武之地。
而"慷慨志猶存"一句充滿了轉折之意,表明了自己雖然屢遭挫折,但心中熱血未滅、壯志依舊還在。「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
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四句,主要勾勒詩人遇到明主,頗受唐太祖重用,為報太祖的知遇之恩,自告奮勇出潼關去招降山東的群雄,並表現所負使命之重大。「杖策」句指出作者果斷為李淵獻策,並義無反顧去實現這條計謀。
「驅馬」表達出作者奉命安撫山東時的豪邁、敏捷和急迫之態。「請纓」等二句,則用漢終軍和酈食其的故事比擬自己的山東之行,表明所負使命的性質之非同凡比。
「系」、「下」二動詞輕捷活脫,生動地表現出其安邦定國的宏圖大志,蘊含著大唐江山的闢建就在此行之意,顯示了詩人卓越的政治遠見。「郁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
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四句,表明作者在路途中的艱險景況。「郁紆」等二句,是寫因為山路縈回,崎嶇不平,行跡在群山中放眼望去,那些平原時隱時現、時出時沒,反襯出作者心情因任務艱巨,前途未卜而起伏不平,忐忑不安。
「古木」等二句,從聽覺的角度來渲染旅途的荒涼凄楚。古老的叢林里寒鳥悲啼,深山夜間猿猴哀鳴,構成了一幅荒無人煙,戰亂留給人民的是一片凄涼。
詩人把復雜的心情,都融匯到生動的旅途景物描寫中,做到意境兩渾,情景交融,形象地暗示了完成使命的艱難和詩人心情的沉重。「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
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四句,既有對出關前景的展望,也有其肺腑的坦露。「既傷」二句既表現作者不但知道前途的艱險,個人也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傷千里目:是說遠望心裡傷感的意思。《楚辭·招魂》:「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
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詩句。「豈不」二句的自問自答,更顯示出詩人胸襟的坦盪。
「豈不憚」意為有所憚,如同不掩飾自己對未知危險的恐懼,這不但無損於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反而更真實的展現了人性,更為作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更突現了他重意氣、報太祖的知遇之恩。最後四句「季布無二諾,侯贏重一言。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是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視信義,有恩必報,不圖功名的思想。這里,詩人以季布、侯贏自比,表達了自己既然請纓就決不負使命的決心。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明確地反映出魏徵的人生觀、價值觀。這首詩在藝術上的顯著特色是氣勢雄偉,意境開闊,詩人善於抓住在歷史進程中的巍峨奇觀,以粗獷的筆觸,一掃漢魏六朝綺靡浮艷的詩風,成功地展示了詩人急欲建功立業的感情世界。
魏徵後來在《隋書·文學傳序》中提倡一種將南朝的清綺與北國的氣質合一的「文質彬彬」的雅體,《述懷》就基本上實踐著這一主張。它一方面措語樸素,直抒。
、至念道臻,寂感真誠。——《漢武帝內傳》
2、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 魏 曹植《贈白馬王彪》
3、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與友人尋山》
4、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漢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5、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
6、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7、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8、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1、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
——歐陽修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孟子3、一貴一賤交情見。
——駱賓王4、布衣之交不可忘。——李延壽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6、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漢書》7、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曹植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9、勢力之交難以經遠。——陸機10、樂莫樂兮新相知。
——屈原11、人生樂在相知心。——王安石12、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張九齡13、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韓愈14、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史記》15、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馮夢龍16、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陶潛17、朋友,以義合者。——朱熹18、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戰國策》19、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雁門集》20、知音世所稀。
——孟浩然21、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朴子·交際》22、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
小人口如蜜,轉眼如仇人。 ——《遜志齋集》2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易。系辭上》24、嬰其嗚矣,求其友聲。
——《詩經·小雅》25、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李白26、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歐陽修27、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白居易2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29、交情老更親。——杜甫30、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王維31、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李白32、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陶淵明33、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選·爭報恩》34、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後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35、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鮑溶36、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馮夢龍37、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夏38、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子夏39、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抱朴子·交際》40、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辛棄疾41、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王勃42、禮尚往來。
——《禮記·曲禮》43、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三國志。
蜀書。劉巴傳》44、以權利合者,權力盡而交疏。
——《史記》45、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周易》46、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蒲松齡4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付玄48、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陳剛中49、朋友切切思思。——《論語·子路》50、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51、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戰國策》52、於患難風豪傑。
——魏禧53、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杜甫54、君有奇才我不貧。
——鄭板橋55、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56、丈夫結交須結貧,貧者結交交始親。——高適57、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漢樂府》58、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59、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沉中路分。
——賀蘭進明60、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馮夢龍61、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曹雪芹62、刎頸之交。——《漢書·諸葛豐傳》63、朋友之交不宜浮雜。
——《抱朴子·交際》《別董大》【唐】岑參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月下獨酌》【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把酒問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魏萬之京》【唐】李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鴻雁不堪愁里聽,。
1、商鞅
宋代:王安石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譯文:從古以來統治人民在於信誠,一言為重百金為輕立法嚴明。現今的儒士不可任意詆毀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堅決施行。
2、唐詩紀事·卷十八
唐代:李白
海岳尚可傾,口諾終不移。
譯文:縱然大海可以乾枯,山嶽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終不可改變。
3、述懷
唐代魏徵
季布無二諾,侯贏重一言。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譯文:季布、侯嬴都是千金一諾的人物。人活在世上意氣當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祿。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視信義,有恩必報,不圖功名的思想。
4、俠客行
唐代:李白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譯文:與朱亥一起大塊吃肉,與侯嬴一道大碗喝酒。幾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諾,並且把承諾看得比五嶽還重。
5、君子行
三國:曹植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譯文:經過瓜田時,不要彎腰提鞋子;走在李樹下面,不要舉手整理帽子,免得別人懷疑你偷瓜摘李子。藉以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開容易發生嫌疑的地方。
1、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唐 李白《贈汪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唐 張九齡 《送韋城李少府》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4、唐 韓愈《除官赴嗍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
5、晉 陶淵明 《雜詩》其一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誠信友善"的中國傳統古典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⑧ 關於友善孝敬的詩句
1、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2、宋·王安石《商鞅》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3、唐·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唐·李商隱《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8)孝敬友善節儉誠信古詩擴展閱讀:
現代孝道: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討論此話題,是因為在生活中無法避免此類問題,因而需要探討一個符合理性的處理方法。
善巧的維持平衡,父母子女的關系才能維持的長久,不要拘束於世俗禮教的教條,追求一味的付出,那可能會換來 一方變得理所當然的冷漠,以及自己的竹籃打水式的寒心,最終所導致的是抑鬱與憤怒。
孝道和世間萬法一樣,也是有條件的,有因有緣,有賴於父母和自己共同維系。把孝道看作是單方面的無條件的,在邏輯上,違背了因緣法則,敢問,有為法有非因緣和合而成者?如此便落入了「無因生」的外道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孝道
陳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1.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孝經·聖至章》2.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3.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4.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5.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6.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7.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8.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9.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10.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11.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英)培根12.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13.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14.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15.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法)司湯達16.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17.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18.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19.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
——薩福20. 我看見過挨餓的孩子。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
我痛恨戰爭。——羅斯福21.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法)羅曼·羅蘭22. 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23. 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愛默生24. 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狄更斯25.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
——狄更斯26.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狄更斯27. 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
——狄更斯28. 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29. 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
——蘇格拉底30.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31. 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
——蘇霍姆林斯基32. 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造的一切關心,激發起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蘇霍姆林斯基33. 母親的安寧和幸福取決於她的孩子們。
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兒童去創造。——蘇霍姆林斯基34. 成為母親之後,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出全部的力量和美。
——蘇霍姆林斯基35.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36.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37.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38.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39.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40.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前蘇聯)馬雅可夫斯基41.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42.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
——鮑蒙特和弗萊徹43.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44.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美國)羅素45.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46.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羅素47.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48.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49.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50.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51.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52.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53.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費孝通54.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55.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56.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57.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58.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
——(法)拉法格59.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勵志天下 )60.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61. 孝有三:大尊尊親,。
傳遞關愛
小時候母親總是對我說
鳥兒在天空自由地飛翔
我們不要傷害它
花兒在大地上盛開
我們不要摘掉它
草兒綠油油的可愛
我們不要踐踏它
尊敬老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多少年後我才明白
母親樸素的語言蘊藏著很深的哲理
當一個人擁有一顆能容下世間萬物的心時
他就能感化世人教化世人
讓愛在這個世間生生不息的傳遞
母親將關愛傳遞
我也學會將關愛傳遞
傳遞關愛愛就能滿人間
愛滿人間
這是母親的哲學
其實它也是這個社會需要的哲學
望採納喲
陳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⑨ 關於孝敬、友善、節儉、誠信的長篇古詩文
陳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⑩ 關於誠孝儉勤和的詩句
網路知道
勤儉節約的
需要12首關於勤儉節約的古詩(要完整、作者、詩名)
查看全部8個回答寫回答有獎勵
需要12首關於勤儉節約的古詩(要完整、作者、詩名)
需要12首關於勤儉節約的古詩(要完整、作者、詩名),很急!快!
展開
我來答有獎勵
1234567891ss55
LV.1 2019-03-23聊聊
1.憫農二首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2.詠史 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幾人曾預南熏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1、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誇美紐斯
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蘇霍姆林斯基
3、道德和才藝是遠勝於富貴的資產。墮落的子孫可以把貴顯的門第敗壞,把巨富的財產盪毀,而道德和才藝卻可以使一個凡人成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亞
4、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
5、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於用拳頭制止別人發言。——薩迪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參
原文: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春夜喜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望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越中覽古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紳
原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墨萱圖·其一
朝代:元代
作者:王冕
原文: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貧交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涼州詞
作者:王翰
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歲晏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歲雲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
漁父天寒網罟凍,莫徭射雁鳴桑弓。
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大傷農。
高馬達官厭酒肉,此輩杼軸茅茨空。
楚人重魚不重鳥,汝休枉殺南飛鴻。
況聞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
往日用錢捉私鑄,今許鉛錫和青銅。
刻泥為之最易得,好惡不合長相蒙。
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岳飛
原文: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1、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
——誇美紐斯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蘇霍姆林斯基3、道德和才藝是遠勝於富貴的資產。
墮落的子孫可以把貴顯的門第敗壞,把巨富的財產盪毀,而道德和才藝卻可以使一個凡人成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亞4、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謝覺哉5、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於用拳頭制止別人發言。
——薩迪。
關於誠信的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
——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 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李嘉誠 創業不像讀書,一天可以過好多年,創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
——周晉峰 求珍品,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講堂譽,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誠信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承認、用戶的承認。企業對用戶真誠到永遠,才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張瑞敏 真誠到永遠——海爾著名廣告語 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無形資產。
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走上社會後,我們深感信用危機的嚴重性和危害性。
但埋怨沒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樹社會信用必須靠每個人的努力,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郭輝 一絲一毫關乎節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經意的失信,可能會毀了我們一生的名譽。——林達生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來積累的誠信聲譽,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英國商人 關於孝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
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
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
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
'出自《家語·弟子行》。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
耐心看看這兩個故事,也許對你會有所幫助:孝感動天舜歷來與堯並稱,是傳說中的聖王。
相傳舜的遭遇很不幸,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瞽叟續娶,繼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里,父親繼母弟弟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於死地而後快;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舜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
堯征詢繼任人選,大家就推薦了舜。堯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才乾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性格謙和,為人厚道,道德高尚,只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他到了哪裡人們都願意追隨,相傳他耕作的地方,山裡的大象都來替他耕地,天上的禽鳥替他撒種。
因而荒涼的歷山中他居住耕作的地方一年就變成了村落,二年變成了郡縣,,三年變成了人丁興旺的都市。堯得知這些情況很高興,賜予舜許多禮物。
舜得到了這些賞賜,瞽叟和象很眼熱,他們又想殺掉舜,霸佔這些財物。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
舜靠兩只斗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倖免於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裡面。
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瞽叟和象以為陰謀得逞,自鳴得意,後來舜回到家,父弟老大不高興,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於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
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
儒家的學說重視孝道,舜的傳說也是以孝著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孟子極力推崇舜的孝行,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
他甚至設想舜為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將其赦免,但一定到監獄里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為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二十四孝》中贊詩: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
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單衣順母孔子的學生閔子騫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他為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孔子稱贊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閔子騫年少時生母早喪,父親續娶,閔子騫為後母虐待,兩個弟弟也對他嗤之以鼻。
冬天後母用不能擋寒的蘆花絮棉衣給他穿,用棉絮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做棉衣。一天,父親出門,中途馬匹受傷,閔氏兄弟輪流拉車,閔損拉車時因寒冷打顫,將韁繩掉落地上,其父不知情,批評他嬌氣懶惰,用馬鞭打他 ,打破棉衣蘆花飛出,又查清後母之子都穿棉絮衣服,慚愧憤怒之極就想把後妻休了。
子騫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閔父十分感動才饒恕了後妻。
從此以後,繼母對待子騫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後人把這一故事稱為「單衣順親」和「鞭打蘆花」。
《二十四孝》有詩贊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孔子也高度評價他,贊揚說:「閔損(子騫是他的字)平時不亂說,講出話來就非常正確。」
如果你喜歡曲藝的話,可以去聽聽已故老藝術家關學增的北京琴書《鞭打蘆花》,歷史典故經過藝術加工後更有感染力。這兩位都是我國歷史上以道德聞名於世的先賢,都受到過父母的虐待、兄弟的排斥,可是他們待以廣大的寬容之心,並沒有憑借血氣之勇破壞再組合家庭的和睦,都是以自己的忍讓恭謹來維系骨肉親情,不失孝悌之義。
從而能夠名垂千古。我們偉大的華夏民族歷來推崇道德高尚的人,雖然秦漢唐宋都是鼓吹忠君的封建王朝,可是歷朝歷代都是自譽「以仁孝治天下的」。
民間也流傳著「百善孝為先」的諺語,希望你以寬容忍讓為懷,克盡子道,關愛兄弟。在鄰里朋友間博得一份美名,日後必然有益。
我們去看《西遊記》中孫悟空剛剛出世四海訪道時遇到靈台方寸山的樵夫,得知他終日斫柴養母後,也高度稱贊他「是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可見神仙也敬佩贊賞人類社會中的具有高尚精神的凡人。更何況父母是你的監護人,兄弟姐妹是你後半生世上的至親骨肉。
想到這種關系,你的怨氣是否減輕了一點呢?當然忍讓也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父母兄弟的逼迫虐待窮凶極惡,你還是要請求法律幫助的。教給你一招,不妨把上述兩則故事以你自己私人日記的形式表現出來,故意使你的父母兄弟看到,我想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觸動靈魂的。
愚直之言,言語唐突,若有冒犯,望乞海涵。但是誠意全君孝節,拳拳之心,希望兄弟能夠明鑒。
1.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____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2.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____王建《短歌行》
3.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____黃景仁《別老母》
4.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____佚名《蓼莪》
5.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____蔣士銓《歲暮到家》
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____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7.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____佚名《蓼莪》
8.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____蔣士銓《歲暮到家》
9.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____王冕《墨萱圖·其一》
10.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1.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____王建《渡遼水》
12.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3.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____杜甫《石壕吏》
14.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5.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6.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____與恭《思母》
17.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____白居易《母別子》
18. 守節自誓,親誨之學。____歐陽修《畫地學書》
19. 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____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20.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21.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____李白《豫章行》
·禮之用,和為貴。〖春秋〗孔丘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報摘
·禮所以防淫,節其侈靡也。〖漢〗班固
·略知孔子三分禮,不犯蕭何六尺條。〖明〗湯顯祖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春秋〗孔丘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易經》
·君子篤於禮而薄於利。〖春秋〗公羊高
·凡事廉恭,不得盛氣凌人,自取其辱。〖宋〗朱熹
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雲惟佳信與義。 ———— 張九齡
一、唐代李紳《憫農》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譯: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二、唐代李商隱《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翻譯: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
三、北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翻譯:從節儉到奢侈容易,從侈到節儉困難。
四、三國時期諸葛亮《誡子書》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翻譯: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朴以淳養品德。
五、唐代白居易《太平樂二首》
歲豐仍節儉,時泰更銷兵。
翻譯:豐收之年仍然不忘節約(儲備)糧食,太平時期要重視防範避免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