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誠信、孝敬、立志、讀書的名言警句
關於誠信的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
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李嘉誠
創業不像讀書,一天可以過好多年,創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周晉峰
求珍品,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講堂譽,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誠信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承認、用戶的承認。企業對用戶真誠到永遠,才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張瑞敏
真誠到永遠——海爾著名廣告語
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無形資產。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走上社會後,我們深感信用危機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但埋怨沒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樹社會信用必須靠每個人的努力,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郭輝
一絲一毫關乎節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經意的失信,可能會毀了我們一生的名譽。——林達生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來積累的誠信聲譽,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英國商人
關於孝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立志
01、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02、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
03、莫找借口失敗,只找理由成功。(不為失敗找理由,要為成功找方法)
04、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05、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06、當你感到悲哀痛苦時,最好是去學些什幺東西。學習會使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0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時間最不費力。
0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09、一個有信念者所開發出的力量,大於99個只有興趣者。
10、每一發奮努力的背後,必有加倍的賞賜。
11、人生偉業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2、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
13、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14、慾望以提升熱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5、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16、一個人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大的資產是希望。
17、不要等待機會,而要創造機會。
18、如果寒暄只是打個招呼就了事的話,那與猴子的呼叫聲有什幺不同呢?事實上,正確的寒暄必須在短短一句話中明顯地表露出你對他的關懷。
19、昨晚多幾分鍾的准備,今天少幾小時的麻煩。
20、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重要。
21、人格的完善是本,財富的確立是末。
22、沒有一種不通過蔑視、忍受和奮斗就可以征服的命運。
23、行動是治癒恐懼的良葯,而猶豫、拖延將不斷滋養恐懼。
24、沒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斷培養的信心。
25、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
26、人性最可憐的就是:我們總是夢想著天邊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不去欣賞今天就開在我們窗口的玫瑰。
27、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28、失敗是什幺?沒有什幺,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幺?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9、讓我們將事前的憂慮,換為事前的思考和計劃吧!
30、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31、任何業績的質變都來自於量變的積累。
32、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Ⅱ 關於時間、學習、讀書、孝敬父母的名言(各三句)
時間就是金錢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書中自有黃金屋.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時間篇: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席勒
誰對時間最吝嗇,時間對誰越慷慨。要時間不辜負你,首先你要不辜負時間。放棄時間 的人,時間也放棄他。
人生有一道難題,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陰等於一寸生命。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郭沫若
最嚴重的浪費就是時間的浪費。----布封
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 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魯迅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 後悔的就是時間。----高爾基
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的。----魯迅
★你熱愛生命嗎?那幺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富蘭克林
★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海倫·凱勒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落日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陳師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歌德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
★歲去弦吐箭。 --孟效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蕭繹
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之國外篇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歌德
我們若要生活,就該為自己建造一種充滿感受、思索和行動的時鍾,用它來代替這個枯燥、單調、以愁悶來扼殺心靈,帶有責備意味和冷冷地滴答著的時間。--高爾基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鍾。 --達爾文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培根
應當仔細地觀察,為的是理解;應當努力地理解,為的是行動。--羅曼 羅蘭
每一點滴的進展都是緩慢而艱巨的,一個人一次只能著手解決一項有限的目標。--貝弗里奇
成功=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愛因斯坦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莎士比亞
沒有方法能使時釧為我敲已過去了的鍾點。 ——拜 倫
人的全部本領無非是耐心和時間的混合物。——巴爾扎克
任何節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的節約。——馬克思
時間就是能力等等發展的地盤。——馬克思
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造者幸福。——麥金西
時間是偉大的導師。——伯 克
時間是一個偉大的作者,它會給每個人寫出完美的結局來。——卓別林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赫胥黎
忘掉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掉。——歌 德
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的悲哀。——布萊克
在所有的批評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別林斯基
從不浪費時間的人,沒有工夫抱怨時間不夠。____傑弗遜
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畝是時間。____歌德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培根
春光不自留,莫怪東風惡。——莎士比亞
拋棄今天的人,不會有明天;而昨天,不過是行去流水。——約翰· 洛克
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_____莎士比亞
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馬克思
利用時間是一個極其高級的規律。 ---恩格斯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培根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今天應做的事沒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誤了。---裴斯泰洛齊
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盧梭
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富蘭克林
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海倫·凱勒
遷延蹉跎,來日無多,二十麗姝,請來吻我,衰草枯楊,青春易過。---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過時間,有才能的人設法利用時間。---德國哲學家 叔本華.
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在我們背後。---美國作家 馬克·吐溫
人生苦短,若虛度年華,則短暫的人生就太長了。---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只要我們能善用時間,就永遠不愁時間不夠用。---德國詩人歌德
不管饕餮的時間怎樣吞噬著一切,我們要在這一息尚存的時候,努力博取我們的聲譽,使時間的鐮刀不能傷害我們。 ——莎士比亞【英】
不要老嘆息過去,它是不再回來的;要明智地改善現在。要以不憂不懼的堅決意志投入撲朔迷離的未來。——朗費羅【美】
不要為已消盡之年華嘆息,必須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布萊希特【德】
當許多人在一條路上徘徊不前時,他們不得不讓開一條大路,讓那珍惜時間的人趕到他們的前面去。 ——蘇格拉底【古希臘】
敢於浪費哪怕一個鍾頭時間的人,說明他還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價值。 ——達爾文【英】
即將來臨的一天,比過去的一年更為悠長。——福爾斯特【英】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幾秒鍾雖然不長,卻構成永恆長河中的偉大時代。 ——弗萊徹【英】
另有國內的:
001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00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00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004 日子象念珠一樣,一天接著一天滑過,串成周,串成月
005 年華一去不復返,事業放棄在難成
006 黃金時代是在我們的前面,而不在我們的後面
007 時間是腦力勞動者的資本
008 文學之知識乃是學問之門禁
009 天才無非是長久的忍耐,努力吧!
010 知識象燭光,能照亮一個人,也能照亮無數人
011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012 知識永遠戰勝愚昧
013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014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
015 書籍是橫渡時間大海的航船
016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要收獲的好,必須耕耘的好
017 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
018 光陰易逝,豈容我待
019 人生有一道難題,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陰等於一寸生命
020 忘記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記
021 你若需要時間,還得自己把他造出來
022 時間是沒有聲音的銼刀
023 時間是一味能治百病的良葯
024 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陰虛度,便是拋下黃金未買一物
025 時間是一筆貸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貸者也還不起
026 庸人費心將是消磨時光,能人費盡心計利用時間
027 不要為已消逝之年華嘆息,須正視欲匆匆溜走的時光
028 向今天獻出自己的人,沒有哪一個昨天是給浪費掉的
029 對活者的人來說,是沒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則沒有今天
030 抓住今天,盡可能少的信賴明天
031 歲月是百代的過客,而逝去的年華也是旅客
032 對時間的價值沒有沒有深切認識的人,決不會堅韌勤勉
033 除了時間,什麼也不屬於我
034 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
035 把握時間觀念,同認識一個人一樣,相見易,相識難
036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連一分鍾都無法休息
037 零碎的時間實在可以成就大事業
038 浪費了一生就等於夭折
039 珍惜時間可以使生命變的更有價值
040 時間象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返,毫不流連
041 一個人越知道時間的價值,就越感到失時的痛苦
042 得到時間,就是得到一切
043 用經濟學的眼光來看,時間就是一種財富
044 時間一點一滴凋謝,猶如蠟燭漫漫燃盡
045 我總是感覺到時間的巨輪在我背後賓士,日益迫近
046 夜晚給老人帶來平靜,給年輕人帶來希望
047 不浪費時間,每時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為
048 時間乃是萬物中最寶貴的東西,但如果浪費了,那就是最大的浪費
049 我的產業多麼美,多麼廣,多麼寬,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是時間
050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
Ⅲ 關於努力讀書孝敬父母的句子橫幅
學海無崖
唯勤是岸
孝敬父母
可得長壽
Ⅳ 讀《孝敬父母 尊敬老人》的讀後感800—1000字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不勝枚舉。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閱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
文章主要講了少年時的陳毅很孝敬父母,常幫媽媽做事,從來不惹父母生氣。後來陳毅投身革命,由於工作很繁忙,長期在外,很少有機會能回家探望母親,總感到未盡做兒子的責任。一次,陳毅從國外訪問歸來,途徑家鄉,順道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他母親得知兒子馬上要回來了,就忙叫人把那條尿濕的褲子塞到床下,不願讓兒子知道,以免使兒子的尊嚴受到影響。後來,陳毅發現了那條尿濕的褲子,執意要幫母親去洗。當我讀到:母親堅決不讓,可陳毅卻說「不管我當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兒子,您都是我的母親。您就把褲子拿出來,讓那個我替您洗吧!」這句話時,我不禁想起平時的自己。別說要我幫父母洗衣服了,我就連自己的衣服也都要爸爸媽媽洗,想起來,可真是慚愧啊!
讀完全文,我對陳毅孝敬父母的精神品質肅然起敬。《三字經》里曾提到過:「孝於親,所當執。」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做兒女的責任和義務,他們這樣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多辛苦啊!我們這些後代子孫難道就不應該好好回報他們嗎?!黃香從小就懂得「孝道」,夏天炎熱時,用扇子為父親扇涼枕席;冬天嚴寒時,以身為父親溫暖被子。大家想想,一個只有九歲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更何況我們這些少先隊員呢?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做他們的榜樣啊!可我們,一個個,都是嬌貴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爸爸媽媽含我們在嘴裡怕化了,捧我們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們都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多不好啊!爸爸媽媽煮了白米飯,而我們卻偏要吃膨化食品;看到了別人有了漂亮的東西,我們就吵著要買,爸爸媽媽拗不過我們,只好依著我們;家裡的活用不著我們親自動手,爸爸媽媽自己會乾的;房間里亂七八糟的,爸爸媽媽也會幫我們收拾干凈;每逢周末,吵著讓家長帶我們上公園玩,絲毫不顧他們的感受,家長只好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陪我們,我們簡直成了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小霸王」了!我們怎麼能跟陳毅比呢?
的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陳毅爺爺那麼關心、體貼、孝順父母,而我們呢,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從來不想想父母有多辛苦。有時候,我們心情一不好還跟爸爸媽媽吵架、頂嘴,真是不應該啊!我們要自我反省一下:以後在家再也不跟父母發脾氣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就自己做,幫爸爸媽媽減輕負擔,再也不勞煩他們,再也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
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應該好好報答他們,是嗎?從現在起,我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尊敬和關心長輩的乖孩子,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做他們的「得意小幫手」,好嗎?我們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Ⅳ 關於讀書,惜時,道德,孝順,勵志,的名言警句
①,富不讀書,富不長久。窮不讀書,窮不斷根。
②,在世界上我們只能活專一次,所以我們應該在屬有限的時間裡面,過有真實的生活,有價值的生活,而不是虛度光陰,揮霍年華,
③,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④,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⑤,積一時之跬步,臻千里之遙程。
Ⅵ 孝心閱讀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敬父母不在明日,就在今天。
作者相信天下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但作者更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時間的流逝,將會帶走行孝的機會。因為人生是短暫的,父母可能在我們想行孝之時已離開人世。
的確,子女對待父母的「孝」,無論什麼方式,無論這種方式是豐厚還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這種感情都是無比珍貴和美好的。不養兒不知父母恩,自己做了媽媽後對「父母」有了更深的認識,父母為兒女全心全意,盡管深知兒女對父母的愛會大打折扣,但沒有哪一個父母會因此控制自己的「愛心」。有了做父母的體會,和媽媽之間的交流也多了這方面的內容。村裡誰家的兒女孝順了,誰家的孩子對老人不好了,家長里短成了媽媽的世界的主要內容之一。大致聽上去,孝各有各的「孝」法,而不孝之子大概有以下幾種:
一、兒子妻管嚴,想孝不敢孝。我一直片面的認為這種情況責任還是在兒子身上,歸根到底,是兒子不孝順。
二、啃老族,父母不斷給予,在兒女看來是理所應當,除了伸手要,其他的就沒什麼事了。在父母需要兒女的時候,兒女則很默然。
三、上樑不正下樑歪,用媽的話來說是——像「根」;
四、天生不孝之子,對待父母的行徑令人發指……
反思一下現實中這些活生生的例子,我感覺許多「不孝」的行為是由於缺乏家教,父母溺愛、縱容造成的。這樣的孩子不懂得愛,體會不到愛,更不懂得感恩,在他們眼裡,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他們應該做的,而兒女的義務呢,則早已拋到九霄雲外去了。不過,從媽媽的嘮叨中,我也聽出來了,與過去的窮日子相比,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有了經濟條件的支撐,不孝的人或事都少了許多。但「孝」的界定僅僅與「金錢」有關嗎?由此,又引發了我們的思考,什麼是「孝」?
曾經讀過《子游問孝》的典故。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游問老師什麼是「孝」?孔子說:「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孝僅僅是能夠贍養父母罷了,但是像貓狗這樣的寵物尚且被人們飼養喜愛。如果對待父母沒有順從恭敬的心態,那麼用什麼來區分孝順與飼養呢?」孔子的話雖然有些逆耳,不過我們不得不稱道聖人的教訓實在是金玉良言。父母和子女所處的時代不同,思想觀念和文化水平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也不一樣,這一點是做子女應該體諒的。我們不能因此不屑於傾聽父母「淺薄」的談論,剝奪他們傾聽兒女「高深」理論的權利。我們講求的快樂包括物質和精神的共同享受,現在大多數子女都能夠滿足父母的物質消費,所以「孝」的要求也就相應提高。如果不順從父母的意願做事使他們開心,又怎麼滿足他們的精神享受呢?喂飽小貓小狗之後,還知道給它們一些線團皮球之類的東西讓它們自得其樂,難道「生我夠勞」的「哀哀父母」還不如它們嗎?其實父母會對子女提出什麼非分要求嗎?只不過是子女因為各種各樣的意願不願意去做罷了。只要稍微用一點自製力,我們就可以做到「孝」了。孝心是實實在在的,但它又沒有什麼固定的標准,一款珠寶是孝心,一雙襪子也是孝心。孝心不在於物質的高低,而在於你的心。
憑心而論,要說「孝」,我遠不如對象。他的心思細,兩頭的老人需要什麼,他都會想到。但我也感到他的「孝」有些變化。結婚前幾年,每次回公婆家(對象家在外地),老公第一個晚上都會通宵達旦地和父母秉燭夜談。我很是奇怪地問他:說什麼說一個晚上?是啊,無非就是說工作,說生活,說雞毛蒜皮的瑣事。可慢慢的,老公自己也奇怪:幾個月回一次家,和父母也沒什麼說的了,可能是老婆孩子現在已經成了生活的全部?我呢,自小媽就比較慣我,有了孩子後,媽媽也一直照顧著我們全家。但不善交流的我卻很少和媽媽溝通,可能物質上我比姐姐付出的多點,但我深知,精神上的慰藉,我給媽媽的很少。自己一直在拒絕長大,很少陪母親說說話,寬慰母親的一些心結。因為在我眼裡,有時候和媽媽簡直是無法溝通,她說的我不感興趣,我說的媽媽又聽不明白。從這個角度來說,我真是個「不孝子」啊!
年輕的朋友們,我們經常談要孝順父母,請問你准備什麼時間去孝敬你的父母呢?有人說要等到長大了、做事了、有收入了就有能力孝敬父母了,你有沒有想過,你做事了以後,每天忙忙碌碌,面對比競爭的壓力,你那有時間去孝敬父母?等你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你把父母接到身邊,說可以孝敬父母了,其實不如說你是讓父母幫你養孩子,幫你整理煩亂的生活,是你孝敬父母,還是父母用無私的愛再次為你支撐起一片安靜的天空?等你的孩子長大了,你終於有了時間可以給自己的父母,可是你想過嗎,此時的父母是70還是80了,有多少父母可以堅持到80多歲,90多歲,即使堅持到八、九十歲父母又能吃的下多少你做的飯-------朋友們,孝敬父母是沒有時間和能力的限定的,人生不是總有是守侯在父母身邊,趁我們現在可以經常守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敞開心扉告訴父母你應該說的話,對父母說你深深的愛著他們,也感謝他們深深的愛著你;做現在有能力為父母做的事情,為父母沏一杯茶,多用心聽聽父母好象很煩人的要求,不要等到明天———時間是一條單行道啊……
人都會有老的一天,但不到老誰都不會知道老人心裡想些什麼,老人心裡有什麼需求。但我想我們能做的盡力去做:給他們買件喜歡的衣服,買些可口的食品,耐心地聽他們絮絮叨叨地告訴你一些「新聞」,盡管你對此絲毫沒有興趣。把生活中,工作上的事跟他們說說,盡管他們可能並不能體會你的艱辛……這樣,才不會在老人離開我們的時候,留下遺憾或者懊悔。
「孝心無價」,從自己做起吧!
Ⅶ 孝順讓人一夜長大閱讀 答案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所敘事件。(2分)
2、開頭的①—③段在文章中具體有哪些作用?(4分)
3、第⑧段的劃線部分主要運用了 描寫方法,有什麼樣的表達效果?(3分)
4、根據文章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請談談你對「孝順」的理解。(4分)
答案:1、主人公因為照料因中風癱瘓在床的父親而一夜之間長大。
2、結構方面:第①段用倒敘的方式,為下文作鋪墊;第②段扣住文題,引出下文(2分)。內容方面:通過第①、③段主人公對待父親的前後態度的對比,既突出了主人公變化之大,也為下文設置了懸念,激發起讀者閱讀的興趣(2分)。
3、細節描寫(1分),通過對主人公「握緊拳頭」「驚出一身汗」「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輕輕地放鬆」這樣的動作神態的細節描寫(1分),生動傳神地刻畫了主人公由暴躁沖動到鎮定理智的心理變化過程,也細膩地表現了主人公長大,心理成熟的過程(1分)。
4、「突然沒有拖延症」:珍惜工作的機會,學會感恩(1分);「不再是暴燥的楞頭青了」:知道冷靜理智地處理事情,能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1分);「實現了創業夢」:發現了自己的潛能,敢於承擔起責任(1分)。總之,他長大了,成熟了,也實現了由一個男孩到男人的轉變(1分)。
5、根據文章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請談談你對「孝順」的理解。(4分)
關鍵詞:責任、理解、行動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