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過退休年齡人員是否可以獲賠誤工費
超過退休年齡轎御鍵人員可以獲賠誤工費。因為誤工費並閉巧沒有年齡限制,而是拆段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只要受害人應傷導致誤工的,就可以獲賠誤工費。
2. 退休工人有沒有誤工費
退休工人是有誤工費的,但前提是必須要有證據來證明自己是有勞動力而且自己是有勞動收入才可以進行申請;但如果沒有固定的收入一般就會按照前幾年的平均收入來地進行計算。3. 誤工費超過60周歲會賠償嗎
60歲以上的受害人若確實因侵害導致勞動報酬損失的,則可以主張誤工費。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
首先,陪悉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受害者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陸辯時間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的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從上述規定可知,我國法律並沒有從年齡上來限制誤工費計算的條款,更沒有規定年滿60歲後就沒有誤工費。其次,誤工費的本質是補償受害者因無法正常工作而減少的損失,其具有一種補償的性質,計算標准只與受害者是否耽誤工作減少收入有關,跟年齡沒有直接關系。也就是說即使是年滿60周歲,只要還在創造價值,有實際收入,並且能夠證明該收入的,就應該得到合理的誤工補償。再次,勞動權是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法律並沒有規定年滿60周歲就不能勞動。蘆明相反,在現實中,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大多年滿60周歲的人都在為了家庭的生活而繼續奔波勞動,其勞動收入仍是整個家庭唯一或是主要生活來源,如果誤工損失得不到賠償,其家庭的生活保障也會受到嚴重影響。綜上,可見,即使六十周歲以上誤工費還是可以得到賠償。
4. 交通事故中,農民超過60歲,誤工費有沒有賠償
超過60歲,一般屬於退休人員,原則上是沒有誤工費的,但有證據證明其存在退休金以外的收入來源的,可以以實際的誤工減少收入主張賠償。農民超過60歲通常是沒有退休金的,可以按照農業標准主張誤工費。超過60歲發生交通事故誤工費是可以賠償的。只要有工作單位,有收入證明就可以要求賠償誤工費。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人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的
1、首先直接去工商局(這個你要先弄清楚他的投保公司是登記在市局還是省局),弄清楚以後,到所在工商局有個企業信息科,花一塊錢,拉一張對方保險公司的企業信息,蓋章。
2、去開具事故認定書的交警支隊憑事故責任認定書拉出對方車主、駕駛員的信息(不需要蓋章)。
3、到地方法院,大廳辦事人員會給你一個模板,填好起訴書,交50塊訴訟費,把發票、定損單、責任認定書、維修清單以及起訴書復印4份,車主信息、駕駛員信息、保險公司信息一份,一起交給法院,拿到一張訴訟受理通知書。
4、回去等消息
一般過幾天,法院會給雙方各打幾個電話,試圖調解,有時會成功,有時不成功,如果對方就是個無賴,不肯調解,調解無效,等15天以後開庭。
5、開庭後法院會做出判決,若侵權人拒不賠償的話,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根據最高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3條「誤工日期應當按其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並參照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或法醫鑒定等認定」的規定,誤工日期由患者的住院天數和出院後治療醫院出具證明的休養天數兩部分組成,從醫療事故發生的當日開始計算,遇國家法定節假日均不扣減。治療終結後無正當理由拒不出院或無相關證明擅自休養的,不予計算誤工費。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殘疾的,自專家鑒定組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後不再計算誤工費,即殘疾者定殘之後不再賠償誤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