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煤礦職工退休如何計算工資。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參保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至規定退休年齡為止。參保人員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從1995年起(這個是我省的,其它省可能不是1995年)至退休上一年度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參保人員當年繳費工資指數為本人當年繳費工資額與當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計算公式為: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系數
早地當地開展養老保險之前工作,還要有過渡性養老金。
② 山東職工退休金計算方法
山東省企業退休金的計算方式是繳納費用年限達到15年的就可以按照每個月的時間發放養老金,當然現在我國最新的計算的方式主要是存在兩個部分,也就是包括基礎的賬戶上面的金額以及個人自己擁有的金額賬戶。③ 山東企業退休金計算公式
員工退休時的退休工資由兩部分組成:退休工資=基本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個人賬戶存儲金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人口平均壽命確定。計算月數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現在50歲是195歲,55歲是170歲,60歲是139歲,不統一是120歲)基本退休工資=(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公式:本人指數化月平均支付工資=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_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④ 今年兗礦集團的退休職工統計工作年限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和漲養老金有關系請回答謝謝了
歷年養老金調整都是和當事人退休前的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有關。兗礦集團的退休職版工統計工作年許可權應該和漲養老金有關系。
職工退休金計算方法: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⑤ 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退休工資的計算方法如下:
1、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
2、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基礎退休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退休金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後一次或分次支付給職工的服務酬勞的一部分。企業制訂的退休辦法,應有利於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使其老有所依,對社會的安定和提高企業效益均有益處。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⑥ 兗礦職工42工齡退休能拿多少錢
42年工齡,屬於普通的工作人員辦理退休,每月養老金應該是在4000元到5000元的這個區間范圍,
在發達地區可能會超過1萬元。在四川的成都等地,除了養老金以外,還有統籌外的補貼,這個每年也是好幾萬,當然這不屬於養老金範疇,而且地區之間,機關之間,單位之間的差別非常大。比如四川省級機關的補貼要低於成都市市級機關的補貼標准。
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職務和職級,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或是一般管理人員,或是普通的職工養老金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
即使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同的行政級別,不同的職級待遇,不同的技術職稱,不同的省市、編制內和編制外,養老金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
養老金是根據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包含了視同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余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退休年齡等因素來綜合計算的。
繳費基數和自己在崗時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所對應的工資基數是分不開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越高的人,不但實際繳費繳納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會越高,而且視同繳費的系數也會越高,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發基數就會越高。
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計入個人賬戶的資金余額也就越高,不但基礎養老金越高,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會越高;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反應的是養老金的計發基數,在上年度職工月平均越高的地區,養老金的計發基數就會越高,實際他的工資基數也就會越高,養老金也就會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