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沒退休死了補償多少錢
未到退休年齡不幸去世,養老繳費的個人部分及利息可以全額返還!可由法定繼承人繼承。經辦人的身份證、死者身份證、火化證、死亡證明,經辦人與死者的關系證明,到當地社會保險辦理手續,社會保險支付喪葬費、撫恤費、返回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本息。我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也就是個人賬戶中的錢分139個月發完,按照60歲退休計算;職工領自己的錢要到71.5歲才能領完,在此之前死亡的,個人賬戶里的余額都可繼承。參加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拆咐部分是可以取出的。養老保險個人旅鏈純賬戶的繼承,辦理死亡手續,參保人員退休前死亡,其個人賬戶儲存額和建立個人賬戶前個人繳費部分的本息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喚悄例》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貳』 靈活就業人員未到退休年齡死亡後有喪葬費和撫恤金嗎
靈活就業人員未到退休年齡死亡後是有喪葬費和撫恤金的。喪葬費標準是如下:
1、所在地上一年度(或前12個月)職工月平均工資 * 6個月;
2、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
3、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4、由逝者直系親屬領取,如沒有直系親屬,則視情況由組織安葬的人或組織領取,需要開具相關證明;
5、 喪葬費是統一的,只隨時間和地區不同有所變化,不受逝者年齡或者其他因素影響。
喪葬費一般需要到參保的社保經辦機構申請,具體情況如下:
1、如果是事業單位的,去世後由國家發放一次性撫恤金和喪葬費;
2、如果沒有參加社保,當地規定有喪葬費的話,可向民政部門咨詢申請。
喪葬費領取流程具體如下:
1、當事譽槐雀人去世後,家屬(繼承人)應及時提交當事人的死亡證明或者火化證明、喪葬費申請表等資料;
2、社保審核後按照規定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其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符合條件者由社保機構依據慶早當地規定核算具體撫恤金、喪葬費金額;
3、社保機構審批完成後,將相關金額轉付當事人原單位,由原單位收到社保支付金額後通知繼承人領取即可。
綜上所述,喪葬費標准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明掘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而除此之外還有撫恤金和一次性工傷補助金,撫恤金按照本人工資的比例發放給親屬,一次性工傷補助金則為人居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叄』 不到退休年齡死亡能拿多少錢
如果你在退休年齡之前因病去世,你可以得到多少錢:如果你是在退休年齡前因病去世的,你可以獲得喪葬費,你可以領取12個月到20個月的養老金(工資)。社會保障可以根據醫院死亡證明退還個人供款。
參保人去世以後,家屬還可以領取的待遇有這四項:
第一,喪葬補助金。
喪葬補助金是發放給遺屬用於安葬去世的參保人的費用。過去的時候,各個省市都有各個省市自己的規定,比如說山東省是1000元,重慶市是1500元,黑龍江省和浙江省是4000元,北京市是5000元。
從2021年9月開始,全國有了統一標准,發放標準是去世上年度城鎮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倍。
比如說上海市2020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370元,黑龍江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3元。在兩個地區去世的老人,相應的喪葬補助金標准分別為12740元和5186元。
不過,喪葬補助金要想領取,必須符合當地的喪葬政策,特別是一些火葬地區,沒有火葬證明是無法領取的。
第二,一次性撫恤金。
一次性撫恤金待遇,是根據繳費年限和領取養老金的時間來綜合確定。
如果繳費年限在5年以內,一次性撫恤金是三個月的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
繳費5年以內的情況,喪葬補助金+一次性撫恤金金待遇不得超過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部分。靈活就業人員是按照個人賬戶記入的錢數來確定的。
第三,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由於我們參加養老保險時,會形成個人賬戶部分。一般是按照每月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的,每年還會按照國家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並不低,近年來一直在6%~8%以上,比個人去銀行投資理財要高得多。
這一部分錢相當於自己給自己積累的養老金,因此有條件還是多積攢一點的好。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積累越多,未來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會高高的,非常劃算。萬一參保人去世了,其餘額可以繼承,不收任何個人所得稅。
第四,醫療保險個人賬戶。
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也是可以繼承的,醫保個人賬戶一般積累的錢數不會太多,多數老人能有幾百上千元就不錯了。
國家近年來正在完善職工醫療保險門診共濟機制。有關記入的比例和錢數會有所降低,但是由於門診也可以報銷,實際上老人的看病負擔更輕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