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退休是按參加工作時間退休還是按參保時間退休
在實行繳納養老保險制度之前參加工作的,或者有下鄉插隊,當兵入伍等情況的,可以視同繳費年限,從參加工作的時間開始計算,實行繳納養老保險繳費制度之後,按照實際繳費年限計算,而不是從參加工作的時間計算。
B. 辦理退休是按參加工作的時間算還是生日算
辦理退休應滿足生理年齡及保險繳費年限。
根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之規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以上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C. 退休是按身份證年齡還是按參加工作時間呢
在退休年齡的認定中,若有檔案上記載年齡與身份證上記載年齡不一致的情況,依照人社部有關通知以及最高法在相關案件(慕容博行政訴訟案)中的意見,若檔案出生時間與身份證出生時間不一致,則以檔案最先記載的時間為准。具體參見人社部關於職工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二條第二款規定。
D. 退休是按出生日期還是按參加工作時間
法律分析:出生日期。退休時間,是按照年齡計算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辦理退休,但是繳納養老保險必須滿十五年以上。正常退休條件為: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生產操作崗位)年滿50周歲,女幹部(管理技術崗位)年滿55周歲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辦理退休按檔案年齡為准,繳納社保累計滿十五年包括視同工齡部分,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辦理退休。退休,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現實中,由於多種原因導致勞動者的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年齡不一致。用人單位在認定職工年齡時,應當執行《民法典》的規定,以勞動者戶口簿或者身份證登記記載的出生時間來確定其是否達到退休年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五條規定:「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准;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准。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